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步迭代收缩法的多稀疏空间图像快速重构方法
1
作者 许学添 郑禹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由于多稀疏空间图像重构时,像素范围选取过大、峰值信噪比低以及重构时间长,导致图像重构方法存在重构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两步迭代收缩法的多稀疏空间图像快速重构方法。明确多稀疏空间图像重构存在的问题,在明确问题后,以迭代收缩... 由于多稀疏空间图像重构时,像素范围选取过大、峰值信噪比低以及重构时间长,导致图像重构方法存在重构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两步迭代收缩法的多稀疏空间图像快速重构方法。明确多稀疏空间图像重构存在的问题,在明确问题后,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为基础,引入迭代加权收缩算法,结合每一轮迭代结果作为初值,完成图像重构的两步迭代收缩法设计,实现多稀疏空间图像快速重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的重构多稀疏空间图像峰值信噪比达到37.9 dB以上,图像重构时间仅为16.0 ms,图像结构相似性达到了0.98以上,并且重构多稀疏空间图像的效果更好,经过实验分析证实了所提方法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稀疏空间图像 图像重构 两步迭代收缩法 迭代加权收缩算法 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及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平面ECT图像重建
2
作者 张立峰 唐志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906,共8页
为提高平面阵列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进行数据优化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根据平面阵列电容数据的特点,首先利用FCM算法对测量电容值进行分类,保留有效电容值,实现电容向量降维;然后利用离... 为提高平面阵列电容成像系统的成像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进行数据优化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根据平面阵列电容数据的特点,首先利用FCM算法对测量电容值进行分类,保留有效电容值,实现电容向量降维;然后利用离散小波基(DWT)对灰度值进行稀疏表示,并建立L1正则化模型,采用FISTA进行求解,以实现图像重建;最后将FCM处理后的电容值分别用于Landweber算法、Tikhonov算法进行重建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图像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0527,平均相关系数约为0.9422,均优于其它算法,且重建图像伪影较少,更接近真实情况;因此,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平面阵列电容 图像重建 模糊C均值聚类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ISTA的高分辨率声源定位方法
3
作者 邓如朝 杨祥国 +4 位作者 李昌伟 张梦如 陈宁芳 杨萍 李昕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50,共11页
为提高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FISTA)在反卷积波束形成中的空间分辨率以及计算速度,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声学模型,引入过松弛方法和“贪婪”重启策略,提出两种改进的快速迭代收缩... 为提高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FISTA)在反卷积波束形成中的空间分辨率以及计算速度,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声学模型,引入过松弛方法和“贪婪”重启策略,提出两种改进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即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过松弛单调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Over-relaxed Monotone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OMFISTA)和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贪婪”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Greedy"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GFISTA),并应用于反卷积波束形成的求解过程中。设计了单声源和双声源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两种所提算法都具有良好的性能,都能在声源定位中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反卷积 波束形成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 麦克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S算子的大斜视SA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顾福飞 张群 +2 位作者 杨秋 霍文俊 王敏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1期16-24,共9页
该文针对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频调变标(Non-linear Chirp Scaling,NCS)算子的大斜视SA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首先在详细分析大斜视SAR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 该文针对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频调变标(Non-linear Chirp Scaling,NCS)算子的大斜视SA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首先在详细分析大斜视SAR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全采样数据的NCS成像算法,该算法有效完成了回波数据的走动补偿与解耦合处理,实现了准确成像。其次针对降采样的大斜视SAR回波数据成像问题,提出将上述成像算法构造成NCS算子并基于该算子建立压缩感知重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求解直接获得最终的成像结果。该方法对于稀疏性成像场景能够有效降低回波数据采样率实现高质量成像,对于非稀疏成像场景在满采样条件下能够提高成像质量。最后的点目标和面目标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大斜视成像 压缩感知 NCS算子 迭代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FISTA算法稀疏脉冲反褶积 被引量:13
5
作者 潘树林 闫柯 +2 位作者 李凌云 蒋从元 石林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743,I0007,共8页
FISTA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采用线性搜索方法寻找最佳内部梯度的步长L,而线性搜索只能使L向增大的方向搜索,严重影响了FISTA算法的收敛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FISTA算法的稀疏脉冲反褶积方... FISTA算法(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采用线性搜索方法寻找最佳内部梯度的步长L,而线性搜索只能使L向增大的方向搜索,严重影响了FISTA算法的收敛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步长FISTA算法的稀疏脉冲反褶积方法,该方法在FIST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每一次迭代之前适当减小常数L,然后利用线性搜索的方式寻找最优的常数L,以达到自适应调整L的目的。为了使算法达到理论收敛,通过结合前、后两次的L,对传统FISTA算法的辅助序列进行修改,最终使整套算法在理论上得以收敛。理论模型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在不同信噪比下得到理想的反演结果,较常规FISTA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脉冲反褶积 FISTA算法 线性搜索 自适应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加权迭代软阈值算法的高分辨率Radon变换 被引量:14
6
作者 薛亚茹 郭蒙军 +2 位作者 冯璐瑜 马继涛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6-744,757,I0009,共11页
Radon变换的分辨率是其进行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因素。基于Bayes反演理论的迭代加权方法改善了Radon变换的分辨率,但其收敛速度较慢;由于Radon变换空间的强相关性,常用的迭代软阈值方法(ISTA)应用于Radon变换反演时的收敛速度也较慢,且... Radon变换的分辨率是其进行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因素。基于Bayes反演理论的迭代加权方法改善了Radon变换的分辨率,但其收敛速度较慢;由于Radon变换空间的强相关性,常用的迭代软阈值方法(ISTA)应用于Radon变换反演时的收敛速度也较慢,且分辨率较低。为此,将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法嵌入ISTA中,形成了加权ISTA算法。该方法引入高分辨Radon变换中加权矩阵的思想,利用Radon参数的先验信息约束反演误差函数,克服了ISTA收敛速度慢、分辨率低的缺点。合成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Radon变换分辨率,在多次波分离、噪声压制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高分辨率 迭代加权最小二乘法 迭代软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谱阈值去噪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远晶 魏燕定 +1 位作者 周晓军 唐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4-50,共7页
提纯旋转机械设备故障振动信号中的冲击特征,可以有效地实现相关故障的诊断。利用S变换适合于处理冲击特征信号的特点,提出基于S变换谱阈值去噪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先将信号进行S变换,得到其时频谱。考虑到此S变换谱为一复数矩阵,故而... 提纯旋转机械设备故障振动信号中的冲击特征,可以有效地实现相关故障的诊断。利用S变换适合于处理冲击特征信号的特点,提出基于S变换谱阈值去噪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先将信号进行S变换,得到其时频谱。考虑到此S变换谱为一复数矩阵,故而根据谱系数的模值大小进行阈值去噪。去噪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基本的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对于最优阈值的估计,以所提出的改进风险函数为评价标准,利用步长迭代算法在零到系数最大模值的区间内获取。最后将去噪后的时频谱进行S逆变换,重构得到时域冲击特征。仿真信号与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所获取的最优阈值,S变换谱阈值去噪方法能够从噪声混合信号中提取出冲击特征,从而实现相关故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冲击特征 S变换 步长迭代算法 改进风险函数 最优阈值估计 阈值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恢复的小波域加速Landweber迭代阈值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伟斌 冯象初 王卫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2-346,共5页
该文利用对忠诚项的二次逼近方法,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加速Landweber迭代阈值算法。该算法的每次迭代是对前两次迭代结果的线性组合做阈值处理。与标准的迭代阈值算法相比,该方法收敛速度更快。由于参数的可选择性,新算法更有灵活性。数值... 该文利用对忠诚项的二次逼近方法,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加速Landweber迭代阈值算法。该算法的每次迭代是对前两次迭代结果的线性组合做阈值处理。与标准的迭代阈值算法相比,该方法收敛速度更快。由于参数的可选择性,新算法更有灵活性。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图像恢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恢复 加速Landweber迭代 小波 阈值算法 图像去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oberts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方超 张旻 宫丽美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2,共5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图像边缘检测中存在抗噪性能不强、边缘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Roberts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3×3邻域代替Roberts算法中2×2邻域来计算梯度幅值;并利用图像块之间相似性的三维块匹配的去噪模型,提高Robert... 针对复杂背景下图像边缘检测中存在抗噪性能不强、边缘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Roberts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3×3邻域代替Roberts算法中2×2邻域来计算梯度幅值;并利用图像块之间相似性的三维块匹配的去噪模型,提高Roberts算子的检测精度和抗噪性能;通过最佳阈值迭代方法代替人为指定阈值来获取最佳分割阈值,有效地提取图中目标轮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PSNR达到33dB左右,比抗噪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和一种改进的Roberts和灰色关联分析的边缘检测算法抗噪性能好,在抑制噪声干扰的同时,能保留边缘信息,较好提取目标的整体轮廓信息,为后续目标识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梯度幅值 三维块匹配 最佳阈值迭代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步迭代方法的快速总变分图像复原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晓磊 黄本雄 王芙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针对目前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类基于多步迭代的快速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提出了两种多步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多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和多步迭代加权收缩算法,并针对多步算法每次迭代需要额外估计权参数的不... 针对目前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类基于多步迭代的快速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提出了两种多步总变分图像复原算法:多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和多步迭代加权收缩算法,并针对多步算法每次迭代需要额外估计权参数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固定权参数的多步总变分复原算法。同传统的单步总变分复原算法相比,提出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无需额外增加计算量,且需要很少的迭代就能达到收敛。实验结果表明:对复原不同因素引起的退化图像,文中提出算法的收敛性能远高于传统的单步迭代复原算法,从而我们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总变分 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迭代加权收缩算法 多步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铁轨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丹丹 侯涛 魏世鹏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58,共4页
边缘检测是铁轨异物入侵检测的关键技术,针对铁轨图像边缘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通过极值中值滤波平滑图像,提出加权系数梯度幅值和方向计算方法,并采用改进的迭代式阈值分割方法来确定Canny... 边缘检测是铁轨异物入侵检测的关键技术,针对铁轨图像边缘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通过极值中值滤波平滑图像,提出加权系数梯度幅值和方向计算方法,并采用改进的迭代式阈值分割方法来确定Canny算子的最优高、低阈值,从而实现铁轨边缘的精确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边缘检测定位精度,有较好的连续性、抗噪性能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轨 边缘检测 CANNY算子 加权系数 迭代式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Arimoto灰度熵的图像阈值分割快速迭代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一全 朱丽 吴诗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7,共10页
现有的Arimoto熵阈值法仅依赖于灰度直方图分布,且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效率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分割的快速迭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然后,考虑图像目标和... 现有的Arimoto熵阈值法仅依赖于灰度直方图分布,且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效率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分割的快速迭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然后,考虑图像目标和背景的类内灰度均匀性,导出了基于灰度-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Arimoto灰度熵阈值法,并给出了中间变量的快速递推公式;最后,提出了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运行速度快,分割性能优于现有的5种同类阈值分割算法,分割后图像中的目标完整,边缘纹理清晰,细节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二维Arimoto灰度熵 快速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分割快速迭代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一全 樊军 周怀春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现有二维交叉熵阈值分割法的分割结果不够准确,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因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选取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关的公式.对典... 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现有二维交叉熵阈值分割法的分割结果不够准确,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因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选取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关的公式.对典型测试图像进行了大量实验,并与基于灰度级-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方法在分割结果及运行时间上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分割结果更加精确,且计算最佳阈值时只需遍历其中一小部分解空间,运行时间减少到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阈值分割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 最小交叉熵法 快速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观测的加权L1压缩感知SAR成像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博 刘发林 +2 位作者 周崇彬 王峥 韩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7,共6页
近些年,压缩感知(CS)理论已经被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传统的CS—SAR成像需要消耗很高的计算机内存.为了减少计算机内存消耗,基于近似观测的CS-SAR成像模型被提出。已有的基于近似观测的CS-SAR成像模型使用Lq(0≤q≤1)正则化项... 近些年,压缩感知(CS)理论已经被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传统的CS—SAR成像需要消耗很高的计算机内存.为了减少计算机内存消耗,基于近似观测的CS-SAR成像模型被提出。已有的基于近似观测的CS-SAR成像模型使用Lq(0≤q≤1)正则化项来稀疏约束成像结果,当q越小时,得到的解越稀疏;但是当q=0时,该优化问题就变成了NP难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近似观测的加权L1-CS-SAR成像模型,加权L1正则化既能够很好地逼近L0正则化,又能够避免NP难问题。进一步,我们针对该成像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迭代加权阈值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成像算法的性能优于已存在的迭代阈值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合成孔径雷达 近似观测 加权L1正则化 迭代加权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TA算法的编码孔径光谱图像压缩与复原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念 胡炳樑 +3 位作者 王爽 闫鹏 孙朗 王铮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8-242,共5页
在研究现有光谱图像压缩与复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谱压缩与复原方法,即基于编码孔径的光谱压缩复原系统;在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中加入由数字微镜阵列(DMD)实现的编码模板,该编码模板为一个随机矩阵,可对目标的图谱数据立方体实现... 在研究现有光谱图像压缩与复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谱压缩与复原方法,即基于编码孔径的光谱压缩复原系统;在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中加入由数字微镜阵列(DMD)实现的编码模板,该编码模板为一个随机矩阵,可对目标的图谱数据立方体实现瞬时编码,目标的反射光经过该编码模板后三维图谱数据立方体被压缩成一个隐含有光谱信息的二维矩阵。在解码算法方面,首次提出了利用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实现从少量观测值中重构三维图谱数据立方体。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估计一次梯度的同时还计算了一个额外的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在收敛速度,还是在复原重构效果上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孔径 快速迭代收缩算法 DMD 图谱压缩 图谱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阈值迭代的苹果图像分割计数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峻 孙美艳 +1 位作者 焦中元 练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9期180-182,186,共4页
针对苹果分拣生产线检测分级过程中面临的多个苹果堆叠而产生的计数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局阈值迭代算法,在RGB图像空间利用抓取的彩色苹果图像R值矩阵生成灰度图,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提取了各连通域质心的欧式距离特征,并针对堆... 针对苹果分拣生产线检测分级过程中面临的多个苹果堆叠而产生的计数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局阈值迭代算法,在RGB图像空间利用抓取的彩色苹果图像R值矩阵生成灰度图,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提取了各连通域质心的欧式距离特征,并针对堆叠苹果的粘连连通域进行了堆叠质心的剔除,进行了三次迭代计算之后,最终确定了图像中苹果的数量,计数精度达到90%,该研究可为苹果分拣生产线的自动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苹果生产线 图像分割 全局阈值迭代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津法联合信息熵迭代算法在彩码图像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万红 张选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针对彩色条码受异常光照影响色彩偏移的问题,根据其具有双色、四色或八色的特点,提出一种大津法(Nobuyuki Otsu)联合信息熵迭代算法确定阈值的自适应彩色条码图像恢复方法。利用Otsu算法确定初始阈值,结合信息熵迭代算法在该阈值上下范... 针对彩色条码受异常光照影响色彩偏移的问题,根据其具有双色、四色或八色的特点,提出一种大津法(Nobuyuki Otsu)联合信息熵迭代算法确定阈值的自适应彩色条码图像恢复方法。利用Otsu算法确定初始阈值,结合信息熵迭代算法在该阈值上下范围内进一步精确定位阈值,用此阈值二值化分割彩色条码图像的颜色分量达到色彩恢复的目的。该方法克服了单一使用Otsu算法确定阈值不够准确的缺陷,相比同类算法色彩恢复效果更好,算法运行时间也较短。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光照不足或光照不均达到一定程度下的彩色条码图像,该方法能及时有效地恢复出其真实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条码 阈值 大津法 信息熵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树轮廓波及压缩传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炜 符冉迪 +1 位作者 叶明 励金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了拓展压缩传感(CS)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结合双树轮廓波(DT-Contourlet)及CS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T-Contourle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提取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及方向信息,克服传统轮廓波变换不具平移不变性的缺点。接着,在D... 为了拓展压缩传感(CS)的应用潜力,提出一种结合双树轮廓波(DT-Contourlet)及CS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T-Contourle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提取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及方向信息,克服传统轮廓波变换不具平移不变性的缺点。接着,在DT-Contourlet域,将分解系数看成包含稠密和稀疏两部分;对稠密成份,根据散焦的表现形式,采用邻域梯度作为清晰度指标,用选择法实现融合处理;对稀疏成份,则在CS框架下,通过少数线性测量的融合,依据L1范数最小化,采用两步迭代收缩的重构算法,得到融合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重构时收敛速度比正交匹配追踪法快,且融合结果无论在视觉质量及定量指标上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 图像融合 双树轮廓波 压缩传感 两步迭代收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锥视觉的植物叶片脉络提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树越 许九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锥视觉的植物叶片检测方法,通过光纤锥与CCD传感器耦合成像获取植物叶片图像。由于叶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采用3种叶脉提取的方法,即迭代阈值法、一维信息熵法和传统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并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两种树...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锥视觉的植物叶片检测方法,通过光纤锥与CCD传感器耦合成像获取植物叶片图像。由于叶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采用3种叶脉提取的方法,即迭代阈值法、一维信息熵法和传统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并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两种树叶进行叶片脉络图像提取。利用K-均值算法,针对叶片脉络图像的7个不变矩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这3种阈值方法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出比较理想的叶脉络和叶边缘信息,但迭代阈值法和自适应阈值法更有利于植物物种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脉提取 光纤锥 迭代阈值 信息熵 K-均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目标光斑自适应快速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鹏飞 贾璐瑶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在激光光斑探测系统中,需要对多个目标光斑信息进行提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光斑自适应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整个多目标光斑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差分处理、中值滤波、边缘检测等预处理,使用迭代法实时获取不同的阈值对... 在激光光斑探测系统中,需要对多个目标光斑信息进行提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光斑自适应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整个多目标光斑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差分处理、中值滤波、边缘检测等预处理,使用迭代法实时获取不同的阈值对光斑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图像的对称特点快速精准的提取光斑区域像素面积、质心位置坐标、直径等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在不同背景光干扰的情况下自适应的选取阈值,且能有效、稳定的对光斑区域进行分割,实现多目标光斑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光斑检测 差分运动图像 背景噪声 迭代算法 自适应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