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沼液对日光温室漂浮式栽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红玉 徐奕琳 +1 位作者 周士力 曲英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0-655,共6页
以鸡粪沼液为肥源,通过日光温室内沼液漂浮式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对空心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浓度范围内,鸡粪沼液能显著提高空心菜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Vc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阶段性添加沼液2%→3%→4%... 以鸡粪沼液为肥源,通过日光温室内沼液漂浮式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对空心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浓度范围内,鸡粪沼液能显著提高空心菜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Vc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阶段性添加沼液2%→3%→4%→5%浓度处理和一次性添加沼液3%、5%浓度最适宜空心菜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阶段性添加沼液2%→3%→4%→5%浓度处理Vc含量最高,为385.2 mg·kg-1,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空心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我国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以NaNO2计≤4.0 mg·kg-1)。沼液漂浮式栽培对提高蔬菜的生物量和品质,减少传统营养液和化肥的使用量,解决沼气工程中大量沼液的消纳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沼液 漂浮式栽培 空心菜 生物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内电解耦合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黑臭污水脱氮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胜男 廖子聪 胡勇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8,共11页
构建了铁碳内电解耦合蕹菜技术体系,用于原位净化河道黑臭污水,采用单因素模拟实验,探究耦合体系植株密度、铁碳填料用量和陶粒用量对黑臭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植株密度为80株/m 2、铁碳填料用量为18 g/L和陶粒用量为52 ... 构建了铁碳内电解耦合蕹菜技术体系,用于原位净化河道黑臭污水,采用单因素模拟实验,探究耦合体系植株密度、铁碳填料用量和陶粒用量对黑臭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植株密度为80株/m 2、铁碳填料用量为18 g/L和陶粒用量为52 g/L的适宜组合下,处理22 d后,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74.1%和99.6%,其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13.65±1.24)mg/L和(0.18±0.04)mg/L.水体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有了显著提高,主要优势细菌门是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主要优势细菌属为Pseudomonas、Escherichia-Shigella和Diaphorobacter,微生物群落演化更适宜脱氮.耦合体系通过协同作用净化水质,其作用过程包括:铁碳内电解产生质子[H]和Fe^2+提供电子促进自养反硝化、蕹菜根际泌氧促进微生物硝化、陶粒生物膜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硝化反硝化作用、陶粒吸附氮.该研究为采用铁碳内电解耦合挺水植物净化河道黑臭污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污水 铁碳内电解 蕹菜 陶粒 自养反硝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及品质影响
3
作者 陈国元 叶凡 +1 位作者 姜子涵 李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6-2054,共9页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长、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均显著上升,而NO_(3)^(-)-N质量比显著下降;6~10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和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NR和G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而可溶性糖和NO_(3)^(-)-N质量比均显著上升,维生素C质量比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均显著下降。MC-LR在水雍菜中的富集系数随培养液中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转运系数和食用风险系数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食用风险系数均小于1。因此,2μg/L和4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10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营养品质也有相应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水雍菜营养品质下降越明显。在试验设置的MC-LR质量浓度范围内,水雍菜的食用处于安全范围内。研究可以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水雍菜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囊藻毒素 水雍菜 生长特性 营养品质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陈杏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2期161-162,165,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食品的安全性,蕹菜作为揭阳市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推广蕹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栽培技术十分重要。基于此,在揭阳市蕹菜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蕹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食品的安全性,蕹菜作为揭阳市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推广蕹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栽培技术十分重要。基于此,在揭阳市蕹菜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蕹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蕹菜的栽培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化肥农药 减量增效 揭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S测试指南的蕹菜个体测量性状分析与分组性状筛选
5
作者 陈宇华 陈剑锋 +3 位作者 钟声远 钟海丰 林觅 刘中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为制定蕹菜DUS测试个体测量性状分级范围、筛选蕹菜DUS测试指南备选分组性状,以24份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蕹菜DUS测试指南的要求开展种植试验并采集数据,统计并分析14个个体测量性状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划分测量性状分级范围并进行... 为制定蕹菜DUS测试个体测量性状分级范围、筛选蕹菜DUS测试指南备选分组性状,以24份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蕹菜DUS测试指南的要求开展种植试验并采集数据,统计并分析14个个体测量性状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划分测量性状分级范围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DUS测试指南分组性状。结果表明:24份蕹菜的14个个体测量性状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7.14%~17.08%和10.22%~67.9%,其中12个性状的品种间变异大于品种内变异;利用最小显著差法划分14个个体性状的分级范围,作为蕹菜DUS测试性状分级的参考;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6.43%、25.83%、10.79%,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3个备选分组性状。研究可为蕹菜DUS个体测量性状分级和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个体测量 分组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系统浮床覆盖率对金鲫摄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浩 刘峰 +3 位作者 庄如豪 刘丽雪 范宏博 申旭红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1期51-55,共5页
为研究金鲫-水蕹菜鱼菜共生系统对金鲫摄食率的影响,分别设置水蕹菜浮床覆盖率为0(A组,对照组)、30%(B组)和50%(C组)3组养殖系统,每组3个重复,每5 d作为1个摄食率周期,计算金鲫摄食率。在试验第25天取水样,检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酸... 为研究金鲫-水蕹菜鱼菜共生系统对金鲫摄食率的影响,分别设置水蕹菜浮床覆盖率为0(A组,对照组)、30%(B组)和50%(C组)3组养殖系统,每组3个重复,每5 d作为1个摄食率周期,计算金鲫摄食率。在试验第25天取水样,检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第1期、第2期,A、B、C各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3期,摄食率开始呈现C组>B组>A组的趋势(P>0.05);第4期,C组摄食率显著大于A、B两组(P<0.05),B组大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5期,各组间摄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C组>B组>A组(P<0.05)。其中第5期,TAN浓度C组>B组>A组(P<0.05);NO2--N浓度和NO3--N浓度均为C组>B组>A组(P>0.05)。鱼体质量增长率及特定生长率B、C两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菜长增长率显著高于B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各系统稳定后,鱼菜共生系统更有利于提高金鲫摄食率,并且50%浮床覆盖率系统更有利于提高金鲫摄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浮床覆盖率 水蕹菜 金鲫 摄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床不同覆盖率对金鲫-水蕹菜鱼菜共生系统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梦雨 刘峰 +3 位作者 张栋 李嘉琪 罗潇晗 申旭红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为研究浮床不同覆盖率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实验室15个长51 cm×宽38 cm×高29 cm的塑料养殖箱内配置PVC育苗穴盘浮床,投喂和充气养殖体质量为(9.24±0.43)g的金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 为研究浮床不同覆盖率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实验室15个长51 cm×宽38 cm×高29 cm的塑料养殖箱内配置PVC育苗穴盘浮床,投喂和充气养殖体质量为(9.24±0.43)g的金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15尾/箱)和株高为(15.10±1.84)cm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浮床覆盖率分别为60%(A组)、45%(B组)和30%(C组),同时设相同密度的单养金鲫(D组)和45%覆盖率的单养水蕹菜(E组)的对照组。每隔3 d补充蒸发、蒸腾的水分,保持水位始终没过水蕹菜根系,不换水。自试验第4周开始,每隔7 d连续24 h检测水体溶氧(DO)浓度;在6周养殖试验结束时,取水样检测水体二氧化碳(CO_(2))、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的浓度。结果显示,D组水体藻类生物量较高,E组24 h DO浓度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09:00—次日凌晨02:00,D组DO浓度显著高于A、B、C三组(P<0.05)。C组和D组NO3--N浓度显著高于A、B两组(P<0.05);D组TAN浓度显著低于A、B、C三组(P<0.05),而三组鱼菜共生系统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认为,在DO供给充足的鱼菜共生系统中,较高的蔬菜覆盖率能够增加植物根系对营养盐的吸收效率,有利于净化水质;单一养殖系统容易富集营养盐,促进藻类大量繁殖,增加养殖风险。建议通过人工调控的方式增加鱼菜共生系统中有益藻类的丰度,与蔬菜协同改善水质,实现鱼菜共生系统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金鲫 水蕹菜 浮床覆盖率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中国沙棘根际假单胞属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对雍菜促生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高佩 徐淑琴 +3 位作者 贺曦 三鸿源 马玉花 冶贵生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2-1411,共10页
【目的】从青海野生中国沙棘根际土中筛选出具有多重功能的假单胞属菌株,为生物菌肥的研发创造条件。【方法】利用筛选培养基对沙棘根际土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利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 【目的】从青海野生中国沙棘根际土中筛选出具有多重功能的假单胞属菌株,为生物菌肥的研发创造条件。【方法】利用筛选培养基对沙棘根际土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利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并测定菌株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固氮和降解纤维素能力。以雍菜为试验材料,检测各假单胞菌属菌株促进雍菜种子萌发以及雍菜幼苗生长能力。【结果】从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分离出7株假单胞菌,培养3 d,7株假单胞菌溶解有机磷浑浊圈直径为4.28~13.71 mm,溶解无机磷透明圈直径为3.51~7.62 mm,解有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5.15~25.41μg·mL^(−1),解无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2.15~22.26μg·mL^(−1),解钾黄色光圈直径为11.12~21.85 mm,解钾菌液中K^(+)质量浓度为5.07~14.33μg·mL^(−1),固氮透明圈直径(D)和菌落生长直径(d)的比值(D/d)为1.33~1.86,降解纤维素透明圈直径为4.61~10.22 mm。平板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可提高雍菜种子发芽率,并且可显著提高雍菜幼苗生长。其中菌株ZGSJ-3促生效果最好,其叶宽和茎长分别为3.69 mm和50.25 mm,较CK显著增加35.2%和41.2%。【结论】经综合评价后得出,不同假单胞菌菌液处理下雍菜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ZGSJ-3和ZGSJ-7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雍菜 假单胞菌 根际促生菌 促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产业视角下博白蕹菜网络营销研究
9
作者 曾栋梁 李佳欣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92-95,共4页
加强网络营销是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重要方式。博白蕹菜产业目前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在网络营销中还存在着产品品牌效应不足、价格便宜低廉、营销渠道不畅及促销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进行网络营销,加强产品特色I... 加强网络营销是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重要方式。博白蕹菜产业目前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在网络营销中还存在着产品品牌效应不足、价格便宜低廉、营销渠道不畅及促销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进行网络营销,加强产品特色IP建设、进行客户价值定价、构建立体营销渠道、积极开展多种促销,以促进博白蕹菜产业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产业培育 博白蕹菜 网络营销 产品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条件下不同钝化剂对空心菜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丁永祯 宋正国 +3 位作者 唐世荣 冯人伟 张长波 周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58-1763,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种钝化剂(赤泥、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对两茬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钝化剂施用量为:赤泥(0.5%和1.0%)、海泡石(0.3%和0.5%)、磷矿粉(450和900 kg.hm-2)、钙镁磷肥(450和900 kg.hm...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种钝化剂(赤泥、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对两茬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钝化剂施用量为:赤泥(0.5%和1.0%)、海泡石(0.3%和0.5%)、磷矿粉(450和900 kg.hm-2)、钙镁磷肥(450和900 kg.hm-2)。结果表明,各钝化剂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镉质量分数,钝化能力大小表现为海泡石>赤泥>钙镁磷肥>磷矿粉;钝化剂提高了空心菜地上部生物量,第1茬时(50 d),施用高量赤泥、低量海泡石和高量钙镁磷肥处理生物量增加最为明显,地上部分别增加78.7%、75.2%和76.6%。第2茬(80 d),高量赤泥与高量磷矿粉处理增加最高,地上部分别增加24.6%和34.5%。钝化剂对空心菜镉吸收影响不同,第1茬时对根系和地上部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施用高量赤泥和高量海泡石最能抑制地上部镉累积,镉质量分数分别降低27.3%和23.2%。第2茬时,除海泡石外,钝化剂均显著抑制了根系和地上部的镉吸收,高量磷矿粉和赤泥效果最佳。总体来看,赤泥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最佳钝化材料,海泡石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材料 有效性 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4 位作者 林抗美 蓝江林 李芳 史怀 刘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69-271,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蕹菜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菜浮床栽培对集约化养殖鱼塘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6
12
作者 陈家长 孟顺龙 +2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叶绿素a(Chla)、TN、NH4+-N、NO2-N、NO3-N、TP、PO43-P、CODMn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浮床栽培空心菜对集约化养殖鱼塘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4次收获,空心菜产量可达69618.0~73161.6kg.hm-2;空心菜覆盖率为10%和20%处理组通过收... 以叶绿素a(Chla)、TN、NH4+-N、NO2-N、NO3-N、TP、PO43-P、CODMn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浮床栽培空心菜对集约化养殖鱼塘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4次收获,空心菜产量可达69618.0~73161.6kg.hm-2;空心菜覆盖率为10%和20%处理组通过收获空心菜直接从1hm2养殖池塘中移出的TN分别为27.51、52.35kg,TP分别为2.83、5.39kg。在相同监测时间下,Chla、TN、NH4+-N、NO2-N、NO3-N、TP、PO43-P、CODMn等各项水质指标按对照组、10%处理组、20%处理组的顺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20%处理组对Chla、TN、NH4+-N、NO2-N、NO3-N、TP、PO43-P、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5.16%~49.02%、9.04%~36.56%、19.23%~46.34%、22.76%~47.74%、13.33%~56.52%、33.33%~45.10%、27.27%~48.15%、3.13%~19.05%。与对照塘相比,处理塘鱼类成活率明显提高,说明在主养鱼为鲫鱼的苗种养殖池塘中采用浮床栽培空心菜能够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加强水体自净功能,将空心菜的覆盖率确定为20%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栽培 空心菜 池塘养殖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菜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周晓红 王国祥 +2 位作者 杨飞 何伟 杨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7,共4页
对空心菜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吸附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采用LB转换式处理数据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①空心菜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对硝态氮的亲和力(Km铵态氮<Km硝态氮)... 对空心菜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吸附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采用LB转换式处理数据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①空心菜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对硝态氮的亲和力(Km铵态氮<Km硝态氮),说明空心菜有优先吸收铵态氮的趋势,表明在实际净化水质过程中,若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空心菜对铵态氮的净化程度更高一些;②空心菜对铵态氮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为0.001 85 mmol/(g·FW·h),对硝态氮最大吸收速率Vmax为0.000 279 mmol/(g·FW·h),Vmax铵态氮>Vmax硝态氮,表明空心菜对铵态氮的净化速率要大于对硝态氮的净化速率;③当溶液中存在铵态氮时,空心菜对硝态氮的亲和力增加了2.5%,而最大吸收速率则减少34%,总的吸收能力降低,表明溶液中铵态氮的存在不影响空心菜根细胞膜上载体与硝态氮之间的亲和性,但影响载体对硝态氮的运转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动力学 形态 空心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特征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龚玉莲 杨中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4个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Cd积累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指标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土壤对根系形态学各指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与non-Cd-PSC比较,蕹菜Cd-PSC总根长、平均直径、根总表... 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4个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Cd积累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指标及与Cd吸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土壤对根系形态学各指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与non-Cd-PSC比较,蕹菜Cd-PSC总根长、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均较低(P<0.001);总体积的差异最大(47.37%),总根长(44.50%)、总表面积(43.05%)的差异次之,平均直径的差异最小(7.71%);2类品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直径>1.0 mm的粗根上,蕹菜典型品种的根系形态学特征在不同土壤上表现稳定,可能影响根系吸收Cd的能力和Cd在体内的转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Cd-PSC 根系形态学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镉积累品种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玉莲 杨中艺 +4 位作者 陈爱葵 曾小龙 曾碧健 王平洁 汤域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采用FTIR和1H NMR、13C NMR研究了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低Cd品种(QLQ)和高Cd品种(T308)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蕹菜两个品种根际土壤DOM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烷基链... 采用FTIR和1H NMR、13C NMR研究了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低Cd品种(QLQ)和高Cd品种(T308)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蕹菜两个品种根际土壤DOM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烷基链烃和芳香族物质较少。两个品种根际土壤DOM的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QLQ根际土壤DOM中羧基C和长链脂肪C的相对含量较T308低,但芳香族物质含量较T308高,烷基链烃物质具有含量高、支链短、分支多的特征;QLQ根际土壤DOM中碳水化合物H含量较T308低,但碳水化合物C含量较T308高,显示碳水化合物结构可能存在品种间差异。推测QLQ根际土壤DOM的结构特征可能影响根际土壤Cd的行为与有效性,导致其对土壤Cd的活化能力较弱,这可能与其低Cd积累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低Cd品种 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 FITR ^1H NMR ^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菜浮床对鱼塘水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李建柱 侯杰 +3 位作者 张鹏飞 柳尧全 夏闰红 马徐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71-3080,共10页
为从环境微生物的角度探讨生物浮床的水质调节机理,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环境微生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下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为从环境微生物的角度探讨生物浮床的水质调节机理,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环境微生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下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主要菌属是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hgc 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等;空心菜根系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主要菌属是红细菌属(Rhodobacter)、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聚球藻属等.研究结果还表明低覆盖率(3.5%)的空心菜生物浮床能够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中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和改善养殖环境中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有益菌和氮循环细菌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浮床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 水质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薄膜包装对冷藏空心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古荣鑫 胡花丽 +4 位作者 曹宏 张璇 王亚楠 郭峰 李鹏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43,共7页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空心菜采后品质的影响,文中以‘竹叶’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5±1)℃贮藏条件下(90%-95%RH),研究了3种不同厚度薄膜(CK,32.70um带孔聚乙烯袋;P1,32.70um聚乙烯袋;P2,12.75um聚乙烯袋)包装对...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空心菜采后品质的影响,文中以‘竹叶’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5±1)℃贮藏条件下(90%-95%RH),研究了3种不同厚度薄膜(CK,32.70um带孔聚乙烯袋;P1,32.70um聚乙烯袋;P2,12.75um聚乙烯袋)包装对空心菜(茎、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薄膜包装可有效提高空心菜品质,延缓其黄化进程,维持空心菜较高的生理活性,其中P1组的效果最为理想。相比P2及对照,P1组可显著延缓空心莱叶绿素分解,促进可滴定酸积累,维持其较高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P1可有效维持采后空心菜的品质,这与其包装袋微环境中的高CO2浓度(1.6%-2.1%)和低O2浓度(14.8%~17.5%)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 薄膜包装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林东教 唐淑军 +4 位作者 何嘉文 罗健 李岩 张杰安 刘士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利用漂浮栽培方式种植蕹菜和水葫芦,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及有机物,与没有种植植物自然降解的对照比较,探讨蕹菜和水葫芦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之后污水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 利用漂浮栽培方式种植蕹菜和水葫芦,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元素及有机物,与没有种植植物自然降解的对照比较,探讨蕹菜和水葫芦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之后污水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2种植物都能大量地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生长旺盛,净化效果显著;在试验的3个阶段内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蕹菜分别为94.47%、60.19%、31.88%;水葫芦分别为94.24%、68.65%、55.87%;总磷去除率蕹菜分别为28.57%、33.9%、14.39%;水葫芦分别为66.52%、53.34%、35.67%;CODCr去除率蕹菜分别为56.40%、24.24%、29.33%;水葫芦分别为47.87%、24.02%、46.75%.蕹菜、水葫芦对N、P、CODCr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周期净化效果不同,这与试验时的气候和植物长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栽培 蕹菜 水葫芦 猪场污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Cd污染对青菜和蕹菜生长及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兆海 郑春荣 +2 位作者 周东美 杨林章 陈怀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7-420,共4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草甸棕壤、红壤和灰色石灰土的人为Cd污染对青菜和蕹菜生物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加入Cd浓度为0.5、1.0、3.0、5.0mg·kg-1时,青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3%、15%、25%和91%;蕹菜...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草甸棕壤、红壤和灰色石灰土的人为Cd污染对青菜和蕹菜生物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加入Cd浓度为0.5、1.0、3.0、5.0mg·kg-1时,青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3%、15%、25%和91%;蕹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在添加Cd浓度为0.5、1.0、3.0mg·kg-1时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1%、64%和81%,而添加浓度为5.0和10.0mg·kg-1时则分别降低了63%和86%;生长于草甸棕壤和灰色石灰土中的蕹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土壤Cd浓度的增加无显著差异。在土壤添加Cd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青菜和蕹菜地上部分的Cd含量在3种土壤中的顺序为:灰色石灰土<草甸棕壤<红壤。在试验条件下,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以青菜为指示植物计算得到的3种土壤Cd的表观临界含量分别为:以总Cd计算:草甸棕壤为0.33mg·kg-1,红壤为0.066mg·kg-1,灰色石灰土为0.70mg·kg-1;以DTPA提取态Cd计算:草甸棕壤为0.13mg·kg-1,红壤为0.012mg·kg-1,灰色石灰土为0.33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蕹菜 CD 土壤污染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床空心菜对氮循环细菌数量与分布和氮素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唐莹莹 李秀珍 +3 位作者 周元清 贾悦 辛在军 孙永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7-2846,共10页
通过在塑料水箱中水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研究浮床空心菜对氮循环细菌数量、分布和氮素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床空心菜氮循环细菌总数、氨化菌、亚硝化菌、硝化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浮床空心菜反硝化... 通过在塑料水箱中水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研究浮床空心菜对氮循环细菌数量、分布和氮素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床空心菜氮循环细菌总数、氨化菌、亚硝化菌、硝化菌数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浮床空心菜反硝化菌数量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氨化菌在根内、根面、水体中的分布差异不大,亚硝化菌主要分布在根内和根面,硝化菌主要分布在根面,反硝化菌主要分布在水体中;试验结束时,浮床空心菜系统和空白对照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8.5%,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8.2%和62.1%。通过浮床空心菜各种氮循环细菌数量、分布与氮素浓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浮床空心菜系统中氮素的去除是植物吸收,根系表面的氨化作用,以及水体中硝化、反硝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空白对照系统中氮素的主要去除途径是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氨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空心菜 氮循环细菌 分布 氮素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