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激肽释放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健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S中的作用机制,包括靶向改善缺血区侧支循环、保护神经血管耦联、减轻神经损伤及参与远隔缺血适应等。此外,TK水平与AIS发病及复发风险呈负相关,可作为生物标志物。TK治疗还可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其复发率,并可联合血管再通治疗共同改善预后。在AIS合并多器官疾病的情况下,TK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TK在AIS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激肽释放酶 人尿激肽原酶 缺血半暗带 生物标志物 神经功能改善 心脑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共病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靳娜 黄凡凡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共病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或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两者在症状维度存在一定联系与交互作用,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意念等问题。两者共病的... 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共病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症或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两者在症状维度存在一定联系与交互作用,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自杀意念等问题。两者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存在杏仁核-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网络功能连接异常、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模式异常、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社会心理学机制方面,共病青少年具有孤独感、认知偏差、不良应对策略的特点。探讨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的共病机制,可帮助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障碍 网络成瘾 抑郁症 青少年 神经生物学 社会心理学 共病现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患者脑功能异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3
作者 陈君 张勇 +3 位作者 牛晓玉 张孟哲 马泷耀 程敬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 目的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局部固有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对44例IGD患者和4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的ReHo值,以检测IGD患者脑内局部连接的改变;以ReHo值异常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以得到不同脑区间连接性的改变。采用网络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估IGD的严重程度。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具有ReHo改变的脑区域与IAT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IG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右侧额中回ReHo增加;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舌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以及左侧小脑ReHo值减低(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IGD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性增加(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r=-0.340,P=0.024)。结论在前额叶皮层、颞枕叶皮层局部连接发生改变,可能表明IGD的认知控制和奖励处理以及视觉、听觉网络已受到影响。此外,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与IAT评分呈负相关,可能为IGD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多重家庭因素与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华耕 孙芳 李欢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7,共9页
本研究以104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多重家庭风险和保护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特定组合模式,以及非适应性认知在多重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联合模式存在三... 本研究以104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多重家庭风险和保护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特定组合模式,以及非适应性认知在多重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联合模式存在三种类型:“父母联合低风险–高支持–低成瘾组”、“父母冲突忽视–低支持–高成瘾组”以及“父母联合高风险–低支持–高成瘾组”;(2)非适应性认知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在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中,应重视家庭环境中的多重风险和保护因素的关键作用,通过降低父母婚姻冲突、亲子冲突和提高父母支持水平减少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非适应性认知,从而降低成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家庭因素 网络游戏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 潜在剖面分析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加工异常 被引量:1
5
作者 常茜芮 何蔚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2-1163,共12页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尤其是愤怒情绪刺激存在异常的加工偏向,而且IGD个体面对消极刺激会产生过高的情绪唤起并在调节消极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以上情绪加工能力的异常会在IGD的维持和...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尤其是愤怒情绪刺激存在异常的加工偏向,而且IGD个体面对消极刺激会产生过高的情绪唤起并在调节消极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以上情绪加工能力的异常会在IGD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IGD个体情绪加工相关脑区也出现了异常,例如杏仁核、前扣带皮层、脑岛和部分前额叶皮层。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IGD的群体情绪加工、情绪加工的时间进程、有效提高IGD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以及IGD青少年的情绪加工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多样化地设置和呈现情绪刺激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被试的性别比例以及被试长期和短期的情绪状态对情绪加工研究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igd) 面孔表情 情绪加工偏向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连接密度评估青少年男性网络游戏障碍患者脑功能损伤机制
6
作者 马泷耀 张勇 +4 位作者 陶秋影 孙洁萍 党婧晗 汪卫建 程敬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3,79,共6页
目的为了评估网络游戏障碍脑功能损伤机制,本文应用基于半球内和半球间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的分析方法研究青少年男性网络游戏障碍患者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对55名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 目的为了评估网络游戏障碍脑功能损伤机制,本文应用基于半球内和半球间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的分析方法研究青少年男性网络游戏障碍患者脑区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对55名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图像和人口资料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者行全脑FCD的计算。再将全脑FCD分为同侧和对侧部分。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网络游戏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全脑、半球内和半球间FCD的差异。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全脑、半球内和半球间FCD值的变化与临床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网络游戏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FCD的差异在全脑水平上主要分布于左侧楔前叶、左侧后扣带回与左侧颞中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在左侧楔前叶和左侧后扣带回中表现出半球间FCD的降低(t=-5.317、-3.556);此外,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在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与左侧后扣带回还表现出半球内FCD的降低(t=-5.044、-5.359、-4.183)(均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结论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在默认模式网络内存在半球内和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异常。本研究将为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障碍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密度 偏侧化 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默认模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喻承甫 刘莎 +1 位作者 吴涛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8,共7页
采用问卷法对1 38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冲动性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父母体罚仍... 采用问卷法对1 38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冲动性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父母体罚仍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2)学校联结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3)冲动性对中介路径"父母体罚→学校联结→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低冲动性有助于缓冲父母体罚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风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父母体罚 网络游戏成瘾 学校联结 冲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亲密度、抑郁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COMT基因rs737866多态性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建平 喻承甫 +1 位作者 刘莎 李文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49,共7页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抑郁在家庭亲密度与男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GD)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rs737866多态性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抑郁在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男女生IGD的关系间起显著...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抑郁在家庭亲密度与男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GD)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rs737866多态性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抑郁在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男女生IGD的关系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2)COMT基因rs737866多态性在“家庭亲密度→抑郁→女生IGD”这一中介路径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家庭亲密度通过抑郁对IGD的间接效应在TT(Thr/Thr)基因型女生中显著,但在CC(Cys/Cys)、CT(Cys/Thr)基因型女生中不显著;然而,这一调节效应在男生中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亲密度 抑郁 网络游戏成瘾 COMT基因rs737866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燕贞 苏萍 +1 位作者 叶苑秀 甄霜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8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非适应性认知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非适应性认知显著中介性别、父母专制教养、教师支持、冲动性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2)性别、父... 以8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非适应性认知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非适应性认知显著中介性别、父母专制教养、教师支持、冲动性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2)性别、父母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教育未来取向对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3)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亲子关系、婚姻冲突、同学支持、越轨同伴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非适应性认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间接效应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建平 喻承甫 李文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92,共9页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3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智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3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智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同伴侵害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2)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后,心理需求满足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3)情绪智力显著调节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同伴侵害→心理需求满足”,即相较于低情绪智力的青少年而言,同伴侵害与心理需求满足的负向关联作用在高情绪智力的青少年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侵害 网络游戏成瘾 心理需求满足 情绪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项网络游戏障碍测验简体中文版的修订及其诊断能力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海波 张馨予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8-666,共9页
网络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十项网络游戏障碍测验(IGDT-10)在多个国家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跨文化适用性。然而IGDT-10中文版在我国的使用率较低,其适用性也有待商榷。本研究对IGDT-10简体中文版量表... 网络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十项网络游戏障碍测验(IGDT-10)在多个国家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跨文化适用性。然而IGDT-10中文版在我国的使用率较低,其适用性也有待商榷。本研究对IGDT-10简体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进行评估,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了IGDT-10简体中文版的截断分数及诊断能力。结果发现,IGDT-10简体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及诊断能力,并且支持了DSM-5关于IGD截断分数的建议(认可五个或更多标准)。此外,本研究样本中的网络游戏障碍流行率为13.4%,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但不存在年龄差异。结果表明,IGDT-10简体中文版可作为评估网络游戏障碍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项网络游戏障碍测验 信度 效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前额叶与丘脑之间的功能连接与其对网游渴求程度的关系:一项静息态fMRI研究
12
作者 陈静 黄浦江 +1 位作者 杨光 刘志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网游成瘾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差异,并探寻该功能连接和个体对网游渴求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网游成瘾诊断量表共招募网游成瘾组被试32名,健康对照组被试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网游成瘾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差异,并探寻该功能连接和个体对网游渴求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网游应用情况调查问卷、网游成瘾诊断量表共招募网游成瘾组被试32名,健康对照组被试33名。所有被试均填写网游渴求度量表并在静息状态下进行磁共振扫描,获取在静息状态下的脑数据。选取右侧额上回作为感兴趣区,计算感兴趣区与其他脑区间的功能连接。之后比较网游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的差异,抽取差异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系数,并与网游渴求度量表得分进行脑-行为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网游成瘾组的网游渴求程度更高,并且其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更强;此外,健康对照组网游渴求度量表得分与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365,P<0.05),而网游成瘾组没有发现该相关(r=-0.286,P=0.119)。结论网游成瘾者对网游保持着较高的渴求程度,且网游成瘾者在静息状态下的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异常,即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额上回和丘脑的功能连接在静息状态下显著增强。此外,健康对照组个体在静息状态下额上回和丘脑之间的功能连接与其对网游的渴求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游成瘾 前额叶 静息态功能连接 渴求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法改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冰 李莎 +1 位作者 王文婕 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索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法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改善效果。方法在沈阳市某医学院和某师范大学共招募30名符合入组标准的大学生志愿者,成立戒除网瘾协会,开展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12周。康复训练前后对全体入组大学生采... 目的探索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法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改善效果。方法在沈阳市某医学院和某师范大学共招募30名符合入组标准的大学生志愿者,成立戒除网瘾协会,开展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12周。康复训练前后对全体入组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网络游戏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价,运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30名入组大学生按计划完成十二步骤康复训练。前后对比显示,实验组大学生成瘾程度、心理健康水平、精神信仰水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水平、积极应对能力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均有所改善。对照组在未施加干预的情况下,第1、12周的所有量表结果均无明显改善。结论A.A.模式十二步骤康复训练法是一种可被用于改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十二步骤康复训练法 A.A.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研究的争议及趋势 被引量:19
14
作者 靳宇倡 余梦 胡云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95,共13页
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GamingDisorder,IGD)是否能被确认为独立的精神障碍?目前的争议来自三个方面:概念上难以明确IGD与正常游戏行为、其他精神障碍之间的差异,且上瘾对象仅为网络游戏或包含线下游戏并不明确;鉴定标准上DSM-5总结的9... 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GamingDisorder,IGD)是否能被确认为独立的精神障碍?目前的争议来自三个方面:概念上难以明确IGD与正常游戏行为、其他精神障碍之间的差异,且上瘾对象仅为网络游戏或包含线下游戏并不明确;鉴定标准上DSM-5总结的9条标准没能刻画IGD的本质特征,现行的18种诊断工具在内容、诊断阈限等方面参差不齐;研究方法上缺乏理论支撑,过分依赖问卷数据,忽视电子游戏的积极作用。争议内容体现出研究者对网络游戏行为本身缺乏理解,因此难以判断正常与异常的游戏行为。未来研究应考虑回退到对网络游戏行为的研究,对网络游戏类型特点、影响网络游戏行为的各因素以及电子游戏的积极贡献做深入探讨,以达到从本质上明确网络游戏成瘾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igd) 电子游戏 行为成瘾 DSM-5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的奖赏加工缺陷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新雨 文雅童 +1 位作者 乔斯玥 李勇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1-1909,共9页
奖赏加工异常是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核心特征之一,近期研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IGD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发现,IGD与药物成瘾存在相似的神经基础,但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从奖赏类型、奖赏加工阶段梳理了IGD人... 奖赏加工异常是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核心特征之一,近期研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IGD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发现,IGD与药物成瘾存在相似的神经基础,但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从奖赏类型、奖赏加工阶段梳理了IGD人群奖赏加工的研究进展。IGD人群在游戏相关线索下,奖赏预期(reward anticipation)阶段的奖赏系统激活可能与注意偏向、情绪体验和渴求感增加有关。同时,IGD人群对自然奖赏表现出较为一致的低敏感性,该特征主要出现在结果评估(outcome evaluation)阶段。未来研究可以排除共病因素、结合生动的游戏奖赏刺激,进一步探究奖赏预期和结果评估异常如何推动IGD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奖赏加工 诱因显著性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对学生学科素养与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测试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7,共15页
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么网络游戏是否会严重阻滞青少年社会融入与学科素养,这是社会各界关切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据,使用泛精确匹配法有效... 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那么网络游戏是否会严重阻滞青少年社会融入与学科素养,这是社会各界关切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据,使用泛精确匹配法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实证考察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对中学生学科素养与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家庭背景后,无论是数学、阅读、科学、财经四门学科标准化测试成绩,还是心理归属感、集体融入、团队协作及协作解难能力四项社会融入指标,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都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且显著降低了课程学习时间、课堂学习参与及成就动机。此外,男性、厌学旷课、有留级经历、上学前或放学后上网聊天或网络社交的中学生接触网络游戏及游戏成瘾的概率明显更高,同时网络游戏成瘾者主要来自父母情感衰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较低的家庭,且网络游戏成瘾产生的"低学科素养"与"低社会融入"双重负向效应也出现在这些家庭中。上述发现表明,促使青少年远离不良网络游戏的关键不在于禁止网络游戏,更重要的是填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缺位与心理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游戏成瘾 学科素养 社会融入 泛精确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星 陈壮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3-1106,共4页
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之下,网络游戏成瘾(IGD)已经成为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大多数关于IG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奖赏系统、抑制控制及跨期决策3个方面.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采用脑电图(EEG)、MRI和PET等技术探讨IGD的神经机制已成为主流... 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之下,网络游戏成瘾(IGD)已经成为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大多数关于IG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奖赏系统、抑制控制及跨期决策3个方面.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采用脑电图(EEG)、MRI和PET等技术探讨IGD的神经机制已成为主流.与健康对照者相比,IGD者脑结构和功能均发生相应变化,且大脑损害程度与成瘾行为的持续时间有关.本文对近年来有关IGD的认知功能及其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其研究方法和相应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该领域及相关研究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认知 神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基于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18
作者 黄浦江 巩岳 +2 位作者 张桢堉 李爽 刘志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技术,探究个体在静息状态下加工错失机会的神经机制及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反应。材料与方法共有54例网游成瘾者[年龄(22.00±2.27)岁]和53名健康对照组被试[年龄(21.89±2.87)岁]参与本研究。被...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MRI技术,探究个体在静息状态下加工错失机会的神经机制及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反应。材料与方法共有54例网游成瘾者[年龄(22.00±2.27)岁]和53名健康对照组被试[年龄(21.89±2.87)岁]参与本研究。被试在完成静息态功能MRI扫描后,完成连续风险决策任务,其中有可能遇到错失机会情况。结果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网游成瘾组在任务中有更多的冒险行为(t=3.838,P<0.01)、对错失机会更加敏感(t=3.413,P<0.01)、纹状体与额上回的功能连接更强。此外,在健康对照组中,该功能连接与对错失机会的敏感度呈显著正相关(r=0.290,P<0.05)。结论个体在静息状态下纹状体与额上回的功能连接与对错失机会的敏感度有关,网游成瘾者对错失机会的情绪及脑活动反应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失机会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纹状体 网游成瘾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