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用高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夏季江淮区域水汽汇的诊断分析 |
秦育婧
卢楚翰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
2
|
基于长时间序列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广东沿海波浪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
江森汇
舒勰俊
王青
闫姿彤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3
|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中国极端气温分析 |
高路
Karsten Schulz
陈兴伟
林广发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
4
|
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云量可靠性分析——以太原和五寨为例 |
杜晖
贾晓红
尚子溦
尚可政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5
|
中国再分析资料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适用性分析 |
杨镕泽
李佳瑶
周顺武
冷佳星
|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一种提高海浪长期再分析资料可靠性的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 |
田军伟
黎鑫
田城
李昀英
杜洋
|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中国第一代全球陆面再分析月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
王文鹏
张馨月
崔俊豪
吴光东
张天宇
刘波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江淮地区ERA-Interim再分析与观测温度资料对比分析 |
王传辉
姚叶青
时刚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
9
|
黄土高原地区两种再分析资料的模拟效果分析 |
马晨晨
余晔
何建军
陈星
解晋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0
|
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风资料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
李江夏
朱钰
徐杰
姚宇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1
|
1979—2013年ERA-Interim资料的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分析 |
林志强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1
|
|
|
12
|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
褚芸欣
|
《农业灾害研究》
|
2024 |
0 |
|
|
13
|
ERA-Interim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我国东南近海适用性分析 |
申华羽
吕劲文
涂小萍
方艳莹
|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
14
|
利用再分析与探空资料对0℃层高度和地面气温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的分析 |
曹杨
陈洪滨
李军
苏德斌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15
|
美国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其初步分析 |
苏志侠
吕世华
罗四维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4
|
|
|
16
|
美国NCEP/NCAR近5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在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可信度的初步分析 |
徐影
丁一汇
赵宗慈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3
|
|
|
17
|
对三套再分析资料中国大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评估分析 |
李建
宇如聪
陈昊明
原韦华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
18
|
青藏高原东部三种再分析资料与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
李瑞青
吕世华
韩博
高艳红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2
|
|
|
19
|
NCEP再分析资料在强对流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王秀明
俞小鼎
朱禾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7
|
|
|
20
|
三套再分析资料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
戴泽军
宇如聪
李建
陈昊明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