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段小凤 朱锋钊 +2 位作者 王锋 张华琦 赵会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于科教融汇的重视程度、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融汇渠道以及教师队伍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开展具体实践。具体...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于科教融汇的重视程度、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融汇渠道以及教师队伍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开展具体实践。具体对策包括构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融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搭建平台畅通科教融汇渠道,以及引育结合提升教师团队教科研水平等。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科教融汇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政、校、行、企、研协同搭建创新驱动基地,创新“六双融通、互育共培”人才培养模式,建成融入山地特色高新技术的教学资源体系,协同攻关纵深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双高三能型”教师队伍。本文为提升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区域产业发展等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教融汇 茶叶产业体系 中兽药制造 生态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三二递进”的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葛兰云 周启扉 +2 位作者 陈爽 加春生 韩欢胜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构建高效、科学的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方法]以畜牧兽医专业高本贯通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专科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和递进式培养,明确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3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致力于培育出既具有坚实理论基... [目的]构建高效、科学的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方法]以畜牧兽医专业高本贯通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专科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和递进式培养,明确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3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致力于培育出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出色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结果]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该模式也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结论]实施基于能力“三二递进”的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和递进式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递进 高本贯通 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畜牧人才培养目标的外文阅读课程与国外养猪技术学习的融合策略
3
作者 张丽莉 《养猪》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聚焦于畜牧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外文阅读课程与国外养猪技术学习的融合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意识、资源及方式等方面的现状,指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不足、资源参差不齐及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随后,基于这些问题... 本文聚焦于畜牧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外文阅读课程与国外养猪技术学习的融合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意识、资源及方式等方面的现状,指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不足、资源参差不齐及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随后,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明确融合主题、紧扣畜牧人才素养设定教学目标、深度挖掘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以及开发多元评价工具等。这些策略旨在通过外文阅读课程与养猪技术学习的深度融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实践能力,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人才培养 外文阅读课程 养猪技术学习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4
作者 严易 张华琦 +3 位作者 段俊红 罗远琴 朱锋钊 罗加勋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改革与创新涉农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牧技能人才。[方法]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结果]从重构课程内容、探索六步教学... [目的]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改革与创新涉农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牧技能人才。[方法]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结果]从重构课程内容、探索六步教学环节、创新“专业核心课程+”劳动方式、多创融通成果丰硕、完善增值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学生通过4个学期《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在劳动精神、劳动技能、技能大赛、双创大赛等方面得到提升,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双创”多创能力提供了借鉴。但在学生层面还需加强劳动评价考核、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消除学生畏难情绪。[结论]《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高素质农牧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为涉农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劳动教育 课程改革 专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畜牧学专业为例
5
作者 许会芬 汪亚苹 +7 位作者 刘凯珍 杨振江 董鹏生 余彤 李转见 李红 李明 谷世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高等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所在。为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成熟。在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所在。为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成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趋同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文章分析了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产教融合、加强基地建设、实行双导师制等方面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路径,为畜牧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畜牧学 产教融合 双导师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工相融创新思维培养本科专业人才——以动物养殖工程技术课程为例
6
作者 李昌武 郭双双 +1 位作者 祝爱侠 易丹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随着近年蛋鸡叠层高密度养殖、肉鸭大框架式多层网养、生猪楼房智能猪舍建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物联网等交叉学科需求激增。在国家推出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和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背景下,本科生培养应在专业改革、产学... 随着近年蛋鸡叠层高密度养殖、肉鸭大框架式多层网养、生猪楼房智能猪舍建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物联网等交叉学科需求激增。在国家推出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和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背景下,本科生培养应在专业改革、产学研融合等方面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的需要。以武汉轻工大学动物养殖工程技术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础,分析饲料工程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实践特点,构建以现代饲料产业学院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全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工程案例,改革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科竞赛为抓手、知识图谱和问题图谱为导学及课程思政为牵引的育人体系。解决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思辨能力不足、农业思维明显而现代工业思维缺乏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为培养本科生农工相融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出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工相融 动物养殖工程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畜牧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7
作者 刘磊 李凤梅 +5 位作者 陆有飞 廖黎黎 居融程 张在 彭婷 苏亚权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现代畜牧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推动畜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共同制定面向畜牧产业数字化... [目的]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现代畜牧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推动畜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共同制定面向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建设数字化教学与实践平台和“数字多元导师”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全过程、综合畜牧类人才评价体系,提高畜牧类人才培养质量。[结果]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数字赋能的现代畜牧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畜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办学影响力。[结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畜牧类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畜牧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牧业 数字化转型 产教融合共同体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ediction Mode of Crop Canopy Nitrogen Hyperspectral Under Mode of "Cornfield Goose Breeding"
8
作者 Wang Shu-wen Ma Xin-yu +11 位作者 Guo Chun-fei Guo Yong-gang Zhang Yan Zhao Zhong-yuan Wang Chaofan Chen Xiao-liang Liu Jun Li Rui-xuan Li Si-jia Xu kun Gao Jia-ying Wang Run-t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2期75-86,共12页
The corn canopy taking in before and after grazing term in the production mode of"cornfield goose"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Hyperspectr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n canopy taking in before and after grazing term in the production mode of"cornfield goose"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Hyperspectr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n canopy leaves in different periods,and a full-band base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odel,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to propose a fast,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hyperspectral imaging detection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 value of the grazing area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rea,during the grazing period,the reflectance of the near-infrared spectrum increased,and the red edge position moved to the left.In terms of model establishment,the optimal model was obtained for different grazing periods.The positive set determining coefficient(Rc 2),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correction(RMSEC),the prediction set decision coefficient(Rp 2)and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prediction(RMSEP)were obtained by using SNV-BICA-PCA-PLS in the pre-grazing period.Their values were 0.9136,0.1750,0.8910 and 0.1052,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Rc 2,RMSEC,Rp 2 and RMSEP were 0.9006,0.0418,0.8508 and 0.1233,respectively,when they were obtained by using MSC-BICA-PCA-MSC in the post-grazing period.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support and help for the future"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tegration"to optimiz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a nitrogen nutrient balan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tegration NITROGEN CORN CAN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秋敏 赖宝色 +4 位作者 邱阳 石宏武 徐磊 杨慧 雷金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8期159-163,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面临着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的挑战。该研究选取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作为案例,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面临着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的挑战。该研究选取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作为案例,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先进经验,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并实施一套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 畜牧兽医专业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融符号在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亮 张易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2-305,共14页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彦淖尔新城市形象提供新思路。方法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探寻巴彦淖尔居民对城市形象的核心需求。依据分析结果与巴彦淖尔城市形象现状,对巴彦淖尔的历史背景进行溯源,从农牧交融符号角度补足巴彦淖尔居民的心理寄托。从历史文物中提取农牧交融符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结合形状文法对农牧交融符号的纹样形态、情感寓意进行编码再造。结果通过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确立巴彦淖尔城市形象情感化设计策略,并构建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体系。结论用线状空间连接点状空间融入体验性、互动性、文化性、纪念性等,利于巴彦淖尔形成有辨识度,具有情感形象的地方性符号,并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融 视觉符号 城市形象 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沈从举 谭新赞 +5 位作者 代亚猛 李帆 张景 王贤斐 沈亮 李景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4,共8页
【目的】饲料化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田间饲用秸秆的回收效率和质量,解决常规小型饲草方捆机适用范围小、作业效率低、揉碎质量差和不能有效除尘的问题。【方法】基于秸秆切碎揉搓、压缩打捆基本理论,采... 【目的】饲料化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田间饲用秸秆的回收效率和质量,解决常规小型饲草方捆机适用范围小、作业效率低、揉碎质量差和不能有效除尘的问题。【方法】基于秸秆切碎揉搓、压缩打捆基本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和SolidWorks三维设计方法,设计了1种适用于田间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秸秆的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开展了样机试制与改进,并针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样机的收净率为90.3%,成捆率为100%,规则草捆率为100%,抗摔率为91.66%,草捆密度为119.67 kg/m^(3),作业小时生产率为3.36 t/h,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作业性能良好。【结论】该机可实现作物秸秆自动捡拾(切割)、粉碎、揉丝、除尘、高密度压缩和自动绳打捆一体化作业。本研究可为秸秆方捆打捆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机械 作物秸秆 饲料化 秸秆揉丝 方捆打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马伟 席磊 +4 位作者 徐秋良 姜东凤 段海涛 李绚阳 刘统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9-12,共4页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紧缺智慧牧业本科人才的新农科专业,该专业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该文以新农科专业建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学校办学特色与新农科专业建...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紧缺智慧牧业本科人才的新农科专业,该专业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该文以新农科专业建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学校办学特色与新农科专业建设融合路径和方法,顶层设计专业建设思路框架,四链融合,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贴近产业建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校政企行协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育人才,旨在为地方院校建设新农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重大需求提供样板参考和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四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机牧艺融合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东林 蒋永清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54-2357,共4页
为提升浙江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该研究通过分析畜牧机械化现状和结合湖羊全程机械化的实践,提出了农机牧艺融合是实现畜牧业机械化的重要原则,是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湖羊养殖特点,与农机的有机融合,在湖羊饲料加... 为提升浙江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该研究通过分析畜牧机械化现状和结合湖羊全程机械化的实践,提出了农机牧艺融合是实现畜牧业机械化的重要原则,是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湖羊养殖特点,与农机的有机融合,在湖羊饲料加工饲喂、环境控制、智能化管理等主要环节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湖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农艺和牧艺融合是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水平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强农 农机牧艺融合 畜牧机械化 湖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助推畜牧养殖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婷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如何开发乡村资源,持续开展畜禽粪污治理,成为畜牧养殖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生态旅游的出现为畜牧养殖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特别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无论是传统旅游业,还是传统畜牧养殖业...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如何开发乡村资源,持续开展畜禽粪污治理,成为畜牧养殖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生态旅游的出现为畜牧养殖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特别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无论是传统旅游业,还是传统畜牧养殖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供求不平衡、资源环境制约等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从生态旅游和畜牧养殖业的融合发展价值入手,深入研究了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力求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延伸等方式,真正把生态旅游和畜牧养殖打造成支柱产业,以生态畜牧旅游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畜牧养殖业 生态畜牧旅游 农业农村经济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育人机制探究——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俊 邝哲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目的]为了优化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方法]分析广东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探索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 [目的]为了优化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方法]分析广东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探索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果]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考评机制等形式,树立“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产教相融,双能导向,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结论]该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提高广东地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畜牧兽医专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畜牧兽医 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畜牧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程相仁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5-198,共4页
畜牧产业一体化是我国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必要支撑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畜牧产业已经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市场需... 畜牧产业一体化是我国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必要支撑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畜牧产业已经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业集群水平持续提升,这为新时代我国区域畜牧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筑牢现实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畜牧产业一体化发展呈现多层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赋能畜牧产业现代化建设、助力畜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畜牧产业国际贸易能级。基于此,文章提出健全政策法律体系、打造全链条信息化平台、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等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区域畜牧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畜牧产业一体化 价值意蕴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院校“劳-创”双育融合模式构建探究——以畜牧类专业为例
17
作者 李富宁 韦梦媚 +2 位作者 黄懿洁 张洁玉 蒙浩焱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143-146,共4页
乡村区域对“双创”型人才需求全面提升,推动涉农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运用的探索。基于双育融合的价值内涵、内在基础、现实困境等分析,该文提出“劳-创”双育融合育人模式的基本思路,以畜牧类专业为初探实例,实施教学目标... 乡村区域对“双创”型人才需求全面提升,推动涉农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运用的探索。基于双育融合的价值内涵、内在基础、现实困境等分析,该文提出“劳-创”双育融合育人模式的基本思路,以畜牧类专业为初探实例,实施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载体拓展、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队伍重构等优化,创新构建双育多维融合模式,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院校 劳动教育 “双创”教育 融合模式 畜牧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集约农区农牧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1 位作者 冯金侠 章熙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寻求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在分析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对农牧结合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全面论述。结果表明,农牧结合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南方集约农区 农牧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粮食主产区农牧结合种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强 刘跟红 +2 位作者 杨建功 王凌 刘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根据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从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和组装新的种植模式入手,共组合了11种农牧结合的种植模式,经过2a大田对比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6种综合效益比传统的小麦/玉米... 根据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从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和组装新的种植模式入手,共组合了11种农牧结合的种植模式,经过2a大田对比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6种综合效益比传统的小麦/玉米套作提高50%以上的"理想模式",供本地区种植业生产选择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粮食主产区 农牧结合 种植模式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牧草-鹅农牧结合模式农田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卫建 冯金侠 +2 位作者 郑建初 吴魁 李小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7-99,共3页
1997~1999年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冬种黑麦草养殖菜鹅的稻/牧草-鹅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在不施除草剂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田间冬季杂草,实施该模式后翌年冬闲时田间杂草群落密度仅为稻/麦对照模式的8.88%,且冬季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1997~1999年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冬种黑麦草养殖菜鹅的稻/牧草-鹅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在不施除草剂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田间冬季杂草,实施该模式后翌年冬闲时田间杂草群落密度仅为稻/麦对照模式的8.88%,且冬季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分别占15.38%、30.77%和30.77%,即单子叶杂草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稻/麦复种连作田。该模式比稻/麦复种连作方式土壤总N、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23.13%、27.10%、31.25%、98.37%和46.73%,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且可减少除草剂、杀虫剂施用量,降低土壤有毒物质的残留。总结了该模式的系统耦合技术并提出该模式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结合 南方稻区 农业持续发展 农田生态环境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