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特色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制度-空间-治理”的分析范式
1
作者 罗必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共18页
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凸显了县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县域既是城乡要素互动的“最小完整单元”,也是社会矛盾交织的“集中承载区”,更是实现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支点”,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底层... 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凸显了县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县域既是城乡要素互动的“最小完整单元”,也是社会矛盾交织的“集中承载区”,更是实现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支点”,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底层逻辑意义。本研究构建“制度-空间-治理”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理论的解释边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制度语境下城乡互动连接机理的理解。基于对县域发展中制度性壁垒、空间极化效应与治理效能滞后等现实瓶颈的系统分析,提出“要素市场化配置—空间多层级协同—治理适应性创新”的融合推进机制,从而为破除县域资源错配与体制性梗阻,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目标,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向度的政策工具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城乡融合发展 “制度-空间-治理”分析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公正视角下新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多维评价
2
作者 吴文婕 付雪 +3 位作者 陈俏 阿也提古丽·斯迪克 阿力木江·吐斯依提 赵艳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07-214,共8页
基于马克思空间正义理论,综合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多维评价体系,对新疆83个县域城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融合发展质量进行分析和测算,划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类型,探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空间公正自主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结果表... 基于马克思空间正义理论,综合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多维评价体系,对新疆83个县域城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融合发展质量进行分析和测算,划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类型,探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空间公正自主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人口与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基尼系数差异较大,县域公共服务资源人均占有率与基尼系数不完全吻合;公共交通空间可达性整体偏低,这与县域规模、等级、职能以及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等因素有关;研究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整体起步晚,水平低,程度浅,融合质量偏低,且因各县域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不同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与特点;新疆83个县域城乡融合可划分为交通制约城乡融合发展型、公共服务制约城乡融合发展型、城乡融合全面良好型、城乡融合潜力优势型以及城乡融合全面滞后型5种类型;保障县域城乡要素自主流动与优化配置融合、推进城乡空间规划与功能融合、实施城乡产业互动融合、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全面均衡融合、重视城乡生态资源综合治理可持续融合,是实现城乡协调均衡与公平合理发展诉求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正 城乡融合 发展质量 县域 多维评价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趋向——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瑞芳 孙迎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点的整体性、开放性、异质性进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发挥县域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要素双向流动是逻辑基础;统筹多层次资源要素嵌入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结构是逻辑展开;耦合宜居、宜业、和美、和谐、韧性功能显现是逻辑归宿。因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趋向需畅通要素流动,挖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源禀赋;完善结构适配,优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运行态势;助推功能显现,铸就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集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 系统论 要素-结构-功能 内在逻辑 路径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晖 李靖 +1 位作者 张燕媛 虞祎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2,93,共16页
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有效盘活农业资源,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式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与县域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有效盘活农业资源,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式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与县域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本地与毗邻地区的县域经济增长;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城乡市场有效对接与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赋能县域经济增长;乡村经济数字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呈现逐渐递减的态势,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经济增长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动何以推动县域城乡融合:经验观察与逻辑诠释——以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 被引量:30
5
作者 袁方成 周韦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4,共12页
在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驱动下,县域城乡融合格局存续和演化的根源与要素流动紧密关联,要素流动、对接与组合构成其基础动力与逻辑起点。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观察样本,将其置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下诠释要素... 在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驱动下,县域城乡融合格局存续和演化的根源与要素流动紧密关联,要素流动、对接与组合构成其基础动力与逻辑起点。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观察样本,将其置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下诠释要素流动与县域城乡融合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县域城乡融合是以土地要素为核心撬动城乡“人”与“业”的复杂动态过程。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前置情境下,通过建立全周期利益平衡机制与强化政治任务特性促进资本要素流动与组合,借助土地空间整治与土地开发权的再配置推动形成农民非农化的就业结构。进一步立足城乡投资和就业结构变化,通过“工业上楼”与差异性的市民化策略强化城乡系统福利供给能力,最终形成县域城乡融合的整体局面。据此,在“大国大城”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坚持“在集聚中走向融合”的发展取向,通过充分而全面的要素流动、结构转型与功能整合,整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县域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要素流动 城乡关系 县域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区县域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6
作者 常媛 焦天枢 叶晓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4,共4页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笔者以巩义市总医院为研究对象,紧紧抓住统筹医共体人事管理这一医共体建设的关键,通过对医共体成立...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笔者以巩义市总医院为研究对象,紧紧抓住统筹医共体人事管理这一医共体建设的关键,通过对医共体成立前后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深度剖析医共体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即健全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高质量人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县域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 人力资源管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以陕西83个县(市)为样本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宋丽婷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3,128,共8页
本文从科学界定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18个基础指标的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扩展构权方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我们以陕西83个县(市)为样本,对其201... 本文从科学界定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18个基础指标的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扩展构权方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我们以陕西83个县(市)为样本,对其2011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作了总体评价和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整体呈现"关中中等偏上,陕北两极分化,陕南中等偏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城乡发展一体化 水平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佳 张成甦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实践基础、短板约束与推进路径,还针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实践基础、短板约束与推进路径,还针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他重要内容展开了拓展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并从以下方面提升研究质量:一是加强实地调研研究,探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专业数据库;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型研究,探索从“物的融合”到“人的融合”的转换路径;三是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细分领域的研究,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集成服务运维取向与发展进路——基于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思考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樊拥军 张红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1,共7页
具有经国济世战略意义的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后,需尽快摆脱原来的经营管控思维与路径依赖,着眼于全媒体时代的集成服务平台角色定位,转向集成服务运维主导的枢纽中心建设指向,汇聚整合各种有价值的服务板块资源,建构生机勃勃的集... 具有经国济世战略意义的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后,需尽快摆脱原来的经营管控思维与路径依赖,着眼于全媒体时代的集成服务平台角色定位,转向集成服务运维主导的枢纽中心建设指向,汇聚整合各种有价值的服务板块资源,建构生机勃勃的集成服务生态,通过优化配置生产生活服务要素,协同群众个体、行业组织、公共机构共赢发展,并在介入引领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国民素养的积极服务作为中,助力干群关系改善,树立基层政府形象,最终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基层社会和谐共进的长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持续发展 集成服务 运维取向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凯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县城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县城的公共设施和公... 县城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县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破解制约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城镇化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价值,并从扩大内需、补齐短板、强化特色、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共服务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判
11
作者 吴丰华 白永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县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战场,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具体落实地,更是最需要缩小城乡差距的区域。首先,从文献述评的角度界定了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然后,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构建包含19个基础指标的县域城乡发展... 县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战场,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具体落实地,更是最需要缩小城乡差距的区域。首先,从文献述评的角度界定了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然后,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构建包含19个基础指标的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扩展构权方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根据总体评价和状态判定了陕西83个县域2013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并分析了2011-2013年陕西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依据四类梯队,确定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模式;针对问题,采取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针对性措施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城乡发展一体化 水平评价 状态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7
12
作者 陈磊 姜海 田双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8,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为破解城乡发展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与乡在分工协作、生态宜居、要素流动、保障公平、服务均等、收入... 研究目的:探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为破解城乡发展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与乡在分工协作、生态宜居、要素流动、保障公平、服务均等、收入平衡6个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的过程,具有土地要素流动受阻、人口外流与结构失衡、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的县域问题表征,其关键在于围绕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交换流动这一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权益保障、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配置价值功能,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木桶效应和联动效应。研究结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应围绕产权制度完善,以革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宅基地使用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补齐农村土地制度短板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为重点,从政府绩效考核、规划计划引领、财政金融支持、户籍制度保障等方面健全配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功能深度耦合和权益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英男 龙花楼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政策工具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期深化和丰富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基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流空间”...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政策工具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期深化和丰富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基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流空间”理论及互惠式城乡发展理论阐释了国土空间规划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认知,提出了以“参流构形—以形引流—形流耦合”为核心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逻辑;(2)基于区域差异,立足都市圈地区、大城市腹地及偏远地区的三个类型县域分别提出面向“一体化”、“郊区化”和“中心化”的国土空间治理实践路径。研究结论:城乡融合背景下空间治理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形成互惠共生的城乡网络体系,从而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阈下乡村建设实践样态解析--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案例观察 被引量:31
14
作者 高强 周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3,共12页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治理是县域统筹目标下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必然要求。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实地调查,通过对典型村...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治理是县域统筹目标下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必然要求。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实地调查,通过对典型村的个案考察,认为重大工程项目牵引下的乡村建设具有有效凝聚资源要素、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突出优势。但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仍会面临动力机制不足、保障机制不完善、空间联动受阻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困境。结合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从主体路径、价值路径、保障路径、长效路径及制度路径五个方面,优化设计乡村建设发展路径,并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探讨——以广西扶绥县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陶小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城乡统筹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扶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作为广西境内单独编制的第一个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 城乡统筹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扶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作为广西境内单独编制的第一个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暂行)》为指导,从规划深度、规划内容、发展战略及镇村职能体系、村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对广西境内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村庄布局 扶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党建创新逻辑与行动策略--以引领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视角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肖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5,129,共9页
以区域化党建的空间拓展和实践深化,在更大的空间和领域融合力量、整合社会,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是城乡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时代使命。区域化党建引领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城乡基层... 以区域化党建的空间拓展和实践深化,在更大的空间和领域融合力量、整合社会,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是城乡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时代使命。区域化党建引领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城乡基层党组织积极回应社会生态环境变化、主动调适基层党建行动逻辑、系统重构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动策略,通过结构引领、功能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促进县域内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结构融通和功能互通,以保障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创新 区域化党建 党建引领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17
作者 温雯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43-47,共5页
县域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河南在城乡融合方面依然存在城镇化进程有待持续推进、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城乡配置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应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强县域经... 县域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河南在城乡融合方面依然存在城镇化进程有待持续推进、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城乡配置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应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强县域经济韧性,均衡配置公共服务,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城乡互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发展 城乡融合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互嵌视域下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
18
作者 张辉刚 张越 蔡秀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17-223,232,共8页
作为疏通与触达民族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媒介样态,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在形塑社会舆情引领力、强化身份认同凝聚力、构建基层治理保障力等方面举足轻重,更是民族互嵌视域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文化传播传承、增强社会和... 作为疏通与触达民族地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媒介样态,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在形塑社会舆情引领力、强化身份认同凝聚力、构建基层治理保障力等方面举足轻重,更是民族互嵌视域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文化传播传承、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观变量。作为新时代民族地区的舆论导向者、文化传播者、服务供给者,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面临逻辑断点与实践壁垒时,往往被动地陷入认知错位与价值疏离的困境,其发展因此显得失范。如何打破功能定位模糊、融合意识薄弱等认知囿限,以及人才与资金桎梏、文化挖掘浅层等客观束缚,并借由认知重塑、机制创新、内容转向等未来进路,积极探索兼具新思路、新范式与新机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当下亟须履行的时代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民族地区 县级融媒体中心 高质量发展 在地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