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推动高校精准思政: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永辉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4,共9页
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为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变化,而掌握并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能力。这种能力与精准思政理念具有同构性,都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为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变化,而掌握并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能力。这种能力与精准思政理念具有同构性,都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能够有效提升精准思政工作的实施效果。新时代,实现新质思政工作能力与精准思政的最大合力,需要进一步破除阻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体制机制,以人为本促进技术与育人的深度融合,完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思政工作能力 精准思政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基础、形势与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柳洲 刘笑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4,共6页
新时代以来,我国思政课建设经历了快速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提升要素质量、优化系统结构、实现思政课“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全新境遇和强国建设... 新时代以来,我国思政课建设经历了快速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提升要素质量、优化系统结构、实现思政课“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全新境遇和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思政课内部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亟待解决。“守正创新”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一是教育理念,守“培根铸魂”立德之正,创“启智增慧”赋能之新;二是教材内容,守“思想政治”价值之正,创“针对性、鲜活性”吸引力之新;三是教学方法,守“科学合理”实效性之正,创“多元融合”生动深刻之新;四是教育体制,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创“多方协同”大思政课体制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使命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蕾 杜孟凯 管仲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入手,明确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提出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功能、四大使命、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原则。聚焦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业... 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入手,明确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提出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功能、四大使命、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原则。聚焦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和“马后炮”的突出问题,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思想政治的实践探索,并以此构建出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公立医院 功能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难点及完善对策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武装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基础在于以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支撑、丰富课程内容;主线在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从建设难点而言,课程教材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协调适应,教师数量与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同步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联动调整,学科建设与思政课程、大中小思政建设需要一体推进,思政内部力量与各类外部力量需要融通贯通。从建设发展路径来讲,既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思政课理论研究,也要加强理论武装,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既要聚焦教师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也要贯通课堂体系,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大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与方法艺术
6
作者 代玉启 程凌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3,204,共8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调研开路,以战略性调研确定重大目标和发展定位,以对策性调研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前瞻性调研洞悉社会历史的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以跟踪性调研动态掌握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解剖式调研分析异质性群体特征、矛盾和诉求,以督查式调研保障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分析的科学性,也要讲求调查方法的艺术性,善用丰富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善以不同的距离掌握调查节奏,处理好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相互关系,注重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方法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现代养羊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王玺年 张玺 +1 位作者 王璐菊 郭志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科教融汇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推进科教融汇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实现教育与科技协同育人。本文以《现代养羊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如何从课程教学体... 科教融汇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推进科教融汇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实现教育与科技协同育人。本文以《现代养羊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如何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环节及科创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培养具备数字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推进现代化畜牧业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现代养羊技术 思政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探讨——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检验
8
作者 叶晓倩 陈欣尉 欧梁羽柔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60,共16页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一种在团队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下通过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运行的方式。笔者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在构建了一个“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 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出一种在团队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下通过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运行的方式。笔者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在构建了一个“企业团队动机氛围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478份来自问卷调查不同企业团队领导和员工的有效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分别从团队精熟动机氛围和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内在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团队精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正相关,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负相关;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分别相应地中介了团队精熟氛围和团队绩效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关联性;团队领导政治技能既正向调节团队精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正相关性,也负向调节团队绩效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负相关性。本文拓展性地将资源保存理论运用于实证研究企业团队动机氛围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上,丰富了企业内部治理方面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建设良好的团队动机氛围激发员工主动创新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动机氛围 主动创新行为 员工和谐型工作激情 领导政治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9
作者 郭晶 高明 宋月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问题,在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构建“一三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一贯穿、三融合、四路径”的培养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一贯穿),借助省一流专业及国家和省级各类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三融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提升师资水平,加强质量反馈”为路径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工农深度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农业类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教育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与创新价值——基于C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景谱 谈传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基础+主题”模式,通过优化主题选取、强化主题内容、坚持主题特色、创新主题方式,形成了有成效、可复制、具备推广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价值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慧丽 唐钢锋 雷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针对课程思政案例易重复,以及课程思政考评难的问题,本文以仪器分析实验中的经典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介绍了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实验的具体内容为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普适性和专属性两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具... 针对课程思政案例易重复,以及课程思政考评难的问题,本文以仪器分析实验中的经典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介绍了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实验的具体内容为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普适性和专属性两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案例意义、案例导入、案例实施、案例拓展和效果考核,普适性案例以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性为例,专属性案例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国产化之路为例。此外,阐述了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内,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思政的内容,分阶段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除了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的功能,本文同时强化了课程思政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并主张通过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特点 课程思政 仪器分析实验 创新意识 仪器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数字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晶 刘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 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变革着网络空间的生产与运行秩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群体的生活范式和学习场景,催生了网络数字空间下信息传播新场域、精神交往新样态、教育实践新形态。以数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杠杆,需要以过程思维、精准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好数字交互和浸润式的媒介环境,精准描绘学生的网络空间画像,通过强化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和服务至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供给,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行“场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机制,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茆思园 方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专创融合教育已成为“双高”建设中的关键,也是培养具备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茶叶专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思政融入不足、... 专创融合教育已成为“双高”建设中的关键,也是培养具备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茶叶专业创新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思政融入不足、课程设计不完善、师资不完备、实践体系不完整、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及支持力度不够等,提出通过融入“爱农-重农-兴农”的“三农”情怀思政教育、设计“通-专-辅”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培育“专-兼-跨”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打造“学-赛-训”深度融合实践体系、完善“内部与外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多维评价体系及构建“政策-平台-文化”全面支持保障体系等路径,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对高质量茶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创新创业 思政教育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机遇、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少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通过突破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化的形式与内容二元论,调和思想政治教育漫灌与滴灌的矛盾,填补思想政治教育守正与创新的缝隙,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阔步革新。受教育者自我建构式的智能产出和教育者在智能抽象中的本性迷失,预... 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通过突破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化的形式与内容二元论,调和思想政治教育漫灌与滴灌的矛盾,填补思想政治教育守正与创新的缝隙,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阔步革新。受教育者自我建构式的智能产出和教育者在智能抽象中的本性迷失,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智能异化风险;智能化技术使发生于特定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泛化到迷宫式的智能化多维空间,教育过程的情感熔断在情感来源的难以辨明中发生;智能化技术的神秘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致技术“无知”,遮蔽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着重关注智能信息产出是否存在错误价值倾向,避免知识传递中的价值流失,确保主客体的情感交往不被智能化技术遮掩,同步技术使用过程和教育效果评价,积极探查使用者和智能化技术的功能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智能化 情感 教育效果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及消解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富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共10页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并探索对应的消解路径。认为:体育类课程在聚焦立德树人、围绕教学问题、立足学科育人、把握思政内涵、注重成果推广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特征,但仍需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理念、不断规范教学设计、精确定位教学要点和系统升级教学方法,精准凝练和解析体育课程思政在创新目标、创新点、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定位好课程思政创新目标、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思政创新点、发挥课程思政创新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呼应现实的教学需要、突出创新成果应用,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的消解提供路径和方法,助力形成规范化的体育课程思政创新通路,普及推广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经验,进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质量,打造出标志性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时代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挑战与策略
16
作者 刘炜杰 周晓瑜 刘明志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错误思潮的冲击,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构以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为核心要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建构方式...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错误思潮的冲击,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构以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为核心要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建构方式及其在移动互联时代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针对职业院校思政引领力的引领主体、引领对象、引领内容和引领方式分别提出“党建引领,联网凝聚合力”“团建在线,发展学习共同体”“联系实际,实现理论转变”“融入实践,推进‘课堂革命’”等创新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思政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职施教: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人才培养
17
作者 于建伟 张新民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4,共8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现其遵循“劳动逻辑”“人学逻辑”“发展逻辑”等三重职业逻辑。运用TKS评估框架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现状可以发现其面临“劳动模式挑战”“角色定位挑战”“技能发展挑战...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现其遵循“劳动逻辑”“人学逻辑”“发展逻辑”等三重职业逻辑。运用TKS评估框架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现状可以发现其面临“劳动模式挑战”“角色定位挑战”“技能发展挑战”等三大核心职业挑战。职业逻辑和职业挑战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图景。“因职施教”将职业图景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锚点和依据,根据职业图景变化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数据治理教育”“人机协作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等三大关键路径,探索了一条智能时代思想政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人工智能 职业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18
作者 孟志波 徐婷 张胜利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4,共4页
新时代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传承弘扬中国艺术的艰巨任务。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未来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学习方式和个性特征,思想... 新时代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传承弘扬中国艺术的艰巨任务。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未来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学习方式和个性特征,思想行为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着力构建多维育人格局,切实发挥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艺术类大学生 思政教育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丹 徐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就是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德必然性、落实顶层设计与解决协同难题的教改必然性回应时代要求;用筑牢党的领导与思想铸魂的根本轴心、遵循认知发展与教育科学双重法则、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经纬锚定守正要义;用目标导向的分层课程衔接、问题导向的教材协同开发、实践导向的师资贯通培养、效能导向的保障机制联动,激活创新着力点,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活力与效能,为培育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一体化 守正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下“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小魁 梁健 宋双红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性学科。当今大学生求知途径与个性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思政教育的要求。本文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探索了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代表的理...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性学科。当今大学生求知途径与个性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思政教育的要求。本文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探索了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代表的理科类课程思政教学的新策略。重点围绕个性化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目标,优化丰富微生物学思政教学内容,倡导发挥教师创新主体作用,提出和探讨了在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微生物学思政教学模式和实施体系如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最后还对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微生物学教学 思政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