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6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锋 江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新引擎和产业体系新支柱,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质生...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新引擎和产业体系新支柱,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具有高质量发展、大科创驱动、新产业载体和强比较优势等特征,本文从新质技术、新质人才、新质业态、新质治理和新质发展观五个维度系统地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五大困境,即技术鸿沟、资金枷锁、人才失血、观念囚笼和制度藩篱,严重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五大实践路径:弥合“技术鸿沟”以筑牢创新基石,打破“资金枷锁”以激活发展引擎,补足“人才短板”以驱动转型进程,破除“观念囚笼”以激发变革活力,冲破“制度藩篱”以拓宽发展空间。通过多管齐下、协同发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在乡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技术兴农、产业兴农、人才兴农、治理兴农和理念兴农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治理创新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海军 邹银 袁嘉慧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农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农业技术创新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技术创新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强,而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效果不显著;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增强农业经济韧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机制:理论体系、驱动路径与适配组态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欣 谢诗蕾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2,共13页
农业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能够为农业从“为增长而增长”转向“为质量而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乡村绿色发展为前因要素,农业全产业链优化为表现形式的县域... 农业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能够为农业从“为增长而增长”转向“为质量而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乡村绿色发展为前因要素,农业全产业链优化为表现形式的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理论体系;其次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63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为样本,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驱动路径;最后基于QCA方法解析了样本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数字化能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数字化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渠道效应,农业绿色生产在乡村产业运营数字化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环境规制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而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绿色发展在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进程中缺一不可,有四种有效催生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即产业增速型、要素提质型、全面优化型、科技助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绿色农业 数字乡村 科技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初心、战略定力与新农人朴素式创新——一个探索性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国军 李浩铭 +1 位作者 杨学儒 赵毅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41,共20页
近年来,新农人创业已成为助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其如何扬长避短以朴素式创新破解创业过程面临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困境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和乡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为此,文章结合朴素式创新理论,选取脱贫攻坚龙头... 近年来,新农人创业已成为助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其如何扬长避短以朴素式创新破解创业过程面临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困境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和乡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为此,文章结合朴素式创新理论,选取脱贫攻坚龙头企业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小微企业彭博士家庭农场两个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创业初心-战略定力-朴素式创新的理论框架,以阐释新农人坚守创业初心塑造战略定力推动朴素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首先,创业初心是创业活动重要的心理资本,涵盖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是创业者在面对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时敢于积极践行朴素式创新的逻辑起点;其次,创始人控制有助于强化创业初心塑造战略定力;最后,创业初心得以推动朴素式创新离不开战略定力的介质作用。这些研究发现既为朴素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微观基础视角,又拓展了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初心 战略定力 企业家精神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朴素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责任体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长兴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责任制度是生态环境法典的重要内容,发挥保障法典乃至整体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功能。生态环境责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丰富了法律责任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出现了散乱等问题,理论上提炼的深度也不够。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 责任制度是生态环境法典的重要内容,发挥保障法典乃至整体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功能。生态环境责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丰富了法律责任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出现了散乱等问题,理论上提炼的深度也不够。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应当立足于法律属性,明确生态环境责任的类型和范围,确立生态环境责任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并协调内外体系关系;在责任制度设计中充分吸收立足中国实践的责任创新经验,体现中国特色。应全面规定生态环境责任制度的原则和基本责任方式,并处理好责任规则与责任追究程序规则之间的关系,按照总分结合、相对集中的模式开展生态环境法典中的责任制度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法律责任 制度创新 责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改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其次是农业数字化和农村数字产业化;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4)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特征,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琼 刘慕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相对东部地区更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鉴于此,建议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加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劲 吴丰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不仅能缓解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还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论文首先阐述科技金融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明确新时期创新友好的发展目标;然后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促进农业“双创新”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支撑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最后提出从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培养科技企业家四个方面发力,构建科技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 创新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秋艳 葛宜元 +3 位作者 马晓君 杨传华 牛国玲 朱世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为加速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定位,通过追踪产业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联动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实习教学模式创新、赛训结合完善实践创新体系等举... 为加速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定位,通过追踪产业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联动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实习教学模式创新、赛训结合完善实践创新体系等举措,对农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为培养适应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多样化农业工程双创型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农科 农业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农业绿色生产率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金利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3,共6页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东中部地区及相关性支持政策颁布后,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农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农业绿色生产率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方向与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海华 吴尘萱 +2 位作者 周海燕 胡小鹿 方宪法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农业装备是新时代保证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科技支撑。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与技术趋势、市场与政策,明确我国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面临4个方面的重大需求,包括推动农业装备强国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 农业装备是新时代保证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科技支撑。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与技术趋势、市场与政策,明确我国发展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面临4个方面的重大需求,包括推动农业装备强国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和助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出助推农业装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支撑全环节农业装备迭代升级、开发适用性农业装备制造体系、拓展新场景农业装备应用模式、提升前瞻性农业装备战略力量和培育高技术农业装备创新集群,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的支撑条件平台,打造全产业链人才梯队,培育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潜力,为相关科技管理部门优化研究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装备 科技创新 智慧农业 智能农机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金融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及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游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不均衡和碎片化问题,农业生产环节融资困境突出。农户和农业企业面临贷款难、成本高、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有特定金融服务需求与特殊性。嵌入式金融作为创新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途径。本...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不均衡和碎片化问题,农业生产环节融资困境突出。农户和农业企业面临贷款难、成本高、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有特定金融服务需求与特殊性。嵌入式金融作为创新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途径。本文探讨了嵌入式金融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及其创新模式,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发现,嵌入式金融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农业合作社与小额信贷结合、移动支付技术应用,以及数据驱动的信贷评估模型创新,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然而,风险控制、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和农户接受度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对嵌入式金融服务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金融 供应链金融 开放银行 农产品供应链 农业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平台整合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历史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世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论文立足中国国情与农情,分别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节等视角,探究农业科技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论文立足中国国情与农情,分别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节等视角,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厘清我国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农业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和农业科技赋能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历史成就,最后从落实“分链条、分层级、分类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布局、加快培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建立农业科技优先投入机制、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和统筹布局农业科技计划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未来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协同攻关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基于农业小微企业创立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霖 韩伟健 田韦仑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基于2014—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县域农业小微企业注册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小微企业创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小微企业创立;机制分析表明...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基于2014—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县域农业小微企业注册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小微企业创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小微企业创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放松居民正规信贷约束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农业小微企业创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小微企业创立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小微企业创立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结论表明,应继续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优势,为农业小微企业提供适宜的金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小微企业 创新创业 农村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历史经纬、发展主线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凤水 童政杰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遵循与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漫长而曲折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大国小农”为现实基础,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的发展主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市场激励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嵌入中,实现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制度创新 市场激励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 汤灿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分维度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流通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生产服务次之,最后是基础服务。第二,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实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进效应。第三,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地区和内陆地区作用效果较强。因此,政府应强化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技术“蓄水池”规模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从而推动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 农业转型 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向、环境可持续导向对农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秀娥 李伊婧 +1 位作者 杨柳 滕欣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技术动荡性和绿色研发投入两类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3份农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对绿色产品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正向作用高于数字化导向的正向作用;技术动荡性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削弱了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绿色研发投入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通过聚焦于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更能显著促进绿色产品创新。研究结果为组织的绿色产品创新提供了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解释,有助于丰富有关绿色产品创新特定前因的研究,并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创新 数字化导向 环境可持续导向 技术动荡性 绿色研发投入 注意力基础观 农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玉磊 卢杰 +2 位作者 姜昊 王升星 赵良侠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 该文首先通过对新农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明确在新农科时代,种子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新理念。随后,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课程思政、跨学科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另外,还从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引入国际人才和课程、强化实习与实践等方面对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展望。综上所述,该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种子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新农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宗泽 杨一 +3 位作者 李元鑫 刘铮 李佳 陈农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稳收增收;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改革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新动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充分挖掘县域消费潜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等加速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沈阳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沈阳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农业全产业链 创新驱动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与农业企业韧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绍荣 漆祥洪 熊若宇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41,共18页
提高ESG表现是增强企业韧性、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CSMAR数据库中2009—2022年171家上市农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估ESG表现对农业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农业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 提高ESG表现是增强企业韧性、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CSMAR数据库中2009—2022年171家上市农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估ESG表现对农业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农业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增强其韧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作用机制上,ESG表现主要通过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社会声誉、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强化内部有效控制等途径增强农业企业韧性。从异质性视角来看,ESG表现对高供应链集中度、处于成熟期、处于粮食主销区、高竞争环境的农业企业韧性的增强效应更为明显。为此,政府应构建ESG政策工具箱,全方位支持农业企业开展ESG行动;农业企业要改善内部治理,优化外部资源链接,通过内外协同发力增强自身韧性;社会大众需加强ESG信息披露监督,强化社会网络支持,齐心协力推动农业企业ESG表现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农业企业韧性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社会声誉 债务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