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耦合视域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与动态过程——以智能汽车芯片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洁 韦俊龙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09,共13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载体,正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创新效率低下的难题。本文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耦合视域,研究知识基础与共生界面影响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从而破解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载体,正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创新效率低下的难题。本文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耦合视域,研究知识基础与共生界面影响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从而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困境,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基于智能汽车芯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案例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共生界面——知识耦合——突破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分别对应差异化的内外资源约束,衍生出“内部主导知识耦合”“外部主导知识耦合”“内外知识耦合”三种差异化创新模式,从而在各阶段更高效地实现突破式创新。在理论上,本研究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耦合视域丰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研究;在实践上,本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和创新效率低下的难题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基础 共生界面 知识耦合 突破式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导向政策、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格局——来自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斯丽娟 曹昊煜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66,共20页
区位导向政策是优化资源配置和重塑区域创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和专利引用全量大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和交错双重差分法,系统检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以创新型城市建设... 区位导向政策是优化资源配置和重塑区域创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和专利引用全量大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和交错双重差分法,系统检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代表的区位导向政策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和周边城市的创新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区位导向政策通过强化创新集聚和生产网络中的溢出效应促进城市内和城市间知识溢出,进而实现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和创新环境是影响本地效应的关键经济特征,城市区位可达性、研发人员密度和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创新协作、产业技术能力是城市内部和外部知识溢出的基础性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国区域创新格局的演化提供了政策性解释,并为区域知识溢出基础性条件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格局 区位导向政策 创新型城市建设 知识溢出 专利引用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
3
作者 张琪 李培聪 陈艾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4,共10页
建立产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大学在产学深度融合中扮演核心角色。文章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了产学合作情境下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发现,产学合作伙伴匹配包括异质... 建立产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大学在产学深度融合中扮演核心角色。文章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剖析了产学合作情境下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发现,产学合作伙伴匹配包括异质性伙伴匹配和同质性伙伴匹配,二者均对大学科研生产力有显著影响。知识创新能力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增殖能力在产学合作伙伴匹配和大学科研生产力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在异质性伙伴匹配中,带头人的学术地位为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同质性伙伴匹配中,带头人的学术地位为学术骨干或一般研究人员,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从长远而言,大学在产学合作中应求异,选择异质性伙伴匹配,并采取有效举措规避知识创新能力在短期内因异质性伙伴匹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大学科研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大学科研生产力 产学合作伙伴匹配 知识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域供需匹配的充填用磷石膏调配优化——以宜昌市为例
4
作者 王其虎 王晨薇 黄兆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4-1142,共9页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 为优化磷石膏作充填骨料时存在的运输调配成本,研究调研分析了磷化工城市矿山磷石膏充填供需不平衡特征,并明确了影响多点间磷石膏供需调配的因素;基于网络流模型和Ford-Fulkerson算法思想,以充填用磷石膏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流量最大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基于网络最大可行流的充填用磷石膏运输优化调配模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利用模型对磷石膏运输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并计算了磷石膏运输综合成本。结果显示,综合成本在年需求量、总需求量两个维度上分别降低了36.79%和42.45%,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确保优化方案的切实可行,提出以企业生产量为权重的均摊策略,以增强各企业运输成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磷化工城市 充填用磷石膏 全域供需匹配 调配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政策优势、供应链关系与客户企业创新
5
作者 常露露 方森辉 蒋殿春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90,共20页
区域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关系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对客户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显著促进了客户企... 区域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关系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对客户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显著促进了客户企业创新。该结论在选择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这种促进效应在供应链本国化程度高、供应商关系持续时间较长和专用性投资程度高的客户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关系的关联提升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是供应商区域产业政策优势促进客户企业创新的两条重要机制。本研究不仅拓展了产业政策经济效果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文献,还揭示了区域产业政策互联协同通过纵向供应关系作用于微观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创新战略构想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政策优势 供应链关系 企业创新 关联提升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基础、创新网络与交互式学习的区域创新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6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区域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基于区域中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和交互式学习对区域创... 区域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基于区域中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和交互式学习对区域创新的现有成果进行了脉络梳理,并结合一个成熟的创新区域的案例分析来阐释区域创新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区域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基础 创新网络 交互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学习与创新活动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元智 马鸣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产业集群为区内企业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因为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面对面交流是模糊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最好媒介,频繁的互动增强了相互信任,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市场的集群分工,...  产业集群为区内企业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因为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面对面交流是模糊知识共享与交流的最好媒介,频繁的互动增强了相互信任,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市场的集群分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激励。对集群现象新的解释赋予了区域优势新的内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优势 知识创新 学习 模糊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江 夏雪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共3页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经济系统中起着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等作用,如在产业集群中,它作为特殊的子系统承担了向一般制造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功能。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之一。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集群创新系统 中间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升华 廖述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在介绍我国目前校企知识转移活动与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校企知识转移处于活动频繁而相关学术研究不足的失衡状态,提出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并分析了3个主要问题,即:高校知识转移效率分析... 在介绍我国目前校企知识转移活动与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校企知识转移处于活动频繁而相关学术研究不足的失衡状态,提出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并分析了3个主要问题,即:高校知识转移效率分析、利用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校企知识转移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知识转移 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研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基础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欧雅捷 林迎星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2期7-11,共5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仍是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实现,这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而构造知识基础与建设技术体系是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两个重要基础。构造知识基础应关注其与研究人员的匹配,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仍是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实现,这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而构造知识基础与建设技术体系是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两个重要基础。构造知识基础应关注其与研究人员的匹配,建设技术体系应包括发展选择与识别技术的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的市场应用能力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这四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系统 知识基础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突出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7期78-89,95,共13页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创新区域体系中,一些传统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呈现出主导产业多样性、县域边界性明显等新的特征。同时...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创新区域体系中,一些传统的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呈现出主导产业多样性、县域边界性明显等新的特征。同时,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FDI充当了重要的技术扩散源。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区域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掣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适配性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型国家 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知识基础、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能力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丙海 韩雨卿 谢富纪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2,90,共4页
从资源、网络和结果视角,提出了一个关于产业知识基础、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技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发现产业知识基础不仅能直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还通过协同创新网络这一中介对技术能力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知识基础 协同创新网络 企业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3-136,共4页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重要保障。对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老工业基地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问题解析与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明磊 庞瑞芝 刘秉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8,共7页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网络 产学研合作 环渤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春友 张秋艳 周建林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6,151,共9页
从创新支撑、绿色支撑、基础支撑三个方面建立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2年为研究时间跨度,以中国各省区市为评价对象,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开展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影响的评价研究。研究结... 从创新支撑、绿色支撑、基础支撑三个方面建立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2年为研究时间跨度,以中国各省区市为评价对象,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开展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影响的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全局来看,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从各区域来看,各省区市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差异较大;从各维度来看,除基础支撑作用维度呈上升趋势外,创新支撑作用维度及绿色支撑作用维度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知识承载力 产业集成创新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 被引量:81
16
作者 顾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流动 产业集聚 产业簇群 空间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昕 陈林 《技术经济》 2011年第7期51-54,112,共5页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总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则创新水平将提高24%;就业密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且就业密度均为600人/平方公里时区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区域人口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对应拐点大致出现在区域人口总规模为6500万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聚集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区域创新 创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补创新的中间断层——以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简兆权 郑雪云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面临的中间断层危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形成。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通过剖析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内,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当...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面临的中间断层危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形成。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通过剖析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内,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当的三重角色、知识转移模式和内外合作网络的架构,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1)创业型大学是"三螺旋模型"的助推器,应该积极推动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者和连接官产学研合作的纽带与桥梁;(2)提出嵌入企业学习机理的知识转移模式;(3)产学研合作组织者的关系镶嵌与网络能力是弥补产学研创新断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创新 知识转移 工业技术研究院 区域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明磊 刘秉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64-66,共3页
以发生在知识创新与知识溢出背景下的创业活动(知识型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关联互动关系。指出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的联动是推动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核心在于知识吸纳与创新创... 以发生在知识创新与知识溢出背景下的创业活动(知识型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关联互动关系。指出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的联动是推动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核心在于知识吸纳与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三元模型,通过知识型创业、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相关政策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型创业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网络 创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区域产业创新要素匹配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龙 唐恒 孙莹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9,共10页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区域产业创新系统亟需强化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要素匹配。在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要素匹配模型及其要素构成指标基础上,基于2004-2019年全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本文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准自然实...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区域产业创新系统亟需强化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要素匹配。在科学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要素匹配模型及其要素构成指标基础上,基于2004-2019年全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本文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政策试点对区域产业创新要素匹配的影响及其内在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政策试点有效驱动了区域产业创新要素匹配,且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随着距离的增加,政策试点对周边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素匹配的影响呈“U”型走势;(2)经济开放度与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是政策试点要素匹配效应发挥的重要区域调节因素;创新依赖度是政策试点要素匹配效应发挥的重要产业调节要素;(3)政策试点对不同类型要素匹配均发挥了显著的驱动作用,驱动效应总体呈“制度型匹配>外需型匹配>资源型匹配>内需型匹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区域产业创新系统 要素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