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0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泡桐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邓敏捷 董焱鹏 +2 位作者 赵振利 张晓申 范国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6,共7页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对泡桐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denovo组装,并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N50值为2278bp、平均长度为1410bp的泡桐unigene共有188019条,将其与NCBI的Nr和Swis...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对泡桐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denovo组装,并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N50值为2278bp、平均长度为1410bp的泡桐unigene共有188019条,将其与NCBI的Nr和Swiss-Prot数据库比对后发现,分别有120808条和85880条unigene与其他物种的基因具有同源性。利用COG数据库可将有关的41914条泡桐unigene分成25类,KEGG数据库分析发现共有43553个unigene参与215种代谢通路。找到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泡桐uni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转录组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从头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中周羌稞养生酒窖泥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覃荣周 王琪林 +3 位作者 任朝琴 戴先芝 刘通 曾权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以不同窖龄(5年、10年、20年和30年)的中周羌稞养生酒窖泥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窖泥细菌16S r RNA V4~V5区进行测序,分析其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窖泥中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随着窖龄的增加而... 以不同窖龄(5年、10年、20年和30年)的中周羌稞养生酒窖泥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窖泥细菌16S r RNA V4~V5区进行测序,分析其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窖泥中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随着窖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不同窖龄窖泥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盐扁菌科(Haloplasmataceae)、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为不同窖龄窖泥的共有细菌;类芽孢杆菌属(Paem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只出现在30年窖龄窖泥中;PCA结果分析表明,相同窖龄窖泥中的细菌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说明窖龄是影响窖泥细菌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周羌稞养生酒 浓香型 窖泥 细菌多样性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肌少-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microRNAs差异表达谱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锦成 朱国涛 +5 位作者 秦晓飞 陈彦丞 罗骏 刘洪文 余博飞 徐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8-1315,共8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orosis,SO)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组织标本中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显著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运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筛查2017年至201...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orosis,SO)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组织标本中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差异显著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运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筛查2017年至2019年期间福建省老年医院SO组与OP组患者的6对骨组织样品中miRNA表达谱;差异显著表达的miRNA运用层次聚类图和火山图分析,并结合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探讨miRNA参与成肌细胞、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生物过程。结果SO组与OP组进行组间对比,12份骨组织中共鉴定到3064个(P<0.05;log2 Fold Change>0.0)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上调的1432个,下调的1632个,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显著的22个miRNAs︱log2 Fold Change︱≥2且P<0.05包括15个在SO组骨组织中表达上调的miRNAs和7个表达下调的miRNAs;层次聚类图和火山图分析提示,SO和OP骨组织中的miRNA差异表达谱具有统计学意义;GO分析结果显示,miRNA的靶基因富集于成肌细胞与成骨细胞的生物过程,还参与细胞的氧化代谢、增殖和分化以及凋亡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hsa-miR-382-3p、hsa-miR-27a-5p、hsa-miR-1226-5p、hsa-miR-3934-5p和hsa-miR-451a的靶基因集合显著富集于NF-κB、Wnt、MAPK和P53等信号通路中。结论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能有效筛查出肌少-骨质疏松症骨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分析5个差异显著基因的下游靶基因,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相关数据库与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这些差异miRNA可能参与肌少-骨质疏松症疾病状态下成骨细胞和成肌细胞多种生物活性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长根菇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雪 赵龙玉 +2 位作者 赵凤春 张圣方 杨正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22-226,共5页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长根菇多糖对昆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长根菇多糖低剂量组、长根菇多糖中剂量组和长根菇多糖...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长根菇多糖对昆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长根菇多糖低剂量组、长根菇多糖中剂量组和长根菇多糖高剂量组。无菌条件下采集小鼠盲肠内容物,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菌群的结构。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最高,长根菇多糖各剂量组次之,自然恢复组最低;另外,各组小鼠肠道有益菌与致病菌比例差异显著,长根菇多糖各剂量组有益菌群相对比例高于自然恢复组,而自然恢复组小鼠肠道中致病菌比例最高。长根菇多糖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恢复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多糖 肠道菌群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岩原鲤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刚 龚全 +3 位作者 刘亚 赖见生 陈叶雨 杜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43-1749,共7页
为获得岩原鲤转录组信息,发掘功能基因,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岩原鲤全组织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获得64257918个EST序列,经拼接和组装得到83252条单基因序列(unigene),平均长度787bp,长度范围201~16572bp。利用NCB... 为获得岩原鲤转录组信息,发掘功能基因,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岩原鲤全组织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获得64257918个EST序列,经拼接和组装得到83252条单基因序列(unigene),平均长度787bp,长度范围201~16572bp。利用NCBI的蛋白质非冗余数据库(Nr)对所有unigene进行相似性搜索,共有37157条unigene(44.63%)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同源。利用Blast2GO v2.5软件对unigene进行注释,共得到29919条(35.93%)注释基因,根据GO功能分类将其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56亚类。经KOG注释及分类。共有17869条(21.49%)unigene成功注释到真核直系同源组中,并将其分为26个功能组分。经KEGG代谢通路分析可分为5大类(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代谢和有机系统)32小类共267个代谢通路。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岩原鲤转录组进行测序,获得了大量的转录组信息,为岩原鲤功能基因克隆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岩原鲤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早产儿出生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娜 杨毅 +4 位作者 张澜 方剑火 郎继东 曹云 田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NICU早产儿出生后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败血症的关系。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后第1天采集胎粪,之后于每周龄时或评估败血症时采集粪便样本,直至出院或生后8周。采用Illumina高通... 目的初步探讨NICU早产儿出生后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败血症的关系。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后第1天采集胎粪,之后于每周龄时或评估败血症时采集粪便样本,直至出院或生后8周。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rRNA-V3区进行DNA测序,应用MG-RAST V3.3.6分析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分析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和分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例早产儿共采集生后1、7、14和21 d的12份粪便样本,其中5份样本PCR扩增失败,7份样本(例1生后14、21 d;例2生后7、21 d;例3生后7、14、21 d)DNA测序成功进入分析。3例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1.3±0.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 540±144)g。3例均生后应用抗生素,其中例1母亲有产前抗生素暴露史;例2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7份样本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OTU值为381~608,微生物丰度较高,且与日龄呈正相关,其中例2生后7 d样本肠道菌群多样性最低;27份样本共检测到18个菌门,均以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在例1生后14和21 d样本分别占97.52%和49.11%,放线菌门在例2生后7 d样本占99.46%;3共检测到172个科,其中63科为7份样本共有;相对丰度≥1%的科共检测到10个,例2生后7 d样本棒状杆菌科占97.90%,21 d样本中葡萄球菌科占27.16%;4聚类分析显示,同一研究对象不同时点肠道微生物相似性较高。结论早产儿产前抗生素暴露及出生后早期抗生素暴露可能会显著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正常菌群的定植。发展为败血症的早产儿生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以致病菌占优势的肠道微生物区可能与败血症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肠道菌群 败血症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低温降解玉米秸秆真菌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丽萍 姜喆 +2 位作者 葛英亮 王鑫 倪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9-103,共5页
玉米秸秆及根际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资源丰富,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真菌群落结构及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采集玉米秸秆及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中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筛选低温纤维... 玉米秸秆及根际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资源丰富,本研究旨在分析其真菌群落结构及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采集玉米秸秆及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中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筛选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并通过ITS测序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秸秆及秸秆根部土壤测序共获得20715913 bp,共拼接成82250个基因片段,平均长度为249.29 bp,其中共发现5个真菌门,确定共有的优势菌属为Guehomyce;通过在15℃低温筛选、比较0、5、10、15℃低温下经刚果红染色产生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得到3株产酶能力较强的纤维素降解真菌,分别为FB1、FB7、FB8。结合液态发酵测定其降解率分别是27.66%、21.53%、23.01%,最终确定菌株FB1分泌纤维素酶效果最好、降解效果最佳,经鉴定后确认为假枝孢菌(Cladosporium pseudocladospori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真菌菌群 筛选 降解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粪便菌群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耀华 刘群秀 裴恩乐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2-889,共8页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对上海动物园3只马来熊的12个粪便样本中的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样中共检测到884 522条序列,共检测到15个菌门,主要有7个优势菌门,按照多样性高低依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54....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对上海动物园3只马来熊的12个粪便样本中的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样中共检测到884 522条序列,共检测到15个菌门,主要有7个优势菌门,按照多样性高低依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54.70%)、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1.90%)、梭杆菌门(Fusobacteria)(1.80%)、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0.7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2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未定门(TM7)。粪便样本中能够确定到菌属的序列占73.10%,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梭状杆菌属(Clostridium)为优势菌属。3只马来熊粪便菌群多样性比较:LS02粪便菌群多样性最高,其次是LS01,和LS03。结论:马来熊粪便菌群存在个体差异,但同一个体的优势菌群组成非常相似,年龄和性别可能会对马来熊粪便菌群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熊 粪便菌群 illumina Mi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天津北大港湿地沉积物细菌群落特征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志伟 刘凡惠 +4 位作者 贾美清 张国刚 黄静 吴光红 杨英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2,共8页
为了解湿地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合理利用和开发湿地微生物资源,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天津北大港湿地沉积物的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0~8、8~22和22~28 cm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表... 为了解湿地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合理利用和开发湿地微生物资源,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天津北大港湿地沉积物的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0~8、8~22和22~28 cm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表层到底层获得的细菌OTUs分别为1716、2000和1263个.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有16个门42纲70个目116科187属.在0~8 cm沉积物中,变形菌门(44.73%)、绿弯菌门(16.84%)和酸杆菌门(10.25%)是优势菌群;在8~22 cm沉积物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仍然是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分别为37.24%、14.02%和11.27%;在22~28 cm沉积物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是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分别为45.84%、21.95%和6.26%.0~22 cm沉积物细菌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22~28 cm沉积物的数值(P<0.05).变形菌门和绿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与沉积物的含水量、总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芽单胞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与沉积物的含水量、总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与沉积物的理化因子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多样性 沉积物 高通量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草莓表面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宝玲 肖英平 +3 位作者 戴贤君 何祥祥 王佩佩 杨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5-28,共4页
为了解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在浙江省8个草莓生产基地采集草莓样本,并提取表面微生物DNA样本,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分别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然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基地草莓微生物的菌群... 为了解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在浙江省8个草莓生产基地采集草莓样本,并提取表面微生物DNA样本,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分别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然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基地草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基地草莓表面微生物在门的水平上主要包括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蓝藻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在属的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为布赫纳氏菌属、甲基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其中所检出的寡养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埃希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由此说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草莓表面微生物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草莓污染的病原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菌群结构 高通量 病原菌 微生物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中华真地鳖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飞斐 王一丁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67-170,共4页
为了调查中华真地鳖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个中华真地鳖肠道样本中微生物的16S r DNA-V4变异区序列,采用UPARSE等软件分析和统计样品中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并进行聚类分析,计算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物... 为了调查中华真地鳖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个中华真地鳖肠道样本中微生物的16S r DNA-V4变异区序列,采用UPARSE等软件分析和统计样品中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并进行聚类分析,计算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OTU数量为1 602~1 852个。3个样本中共检测到31个菌门,其中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共检测到309个菌属,优势菌属是Parabacteroides、Alistipes、沙雷氏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乳酸杆菌属、Candidatus Symbiothrix、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真地鳖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种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母应春 姜丽 苏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5-122,共8页
为了解贵州花溪(酒曲A)、盘州(酒曲B)、安顺(酒曲C)3个地区的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酒曲中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和真菌ITS1区进行测序,比较不同地区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测定不同地区酒曲的基本理... 为了解贵州花溪(酒曲A)、盘州(酒曲B)、安顺(酒曲C)3个地区的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酒曲中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和真菌ITS1区进行测序,比较不同地区酒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测定不同地区酒曲的基本理化指标,与酒曲主要细菌种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细菌获得129 510条有效序列,1 030个OTU;真菌获得60 945条有效序列,19个OTU。细菌的多样性分析表明,酒曲B中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酒曲A和酒曲C,酒曲A和酒曲C的细菌群落结构更为接近。真菌的多样性分析表明,酒曲C中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酒曲A和酒曲B,酒曲A和酒曲B的真菌群落结构更为接近。在门水平上,酒曲A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门为接合菌门(Zygomycota);酒曲B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真菌门为接合菌门;酒曲C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上,酒曲A优势细菌属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酒曲C和酒曲B的优势细菌属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酒曲A和酒曲B的优势真菌属为米根霉属(Rhizopus),而酒曲C的优势真菌属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不同地方来源的酒曲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在属和门水平上有明显差异;酒曲理化指标与酒曲细菌种群结构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技术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和向日葵白粉病群落组成分析
13
作者 张振荣 朱维贤 +4 位作者 董琼娥 钱玲 任建青 李亚平 王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之相隔300 m的露天爆发严重的向日葵白粉病样品,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这2种植物感染白粉病部位表面的白粉层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97%相似水平下物种分析和聚类显示,草莓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5门17纲26目35科39属50种62个OTU的真菌;向日葵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2门5纲7目10科13属13种15个OTU的真菌;草莓白粉病样本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向日葵白粉病样本;2个样本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物种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均呈显著差异。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2个样本的相对丰度均大于93%。草莓白粉病优势群落以枝孢科(Cladosporiaceae)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为主,同时含有青霉科(Aspergillacea)青霉属(Penicillium)、白粉菌科(Erysiphaceae)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等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优势群落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结论】昆明市相邻地点同时爆发的向日葵白粉病和草莓白粉病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极显著;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同时含有其他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且云南省昆明市向日葵白粉病病原菌种类为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真菌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 真菌多样性 白粉菌科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14
作者 周罗娜 刘辉 +4 位作者 王梅 陆邦富 李俊 刘军林 陈中爱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酸汤和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红酸汤样品的细菌菌群相对丰度高于红酸汤样品,多样性低于红酸汤样品;真菌菌群则相反。两种红酸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存...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酸汤和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韭菜红酸汤样品的细菌菌群相对丰度高于红酸汤样品,多样性低于红酸汤样品;真菌菌群则相反。两种红酸汤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8个细菌门、4个真菌门,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8个细菌门、3个真菌门,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从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43个细菌属、25个真菌属,从韭菜红酸汤样品中共注释到103个细菌属、18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均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小坂菌属(Kosakonia)、乳酪杆菌属(Lacticaseibacillus)、Lactiplantibacillus;优势真菌属均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糙缘腺革菌属(Amphinema)、毕赤酵母属(Pichia)、Ascomycota_gen_Incertae_sedis、Tetracladium、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红酸汤 韭菜红酸汤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演替规律
15
作者 李娜 崔梦君 +4 位作者 倪慧 田龙新 叶明波 郭壮 侯强川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4,共6页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研究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二次翻曲时,发现物种数(369.16)和辛普森指数(0.75)均达... 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研究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二次翻曲时,发现物种数(369.16)和辛普森指数(0.75)均达到最大,且极显著高于拆曲出库时(P<0.01);优势真菌属包括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罗萨氏菌属(Rasamsonia)和丝衣霉菌属(Byssochlamys)。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值大小(LEfSe)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阶段呈现出特征性优势菌,Phialosimplex、Thermoascus和Thermomyces可分别为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和拆曲出库阶段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与菌群间的互作关系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后续优化大曲发酵过程和提高产品品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发酵过程 高通量技术 真菌群落结构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相关癌变差异LncRNAs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文亮 黄一丹 +2 位作者 郭文卓 杨慧霞 张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筛选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黏膜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的癌变相关差异性表达谱,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探索其在OL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OLP(糜烂型)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 目的:筛选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黏膜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的癌变相关差异性表达谱,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探索其在OL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OLP(糜烂型)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OLP中基因差异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关系密切的LncRNAs。结果:筛选获得400个与OLP相关的LncRNAs,其中250个表达上调,150个表达下调,得到5个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s:54055、100128560、399717、378825、100130231。结论:筛选得到的OLP病损黏膜中差异表达LncRNAs400个,发现其中5个LncRNAs可能与OLP发病、癌变倾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s 口腔扁平苔藓 高通量 生物信息学分析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疆甜菜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17
作者 王泽玉 多芝贤 +6 位作者 陈海军 孙剑 齐树森 魏国坤 张菡 杨洁 秦亚楠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中致腐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明确造成甜菜腐败的优势致腐菌。【结果】甜菜中的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腐败甜菜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明串珠菌、泛菌和植物乳杆菌属,优势真菌为酵母菌。整个微生物群落在这些优势细菌的驱动下促使甜菜腐败,含糖量下降。通过对筛选出的60株细菌和44株真菌进行鉴定发现甜菜中优势致腐细菌和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XJ-4和Aspergillus alliaceus A-4。【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疆甜菜贮藏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贮藏期 蔗糖含量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驻岛人员肠道菌群分析
18
作者 吴浩 谢沛 +4 位作者 张菂 黄文 李兆申 薛芊 鞠金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分析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为维护驻岛人员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提供精准的医疗保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驻岛人员若干,同时纳入沿海地区人员若干作为对照,对人员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人员肠道... 目的分析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为维护驻岛人员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提供精准的医疗保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驻岛人员若干,同时纳入沿海地区人员若干作为对照,对人员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人员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组成差异。结果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驻岛人员肠道菌群丰度较沿海地区人员升高,beta多样性分析提示驻岛人员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沿海地区人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驻岛人员肠道内拟杆菌门丰度低于沿海地区人员(30.8%vs 48.3%,P<0.001),而肠道内变形菌门丰度高于沿海地区人员(28.3%vs 10.2%,P<0.001)。经多重假设检验校正后发现,驻岛人员肠道内拟杆菌属、罗斯氏菌属、另枝菌属、副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降,普雷沃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粪甾醇真杆菌属丰度显著提升。结论海岛特殊环境影响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肠道微生态健康亟需精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岛人员 海岛 肠道菌群 16S rRNA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花菜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19
作者 张振超 陶美奇 +4 位作者 潘永飞 孙国胜 王传友 安林海 戴忠良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1,I0003-I0005,共12页
为提高青花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平,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发了70组KASP标记,并采用KASP检测平台对43份青花菜试验材料进行分型,根据分型结果筛选出分型效果好、多态性高的标记,用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关系确定和纯度鉴定。结果表... 为提高青花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平,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开发了70组KASP标记,并采用KASP检测平台对43份青花菜试验材料进行分型,根据分型结果筛选出分型效果好、多态性高的标记,用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关系确定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70组KASP标记中,未分型成功有3个,未分型材料>5份有13个,多态性差的有6个,分型成功48个(成功率68.6%)。48个标记中,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0.30的标记有37个(占比77.08%),其中PIC值为0.37的标记数量最多,为11个,0.38的标记有3个。将48个标记的分型结果转化为二元编码数据,获得了43份青花菜育种材料的SNP-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发现,Br05与其他材料的遗传关系较远;Br12和Br19、Br33和Br34之间遗传系数均为100,Br14和Br32的遗传系数为99,表明两两间为同一株系的可能性大,这与在田间的表型观察结果基本一致。10组标记对30株Br19的一致性进行鉴定,发现纯度值区间为83.3%~96.7%,说明Br19株系间存在差异;采用10组标记对亲本Br19、Br35和杂交种F1(Br19×Br35)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5个标记(SNP07、SNP09、SNP10、SNP11和SNP19)在三者间的分型结果不同,可用于杂交制种田F1(Br19×Br35)种子纯度鉴定。本研究结果对青花菜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新品种保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指纹图谱 纯度鉴定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辅助诊断日本斑点热一例
20
作者 阮永春 周宜庆 +4 位作者 张海旺 周洁 段金楠 张晓静 李明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日本斑点热是由日本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日本斑点热病例,采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血细胞中检出日本立克次体,经多西环素治疗好转,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日本斑点热 诊断 宏基因组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