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竹晨 顾熊飞 +3 位作者 卢汉平 高锦辉 杨冬梓 邝健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6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定采用3H标脱氧右旋葡萄糖(2-[3H]DG)吸收法,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检测采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结果】①胰岛素(100nmol/L)作用下,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0、5ng/mL、10ng/mL、20ng/mL时,脂肪细胞2-[3H]DG的摄取分别为(652±203)U,(609±172)U,(511±135)U和(404±168)U,当TNF琢刺激浓度达20ng/mL时,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胰岛素(100nmol/L)刺激下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在TNF琢(5ng/mL)作用时(74.50%±16.86%)较无TNF琢作用(94.00%±14.70%)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当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10ng/mL(31.16%±10.44%)和20ng/mL(27.33%±9.63%)时,胰岛素(100nmol/L)刺激后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01)。【结论】①TNF琢刺激浓度的升高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②TNF琢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TNFα 脂肪细胞 葡萄糖摄取 磷酸化 体外培养 胰岛素 刺激 蛋白免疫印迹法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宝丰 张蕴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03,433,共5页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其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探讨中枢兴奋信号在运动中的传递机理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抗NR2A抗体和抗磷酸酪氨酸单抗以免疫沉淀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与安静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1小时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比较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后3小时NR2A蛋白含量下降,运动后恢复24小时大鼠脑皮质中NR2A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安静组和运动后即刻组(P<0.01,P<0.05)。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力竭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NR2A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1)大鼠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NR2A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下降,上升,再下降,表明运动过程中NR2A蛋白含量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可调控性,力竭运动后即刻NR2A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中枢抑制的一个因素。(2)NR2A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力竭运动后呈升高趋势,可能有利于维持中枢的兴奋性,提示运动过程中NR蛋白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体蛋白含量与受体活性之间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水平 NR2A 蛋白含量 受体 力竭 大脑皮质运动区 含量变化 运动过程 运动性疲劳 免疫印迹法 免疫沉淀法 磷酸 运动后恢复 显著性差异 A蛋白 水平变化 运动前后 相关关系 中枢机制 兴奋信号 跑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ST-1抗体刺激介导的髓系细胞酪氨酸磷酸化及FcyR表达的研究
3
作者 刘村兰 石原克彦 平野俊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表面BST 1(骨髓基质细胞抗原 1) /CD15 7分子能否作为一受体介导信号传导和调节细胞表面FcγR的表达。方法 制备兔抗人BST 1多克隆抗体及其F(ab’) 2 片段 ,以其刺激U937细胞后 ,用免疫沉淀及免疫印迹法研究胞内蛋...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表面BST 1(骨髓基质细胞抗原 1) /CD15 7分子能否作为一受体介导信号传导和调节细胞表面FcγR的表达。方法 制备兔抗人BST 1多克隆抗体及其F(ab’) 2 片段 ,以其刺激U937细胞后 ,用免疫沉淀及免疫印迹法研究胞内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用FACS法检测细胞表面FcγR的表达。结果 抗人BST 1抗体刺激U937细胞可介导胞内多种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增高 ,包括Mr 为 12 0× 10 3 的c cbl原癌蛋白 ;并可下调细胞表面CD6 4的表达。抗BST 1抗体的这些作用呈抗体Fc段依赖性。结论 髓系细胞表面BST 1分子可作为一受体介导细胞信号传导 ;抗BST 1抗体刺激U937细胞可下调其表面CD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BST-1抗体 磷酸化 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PTPLAD1调控的结肠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阳 杨杰 +1 位作者 余汝媛 汪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标记细胞,用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免疫沉淀富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用LTQ-Orbitrap XL质谱鉴定因敲低PTPLAD1所出现的差异表达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一步利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用real-time PCR筛选得到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Western blot验证其干扰效果及有效干扰时间。质谱鉴定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共20个,其中显著上调的8个,显著下调的10个,主要为转录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相关蛋白。IPA软件的结果表明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主要与器官发育分化、维持组织分化类型及细胞凋亡、增殖相关。结论:成功鉴定出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可以为后续研究PTPLAD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 HCT-116细胞 小干扰RNA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与Tyr磷酸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国喜 沈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与酪氨酸磷酸化及MD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2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G)6只,胰岛素抵抗组(IRG)与胰岛素抵抗运动(EIRG)各8只,采用高脂膳食对... 目的研究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与酪氨酸磷酸化及MD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2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G)6只,胰岛素抵抗组(IRG)与胰岛素抵抗运动(EIRG)各8只,采用高脂膳食对IRG和EIRG大鼠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EIRG大鼠进行10周游泳训练,运动后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和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MDA含量。结果采用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运动干预后与CG比较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及其Tyr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与HOMA-IR显著升高(P<0.01);与IRG比较,E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升高(P<0.05)I,RS-1Tyr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IRS-1表达(r:-0.583;P:0.004)及其Tyr磷酸化水平(r:-0.634;P:0.002)均呈负相关。结论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蛋白表达,增加IRS-1 Tyr磷酸化水平,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主要与骨骼肌氧化应激降低诱导其IRS-1Tyr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磷酸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磷酸酶Shp-1通过抑制TRPV1限制大鼠炎症痛的发展
6
作者 Xiao X 刘风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96-696,共1页
辣椒素受体(TRPV1)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并介导炎症痛的发生。TRPV1受体的磷酸化对于其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疼痛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特异位点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TR... 辣椒素受体(TRPV1)存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并介导炎症痛的发生。TRPV1受体的磷酸化对于其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疼痛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特异位点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TRPV1通道活性的影响。另外一种重要的磷酸化形式(酪氨酸磷酸化)对TRPV1通道活性的调节,知之甚少。有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Src(促进酪氨酸磷酸化)使TRPV1通道敏化,非特异的抑制酪氨酸磷酸酶(发挥酪氨酸去磷酸化作用)可增加TRPV1的酪氨酸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炎症痛 SHP-1 磷酸化 磷酸化水平 辣椒素受体 大鼠 磷酸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研究喉癌相关基因LCRG1的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章晓鹏 肖志强 +6 位作者 李萃 李建玲 余艳辉 欧阳咏梅 冯雪萍 张鹏飞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6,共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2/LCRG1细胞,仍表达LCRG1,且LCRG1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抽提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GE),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13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推测LCRG1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LCRG1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基因 Hep-2/LCRG1细胞系 Hep-2/pcDNA3.1(+)细胞系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免疫印迹 磷酸化蛋白质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表达对蛋白磷酸酯酶2A活性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8
作者 刘蓉 周新文 王建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TAU蛋白磷酸化 蛋白磷酸酯酶2A 蛋白激酶 Src 活性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磷酸化水平 PP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耐药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冯佳巍 于洪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调节DYRK1A对Ara-C处理细胞SAMHD1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过表达DYRK1A组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下降,而基因沉默组对Ara-C敏感性上升。DYRK1A过表达及沉默不影响Ara-C转运或代谢基因表达。过表达DYRK1A可以增加细胞内SAMHD1的表达,而沉默DYRK1A降低SAMHD1表达。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在THP-1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Ara-C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Cyclin L2相互作用,增加SAMH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双特异性磷酸化调节激酶1A 阿糖胞苷耐药 细胞周期蛋白L2 不育ɑ基序结构域和组/天冬残基双联体结构域包涵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新龙 夏照帆 +5 位作者 韦多 田建广 郇京宁 路卫 唐洪泰 朱世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后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6周龄 SD大鼠 (体质量 16 0~ 170 g)随机分为假烫伤组 (n=8)和烫伤组 (n=8) ,烫伤组大鼠制成烧伤面积为 30 %... 目的 :观察烧伤后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6周龄 SD大鼠 (体质量 16 0~ 170 g)随机分为假烫伤组 (n=8)和烫伤组 (n=8) ,烫伤组大鼠制成烧伤面积为 30 %的 度烫伤模型 ,伤后第 4天 ,禁食 5 h后的大鼠 ,进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实验 ,实验后颈动脉放血处死 ,立即采集肌肉和脂肪标本 ,采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 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情况。 结果 :烫伤后肌肉和脂肪组织中 IRS- 1上丝氨酸 30 7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 [假烫伤组光密度值设定为 1,进行对照比较 ;骨骼肌 :(3.78± 1.5 8) vs(1.0 0± 0 .16 ) ,P<0 .0 1;脂肪组织 :(2 .0 9± 0 .4 4 ) vs(1.0 0± 0 .18) ,P<0 .0 5 ],而 IRS- 1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骨骼肌 :(0 .6 6± 0 .32 ) vs(1.0 0± 0 .34) ,P<0 .0 5 ;脂肪组织 :(0 .6 2± 0 .2 7) vs(1.0 0± 0 .2 4 ) ,P<0 .0 5 ]。烫伤后 IRS- 1含量无显著性改变 [肌肉组织 :(0 .87± 0 .0 5 ) vs(1.0 0± 0 .17) ,P>0 .0 5 ;脂肪组织 :(0 .93± 0 .0 1) vs(1.0 0± 0 .16 ) ,P>0 .0 5 ]。结论 :烧伤后 IRS- 1丝氨酸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307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世章 金英 +1 位作者 杨成 隋海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4-295,共2页
阿尔采末病(AD)是一种慢性原发、进行性脑变性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突触素(SYP)的丢失存在相关性。另有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促进海马内突触的重建来提高SYP的表达从而改善AD... 阿尔采末病(AD)是一种慢性原发、进行性脑变性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突触素(SYP)的丢失存在相关性。另有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促进海马内突触的重建来提高SYP的表达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 突触素 激酶受体A 磷酸化磷酸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1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靶细胞中IL-6对STAT1激活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纪岩 黎燕 +1 位作者 任蕴芳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反应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对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 1(STAT1)的激活。方法 :利用抗STAT1和抗酪氨酸磷酸化STAT1的抗体 ,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IL 6可促进 7TD1和TF1细胞生长 ,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对STAT1的酪氨... 目的 :探讨不同反应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对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 1(STAT1)的激活。方法 :利用抗STAT1和抗酪氨酸磷酸化STAT1的抗体 ,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IL 6可促进 7TD1和TF1细胞生长 ,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对STAT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M 1、R2和U937细胞在IL 6诱导下生长停止并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 ,而IL 6在这 3种细胞中均可激活STAT1,且激活效应有剂量与时间依赖性。结论 :STAT1的活化可能与抑制效应有关。我们的数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IL-6 转录激活子1 磷酸化 免疫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1A经ASF调控CaMKⅡδ可变剪接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健 朱健华 +3 位作者 陆尽亚 秦晓同 于小红 盛红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25-2129,共5页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经可变剪接因子(ASF)对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可变剪接的调控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制备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Dyrk1A抑制剂表没...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经可变剪接因子(ASF)对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可变剪接的调控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制备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Dyrk1A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哈尔碱(harmine)干预,观察大鼠血压及心肌肥厚程度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CaMKⅡδ可变剪接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Dyrk1A和ASF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两肾一夹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5),大鼠左室重、左室重/体重比值及心肌细胞面积均增高(P<0.05),同时该组大鼠心肌中Dyrk1A蛋白表达增加,ASF蛋白表达下降(P<0.05),CaMKⅡδ亚型可变剪接表现为CaMKⅡδA、δB mRNA表达升高,δC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手术组相比,EGCG和哈尔碱组大鼠左室重、左室重/体重比值和心肌细胞面积下降,同时大鼠心肌中Dyrk1A蛋白表达降低,ASF蛋白表达上调,CaMKⅡδ亚型可变剪接逆转(均P<0.05)。结论:Dyrk1A可通过ASF调控CaMKⅡδ的可变剪接,从而参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 双特异性磷酸化调节激酶1A 可变剪接因子 大鼠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腺苷受体在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保护中的作用
14
作者 徐竞 李涛 +1 位作者 杨光明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81-1981,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反应性 A1 失血性休克 吡那地尔 腺苷受体 大鼠 磷酸化 封闭抗体 肠系膜上动脉 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15
作者 武莉 冯吉波 +1 位作者 王延茹 李锦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6-250,I0050,共6页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获得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择36只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Wistar大鼠I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获得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择36只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Wistar大鼠IR模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High组)和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Low组),选择12只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High组大鼠予以经腹腔注射穿心莲内酯200 mg/(kg·d),Low组大鼠予以穿心莲内酯腹腔注射100 mg/(kg·d),HFD组以及NC组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 d。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空腹血糖值(FBG)水平进行监测,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油红O染色制片检测肝脏的病理变化;应用联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对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进行监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内核糖体蛋白S6激酶(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S6K1)及p-胰岛素受体底物-1(p-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p-IRS-1)(Tyr63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内S6K1及p-IRS-1(Tyr632)表达水平。应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NC组比较,HFD组、High组、Low组大鼠FBG、FINS、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其余3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BG、FINS、HOMA-IR水平较低(P<0.05)。相比NC组,HFD组光密度平均值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脂滴面积/肌纤维总面积、光密度平均值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增加(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SOD活性与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SOD活性与MDA含量较低(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NC组相比,HFD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CPT-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相比HFD组,穿心莲内酯High组与Low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CPT-1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穿心莲内酯Low组相比,High组FAT/CD36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CPT-1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其治疗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与下调S6K1的表达及提升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胰岛素抵抗大鼠 氧化应激 S6K1表达 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MOG35-55对EAE小鼠p-JAK1、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屈赵 张丽 +2 位作者 李林 王奇 尹琳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多肽片段免疫诱导C57BL/6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其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多肽片段免疫诱导C57BL/6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其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1(phospho-Janus kinase 1,p-JAK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OG35-5550μg(MOG-50)组和MOG35-55200μg(MOG-200)组。EAE小鼠分别以每只动物50μg或200μg MOG35-55的抗原皮下多点注射诱导造模,对照组乳剂中不含MOG35-55。观察各组小鼠的发病率、病死率、体质量、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及p-JAK1在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BDNF在皮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OG35-5550μg和200μg均能成功诱导EAE模型,并增强p-JAK1的表达,减少BDNF的表达。其中MOG-200组在体质量减轻、神经功能评分及p-JAK1表达方面较MOG-50组作用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G-200组p-JAK1、BDNF变化明显,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干预作用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磷酸化蛋白激酶1(p—JAK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MAPK通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子峰 王永生 +4 位作者 周洪霞 张作凤 田清友 高俊玲 张宇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溶于生理盐水),1次/d,连续5 d;(2)抑制剂组:在每次MPTP注射前1 h腹腔注射SB203580(10 mg/kg,溶于5mg/ml DMSO)1次/d,连续5 d;(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DMSO。观察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AD、caspase-3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变化,及给予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症状,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约60%和65%(P<0.01),p-p38MAPK、BAD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PD小鼠行为学症状改善,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减轻;中脑黑质BAD、caspase-3和p-p38MAPK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p38MAPK通路在亚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中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冬特异性半胱蛋白酶3 磷酸化P38MAPK 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和高糖致损大鼠肝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红锋 徐曼艳 王耀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125,134,共6页
在四氯化碳(CCL4)和高糖(HG)损伤的离体肝细胞模型上,研究CCL4和HG对肝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钙离子浓度以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对枸杞多糖(LBP)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CL4和HG均使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活性下降,Ca超载... 在四氯化碳(CCL4)和高糖(HG)损伤的离体肝细胞模型上,研究CCL4和HG对肝细胞葡萄糖激酶活性、钙离子浓度以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对枸杞多糖(LBP)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CL4和HG均使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活性下降,Ca超载,并使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LBP可以改善CCL4和HG引起的葡萄糖激酶活性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CCL4引起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但不能改善高糖引起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由此认为,LBP对受到自由基直接损伤的肝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对高糖环境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不能完全修复,这可能与CCL4和HG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高糖 葡萄糖激酶 CA^2+ 磷酸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栋梁 武莉 +2 位作者 李锦平 张馨媛 冯吉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IR模型组(n=40)。NC组喂以普通饲料,IR模型组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IR模型。筛选30只成模的IR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IR模型组(n=40)。NC组喂以普通饲料,IR模型组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IR模型。筛选30只成模的I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High组)和灯盏花素低剂量组(Low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值(FBG),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灯盏花素治疗后IR大鼠肝脏组织中核糖体S6激酶1(S6K1)蛋白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D组大鼠HOMA-IR明显增高(P=0.000);与HFD组相比,High组和Low组大鼠HOMA-IR明显降低(均P=0.000);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High组和Low组大鼠肝脏组织中S6K1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1),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增高(P<0.01,P<0.05)。结论灯盏花素显著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其作用可能与大鼠肝脏组织中S6K1的表达下调以及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胰岛素抵抗 核糖体S6激酶1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照射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愉宁 张幻 +5 位作者 周颖 董曦文 易静 陈肖华 胡舜英 王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线粒体损伤效应。方法用;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照射后时间分为照射后24,48和72 h组,按照射剂量分为细胞对照组及5,10和20 Gy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PC-Annexin...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线粒体损伤效应。方法用;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照射后时间分为照射后24,48和72 h组,按照射剂量分为细胞对照组及5,10和20 Gy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PC-AnnexinⅤ/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物——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胱天蛋白酶原3及坏死性凋亡标志物——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RIPK3、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和线粒体酪氨酸磷酸化酶1(PTPMT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荧光探针H2DCF-DA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产生活性氧(ROS)水平;通过JC-1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钙黄绿素-AM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开放状态。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20 Gy照射各时间组及5和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48 h组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ROS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PTP开放增加(P<0.01);10 Gy照射48 h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各时间组ROS产生增加(P<0.05,P<0.01)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48 h组mPTP开放增加(P<0.01)。5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4 h组ROS产生增加(P<0.05),48 h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且mPTP开放增加(P<0.05)。各照射剂量各时间组PTPMT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γ射线照射可导致大鼠心肌细胞H9C2发生坏死性凋亡,并导致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升高,PTPMT1表达降低可能与该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病 坏死性凋亡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磷酸化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