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C厌氧反应器的结构介绍及设计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陆红 高用贵 +8 位作者 高兴斋 任艳双 李成海 肖诚斌 宗海峰 徐璜 张林 叶明琪 陈杰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文章介绍了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IO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举实例论述了IOC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 ioc反应器结构设计 ioc厌氧反应器结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特性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宇 王江云 +3 位作者 许双双 陈春茂 马静园 郭绍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4-621,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及多相流传质过程。通过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k-ε)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构建反应器内多相湍流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定义函数(UDF)方式修正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的湍流及多相流传质过程。通过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k-ε)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构建反应器内多相湍流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定义函数(UDF)方式修正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曳力模型,并植入欧拉多相流模型,建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内气-液-固多相流动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多相流过程,同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多相流动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特征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所采用的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优化后的反应器内多相流传质效果明显提高。该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反应器内传质过程,可以用于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物反应器 数值模拟 多相流动模型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设计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纪萃 《中国沼气》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文章论述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对IC反应器水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人提出计算升流管内液体升流速度的关系式进行了修正,并提供了有用的设计计算参数,最后,详细地提供了设计计算实例。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设计计算 水力特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内循环(MIC)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马三剑 吴建华 +1 位作者 刘锋 蒋京东 《中国沼气》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1时 ,COD去除率仍始终在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应用 柠檬酸废水 废水处理 多级内循环反应器 结构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坚 卫功元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329,共7页
近年来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厌氧上流污泥床 过滤器和厌氧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文综述了这些厌氧... 近年来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厌氧上流污泥床 过滤器和厌氧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文综述了这些厌氧反应器的形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应用 ,比较了这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及这些系统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膨胀颗粒污泥床 废水生物处理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厌氧反应器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希豪 郑皆富 +4 位作者 彭迪水 李锡英 吴晓 黄贞岚 吴久久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5,共2页
一、前言复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结构形式的厌氧消化室组合而成的厌氧消化装置。例如,江苏某酒厂和华北制药厂所采用的厌氧消化装置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复合反应器。这两个厂家从澳大利亚 Basin公司引进了同一种复合厌... 一、前言复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结构形式的厌氧消化室组合而成的厌氧消化装置。例如,江苏某酒厂和华北制药厂所采用的厌氧消化装置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复合反应器。这两个厂家从澳大利亚 Basin公司引进了同一种复合厌氧反应器,分别用于处理酒精废醪和丙、丁废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反应器 消化装置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流室宽度比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少亭 张淑君 冯骞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50-56,共7页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获取四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上下流室宽度比分别为2:1、3:1、4:1及5:1)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并计算串联数(N)、扩散数(D/μL)及水力死区容积占比(V_d/V)等参数,以分析反应器流动、混合等水力特性;在此基础...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获取四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上下流室宽度比分别为2:1、3:1、4:1及5:1)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并计算串联数(N)、扩散数(D/μL)及水力死区容积占比(V_d/V)等参数,以分析反应器流动、混合等水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上下流室宽度比值,优化ABR反应器的设计。结果表明:当容积和理论水力停留时间(HRT)相同时,提高上下流室宽度比,N随之降低,最低值为4.80,而D/μL呈上升趋势,最大值为0.118;V_d/V随上下流室宽度比的增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比值为4:1时V_d/V最小,仅为3.13%。选取水力效率(λ)作为反应器的水力评价指标,在2:1~4:1的流室宽度比范围内,λ相差不大,属于理想范围。综合考虑反应器流动混合特性、死区占比及水力效率,确定反应器的最佳上下流室宽度比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反应器 上下流室宽度比 计算流体力学(CFD) 停留时间分布(RTD)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志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着重介绍了IC反应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该系统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IC反应器 制浆造纸 废水处理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俊玲 王辰风 孙庆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为实现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通过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调节不同阶段氨氮负荷的策略对培养过程中反应器的脱氮效能、生物污泥的形貌特征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稳定阶段,NH_(4)... 为实现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通过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调节不同阶段氨氮负荷的策略对培养过程中反应器的脱氮效能、生物污泥的形貌特征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稳定阶段,NH_(4)^(+)-N和NO_(2)^(-)-N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去除率及总氮去除负荷分别达到82%和0.504 kg N/(m^(3)·d),化学计量比ΔNH_(4)^(+)-N∶ΔNO_(2)^(-)-N∶ΔNO_(3)^(-)-N为1∶1.2∶0.24,接近理论值,运行140 d成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实现上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反应器内生物体由黑色的厌氧颗粒污泥驯化培养为红褐色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且粒径较大,系统启动140 d后0.3~1.8 mm的粒径占比达到了61.67%,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沉降性能及脱氮效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由活性迟滞阶段的0.28%上升到稳定阶段的11.26%,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中出现三种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Hydrogenedens和Candidatus Kuenenia,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为优势菌属,占7.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启动 上流式反应器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动力自循环超“IC”厌氧反应器
10
作者 康恒德 《太阳能》 2009年第2期36-37,共2页
一引言 双动力自循环超“IC”厌氧反应器,既能强力自循环净化污水也能干发酵生产沼气。目前,公知国际上各先进厌氧污水反应器结构复杂,白循环动力不足,建造和运行费高,效率还低。为了克服现有污水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投资大、效... 一引言 双动力自循环超“IC”厌氧反应器,既能强力自循环净化污水也能干发酵生产沼气。目前,公知国际上各先进厌氧污水反应器结构复杂,白循环动力不足,建造和运行费高,效率还低。为了克服现有污水厌氧反应器结构复杂、投资大、效率低、自循环内动力不足的缺点,研究出双动力自循环超“IC”厌氧反应器,这种反应器结构简单、建造和运行费低、贮气容量大、用气压力稳定、白循环内动力强、效率高、管理使用方便、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自循环 IC 双动 反应器结构 净化污水 动力不足 运行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反应器流场动力学分析及新型布水器研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志清 贾超 冯义武 《山东水利》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IC厌氧反应器是新一代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关键是如何使罐体内形成均匀稳定的内循环流动,其性能受控于布水器布水结构、布孔方式及进水流速等。现有布水器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还存在钙化污泥排泥死角及布水孔堵塞等问题。为... IC厌氧反应器是新一代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关键是如何使罐体内形成均匀稳定的内循环流动,其性能受控于布水器布水结构、布孔方式及进水流速等。现有布水器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还存在钙化污泥排泥死角及布水孔堵塞等问题。为此,本文对IC厌氧反应器布水器进行新型结构研发,通过资料分析、工程应用及数值计算等方式,确定适宜的布水器布孔数量、布孔角度、布孔孔径及上升流速等,经对反应器内气-液-固三相流流场数值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布水器结构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布水器 结构研发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厌氧处理番茄红素发酵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红红 张汀军 +2 位作者 季康锋 徐舒宁 邵佳丹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0年第4期197-202,共6页
通过接种活性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方法,考察改进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反应器)对番茄红素发酵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MIC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体系中pH、产气量和污泥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 通过接种活性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方法,考察改进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反应器)对番茄红素发酵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MIC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体系中pH、产气量和污泥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经过119 d的厌氧培养,MIC反应器对番茄红素发酵废水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32848 mg/L时,COD容积负荷为8.21 kg/(m^3·d),COD去除率为89.5%,出水COD质量浓度为3445 mg/L,产气量为82.3 L/d。通过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分析,得出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发酵废水 MIC反应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杰 肖诚斌 +1 位作者 桂宏桥 古创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100-103,109,共5页
以江苏省某1 000 m^(3)/d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采用“预处理+厌氧IOC+外置式MBR+膜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介绍了工艺路线、设计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 以江苏省某1 000 m^(3)/d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采用“预处理+厌氧IOC+外置式MBR+膜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介绍了工艺路线、设计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表1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厂 渗滤液 ioc反应器 外置式MBR 膜深度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闻链接
14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50-52,共3页
2005秋冬面料展昭示纺企加快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雅戈尔巨额投资高档纺织面料;国际劳工组织报告为中国纺织业“平反”;无锡投资百亿打造纺织产业城;广交会输美纺织订单下降38%;SDL Atlas成为快速恒温恒湿机的指定全球销售商;处理... 2005秋冬面料展昭示纺企加快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雅戈尔巨额投资高档纺织面料;国际劳工组织报告为中国纺织业“平反”;无锡投资百亿打造纺织产业城;广交会输美纺织订单下降38%;SDL Atlas成为快速恒温恒湿机的指定全球销售商;处理印染废水的高速厌氧反应器通过鉴定;汽巴精化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红色和蓝色活性染料;汽巴精化连续式免烫整理新工艺;独特的3D计算机测配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测配色系统 高速反应器 链接 纺织面料 国际劳工组织 恒温恒湿机 ATLAS 科技含量 纺织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15
作者 刘双 苗玉涛 +5 位作者 韦伟 刘燕 范志刚 刘建辉 窦炳军 王红 《北方牧业》 2016年第8期26-26,共1页
(2)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UASB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由于该反应器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率高而得到较大程度的应用。该反应器适用于处理可溶性污水,要求较低的固体悬浮含量。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内分为三个区,从... (2)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UASB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由于该反应器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率高而得到较大程度的应用。该反应器适用于处理可溶性污水,要求较低的固体悬浮含量。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内分为三个区,从下至上为污泥床、污泥层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反应器的底部是浓度很高并具有良好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絮状或颗粒状污泥形成的污泥床。污水从底部经布水管进入污泥床,向上穿流并与污泥床内的污泥混合,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的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并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成大气泡。在上升的气泡和水流的搅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防治技术 规模养殖 反应器 畜禽 沉淀性能 上升过程 污泥床 反应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