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09)征稿启事
1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国际学术会议 icte 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强 李昭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3,共12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022年ICT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新型生产要素代理变量,构建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揭示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管理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呈显著负向影响,当组合作用时数据要素和知识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数据要素水平普遍提升时,知识悖论风险对供应链韧性的负面影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2)ICT制造业产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优于上游企业,且新型要素对上下游供应链韧性具有不同作用;(3)产业地区间竞争格局分化明显,新型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各要素间协同应用,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上下游供应链伙伴间沟通合作,深化供应链各环节协同配套;鼓励中西部地区ICT制造业企业发展,引导新型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双向流动,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产要素 ICT制造业 供应链韧性 资源基础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诉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ICT企业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张利飞 姜晓 +1 位作者 贺景景 张运生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专利诉讼已逐渐成为ICT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工具和策略。选取2008—2021年全球57家IC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不同诉讼角色下企业诉讼经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础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和被动诉讼经历丰富的企业,均会对技术创新活动... 专利诉讼已逐渐成为ICT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工具和策略。选取2008—2021年全球57家IC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不同诉讼角色下企业诉讼经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础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和被动诉讼经历丰富的企业,均会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这些企业更倾向于增加研发投资和专利产出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主动专利诉讼对市场领先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促进作用更大,市场追随型企业在经历被诉后则同时增加创新投入和专利产出,主动专利诉讼经历对高融资约束水平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明显的激励效果,相比ICT服务企业,ICT制造企业的诉讼经历对技术创新更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诉讼 技术创新 主动诉讼 被动诉讼 ICT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数字化与青少年学业发展——基于PISA2022数据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朱晓文 王廷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转型成果最终应体现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上。基于PISA2022国际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学校数字化的可及性和使用性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信息化发展和教育竞...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转型成果最终应体现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上。基于PISA2022国际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学校数字化的可及性和使用性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信息化发展和教育竞争水平国家或地区中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学校数字资源的可及性(数量和质量)对提升学业成就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使用性(数字资源利用率和ICT探究式教学)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分别呈现出U型和“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此外,学校数字资源在高信息化水平和低竞争程度国家或地区中表现出相对更高的效能,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从数字化资源中受益更多。为提升我国教育数字化的学业增值效应,应在优先补齐基础设施的质量短板的基础上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数字技术赋能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学校数字化 学业成就 国际比较 PISA I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法核算框架下中国全口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测算研究
5
作者 陈光慧 李文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共16页
在数字经济核算中,产业数字化由于边界模糊、内容广杂等问题,其增加值规模核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紧扣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分类,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法为基础... 在数字经济核算中,产业数字化由于边界模糊、内容广杂等问题,其增加值规模核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紧扣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分类,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法为基础,构建全口径产业数字化核算框架,设计与我国核算体系相协调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核算方法。根据数字技术(视同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各行业生产的渗透作用,从ICT替代效应和ICT协同效应视角,考虑收入法4项构成的价值表征,改进工厂整体效率,进而量化数据要素贡献并测度ICT协同效应。同时,利用该方法从行业和产业层面,测算我国2013—2022年产业数字化规模,分析我国产业数字化总体规模、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快于整体经济,2020年以来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金融业和农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通过与现行各类测算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这套核算方法,在核算范围、核算视角和核算内容上具有一定优势,对于我国统计部门未来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工作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增加值测算 工厂整体效率 ICT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断连:从多元视角到对图书馆信息职业的启示
6
作者 陈慧彤 闫慧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目的/意义]“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网络使用特征,给用户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挑战着用户的生存逻辑,越来越多用户产生了数字断连的意愿和诉求。厘清数字断连的概念,梳理其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数字断连为研究对象... [目的/意义]“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网络使用特征,给用户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挑战着用户的生存逻辑,越来越多用户产生了数字断连的意愿和诉求。厘清数字断连的概念,梳理其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数字断连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全面揭示数字断连的研究现状和特点。[结论/发现]从数字不平等、数字资本主义、素养、赋权四种视角对数字断连进行概念阐述,分析其与技术不使用、媒介抵抗、数字排毒、数字极简主义、社交媒体倦怠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归纳数字断连的四类动机、三大实践维度;探讨数字断连对图书馆信息职业的基础设施、制度安排、平台建设、职业伦理方面的启示。[创新/价值]全面梳理数字断连的研究进展,为信息职业人员适应数字技术与人关系的变迁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断连 反连接 ICT过度使用 图书馆信息职业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本深化、技术渗透及其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志帆 丁胜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共12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ICT投资与应用不断增加,ICT资本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投入产出表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1995-2018年间中国ICT资本投入,并基于劳动力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三维交叉分类矩阵,采用T...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ICT投资与应用不断增加,ICT资本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投入产出表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1995-2018年间中国ICT资本投入,并基于劳动力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三维交叉分类矩阵,采用Tornqvist指数测算1995-2018年中国实际劳动投入;在此基础上,根据增长核算框架和两部门模型考察1996-2018年间投入要素和TFP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贡献。研究发现:第一,1996-2018年间,ICT资本解释了超过5%的中国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第二,1996-2018年间,ICT硬件资本服务和ICT软件资本服务平均增速分别为18.68%和21.58%,ICT软件在推动经济增长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ICT部门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其TFP变动对经济总体的TFP变动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能够解释14.48%的TFP增长;第四,ICT部门发展能够通过技术渗透和溢出效应推动非ICT部门TFP提升。在新发展阶段应当持续推动软硬件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着力提升ICT技术与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完善支撑ICT技术扩散与渗透应用的组织和制度环境,加快推动ICT部门与非ICT部门的深度融合,实现从研发到应用的产业链深层次互动与协作,以充分挖掘ICT资本的增长动力与结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洛悖论 ICT资本 劳动投入 经济增长核算 两部门模型 投入产出表 Tornqv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ICT资本对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徐琼 钟美瑞 董宇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7,共15页
信息通讯技术(ICT)在资源环境领域的渗透融合,为区域协同降污减排提供了重要潜力。基于中国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截断正态退出的双曲线效率模型核算中国各省份ICT资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精准刻画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并进... 信息通讯技术(ICT)在资源环境领域的渗透融合,为区域协同降污减排提供了重要潜力。基于中国2000—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截断正态退出的双曲线效率模型核算中国各省份ICT资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精准刻画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并进一步检验ICT资本对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ICT资本有助于中国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增强,深入推进省际碳减排协同实现互利共赢。ICT资本主要通过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促进资源配置和增强环境规制来加强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考虑到ICT资本异质性,ICT通讯资本和硬件资本对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更为突出;考虑到地理区位异质性,ICT资本对中国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更显著;考虑到区域特征异质性,低碳试点省份、能源密集型省份以及高技术创新型省份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更易受ICT资本的影响。本研究为ICT与碳排放相关研究拓展了新思路,也为充分释放ICT资本红利,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构建有效的协同降污减排区域共同体,助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资本 碳排放 空间关联网络 碳减排协同 社会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产业隐含碳流动及污染避难所效应
9
作者 陈传龙 李泽浩 杨振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21-4033,共13页
立足需求侧视角,基于价值链分解方法追踪中国区域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的隐含碳流动构成及路径,并进一步识别ICT产业在区域层面的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跨区域贸易相关活动引致的ICT产业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国内... 立足需求侧视角,基于价值链分解方法追踪中国区域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的隐含碳流动构成及路径,并进一步识别ICT产业在区域层面的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跨区域贸易相关活动引致的ICT产业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国内价值链中ICT产业生产链越短,碳生产率越高.分需求类别来看,绝大部分国内省份主要通过本地区需求(无跨区域贸易活动)引致ICT产业碳排放,而国外地区主要由最终产品的跨国贸易活动引致;ICT产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引致了最多的碳排放,其次是建筑业;固定资本形成是引致ICT产业碳排放的最大需求类型,其次是出口.随着跨区域活动次数增加,需求侧引起的ICT产业隐含碳排放呈现了递减的趋势.在不同价值链阶段,各省份所处的污染避难所角色具有异质性,面对不同需求地区其角色也存在显著区别.据此要立足需求侧绘制ICT产业价值链隐含碳地图,加强区域协同碳治理,推动ICT产业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完善ICT产业的碳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等措施来促进ICT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产业隐含碳流动 需求侧 价值链分解 污染避难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赋能数学教育:全球实践探索之路行至何处——基于ICME-15 ICT研究的综述
10
作者 戚艳兴 李坤丽 熊斌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
第1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5)于2024年7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通过梳理会议中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相关的学术活动发现,目前ICT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展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并呈现了研究主题多元、技术类型丰富、教育阶段和数学内容... 第1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5)于2024年7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通过梳理会议中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相关的学术活动发现,目前ICT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展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并呈现了研究主题多元、技术类型丰富、教育阶段和数学内容分布不均衡等宏观特征.就不同主题而言,ICT呈现出了不同的赋能态势:课堂教学中,研究重心从教师教学向学生学习转移;教师专业发展层面,研究聚焦于教师交流和知识提升,对数字素养培养的关注较为欠缺;支持学生学习的ICT应用趋于精细化,但其实用性和适配性需要进一步考察;利用ICT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转变,准确性与伦理问题亟待解决;人工智能(AI)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尽管极具潜力,但仍需深入探讨其使用方式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ME-15 ICT 数学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范梦涵 史江兰 凌昕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2,共11页
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对金属资源的持续消耗。随着I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其隐含金属在全球各经济体之间流动,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揭示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 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对金属资源的持续消耗。随着ICT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其隐含金属在全球各经济体之间流动,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揭示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流动格局及演化特征,本文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和复杂网络模型,核算2000—2022年全球ICT隐含金属的消耗,构建有向加权的隐含金属流动网络,分析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网络的整体特征,识别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中的关键地区和关键路径,并进一步探讨流动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球ICT隐含金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约一半参与跨区域流动;全球ICT隐含金属流动网络表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某一地区的变化可以迅速传导并影响全球流动;少数地区在ICT隐含金属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区是关键的ICT隐含金属流入地区,中国内地、美国、中国台湾、墨西哥等地区控制着ICT隐含金属的流出,其他亚太地区、美国、中国内地等地区在流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前20%的流动路径贡献了约90%的流量,“中国大陆→美国”“墨西哥→美国”及“中国大陆→印度”等关键路径的流量逐年上升;ICT隐含金属流动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逐渐演化为以中国内地、英德、日韩和美国为核心的四个社团,且社团内部联系逐渐增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ICT隐含金属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ICT产业 隐含金属流动 投入产出模型 社团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贸易依赖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何佳佳 李庭辉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6,共15页
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全球ICT产业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本文构建了1996-2022年间全球126个经济体的ICT贸易依赖网络,探讨其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两次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但近年来全球ICT产业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本文构建了1996-2022年间全球126个经济体的ICT贸易依赖网络,探讨其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两次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关键事件,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研究发现:ICT贸易依赖网络呈现“核心–外围”结构和“小世界”特性,中国和美国是关键枢纽,中美之间合作与冲突并存;不同时期ICT贸易依赖网络存在结构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冲击降低了网络连通性和互惠性,增强了地理区域化特征。2018年以后,中美ICT贸易依赖关系逐渐减弱,与区域贸易协定(RTA)合作伙伴的联系增强;ICT贸易依赖网络关联关系的形成同时受到内生和外生机制的影响,经济发展程度、人力资本水平、RTA签订及RTA数字化程度对ICT贸易依赖关系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特别是在摩擦冲突加剧期,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签订数字化程度更深的RTA条款能更有效地维护依赖关系。本文研究表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积极倡导基于规则的多边数字贸易体系是抵御逆全球化风险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贸易依赖 社会网络分析 贸易保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投资对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荆梦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6,共4页
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ICT投资对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ICT投资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ICT投资能通过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推... 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ICT投资对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ICT投资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ICT投资能通过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推动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当偏向性技术进步跨过门槛值时,ICT投资对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为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绩效,文章提出加强ICT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和前瞻布局,灵活运用ICT技术推进商贸流通领域技术进步,积极引导多主体参与ICT投资,有效规范ICT投资行为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投资 商贸流通业绩效优化 偏向性技术进步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ICT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分析
14
作者 朱文仲 朱文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ICT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使用2014-2022年中国72个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计量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其他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抑制了中国ICT产品出口。第二,数字...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ICT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使用2014-2022年中国72个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计量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其他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抑制了中国ICT产品出口。第二,数字服务贸易壁垒通过推高双边贸易成本,抑制了中国ICT产品出口,即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中国ICT产品出口之间存在关于双边贸易成本的部分中介效应。最后,从构建预警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等方面提出削弱数字服务贸易壁垒,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扩大中国ICT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产品出口 数字服务贸易壁垒 贸易成本 跨国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邻近性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实证研究——来自ITU国际标准数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青 陈佩夫 毛崇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国际标准联盟是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形成并提升的重要载体。基于2010—2020年ITU国际标准相关数据,探究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对拥有技术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 国际标准联盟是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形成并提升的重要载体。基于2010—2020年ITU国际标准相关数据,探究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对拥有技术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技术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正相关,联盟成员间相似的技术研究视角有助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提升;组织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呈倒U型关系,联盟成员间的组织性质适度趋同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组织邻近性过度会阻碍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国际化活动;地理邻近性对组织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倒U型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联盟成员间的空间聚集能够强化组织邻近性对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强化组织过度邻近对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可丰富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相关研究,深化对技术标准联盟内空间聚集效应的理论解释,并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技术标准时的联盟伙伴选择提供经验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邻近性 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 影响机理 ICT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负责任和有创造力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报告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2 位作者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人工智能学习目标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培养学生人工智能能力,对于学生安全、符合伦理地使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框架以增强人类能动性、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包容性和促进终身学习为原则,采用二维矩阵的方法,构建了涵盖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设计4个能力维度,横跨理解、应用和创造3个能力等级的12个人工智能能力模块。文章提出,我国应该研制以人为本的国家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创建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构建新型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筑牢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基座;重视人工智能工具与学科深度互融,形成人机协同的教师智能素养新生态;研发符合伦理原则的能力评估工具,动态评估师生人工智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学生数字素养 ICT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永 朱思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1,共14页
ICT服务贸易作为当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贸易类型,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新“动能”。利用2007-2021年57个国家14个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分析了ICT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 ICT服务贸易作为当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贸易类型,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新“动能”。利用2007-2021年57个国家14个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分析了ICT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ICT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都有助于提升一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使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工具变量的方法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引入中介变量后发现,ICT服务贸易也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制造业投入信息化水平,间接地推动本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ICT服务贸易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最强,劳动密集型次之,技术密集型最弱,而以技术水平为产业分类标准,ICT服务贸易在高技术产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正向作用最强,低技术产业次之,中技术产业最弱。以上结论为提升中国ICT服务贸易水平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服务贸易 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制造业投入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主导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如何建设的?——以华为ICT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鲍计国 鲍长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22,共4页
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是多主体联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华为ICT学院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制定适应ICT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以实验实训... 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是多主体联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华为ICT学院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制定适应ICT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以实验实训平台为核心的ICT基础设施;组建校企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构建以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类为主的课程体系;实施对华为ICT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监控。华为ICT学院建设案例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启示为:要重视企业利益,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要明细校企双方权责,规范工作流程;要注重合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华为ICT学院 企业主导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ICT产品贸易演变研究——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艳 刘思慧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和地位。首先,通过绘制贸易空间结构分析了中国向美国出口的ICT产品种类。其次,通过应用头尾断裂法和绘制希尔伯特曲线,对ICT产品分类的重要性进行了空间模式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稳定,产品贸易变化程度均匀,存在贸易增长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产品看,“重量≤10kg的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在中美ICT产品贸易中表现出极其重要和稳定的特征。通过位序-规模法发现,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典型的重尾分布特征,78%的尾部产品对于保持和巩固ICT产品贸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22%的头部产品在中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间网格分布看,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ICT产品贸易 空间模式可视化 重尾分布 网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方法——评《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ICT)与设计思维》
20
作者 陈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主要依托信息技术,人们将信息技术与诸多产业相结合,可实现城市信息共享,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民生服务,从而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本文参考由卡罗尔·斯蒂梅尔(Carol L.Stimmel)著...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主要依托信息技术,人们将信息技术与诸多产业相结合,可实现城市信息共享,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民生服务,从而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本文参考由卡罗尔·斯蒂梅尔(Carol L.Stimmel)著,李晓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ICT)与设计思维》一书,该书阐述了作者20余年来对智慧城市和新兴技术的思考,分析了当前人类对城市发展的真实需求,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智慧城市的方法,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晓峰 大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 设计思维 民生服务 ICT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