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难思良将”:抗战时期霍去病形象再塑研究
- 1
-
-
作者
尚季芳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资料整理及研究”(19ZDA218)。
-
文摘
抗战军兴,国家板荡,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艰难境遇。如何提振民气,调动民众抗日的爱国意识,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霍去病因在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的卓越贡献,被时人当作英雄重新加以颂扬。国民政府通过祭扫霍去病墓,重新生成政治性的“马踏匈奴”概念以及讲述霍去病的丰功伟绩,力图挖掘霍去病英武勇敢、爱国无私的光辉形象,以此激发中华民族抗日报国、抗战必胜的强大内生力量。质言之,国难时期的寻根意识是建设精神国防的重要体现,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表达,也是动员民众的一种有效路径。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霍去病形象
社会动员
精神国防
-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huo qubing's image
social mobilization
spiritual defense
-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