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in、Bcl-2、HPV 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朱华 施铮铮 +3 位作者 杨孝军 郑飞云 张虎祥 万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HPV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CIN(CIN组)和宫颈癌(宫颈癌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16/18DNA的表达。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HPV16/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CIN(CIN组)和宫颈癌(宫颈癌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16/18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Bcl-2蛋白、HPV16/18DNA、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②Bcl-2蛋白和Survivin mRNA在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1),ⅡB~Ⅲ期显著高于Ⅰ~ⅡA期(P<0.05);Survivin mRNA在淋巴结转移组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Survivin mRNA及Bcl-2与组织类型及肿块类型无关(P>0.05);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块类型均无关(P>0.05)。③Survivin与Bcl-2及HPV16/1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Bcl-2及HPV16/18在宫颈癌中有异常表达。三者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bcl—2 人乳头瘤病毒16/18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在TNF-α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伟 钱桂生 +2 位作者 雷撼 黄桂君 张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hBD-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TNFα-和或NFκ-B抑制剂PDTC处理体外培养人气道原代上皮细胞,RT-PCR法检测hBD-2 mRNA的表达,W ester...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hBD-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TNFα-和或NFκ-B抑制剂PDTC处理体外培养人气道原代上皮细胞,RT-PCR法检测hBD-2 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细胞质IκBα-蛋白活性变化,凝胶迁移试验(EMSA)检测不同时相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TNFα-刺激0.5 h后可见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PDTC可抑制hBD-2mRNA表达;NFκ-B在TNFα-刺激1 h后明显活化,抗体超迁移率实验结果显示p65-p50异型二聚体NFκ-B参与了NFκ-B的活化。结论一定剂量的TNFα-可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NFκ-B在TNFα-诱导气道上皮细胞hBD-2mRNA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上皮细胞 人Β防御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β-防御素2水平及其与NF-κB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高蔚 翁婷 孟文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01-4403,共3页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人β-防御素2(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和它们相关性,探讨hBD-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人β-防御素2(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和它们相关性,探讨hBD-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50例和50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及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测定诱导痰中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hBD-2与NF-κBp65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痰液hBD-2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相关分析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与hBD-2的水平呈正相关(r=0.862,P<0.01),诱导痰中β-防御素2水平与FEVl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475,P<0.01)。结论:hBD-2及NF-κB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痰中hBD-2水平可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NF-κB可能通过上调hBD-2的表达而在COPD气道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Β-防御素2 细胞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的抗HBV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丙发 范鲁雁 +2 位作者 范清林 魏伟 宋礼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rHSA—IFNα-2b 乙肝病毒 STAT1 ISGF3 2'-5’-O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B细胞表位初步预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珠哈 王安 +3 位作者 吴乐 朱珊丽 朱冠保 张丽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的区域出现较多。其N端第497~504,939~943,1 106~1 116,1 140~1 158,1 166~1 175,1 225~1 234,1 240~1 246区段,可能为HER2/neu的优势B细胞表位。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HER2/neu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为HER2/neu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分子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预测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艺 石琳 +1 位作者 冯磊 吕殿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 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5例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自体CIK...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 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5例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自体CIK细胞联合rh IL-2治疗(CIK^+IL-2组),选取同时期未接受自体CIK细胞联合rh IL-2治疗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CIK^+IL-2组和对照组按淋巴瘤类型分为4亚组:A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C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D组:霍奇金淋巴瘤(HL)。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β2微球蛋白水平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CIK^+IL-2组4亚组患者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IL-2组4亚组患者经8个疗程治疗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CRu、PR患者疗效均转变为CR,各亚组间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自体CIK联合IL-2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36±5.38(8-76)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15±3.62(7-55)个月(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rh 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RHIL-2 b细胞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B细胞耐受原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付嘉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熊斌 徐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滴度及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脾脏β2-GP1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AFC)数量。结果: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与对照组比较,rhβ2-GP1免疫小鼠βanti-β2-GP1滴度明显降低(P<0.01),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下降,β2-GP1特异性AFC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能够抑制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糖蛋白1 第一结构域二聚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b细胞耐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MICA/B高表达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景艳 刘桂举 +2 位作者 梅家转 李瑞君 赵继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和B(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protein A/B,MICA/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和B(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protein A/B,MICA/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郑州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HER2阳性乳腺癌癌旁组织存档蜡块26例及乳腺癌蜡块100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旁组织及癌组织MICA/B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DFS的关系。结果:MICA/B在癌旁组织中呈阴性(0/26);乳腺癌组织中MICA/B表达率为92%(92/100),其中高表达为65%(65/100);MICA/B在Ⅰ期的高表达率高于Ⅱ~Ⅲ期(77.55%vs 52.94%,P<0.05),在T1期的高表达率高于T2~T4期(75.00%vs 52.27%,P<0.05);ER、PR阳性(阳性细胞数≥1%)组MICA/B高表达率显著低于ER、PR阴性组(ER:52.38%vs74.14%;PR:51.35%vs 73.02%,均P<0.05)。MICA/B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ER、PR的表达及肿瘤大小有关(均P<0.05),与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无论靶向治疗组(90.6%vs 72.2%,P<0.05)或非靶向治疗组(78.4%vs58.8%,P<0.05)MICA/B高表达组6年DFS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MICA/B高表达与患者的DFS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Ⅰ类链相关蛋白A/b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无病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睫状肌细胞中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弛 赵刚平 +4 位作者 陈俊杰 许扬扬 余建洪 虞林丽 胡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人睫状肌(human ciliary muscle,HC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合成针对人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inh... 目的探讨在人睫状肌(human ciliary muscle,HC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合成针对人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inhibitorαof nuclear factor-kappa B,IκBα)siRNA片段,并将其转染入HCM中,分别于转染后24 h、48 h、72 h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NF-κB p65和MM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Zymography技术检测酶原形式的MMP-2(pro-MMP-2)和活性形式的MMP-2(active-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IκBαsiRNA进入HCM后24 h、48 h、72 h,IκBα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IκBαsiRNA转染入HCM 24 h、48 h、72 h,实验组NF-κB p65总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但细胞核内的NF-κB p65蛋白表达却大幅度升高(均为P<0.05)。MMP-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IκBαsiRNA转染入HCM细胞后各时间点均有上升,转染后72 h表达最高(均为P<0.05)。Pro-MMP-2和active-MMP-2的表达也在转染后各时间点不同程度增加,峰值也是出现在转染后72 h,分别为170.2%±10.4%和151.8%±8.4%(均为P<0.05)。各时间点pro-MMP-2、active-MMP-2均较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均为P<0.05)。结论在HCM细胞中通过抑制IκBα表达,引起NF-κB p65的激活,转位入HCM细胞核,促进了MMP-2分泌和活化,从而降解HCM细胞外基质,增加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睫状肌细胞 葡萄膜巩膜通道 RNA干扰 核转录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海山 唐禄 +3 位作者 王晓杰 王艳芳 官丽莉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6,共7页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PTG诱导获得可溶性表达的目的产物.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0%以上;经阳离子交换层析、肝素亲和层析两步柱层析方法获得的rhKGF-2纯度高于99.0%.建立了利用转受体FGFR2-Ⅲb的BaF3细胞株进行rhKGF-2促增殖作用的活性测定方法,活性测定结果呈典型的S型曲线,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 高密度培养 柱层析 转受体FGFR2-Ⅲb baF3细胞株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理学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
12
作者 张钰佳 马力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HER2-low)与HER2超低表达(HER2-ultra low)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随着HER2表达状态分类的细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作为传统HER2检测手段的检验效能受到挑战,HER2-low存在判读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判读结果存在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并受空白切片保存时间影响,寻找可提高IHC检验效能和判读准确度的辅助方法以及合理可及的新型HER2检测方式是当前重要的探索方向。在此背景下,HER2-low由于不具有明显稳定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以及缺乏特殊的治疗获益和预后相关性,目前尚不适宜被视作独立的分子分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种乳腺癌致病相关基因被确定,相应药物的研发应用使基因诊断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决策权重提升。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简称PAM通路)抑制剂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潜力,临床对于PIK3CA/AKT1/PTEN基因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初检时间前移成为趋势;检测样本首选肿瘤组织样本,可使用血浆样本作为必要补充,原发肿瘤或复发肿瘤样本检测效力相似,均可酌情选择。BRCA突变是乳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多部指南对于BRCA突变检测的目标人群推荐情况存在细节差异,但总体原则均为根据患者确诊年龄、相关家族史及既往治疗反应选择BRCA突变风险较高和可能从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本文汇总国内外乳腺病理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争议,着重介绍HER2-low与HER2-ultra low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及当前检测存在的不足、PAM通路异常乳腺癌的诊疗进展以及BRCA基因突变的检测目标人群选择,拟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从临床医师角度探讨乳腺病理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新技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b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联合乙肝疫苗对小鼠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文兴 苏虹 +5 位作者 王美珍 刘玉琳 王福财 胡有长 江丽霞 施桥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2加强乙肝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采用乙肝疫苗2μg/次/只联合HBD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GF-C1/HBD2 100μg/次/只,按间隔2周、共免疫3次的左后肢股四头肌肌肉接种方案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2加强乙肝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采用乙肝疫苗2μg/次/只联合HBD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GF-C1/HBD2 100μg/次/只,按间隔2周、共免疫3次的左后肢股四头肌肌肉接种方案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立相应的对照。免疫后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测小鼠血清HBsAb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T和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脾淋巴细胞在不同抗原刺激下的增殖反应。结果:pEGF-C1/HBD2质粒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小鼠抗体水平明显升高,CD4+T细胞百分率比其他免疫组都高,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明显。与其他各免疫组相比,pEGF-C1空质粒联合乙肝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情况及CD4+T细胞百分率都较低。结论:人β-防御素-2对乙肝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人β-防御素2 细胞免疫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胬肉上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月芹 吴艳 +1 位作者 黄振平 薛春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紫外线辐射能够引起基质金属蛋白(MMPs)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加。探讨姜黄素对紫外线A(UVA)照射后人胬肉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优选UVA照射剂量和姜黄素浓度后,将第2代细胞人胬肉成纤维细... 目的紫外线辐射能够引起基质金属蛋白(MMPs)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加。探讨姜黄素对紫外线A(UVA)照射后人胬肉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优选UVA照射剂量和姜黄素浓度后,将第2代细胞人胬肉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照射UVA、不加药物)、UVA组(暴露于UVA下)及UVA+姜黄素组(暴露UVA下加姜黄素30μmol/L,100μL)。明胶酶谱法检测培养液中MMP-2和MMP-9含量; RT-PCR检测细胞MMP-2 mRNA和MMP-9 mRNA水平;凝胶迁徙电泳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VA照射后,人胬肉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MMP-2和MMP-9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 UVA+姜黄素组较UVA组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UVA组MMP-9 mRNA表达明显增加[(100±0)%vs (247.0±10.8)%,P <0.05]; UVA+姜黄素组较UVA组明显降低[(88.7±5.1)%vs (247.0±10.8)%,P<0.05]。与对照组相比,UVA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P<0.05),UVA+姜黄素组较UV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NF-κB的活化来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胬肉成纤维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紫外线A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边缘微渗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兰俊 毛钊 +3 位作者 赵俊 郭婷 苏寒 陈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28-930,共3页
目的后牙树脂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问题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文中对比了2种牙本质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树脂充填的边缘封闭性。方法 20个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2组,在近远中邻面制备... 目的后牙树脂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问题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文中对比了2种牙本质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树脂充填的边缘封闭性。方法 20个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2组,在近远中邻面制备浅的Ⅱ类洞和深的Ⅱ类洞,A组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黏结剂,B组用S ingle bong NT全酸蚀黏结剂,2组均用可乐丽菲露前后牙通用型树脂充填,2%甲苯胺蓝染色,从充填体正中剖开牙齿,观察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 2组牙浅洞洞壁均无微渗漏,深洞颌面侧壁无微渗漏,龈壁存在不同程度微渗漏,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在牙颈部均存在牙本质黏结界面微渗漏,微渗漏程度较稳定,全酸蚀黏结剂虽可避免边缘微渗漏,但微渗漏程度差异较大,技术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牙本质黏结剂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2与其受体的关系
16
作者 万克青 刘丽霞 龚国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用生物学方法和间接荧光法分别测定了116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和IL-2R表达率。结果表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和IL-2R表达率均低于正常对照... 用生物学方法和间接荧光法分别测定了116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和IL-2R表达率。结果表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和IL-2R表达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中两指标的下降水平呈正相关(r=0.6223,P<0.01)。提示检测IL-2R表达水平可了解乙肝患者机体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扰素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琦 盛军 任志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2-855,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表达人干扰素,探讨用植物细胞表达人类基因的可行性。方法:用PCR从pBV889扩增人干扰素α2b(hIFN-α2b)编码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和pBI121,进而构建植物细胞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pBIFN导入...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表达人干扰素,探讨用植物细胞表达人类基因的可行性。方法:用PCR从pBV889扩增人干扰素α2b(hIFN-α2b)编码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和pBI121,进而构建植物细胞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pBIFN导入根瘤农杆菌LBA4404,经卡那霉素和利福霉素筛选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将hIFN-α2基因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经G418筛选,形成阳性细胞。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系统检测转基因组织。结果:经PCR检测表明hIFN-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到人参愈伤组织细胞基因组中。RT-PCR证明存在hIFN-α2b基因的转录产物。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能有效表达hIFN-α2b蛋白。WISH/VSV系统检测分析表明表达的hIFN-α2b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成功地表达了人干扰素,为进一步提高口服干扰素的疗效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α2b 人参愈伤组织细胞 转基因 根瘤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与疫苗接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松 张伟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低,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方式和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器官移植受者特定疫苗的接种以及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并特别关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流行性感冒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47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表达介导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
19
作者 童桐 秦星 +3 位作者 谢非 蒋英英 石剑波 张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441,共8页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47(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47,USP47)对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梯度增加顺铂浓度,构建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耐药株中...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47(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47,USP47)对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梯度增加顺铂浓度,构建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耐药株中USP47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USP47基因过表达或敲除的稳转细胞株,MTT法检测USP47表达升高或降低对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并检测USP47对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SP47对抗凋亡蛋白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因子2 xL(recombinant human B-cell leukemia/lymphoma 2 xL,Bcl-xL)的表达及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结果·USP47在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中显著高表达;过表达USP47后,顺铂对头颈鳞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明显升高,而敲除USP47可以降低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IC50;过表达USP47的头颈鳞癌细胞,其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均被抑制,而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USP47基因过表达显著提高了抗凋亡蛋白XIAP和Bcl-xL的表达量。泛素化测定证实了USP47通过降低XIAP和Bcl-xL蛋白的泛素化水平从而导致其表达量升高,而敲低XIAP和Bcl-xL基因表达水平可以阻断USP47基因过表达诱导的顺铂耐药性。结论·USP47通过降低XIAP和Bcl-xL蛋白的泛素化修饰水平,提高两者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介导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抑制USP47的表达对降低头颈鳞癌细胞顺铂耐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47 顺铂耐药 头颈鳞癌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因子2 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