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原代提取方法培养人牙囊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艾莲 杨芸瑄 +1 位作者 杨雪松 黄跃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3,共12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 目的:比较3种不同原代培养方法对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外科12~20周岁正畸患者的智齿牙胚,采用酶消法、组织块法、混合法进行原代细胞提取,比较这3组方法所需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原代牙囊干细胞的产出量及其表面免疫标志物、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在牙囊干细胞产出效能方面,混合法有较大优势,但总操作时间较长;组织块法操作简单,但原代细胞数量产出少。在牙囊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物、迁移速率、多向分化潜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增殖能力上,混合法组明显强于组织块法和酶消法(P<0.05),酶消法组最弱(P<0.05)。结论:混合法适用于大规模研究,如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研究;组织块法操作简单,细胞活性较好,适合小规模研究;酶消法适用于对细胞量有一定要求,但对细胞状态要求不高的实验。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牙囊干细胞培养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组织块法 混合法 酶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
2
作者 顾煜婕 杨宜丹 +6 位作者 廖思琪 王荷一 周蕊 兰小蓉 徐晓梅 左东川 曾锦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 目的:探讨膜电位对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s。构建载有人Kir2.1钾通道特异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基因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慢病毒转染结合Kir2.1钾通道特异阻断剂(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通过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方法,观察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对hDFCs成骨分化能力以及膜电位的影响。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1 mmol/L),通过钙离子成像观察促使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池操纵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2+)channels,SOCs)阻断剂(La^(3+))以及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通过钙离子成像鉴定SOCs通道在hDFCs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并评估其在膜电位超极化导致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茜素红染色、RT-qPCR以及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能够抑制hDFCs成骨矿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并能够逆转hDF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膜电位超极化。钙成像结果显示:(1)SOCs通道介导hDFCs的钙离子内流。(2)促使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该作用可被药物阻断Kir2.1钾通道的功能或抑制Kir2.1钾通道的表达抑制;可通过移除细胞外钙离子抑制;可被SOCs通道阻断剂抑制。结论:Kir2.1钾通道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参与hDFCs成骨分化的调控,其机制与hDFCs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而SOCs通道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成骨分化 Kir2.1通道 膜电位超极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诱导人牙髓干细胞迁移抑制成骨向分化对牙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3
作者 程诺 陈希源 +1 位作者 竹思齐 尹鸿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牙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DPSCs,将hDPSCs分为对照组、0.05 ng/mL IFN-γ组、0.5 ng/mL IFN-γ组、5 ng/mL IFN-γ组、0.5 ng/mL IFN-γ+PDTC组。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hDPSCs迁移能力,采用茜素...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牙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DPSCs,将hDPSCs分为对照组、0.05 ng/mL IFN-γ组、0.5 ng/mL IFN-γ组、5 ng/mL IFN-γ组、0.5 ng/mL IFN-γ+PDTC组。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hDPSCs迁移能力,采用茜素红染色实验评估IFN-γ对h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DPSCs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构建大鼠牙髓机械性损伤的模型,将三维培养hDPSCs细胞团、添加0.5 ng/mL IFN-γ的hDPSCs细胞团置于建立的大鼠牙髓损伤模型洞内,玻璃离子充填窝洞,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牙髓组织修复情况。结果:IFN-γ组迁移的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ng/mL IFN-γ组迁移的细胞数目多于0.05 ng/mL IFN-γ组和5 ng/mL IFN-γ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IFN-γ组的hDPSCs的矿化结节、成骨向分化受到明显抑制(P<0.05);与0.5 ng/mL IFN-γ组相比,0.5 ng/mL IFN-γ+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组hDPSCs的矿化结节形成、成骨向分化得到增强(P<0.05)。与对照组比较,IFN-γ组和IFN-γ+PDTC组细胞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IFN-γ+PDTC组细胞ALP活性高于IFN-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IFN-γ+PDTC组Wnt1、β-catenin、RUNX2、CyclinD1、OC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PDTC组Wnt1、β-catenin、RUNX2、CyclinD1、OC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FN-γ组,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IFN-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大鼠牙髓机械损伤模型炎症反应加剧,牙本质形成受到明显抑制。结论:IFN-γ能够促进hDPSCs迁移,抑制hDPSCs成骨向分化,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Wnt信号通路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WNT信号通路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向分化 牙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促进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牙/骨向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梦圆 王宇萌 +4 位作者 徐青清 关卓 卞成玥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行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CCK-8检测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Ca^(2+)对DPSC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染色筛选PNU-282987促进DPSC表达ALP活性的最佳浓度。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拟炎性微环境刺激DPSC。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牙/骨向分化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I)、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骨钙素(osteopontin,OPN)、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矿化基质表达情况。Fura-2AM用于检测细胞内Ca^(2+)流动情况。结果:CCK-8实验显示,PNU-282987浓度低于10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且此浓度处理LPS刺激的DPSC后ALP活性增加最明显;Ca^(2+)浓度低于2 mmol/L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显示,PNU-282987及Ca^(2+)处理后的LPS刺激的DPSC牙/骨向分化相关蛋白(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的表达及矿化基质形成均明显上调,二者联合后上调最显著(P <0.001)。Fura-2 AM钙离子探针结果显示DPSC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结论:10μmol/L PNU-282987联合2 mmol/L Ca^(2+)可以促进LPS刺激的DPSC的牙/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乙酰胆碱受体 牙/骨向分化 人牙髓干细胞 钙离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促进牙囊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5
作者 陶天翼 李正强 +1 位作者 郑晓雪 韩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对hDF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使用含不同浓度芒柄花素(0、0.1、1、10μmol/L)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和活/...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对hDFS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使用含不同浓度芒柄花素(0、0.1、1、10μmol/L)培养基培养细胞。通过CCK-8实验、结晶紫染色和活/死细胞荧光染色评估细胞的活性状况;通过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状况;采用RT-qPCR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检测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ALP活性的影响;通过茜素红染色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钙化结节数量的影响。结果:hDFSCs具有干细胞特性;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对hDFSCs活性无显著性影响;1μmol/L的芒柄花素可显著促进Runx2、OCN、Col-Iα1的mRNA表达;并能够提高的细胞内ALP活性和钙化结节的数量。结论:1μmol/L芒柄花素可促进hDF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牙囊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巍巍 李艳萍 +3 位作者 梁鹏 董海波 甘友华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3-1085,1088,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材料形态,细胞粘附、增殖及基质分泌情况;细胞计数检测其增殖力。结果:细胞接种2、5、10d,扫描电镜及细胞计数均显示HDPSCs与PLGA支架材料粘附紧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明显增殖(P<0.05),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PLGA是一种适宜人牙髓干细胞粘附与增殖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髓干细胞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对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勇 陶昱 +2 位作者 邓锋 王睿 陈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67-227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多向诱导方法对HDFSCs和HDPSCs进行分离、培养、鉴定;2采用0.4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构建HDFSCs和HDPSCs体外共培养体系;3CCK-8测定HDFSCs增殖活性的变化;4与HDPSCs体外共培养1周,qRTPCR检测HDFSCs几个标志性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人类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以及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的表达情况。结果 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HDFSCs和HDPSCs;2从第4天开始,共培养组HDFSCs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ALP、Runx2、OPN、BSP、Col-1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HDPSCs共培养能增强HDFSCs增殖活力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干细胞 人牙髓干细胞 体外共培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囊细胞的培养及其特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作林 林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取年龄为 12岁人埋藏阻生第三磨牙的牙囊 ,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囊细胞的培养 ,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人牙囊细胞的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Ⅰ型胶原及波形蛋白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定... 目的 :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取年龄为 12岁人埋藏阻生第三磨牙的牙囊 ,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囊细胞的培养 ,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人牙囊细胞的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Ⅰ型胶原及波形蛋白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 ,形似成纤维细胞 ;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多呈梭形 ,也可见多角形 ,所有细胞表面均有颗粒状物质 ,有的细胞表面多且密 ,有的细胞表面较少 ,折光性较强 ,细胞核周围分布较多 ;在牙囊细胞中Ⅰ型胶原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阳性 ,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 ,围绕细胞核周围染色较强 ,细胞核内染色阴性。结论 :体外可以培养人牙囊细胞 ,人牙囊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免疫组化 I型胶原 扫描电镜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调控牙髓干细胞多向分化及炎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鑫 李思洁 赵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86-290,共5页
人牙髓干细胞(hDPSC)和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均属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Wnt信号通路包括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参与牙齿的生长发育过程,能促进牙损伤的修复。在炎症状态下,激活的Wnt信号通路可加... 人牙髓干细胞(hDPSC)和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均属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Wnt信号通路包括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参与牙齿的生长发育过程,能促进牙损伤的修复。在炎症状态下,激活的Wnt信号通路可加快牙损伤修复,参与hDPSC的增殖与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在非炎症状态下,Wn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hDPSC和SHED成骨、成牙本质方向分化,抑制其成脂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牙髓干细胞 乳牙牙髓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和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智慧 胡伟平 +2 位作者 郭阳 曹潇方 袁梦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使用音猬因子(SHH)、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以优化人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方法:从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第一前磨牙或第三磨牙中提取牙髓,采用酶消化... 目的:研究体外使用音猬因子(SHH)、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以优化人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方法:从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第一前磨牙或第三磨牙中提取牙髓,采用酶消化及过滤法得到单细胞悬液,有限稀释法培养分离的原代人牙髓干细胞,并进行克隆化培养,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TRO-1的表达。将人牙髓干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诱导液,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两种因子单独或联合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微管相关蛋白(MAP-2)、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克隆来源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TRO-1表达阳性。100μg/L音猬因子SHH与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独作用促增殖作用最强(P<0.05),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独作用各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出神经元样细胞。音猬因子SHH作用各组检测到阳性细胞。而100μg/L音猬因子SHH与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联合增殖和分化作用均优于其它组。透射电镜观察到神经元样细胞表现。结论:100μg/L音猬因子和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联合可以在体外有效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音猬因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髓干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相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珊 樊明文 梁素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将达到一定数量级的牙髓干细胞与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将达到一定数量级的牙髓干细胞与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扫描电镜可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成人牙髓干细胞与材料表面紧密贴附,生长良好。结论:复合壳聚糖-磷酸三钙进行培养的成人牙髓干细胞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壳聚糖-磷酸三钙完全符合生物支架材料的要求,是一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髓干细胞 组织工程 壳聚糖-磷酸三钙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矿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维茜 赵玉鸣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研究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包括确定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该浓度下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健康第三... 目的:研究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包括确定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该浓度下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健康第三磨牙牙髓干细胞,分别加入1μg/L、6μg/L、10μg/L的rh TGF-β1,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出最佳浓度在成骨/成牙本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酶标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光密度值,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计算总蛋白含量,两者比值作为ALP相对活性的指标。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染色液洗脱后检测光密度值,比较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结果:牙髓干细胞具有体外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6μg/L rh TGF-β1可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连续培养7 d后,6μg/L rh TGF-β1组细胞ALP的光密度值为0.31±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0.01(P<0.05);6μg/L rh TGF-β1组总蛋白含量为(2 775.46±83.54)mg/L,对照组为(1 432.20±110.83)mg/L(P<0.05);ALP相对光密度值,6μg/L rh TGF-β1组较对照组提高了6倍。茜素红染色下显示矿化结节形成增加,洗脱液光密度值6μg/L rh TGF-β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83±0.02和0.55±0.05,P<0.05。结论:6μg/L rh TGF-β1具有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和促进体外成牙本质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牙本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调控Notch信号通路作用于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海东 李浩渤 陈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83-1486,1497,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出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CCK8实验检测0、0.1、1、10μg/ml的脂多糖处理h DPSCs 1、3、5、7 d后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1μg/m... 目的:探讨脂多糖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出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CCK8实验检测0、0.1、1、10μg/ml的脂多糖处理h DPSCs 1、3、5、7 d后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1μg/ml的脂多糖处理h DPSCs 0、3、7、14、21 d后矿化相关基因ALP、DSPP、DMP1的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1μg/ml的脂多糖处理h DPSCs 0、7、14、21 d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脂多糖刺激h DPSCs 1、3、5 d后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差异,培养至第7天时,0.1、1、10μg/ml的脂多糖组细胞的增殖均显著低于0μg/ml的脂多糖组(P<0.01);脂多糖处理h DPSCs 3 d时ALP、DSPP、DMP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21 d时ALP、DSPP、DMP1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处理h DPSCs 7、14、21 d时细胞的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1 d时ALP、DSPP、DMP1的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有下降趋势。结论:脂多糖可降低h DPSCs的增殖,促进其矿化和凋亡,其机制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NOTCH信号通路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丽娜 王田田 +3 位作者 张巍巍 潘爽 李艳萍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00-602,606,共4页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在PLGA支架上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分离、鉴定后的人牙髓干细胞接种在PLGA支架上,采用MTT法检测普通环境和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培养24、48、72h的人牙...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在PLGA支架上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分离、鉴定后的人牙髓干细胞接种在PLGA支架上,采用MTT法检测普通环境和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培养24、48、72h的人牙髓干细胞在PLGA支架上的细胞活性。DAPI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比较牙髓干细胞在两种环境培养3d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MTT显示模拟微重力组中各时间点的A值均高于普通环境培养组;DAPI荧光染色显示在模拟微重力下培养3d的人牙髓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普通环境培养组;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组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环境培养组(P<0.05)。结论:接种在PLGA支架上的人牙髓干细胞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较普通环境具有更高的体外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模拟微重力 体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囊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洋 徐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牙囊细胞(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是牙周组织的前体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成骨、成牙骨质、成软骨、成脂和成神经向分化。DFC可通过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获得,可通过细胞形态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和细胞表面... 牙囊细胞(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是牙周组织的前体细胞,具有异质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成骨、成牙骨质、成软骨、成脂和成神经向分化。DFC可通过组织块法、酶消化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获得,可通过细胞形态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和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检测鉴定,其增殖能力较强。DFC既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形成类似牙周组织的相关结构,也可与其他种子细胞共培养或利用其条件培养液提供的微环境诱导其他种子细胞进行牙周组织的再生,因此在牙周组织再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 干细胞 牙周组织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微球的制备及细胞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璇 李祥伟 +4 位作者 宋文龙 倪世磊 邱滢 刘慧敏 李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4-958,共5页
目的:构建适宜牙髓再生的透明质酸(HA)微球支架,评价其作为细胞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透明质酸微球,SEM观察其形貌特征及粒径大小,将该微球材料与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共培养,MTT实验检测hDPSCs在微球存在的微环境内的增殖... 目的:构建适宜牙髓再生的透明质酸(HA)微球支架,评价其作为细胞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透明质酸微球,SEM观察其形貌特征及粒径大小,将该微球材料与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共培养,MTT实验检测hDPSCs在微球存在的微环境内的增殖情况。结果:乳化交联法可制备透明质酸微球,该微球规则、圆整、粒径5~10μm;透明质酸微球浓度0.05~0.8 mg/ml作用24~72 h不抑制hDPSCs增殖,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透明质酸微球可作为应用hDPSCs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HA)微球 乳化交联 生物相容性 人牙髓干细胞(hDPSCs)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囊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流体静压力下的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作林 林珠 +1 位作者 焦光海 王海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表达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EGF的影响,探讨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为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表达EGF,RT...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表达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EGF的影响,探讨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为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表达EGF,RT-PCR定量分析,分别在50、100kPa流体静压力作用1h后RT-PCR方法观察细胞EGF的浓度变化。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原位杂交染色显示人牙囊细胞中EGF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50kPa流体静压力表达略有增加,100kPa压力表达明显降低,说明流体静压力在一定力值范围内对人牙囊细胞中有EGF的表达具有空间性。结论: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EGF的能力,流体静压力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流体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对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转录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逄键梁 柯杰 +4 位作者 邓天政 朱晓茹 李晓华 张亚庆 吴补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中,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Cbfα1蛋白的表达变化。将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与pCMV-Osf2分别共转染至细胞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诱导后的HDPSCs中少量表达Cbfα1,在瞬时转染Cbfα1后,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并且在转染48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值;Cbfα1可明显增强6个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以pGL3-P-505~+86启动子活性增强最为明显(P<0.05)。计算机分析结果发现,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Cbfα1的结合位点。结论:Cbfα1可上调人DMP1基因转录活性,是H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DMP1基因启动子序列-199~-185 bp区可能是Cbfα1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人牙髓干细胞 报告基因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霞 李丛华 +3 位作者 叶国 邓锋 罗进勇 周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转染后的成骨作用,以获得可用于牙周骨组织再生工程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下颌骨,解剖显微镜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牙囊干细胞,腺病毒介导的骨... 目的:探讨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转染后的成骨作用,以获得可用于牙周骨组织再生工程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大鼠下颌骨,解剖显微镜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牙囊干细胞,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成蛋白9基因转染第三代牙囊干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绿色荧光病毒组(GFP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变化,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转染后骨形成蛋白9基因mRNA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及钙茜素红染色测定转染后牙囊干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与未转染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转染2周后形成钙化结节,停滞期延长,数量轻度下降,倍增时间延长。牙囊干细胞转染骨形成蛋白9基因后12 h后即有荧光表达,转染3,6,9,12 d后骨形成蛋白9mRNA均呈阳性表达且逐渐增强,未转染对照组呈阴性。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转染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ALP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为阳性:未转染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均呈弱阳性表达,转染组显著高于未转染组。结论:鼠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BMP-9基因可以成功地转染大鼠牙囊干细胞,转染后牙囊干细胞高表达骨形成蛋白9,且具有明显的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干细胞 鼠重组腺病毒 BMP-9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和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智慧 胡伟平 +1 位作者 郭阳 曹潇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RA)、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DPSCs并进行克隆化,检...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RA)、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DPSCs并进行克隆化,检测STRO-1的表达。将DPSCs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RA、bFGF或二者结合的诱导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克隆来源细胞的STRO-1表达阳性。0.5μg/ml RA或20 ng/ml bFGF单独应用促增殖作用最强(P<0.05),bFGF单独作用各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出神经元样细胞。RA作用各组检测到阳性细胞。而0.5μg/ml RA与20 ng/ml bFGF联合应用的增殖和分化效应均优于其它组。透射电镜观察到幼稚神经元样细胞。结论:RA和bFGF联合应用可在体外有效诱导人DPSCs转化为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成纤维生长因子-2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