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伸筋草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膝骨关节炎软骨炎症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利凯 苏子珊 +4 位作者 田地 王泽恩 刘尚齐 王培民 张农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2-139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外实验,验证红花-伸筋草治疗KOA软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经由数据库筛选红花-伸筋草有效成分,分析“药物-疾病”核心靶点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与分子对接验证。实验验证:提取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外实验,验证红花-伸筋草治疗KOA软骨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经由数据库筛选红花-伸筋草有效成分,分析“药物-疾病”核心靶点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与分子对接验证。实验验证:提取小鼠原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给药组和给药+TLR4 agonist-1组。CCK-8法筛选红花-伸筋草最佳干预浓度。ELISA检测软骨细胞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随后,DMM法构建KOA小鼠模型。给药结束后,采用番红O固绿染色评估小鼠的膝关节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collagenⅡ、MMP13、Aggrecan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共筛选出26种红花-伸筋草有效成分及123个治疗KOA的可能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其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细胞凋亡等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红花-伸筋草缓解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影响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KOA小鼠对比,红花-伸筋草可改善软骨损伤,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调节软骨组织collagenⅡ、MMP13、Aggrecan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并降低组织中TUNEL染色荧光强度。结论红花-伸筋草可以改善KOA软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伸筋草 网络药理学 TLR4 NF-ΚB 膝骨关节炎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内皮细胞旁分泌改善心肌纤维化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咏 王悠草 +2 位作者 王丽丽 马度芳 李晓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目的:观察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红花-葶苈子(C-L)、黄芪(HR)与黄芪-红花-葶苈子(A-C-L)干预,马松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νWF)和... 目的:观察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红花-葶苈子(C-L)、黄芪(HR)与黄芪-红花-葶苈子(A-C-L)干预,马松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νW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印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l)。构建缺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C-L、HR及A-C-L含药血清干预,免疫荧光(IF)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α-SMA。A-C-L含药血清联合TGF-β1激活剂(SRI-011381)干预HCMEC,IF观察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检测TGF-β1/Snail表达。提取HCMEC上清液干预心脏成纤维细胞(C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上清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检测CF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A-C-L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效果最佳。C-L、HR及A-C-L均上调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和缺氧内皮细胞CD31、vWF及下调α-SMA表达,又以A-C-L效果最佳。联合应用SRI-011381后A-C-L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作用减弱。A-C-L抑制HCMEC中TGF-β1/Snail表达、下调CTGF分泌。提取A-C-L干预的HCMEC上清液培养CF,其CF活化和胶原合成低于HCMEC上清液培养的CF。结论: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其机制,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下调内皮细胞中TGF-β1/Snail,以旁分泌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旁分泌 黄芪 红花-葶苈子药对 转化生长因子-β1/Snail通路 协同 成纤维细胞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红花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曦烨 阿都沁夫 +2 位作者 韩晓静 姜明洋 白梅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红花在临床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A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A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 红花在临床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A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A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灌胃8 mL/kg的酒精以建立AALI模型,给药组大鼠以4.29 g/kg/天的剂量灌胃红花提取物。利用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鉴定与AALI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研究红花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调控机制。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发现,灌胃后红花提取物减轻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红花组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红花提取物具有肝保护作用。通过分析火山图,共鉴定出30种与AAL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这些生物标志物中,红花可以对21个标志物产生回调效果。研究发现,红花可能通过对脂肪酸、磷脂、胆汁酸、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的调控作用从而对AALI产生治疗效果。本文为红花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的靶器官-脑组织的成分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红平 王彩霞 +10 位作者 彭博 刘荣霞 李冰 陈腾飞 李峰 车向宜 宋玲 高云航 罗倩 叶祖光 张广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后,其靶器官脑组织的活性成分,分析其可能的作用特点。方法:6只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连续给药7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处死动物,取血浆和脑组织,分析入血成分,并... 目的:探讨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后,其靶器官脑组织的活性成分,分析其可能的作用特点。方法:6只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连续给药7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处死动物,取血浆和脑组织,分析入血成分,并对潜在入脑成分进行检测和验证。结果:采用Full mass/dd-MSMS模式,以目标峰的一级谱图的分子量的组成及二级质谱图的分子离子峰进行定性分析;并依据入血成分作为潜在入脑成分,将其输入到包含列表内,进行样品检测。结合数据库mzcloud和ChemSpider的结果,对潜在入脑成分进行搜索,根据保留时间、一级质量数和二级质谱数据,共发现了13个入脑成分,其中大豆苷、胆酸、紫苜蓿酮、3′-O-methylviolanone、胡椒碱已用标准品验证。色氨酸、茴香脑、异木香酸和腺苷已通过mzCloud数据库进行二级碎片信息比对。结论:如意珍宝片中的降香、荜茇、甘草膏、肉桂、木香、黄葵子、牛黄、红花等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进入靶器官脑组织中,发挥其疗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藏药 如意珍宝片 多次给药 组织定性 脑组织 靶器官 牛黄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红花治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曦烨 韩晓静 +2 位作者 姜明洋 白梅荣 许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7-906,I0006,共11页
临床上,红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chronic alcoholic liver injury,C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C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以8 mL/k... 临床上,红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chronic alcoholic liver injury,CALI)有很好的疗效,但治疗机制不甚明确。因此,阐明红花治疗CALI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模型组大鼠以8 mL/kg酒精连续灌胃28天,建立CALI模型;给药组大鼠分别以高(4.290 3 g/kg)、中(1.430 1 g/kg)、低(0.476 7 g/kg)剂量灌胃红花提取物。采用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与CALI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研究红花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调控机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处理组学数据的分类问题。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实验发现,高剂量红花提取物减轻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红花组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高剂量红花提取物具有肝保护作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5.8%,分类效果良好。通过火山图分析共鉴定出20种与CAL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红花可以对这些生物标志物产生回调效果。研究表明,红花可能通过对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汁酸、氨基酸、维生素E代谢的调控作用而对CALI产生治疗效果。本研究可为红花的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红花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戈 郭美丽 +1 位作者 张汉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布于我国11个省份的红花药材(共36份样品)进行色谱分离,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布于我国11个省份的红花药材(共36份样品)进行色谱分离,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运行时间为60 m in;流速1.0 m l/m in;检测波长265 nm;室温为20℃。使用“中药指纹图谱工作站”(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等编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种质红花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其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来自我国11个省份的不同种质红花药材可以聚为两类,生长于西北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生长于中部、南部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红花种质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别明显。结论:红花种质化学组成差异显著,固定种质来源对保障红花质量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红花及其药对挥发油的气相-质谱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顾蕾蕾 武露凌 +2 位作者 李祥 陈建伟 李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及其药对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C-MS方法分析,G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红花挥发油成分主要是十二烷酸、棕榈酸54种成分等。桃仁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苯甲醛6种成分...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及其药对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C-MS方法分析,G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红花挥发油成分主要是十二烷酸、棕榈酸54种成分等。桃仁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苯甲醛6种成分等。药对桃仁红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二烷酸、苯甲醛、棕榈酸40种成分等。结论:药对(桃仁加红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基本是桃仁、红花各自单味药成分的叠加,但21种成分不存在于单提挥发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红花 药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颗粒中红花、附子和甘草的薄层鉴别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清林 尹华 +1 位作者 谢斌 朱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817-818,I0003,共3页
目的:利用薄层色谱法对补肾活血颗粒中红花、附子和甘草进行鉴别,从而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在不同展开系统中,利用薄层色谱法对补肾活血颗粒中主要药材:红花、附子和桃仁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最佳的展开系统中,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 目的:利用薄层色谱法对补肾活血颗粒中红花、附子和甘草进行鉴别,从而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在不同展开系统中,利用薄层色谱法对补肾活血颗粒中主要药材:红花、附子和桃仁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最佳的展开系统中,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可靠,可作为补肾活血颗粒中红花、附子和甘草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颗粒 红花 附子 甘草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恒温法预测红花的有效期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金梅 姚辰 +1 位作者 李昌勤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7,283,共6页
通过经典恒温法进行加速试验,采用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各红花样品中的含量,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推测出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温度时间下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稳定性,并预测红花在阴凉条件(20℃)下的有... 通过经典恒温法进行加速试验,采用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各红花样品中的含量,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推测出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温度时间下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稳定性,并预测红花在阴凉条件(20℃)下的有效期为1.20年。说明红花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差,因此需在阴凉条件下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经典恒温法 有效期 高效液相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冲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智华 陆履雯 +1 位作者 王海英 徐玲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2-14,共3页
对补阳还五汤冲剂中的川芎、红花进行薄层色谱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对本品中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甲甙建立定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具简单易行,结果可靠、专属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 补阳还五 红花 川芎 薄层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及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建初 张晓菊 +3 位作者 杨卫兵 夏蕾 陶晓南 白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5-1846,1849,共3页
目的:观察红花含药血清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P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培养、RT-PCR、Western blotting、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观察在常氧、缺氧... 目的:观察红花含药血清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P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培养、RT-PCR、Western blotting、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观察在常氧、缺氧、复氧及红花含药血清干预等不同条件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缺氧组1、6和12h各个时点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水平与同时点常氧组明显差异。缺氧1h后再给氧(缺氧复氧组)1、6和12h后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缺氧组及常氧组;缺氧1h后再给氧同时给予红花含药血清干预各个时点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条件下P-选择素及ICAM-1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红花注射液对其有显著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胞间黏附分手1 血管内皮细胞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煎和共煎对红花黄色素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志福 文爱东 +2 位作者 蒋永培 梅其炳 张三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5-676,共2页
目的 :探讨单煎和共煎条件对红花中红花黄色素 (saffloryellowSY)含量的影响。 方法 :药材水提醇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波长为 40 3nm处检测。结果 :红花单煎的SY含量明显高于共煎法 ,红花与当归共煎后SY的含量明显小于与其他饮片共煎... 目的 :探讨单煎和共煎条件对红花中红花黄色素 (saffloryellowSY)含量的影响。 方法 :药材水提醇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波长为 40 3nm处检测。结果 :红花单煎的SY含量明显高于共煎法 ,红花与当归共煎后SY的含量明显小于与其他饮片共煎后的SY含量。结论 :红花与当归、川芎、桃仁共煎会降低红花黄色素的煎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红花 中药煎剂 煎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宁夏红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大年 丁润梅 汪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565-11567,共3页
[目的]测定宁夏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选择HNO3-H2O2作为红花样品消化的酸溶体系,利用微波密闭消解系统对样品进行消解,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宁夏红花中Cu、Fe、Zn、Ca、K、Mg、Na和Mn等8种无机元素进行检测;通过加样回收率试... [目的]测定宁夏红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选择HNO3-H2O2作为红花样品消化的酸溶体系,利用微波密闭消解系统对样品进行消解,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宁夏红花中Cu、Fe、Zn、Ca、K、Mg、Na和Mn等8种无机元素进行检测;通过加样回收率试验,验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宁夏红花中Cu、Fe、Zn、Ca、K、Mg、Na和Mn元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6.45%、102.0%、95.3%、99.1%、96.8%、99.5%和98.9%;含量分别为25.311、808.61、110.52、16 885.92、10 611.01、1 820.3、52.35和2 285.4μg/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精确,可满足红花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为研究红花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产品品质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flos carthami) 原子吸收法 微量元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寒凝血瘀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宁 董娟妮 +7 位作者 吴一振 陈向梅 夏丽 彭莉蓉 于洁 廖莎 刘勤社 郑晓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建立寒凝血瘀大鼠体内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苏木对HSYA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寒凝血瘀模型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服红花单煎液和红花-苏木合煎液,于给药后5... 目的建立寒凝血瘀大鼠体内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苏木对HSYA在寒凝血瘀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寒凝血瘀模型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服红花单煎液和红花-苏木合煎液,于给药后5、10、20、30、45、60、90、120、150、210、270min眼底静脉丛取血,20%三氯乙酸水溶液沉淀蛋白,采用RP-HPLC法检测给药不同时间后大鼠血浆中HSYA的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红花单用组相比,红花与苏木配伍后,大鼠血浆中HSYA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峰浓度Cmax及分布半衰期t1/2α增大(P<0.01),表观分布容积V1/F和清除率CL/F减小(P<0.01)。结论苏木可促进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对红花中HSYA的吸收,降低HSYA在体内的分布,从而发挥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苏木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寒凝血瘀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色谱快速制备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莹 武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77-8479,共3页
[目的]测定中压色谱快速法制备的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得到粗提物,以此粗提物直接进行中压制备色谱分离,经2步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花黄色素,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中压色谱快速法制备的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得到粗提物,以此粗提物直接进行中压制备色谱分离,经2步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花黄色素,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5个主要色谱峰中峰面积最大的是HSYA,而保留时间分别为30.930(1号峰)、32.803(2号峰)、36.981(3号峰)和40.316 min(4号峰)的4个色谱峰紫外最大吸收都在240和403 nm左右,紫外光谱图与HSYA一致,根据文献推测为红花黄色素类成分;经测定红花黄色素含量为75.14%。[结论]首次采用中压色谱从红花大孔树脂粗提物中分离红花黄色素,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flos carthami) 中压制备色谱 大孔吸附树脂 红花黄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中的甘草和红花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志川 于杰 刘圆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9-631,共3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复方中的甘草、红花2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采用TLC法可以定性鉴别中药复方中的甘草,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该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红花因阴性有干扰,不能用TLC...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复方中的甘草、红花2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采用TLC法可以定性鉴别中药复方中的甘草,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该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红花因阴性有干扰,不能用TLC法将其鉴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甘草 红花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等5种药材中农药(666、DDT)残留量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德康 陈建伟 任仁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7-88,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红花、延胡索、大青叶、板蓝根、桔梗及土壤中所含农药666。
关键词 农药残留量 分析研究 红花 延胡索 大青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红花药对配伍的提取动力学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海红 陈冰 +4 位作者 董静怡 陈思邈 陈开 陈伟燕 张宇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3,I0028,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和红花配伍后黄酮的提取动力学过程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菲克第一扩散定律为纽带,建立配伍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此方程计算获得其提取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及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随着提取温度升高,总黄... 目的研究丹参和红花配伍后黄酮的提取动力学过程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菲克第一扩散定律为纽带,建立配伍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此方程计算获得其提取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及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随着提取温度升高,总黄酮提取速率加快,浓度升高,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且通过Arrhenius方程求得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数表观活化能Ea=18 875.3 J/mol,同时验证了两者共同的提取物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实验所建立的丹参和红花配伍的黄酮提取物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该动力学模型描述了丹参红花配伍中黄酮的动态溶出过程,为丹参红花配伍等复方制剂的提取工艺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为临床配伍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丹参 配伍 提取动力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热转化的HPLC/UV/MS特征图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爱农 姚苗苗 王大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通过HPLC/UV/MS技术研究红花注射液(红花)的热转化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初步判定。方法以红花药材超声水提取液和热提取的特征峰变化与红花注射液作比较。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Alltima C18(250mm×4.6 mm,5μm);流动... 目的通过HPLC/UV/MS技术研究红花注射液(红花)的热转化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初步判定。方法以红花药材超声水提取液和热提取的特征峰变化与红花注射液作比较。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Alltima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0.2%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403 nm;体积流量0.8 mL/min;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正、负离子一级扫描,扫描范围(m/z)200~1 200。结果标示出了红花热转化图谱中的4个特征峰,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10 min)及其同分异构体(21 min)的峰对热是稳定的,橙酮(42 min)的峰对热是不稳定的,查尔酮(33 min)的峰是受热后产生的。结论该方法揭示了红花注射液和红花药材中热稳定物质、热不稳定物质的转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红花 热转化特征图 HPLC/UV/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黄、槐米、红花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伟华 郑智敏 刘桂亭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330-333,共4页
采用人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方法测试了三种中草药——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浓度为2.5、5.0、7.5和10mg/ml时诱发的SCE频率为7.0±0.52~15.76±0.81,与空白对... 采用人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方法测试了三种中草药——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大黄、槐米和红花水提取物的浓度为2.5、5.0、7.5和10mg/ml时诱发的SCE频率为7.0±0.52~15.76±0.81,与空白对照组自发SCE频率(6.12±0.40)相比,除大黄水提取物2.5mg/ml剂量组以外.均具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或P<0.001)。三种中草药水提物的应用剂量和SCE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揭示此三种中草药水提物对人血淋巴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大黄,槐米水提物并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突变性 大黄 红花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