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8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TPMT常见基因突变无关的硫唑嘌呤不良反应
1
作者 吕静 江阳 +1 位作者 刘娟娟 李佳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报告1例与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常见基因突变无关的硫唑嘌呤不良反应。患者男,69岁。全身红斑、水疱、糜烂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和腋下散在甲盖至鸡蛋大红斑和糜烂面,表面可见少许黄白色和血性分泌物,尼氏征阳性... 报告1例与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常见基因突变无关的硫唑嘌呤不良反应。患者男,69岁。全身红斑、水疱、糜烂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和腋下散在甲盖至鸡蛋大红斑和糜烂面,表面可见少许黄白色和血性分泌物,尼氏征阳性;口腔黏膜可见大片糜烂面和充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直接免疫荧光示IgG和C3胞间网状沉积。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均阳性。诊断:寻常型天疱疮。治疗:予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硫唑嘌呤治疗。患者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与TPMT常见基因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基因突变 骨髓抑制 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6A(KAT6A)基因突变致Arboleda-Tham综合征13例病例系列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曦 刘恋 +3 位作者 吴冰冰 李慧萍 王素娟 王慧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背景国际上已陆续报道100多例KAT6A基因突变致Arboleda-Tham综合征(ARTHS)病例。目的 总结KAT6A基因突变致ARTHS的临床与遗传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分子医学中心经高通量测序发现... 背景国际上已陆续报道100多例KAT6A基因突变致Arboleda-Tham综合征(ARTHS)病例。目的 总结KAT6A基因突变致ARTHS的临床与遗传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分子医学中心经高通量测序发现的KAT6A基因致病变异的患儿,收集其临床信息和基因检测结果;以KAT6A、Arboleda-Tham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从2015年1月至2024年6月具有临床资料和基因变异分析的病例报道。主要结局指标KAT6A基因突变致病患儿的基因型与表型特征。结果 本研究纳入13例病例,男10例,女3例。除1例为新生儿外,其余12例均存在神经发育障碍,1岁以上患儿均有语言发育迟缓。基因检测年龄从生后5 d至7岁8月龄,检测到13例患儿分别携带KAT6A基因的杂合致病变异,包括6个移码、4个无义、2个错义和1个拷贝数缺失变异;其中,除G1549S和R1019*已报道外,其余11个变异位点均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总结本文和已报道的114例临床和基因变异信息齐全的病例,发现113例患儿均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64.6%(73/113)肌张力异常,12.4%(14/113)出现癫痫,6.2%(8/113)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基因变异类型以截短变异(包括无义和移码变异)为主,占86%(98/114),其中R1129*(12例)和R1024*(9例)为热点致病变异位点;对114例患儿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分析,发现癫痫在错义变异组(3/13,23.1%)的比例高于截短变异组(11/98,11.3%);而血液系统异常病例仅见于截短变异组。结论 KAT6A基因突变致ARTHS患儿以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癫痫和血液系统异常为主要表型,基因变异类型以截短变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T6A Arboleda-Tham综合征 ARTHS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3
作者 徐若琛 贾竟 +6 位作者 赵振华 冯乐丞 代启森 苗长青 张桢 孔祥东 郑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分析11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建立相应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收集11个WAS家系的病史信息和临床资料。采集家系1~5、11中先证者(患儿)与母亲(妊娠期)外周静脉血,抽取胎儿羊水或绒毛样本,采集家系6~10... 目的:分析11个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建立相应的产前诊断策略。方法:收集11个WAS家系的病史信息和临床资料。采集家系1~5、11中先证者(患儿)与母亲(妊娠期)外周静脉血,抽取胎儿羊水或绒毛样本,采集家系6~10中先证者(患儿)与母亲外周静脉血,应用二代基因测序、Sanger测序以及突变效应预测等对WAS基因的外显子区及侧翼序列进行分析,确定突变位点并进行产前诊断。结果:11个家系中先证者均有血小板减少、感染和出血等临床症状。共检出10种WAS基因致病突变,其中c.273G>A、c.361-2A>T、c.1183_1191del、c.331_332insCC为新发突变,致病性分析表明均具有致病性。产前诊断表明5个家系中的胎儿携带与先证者及其母亲相同的突变,决定终止妊娠,5个家系决定对先证者进行临床治疗,1个家系中的先证者及母亲携带c.946dupC移码突变,但胎儿基因检测正常,完成遗传咨询。结论:11个家系共发现10个WAS基因致病突变,其中4个突变为首次报道;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明确WAS患者病因、进行产前诊断可避免有家族史的WAS家庭再次生育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WAS基因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合蛋白4基因突变致少年型肾消耗病1例报告
4
作者 姜治仲 高宇 +1 位作者 蔡斌 周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2,共4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年龄为12岁1个月,因“多饮多尿1年,下肢酸痛1周、加重伴乏力2 d”,于202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2021年6月27日患儿至我院儿科就诊,血生化检查示血钾1.7 mmol/L、尿素14.6 mmol/L、肌酐280μmol/L,尿常规示蛋白质弱阳性,... 1病例资料患儿男,年龄为12岁1个月,因“多饮多尿1年,下肢酸痛1周、加重伴乏力2 d”,于202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2021年6月27日患儿至我院儿科就诊,血生化检查示血钾1.7 mmol/L、尿素14.6 mmol/L、肌酐280μmol/L,尿常规示蛋白质弱阳性,心电图示T波改变、ST段缩短。曾在7岁时行鼻息肉切除术,转归良好;1年前可疑“腰部外伤”史,未处理。否认家族性肾脏疾病、周期性麻痹病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6/66 mm Hg(1 mm Hg=0.133k Pa),BMI27.3kg/m^(2);颈下、腋窝及腹股沟可见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消耗病 肾结合蛋白4 基因突变 终末期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分布及酶活性分析
5
作者 杨冬梅 王光丽 +6 位作者 庾冬兰 曾丹 郑海青 唐文军 冯乔 李凯 朱春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5-1411,共7页
目的:分析桂林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分布特征及其酶活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桂林地区4554例新生儿脐带血样本,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G6PD基因突变,其中4467例同时进行速率法G6PD活性测定。结果:在4467例G6PD活... 目的:分析桂林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分布特征及其酶活性。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桂林地区4554例新生儿脐带血样本,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G6PD基因突变,其中4467例同时进行速率法G6PD活性测定。结果:在4467例G6PD活性检测中,检出G6PD缺乏症新生儿162例(3.63%)。其中男性142例(6.04%),女性20例(0.94%),男性G6PD缺乏症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在4554例基因突变检测中,检出G6PD基因突变新生儿410例(9%),其中男性171例(7.13%),女性239例(11.09%),女性基因突变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共检出9种单一突变以及4种双重杂合突变,其中c.1388G>A(33.66%)、c.1376G>T(23.66%)、c.95A>G(16.34%)为主要突变。同时接受酶活性与基因突变检测的新生儿,检出G6PD基因突变的男性酶活性显著低于女性(P<0.001),在携带c.1388G>A、c.1376G>T、c.95A>G、c.1024C>T、c.871G>A突变的新生儿中,同种突变的男性新生儿酶活性均低于女性(P<0.001)。此外,在男性G6PD缺乏症新生儿中,c.1388G>A、c.1376G>T、c.95A>G、c.1024C>T、c.871G>A突变组的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及c.519C>T突变组(P<0.05)。结论:明确桂林地区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和基因突变谱,分析酶活性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桂林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防治和个性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地区 G6PD缺乏症 新生儿 基因突变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1例及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张晗 陈远萍 +2 位作者 黎涵懿 孙芸芸 朱宪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常表现为骨骼及牙齿发育异常,是一种由Runx2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文章对1例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采用先证者查证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全身状况、口腔专科及基因检查,证...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常表现为骨骼及牙齿发育异常,是一种由Runx2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文章对1例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采用先证者查证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全身状况、口腔专科及基因检查,证实了一个新的无义突变exon7c.1078C>T,p.Gln360*杂合变异(p.Q360X),并分析了Runx2基因突变与CCD表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 Runx2基因 基因突变 正畸牵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特征分析
7
作者 蒋英杰 刘言 +3 位作者 孙波 何宗杰 丁丹 白辰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9-620,共12页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N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肿瘤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v-raf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N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肿瘤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v-raf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突变状态及错配修复(MMR)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46例NRAS基因突变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检测NRAS、KRAS、PIK3CA、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MMR、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RAS基因突变CRC患者中,NRAS基因单一位点突变者占98.35%(537/546),NRAS基因双位点突变者占1.65%(9/546),NRAS和KRAS基因同时突变者占1.47%(8/546),未检出PIK3CA、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NRAS基因突变类型包括Q61R(或Q61K、Q61L、Q61H)突变(266/546,48.72%)、G12D(或G12S)突变(154/546,28.21%)、G13R(或G12C、G12V、G12A、G13V)突变(134/546,24.54%)和A146T突变(1/546,0.18%)。其中,G13R(或G12C、G12V、G12A、G13V)突变更容易发生在原发于直肠的CRC患者(P=0.035);与该位点未突变患者相比,突变患者虽然肿瘤最大径更大(P=0.029),但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更长(P=0.028)。在NRAS基因突变的患者中,HER-2阳性与神经周围浸润相关(P=0.003),MMR蛋白表达缺陷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小(P=0.041)且与NRAS双位点突变相关(P=0.018)。结论 NRAS基因突变CRC可能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与分子表型,为后续CRC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潜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NRAS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错配修复蛋白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预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伯琪 曹云太 +2 位作者 杨瑷如 侯昱胤 曹明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作为CRC分子分型的关键指标,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肿瘤预后的评估以及复发风险的预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病理活检作为诊断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金标准,虽具有确诊价值,但侵入性操作和可重复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治方案选择中的应用。鉴于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且精准检测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方法,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本文旨在对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在预测CRC相关基因突变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突变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1A2基因突变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慧敏 赵昊天 +2 位作者 郑宁 张涵 邵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热,最高达39℃,伴呕吐胃内容物,持续性的左侧肢体无力。既往有类似发热、惊吓后左侧肢体无力史,并在短期内恢复,家属诉幼时疑似发热后智力较同龄人低,未进行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ATP1A2 磁共振成像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全外显子杂交捕获基因测序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潇 熊婵玉 +2 位作者 张赟 纪娟娟 周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112例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为6类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病理石蜡或活检标本,采用基于杂交捕获的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不同类型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绘制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样本突变图谱。按照TMB的高低分为高TMB组和低TMB组。比较不同类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12例消化系统肿瘤样本中共检测到276个突变,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TP53基因(67%),其次是KRAS基因(34%)。TP53基因在COAD中突变最为显著,其次是LIHC;KRAS基因在PAAD中突变最明显。T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5~8号外显子上,KRAS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2号外显子上。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共同突变的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MB和低TMB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MSI患者的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肿瘤类型和TMB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基因突变 TP53基因 KRAS基因 肿瘤突变负荷 微卫星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分析预测肺癌特定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可玲 黄群豪 +1 位作者 金俊杰 高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4,共4页
CT能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成像技术,可获得不同能量水平的图像,其定量参数分析能够精确地评估疾病的特征,为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明确肺癌的基因突变状态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前提,然而传统的方法要使用有创的手段提取样本进行检测... CT能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成像技术,可获得不同能量水平的图像,其定量参数分析能够精确地评估疾病的特征,为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明确肺癌的基因突变状态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前提,然而传统的方法要使用有创的手段提取样本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一种更为便捷可用的无创基因突变预测的方法.目前能谱CT的定量参数用于肺癌特定基因预测的研究已经在多个方面开展.本文将对能谱CT定量分析在预测肺癌特定基因突变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肺癌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公文婧 朱锋(综述) 李杰(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0-47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临床普及,研究证据不断揭示特定髓系相关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克隆演化进程中的关键驱动作用。这些分子遗传学异常不仅与疾病预后呈现显著相关性,更为精准医疗时代的...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临床普及,研究证据不断揭示特定髓系相关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克隆演化进程中的关键驱动作用。这些分子遗传学异常不仅与疾病预后呈现显著相关性,更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干预的分子靶点。当前临床实践中,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R)是指导MDS患者分层治疗的主要决策工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世界中仍有部分病例的临床转归与IPSS-R预测结果存在偏差,该现象提示传统预后模型可能需要整合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实现精准预测。本文就基因突变在MDS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其在疾病恶性克隆演变驱动、风险分层体系优化及其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因突变 预后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扈利红 苏小丽 +7 位作者 王家璇 张春燕 胡伍悦 赵思璐 崔续馨 曹宇琛 高广勋 高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1038,共8页
目的分析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的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初诊BCR∷ABL阴性MPN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3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 目的分析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的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初诊BCR∷ABL阴性MPN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3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3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14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统计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其中72例通过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了69种MPN相关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08例MPN患者中,96.15%(200/208)患者检测出至少1个驱动基因突变(JAK2、CALR、MPL),0.48%(1/208)患者同时检出JAK2和CALR两种驱动基因突变。将136例仅检测了驱动基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最常见的JAK2(110例)基因突变与临床资料的关系。JAK2基因突变组与无JAK2突变组相比,白细胞计数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72例MPN患者应用NGS技术检出40个基因共173个突变,人均检出(2.40±1.40)个突变。TET2、ASXL1和TP53为最常见的非驱动基因突变,44.4%(32/72)患者检出至少其中一个突变。与未检出这三个基因突变相比,TET2、ASXL1、TP53突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脾大发生率较高、骨髓纤维化程度更严重。22.22%(16/72)患者检出高危基因突变(high-molecular risk category,HMR),与无HMR突变患者相比,HMR突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小板计数较少、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1%的概率较高、脾大发生率较高、骨髓纤维化程度更严重。ASXL1基因突变仅发生于PMF患者中,且ASXL1突变的PMF患者(12例)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1%的概率较高,有更严重的骨髓纤维化程度。结论约96%的MPN患者检出驱动基因阳性,其中JAK2突变率较高。各亚组有不同的非驱动基因突变模式,其中ASXL1突变仅出现在PMF患者中,且ASXL1突变的PMF患者骨髓纤维化程度更明显,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驱动基因 高危基因突变 JAK2 ASX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突变特征
14
作者 姜贝贝 尹义强 +4 位作者 刘瑞静 刘稳 薛景丽 李敏 李培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 探讨碘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RAIR-PTC)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基因突变特征构建PTC基因... 目的 探讨碘难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RAIR-PTC)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基因突变特征构建PTC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采用多重PCR测序对37例RAIR-PTC肿瘤样本和36例放射性碘治疗有效PTC肿瘤样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PTC肿瘤样本突变,并统计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RAIR-PTC肿瘤检测到BRAF、TERT、TP53、AKT1、NRAS等基因突变,BRAF V600E突变率为70.3%,TERT启动子突变率为24.3%。RAIR-PTC常表现为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以BRAF或RAS和TERT启动子的共突变最为常见,而且此共突变与PTC肿瘤无进展生存显著相关。结论 基因突变的累积可促进RAIR-PTC的发生。TERT启动子突变是PTC的晚期事件,TERT启动子突变及BRAF或RAS和TERT启动子共突变有助于评估PTC患者碘难治的可能性,此特征患者应密切监测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尽早采取精准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放射性碘治疗 基因突变 TERT启动子突变 BRAF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B3基因突变致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5
作者 孙瑞雪 张晓岚 +1 位作者 刘霄霄 杜红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518,共4页
报告1例儿童遗传性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男,8岁。全身反复红斑及水疱7年,甲异常8年。皮肤科检查:腰、腹、背部及双小腿可见大小不等糜烂和结痂,伴色素沉着,指(趾)甲甲床和甲母质萎缩及瘢痕形成,部分甲缺失,口腔内牙釉质发育不... 报告1例儿童遗传性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男,8岁。全身反复红斑及水疱7年,甲异常8年。皮肤科检查:腰、腹、背部及双小腿可见大小不等糜烂和结痂,伴色素沉着,指(趾)甲甲床和甲母质萎缩及瘢痕形成,部分甲缺失,口腔内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龋齿。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基因检测示患儿及其父母均存在LAMB3基因突变,父母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患儿表现为复合杂合突变,突变位点与父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 交界型 基因检测 LAMB3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LK2基因突变与一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任重远 陶琴 +4 位作者 张郁青 程维礼 张莱 梁晴 方旭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目的对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导致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CM)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1例72... 目的对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导致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CM)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1例72岁男性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8例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基因,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一代验证。结合家系成员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性,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致病基因进行挑选和筛查。结果该家系筛查出包括先证者(Ⅱ5)在内的5例DCM患者(Ⅱ2、Ⅲ3、Ⅲ5、Ⅲ7),且基因检测发现均存在MYLK2基因的c.704C>T(p.S235L)突变。其他家系成员未见异常,均无临床表型,排除家族性DCM。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突变位点在多个物种之间保守性较高,氨基酸突变后极性发生改变,突变型MYLK2和野生型MYLK2蛋白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异,三级结构突变位点处发生了变化。结论MYLK2基因c.704C>T(p.S235L)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基因突变 蛋白质结构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R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颅内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17
作者 龚小沉 杨毅 +3 位作者 李肇坤 邹新宇 左家财 唐宇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报道1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颅内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39岁女性,以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言语欠清晰,构音障碍,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等体征;在抗... 报道1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颅内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39岁女性,以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言语欠清晰,构音障碍,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等体征;在抗凝治疗基础上行机械取栓、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去骨瓣减压、针对病因予以降细胞治疗;治疗后静脉窦完全再通,最终预后良好。CALR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所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病例的诊疗策略为临床类似病例的识别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基因突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机械取栓 接触性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NRAMP5基因突变水稻品种在恩施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18
作者 揭春玉 王林 +3 位作者 吴双清 吴尧 韩玉 杨宝红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湖北省恩施部分区域土壤富硒但镉含量超标的问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引进了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培育的2个具有镉低积累特性的OsNRAMP5基因突变水稻品种——莲两优1号与韶香100,试种并研究其在富硒高镉土壤背景下的降镉效... 针对湖北省恩施部分区域土壤富硒但镉含量超标的问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引进了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培育的2个具有镉低积累特性的OsNRAMP5基因突变水稻品种——莲两优1号与韶香100,试种并研究其在富硒高镉土壤背景下的降镉效果及对恩施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莲两优1号与韶香100均表现出对镉的吸收能力显著低于对硒的吸收能力,糙米镉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0.2 mg·kg^(-1),且糙米硒含量达到了国家富硒稻谷标准(0.04~0.30 mg·kg^(-1));与原始对照品种相比,莲两优1号与韶香100的糙米硒含量及硒富集系数没有明显差异。在综合性状方面,莲两优1号比韶香100在产量和抗性上更优,但因莲两优1号生育期较长,在恩施地区需进一步开展试验明确其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NRAMP5基因突变 镉低积累 富硒 湖北省恩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突变Cowden综合征相关单侧多中心乳腺癌及同时性、异时性双侧乳腺癌3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儒 杨旭 +8 位作者 屈洋 连杰 张家慧 黄欣 陈畅 任新瑜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20,共5页
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引发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常被称为Cowden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 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引发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常被称为Cowden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其与早发性、多发性乳腺癌高度相关。本文报道3例PTEN基因突变相关单侧多中心乳腺癌及同时性、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并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治经验及随访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治PTEN基因突变相关乳腺癌及Cowden综合征人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突变 乳腺癌 双侧乳腺癌 Cowden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6812例亲子鉴定案例中39个STR基因座突变特征分析
20
作者 叶琴 居晓斌 +2 位作者 吴蕾 陈群 徐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3-1300,共8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3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受理的6812例亲子鉴定案例,采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 目的:分析江苏省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3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突变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受理的6812例亲子鉴定案例,采用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检测39个STR基因座的突变情况,对突变率、突变来源和步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812例认定亲子关系的案例中,三联体1680例,二联体5132例。共发现214例突变案例,总突变率2.52%。其中,D12S391基因座突变率最高,达0.3297%(28/8492),其次为Penta E、FGA、D21S11、D18S51、D3S1358基因座,突变率均在0.20%以上。突变来源分析中,父源突变189例,母源突变20例,不明原因突变5例,父源突变显著高于母源(P<0.001)。203例(94.86%)突变为一步突变,二步突变9例,FGA和D21S11基因座三步突变各1例。结论:亲子鉴定中39个STR基因座总突变率较高,达2.52%,具有性别和地区差异,在亲子鉴定实践中需加以重视,该结果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STR基因座突变情况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鉴定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突变 法医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