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特征、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7
1
作者 荀渊 潘岳林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各要素优化衔接、结构合理、供需适配、协同联动、持续改进为关键特征,最终指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政策目标。当前,我国在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过程中面临教师教育机构与制度体系衔接相对不足、教师教育院校分布不均、教师供给体系和培养层次偏低、各教师教育参与主体协同乏力和教师培养与培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优化职前教师供给体系,加强教师协同体系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教育区域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兴洲 刘徐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6,共7页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 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与教师教育者虽同为教育实践者,但二者在教育责任、认知方式与实践表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责任由关注“当下学生发展”转向兼顾“长久教育生态”;二是认知方式由“具身认知”转向“实践理性”;三是实践表现由“熟练应对教学情境”转向“价值与能力相统一”。教师到教师教育者从“经验主体”到“伦理主体”的身份嬗变,彰显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教师教育者这一身份的本质。在现实中,将教师教育者视为卓越教师身份的自然延伸忽视了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重构的质变过程,好教师就是好的教师教育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教育者的培养理应纳入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者 实践智慧 教学机智 身份转型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国价值、内容体系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生全 董照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 引导教师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塑造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以“高质量”为核心,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形成系统,夯实教师综合管理改革的质量监测系统,形成支持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保证系统。从“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经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为此,要依托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以优化治理效能为杠杆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教师队伍发展,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根本捍卫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勇 曹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8,87,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和践行体育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职业信仰重塑、专业能力提升、师德境界升华的三维建构,解析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构建“教育家型教师”转型理论框架:价值导向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专业能力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本领与根基;师德师风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品德与操守。据此,提出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向:筑牢信仰之魂,锚定体育教师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锻造才智之魂,夯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策略;磨砺凝心之魂,涵养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尤妤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学习情境,通过构建边界模糊、多元对话的互动空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学习和知识创新。通过目标共识、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和过程共管的中介机制,推动教师教育者实现从纵向传承到横向拓展的学习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伙伴学习模式 跨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10
作者 李明 张旸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4,86,共9页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乡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命线,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乡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命线,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其遵循乡村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升级、乡村师资配置优质均衡的公平性升级、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专业性升级、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厚植的责任性升级和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的保障性升级的内在逻辑。为此,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实现路径包括以空间正义理念促进城乡空间平衡与公共规制、以高质量教育公平弥合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立德树人与守正创新新方向、以教育数字化助力数字化基建升级与资源互享等方面,从而建成教育强国之师并筑牢强国建设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乡村教师队伍 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质量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R:教研新范式
11
作者 孙发勤 曾祥翊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48,共10页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教师个性化与规模化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教研新形态;揭示了智能精准教研的五大特征: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并分析了教研主体、证据、情境、模式和生态等核心要素的转型;技术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基座,包括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课堂话语文本数据;实践层面,提炼了系统化的教学诊断方法、动态发展的教师画像体系及创新的教研活动模式;生态层面,提出了包含政府、教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学校的GEBUS多元协同生态系统模型,并探讨了教研文化重塑的必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研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人机协同 教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朱宁波 晋春霞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多维精神特质,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变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深化大学教师的专业认知,明晰教育的育人价...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多维精神特质,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变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深化大学教师的专业认知,明晰教育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涵养大学教师的专业情意,增强专业情感认同;有助于激发大学教师的专业追求,驱动理念向实践转化。教育强国背景下,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必须深入挖掘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价值,激活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行为自觉”;发挥教育家的榜样示范作用,筑牢“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理想;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探索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科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型教师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诉求与实践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模式变革进路
13
作者 苗光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38,共5页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扬帆远航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论述是全面指导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是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扬帆远航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论述是全面指导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教育高质量发展给教师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培养理念应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培养目标应回应“立德树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以多元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模式变革从实践探索层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建立“MCUS”跨界培养机构、回归生命与生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教育模式变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模式 现实诉求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红色基因:“抗大”铸魂强师之道与时代传承
14
作者 王运来 张傲冲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实现,需要通过对中国优秀教师的历史回溯探寻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对中国教育家精神红色基因的发掘与传承。其中,作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办学的典范,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实现,需要通过对中国优秀教师的历史回溯探寻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对中国教育家精神红色基因的发掘与传承。其中,作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办学的典范,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代表性。历经磨砺的抗大教师,在为党育人中融合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在师生共进中沟通仁爱之心与育人智慧,在教学合一中践行躬耕态度与弘道追求,堪称教育家式教师队伍的红色典范。抗大采取筑牢教师整体地位、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支持教师自律自强等方式铸魂强师,实现教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抗大铸魂强师的历程与方式也启示当下,在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构建教师培育共同体,多元协同推动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教师队伍建设 铸魂强师 红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机遇、困境与突破路径
15
作者 王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57-61,共5页
AI技术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心理评估与诊断能力、职业场景适配能力、智能工具应用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以及协同育人能力。当前,AI赋能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能发展面临技术转化能力的结构性... AI技术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心理评估与诊断能力、职业场景适配能力、智能工具应用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以及协同育人能力。当前,AI赋能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能发展面临技术转化能力的结构性缺失、伦理规范与责任界定的模糊性、培训体系的碎片化与低适配性、人文关怀与技术效率的价值冲突等障碍。未来,需要构建“中职适配”的三维技能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创新分层实践培养机制,加速技能提升;搭建多元协同生态网络,提供发展支撑;制定简明清晰的伦理规范,保障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心理健康教师 AI 专业技能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他者”:数字时代师德建设的异化与重构
16
作者 赵洪杰 吕建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4,共5页
数字技术重塑了教育的权力结构与伦理关系,教师的道德角色面临工具理性侵蚀、情感疏离加剧、技术异化加深等挑战。借助于“他者伦理”视角,剖析数字时代师德建设所面临的道德主体性消解、情感劳动异化、伦理边界模糊等三重困境。建议践... 数字技术重塑了教育的权力结构与伦理关系,教师的道德角色面临工具理性侵蚀、情感疏离加剧、技术异化加深等挑战。借助于“他者伦理”视角,剖析数字时代师德建设所面临的道德主体性消解、情感劳动异化、伦理边界模糊等三重困境。建议践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推进师德建设从“技术规训”转向“生命关怀”。在认知维度促使教师从“技术驯服”走向“道德自觉”,在关系维度实现师生交往从“数据依赖”回归“生命对话”,在制度维度推动师德评价从“绩效评估”转向“关怀评价”,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重构数字时代的师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师德建设 师生关系 他者理论 马克思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17
作者 李玉顺 韩梦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共9页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创新性模式融合构建、变革性实践纵深探索、价值性定位系统厘清以及系统性路径前瞻规划等挑战。研究基于价值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进行了学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长期和近中期视角,描绘了“以教育理念为原点,以终身学习为趋向,以育人生态为框架,以关键场景为坐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进而提出立足教育痛难点突破、关注数据赋能学校变革、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变革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强调以持续迭代为原则探索、拥抱、驾驭和适应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围绕智能环境、教师素养、技术依赖和伦理安全等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创新 素养成长型课堂 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4.0发展:内涵、场景及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伟远 谢青松 +2 位作者 许玲 宗序连 赵宏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职业教育4.0是工业4.0时代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题中之义,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培养适应智能社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教育生态的根本变革。其内涵涵盖五大维度:教育理念革新、智能化基础设施重构、... 职业教育4.0是工业4.0时代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题中之义,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培养适应智能社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教育生态的根本变革。其内涵涵盖五大维度:教育理念革新、智能化基础设施重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转型、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和教师数智素养提升,并呈现出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动态匹配、大规模和个性化学习结合、智能素养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主要特征。人工智能的关键应用场景包括:管理智能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政策规划与资源分配;教学支持创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课程设计、自动化行政任务,赋能教师聚焦创造性教学;个性化学习服务,借助自适应平台提供定制化内容与实时反馈。基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根本性变革,需从五个方面进行应对:完善“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政策布局,推动产教协同;制定技术标准,保障数据互通与伦理规范;强化教师数字素养与智能教学能力;推广免费开源工具,降低应用成本;采用多维度的智能评价模式,实现教育质量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4.0 智能化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缘何“沉浸”与“浅止”——基于中西部五省县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苏豪 王晶莹 +1 位作者 白荐楠 李玉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共7页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西部五省县域的15名乡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参与的复杂影响因素与深层内在机制,发现乡村教师的网络研修参与受到课程教学改革、线上参与优势、内容适切有用、社群文化影响、考核奖励体系五个推力因素吸引,额外教研需求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平台功能缺陷三个拉力因素排斥,以及教师发展动力、技术适应性两个中间障碍与个人因素影响。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工程的迭代优化与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应用为王,加强乡村数字生态建设;实施主体驱动,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动力;进行乡土重塑,创生县域本土教研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网络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慧 李晖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4,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推动“双师型”教师德技并修、赋能“双师型”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激励“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基于此,应结合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遵循认知逻辑、情感逻辑、意志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强化理性认知、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反思内化和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促进教育家精神更好地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