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MFAC的交直流微电网分布式二次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畅 郑涛 +1 位作者 李鹏宇 卜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5,I0003,共13页
针对现有交直流微电网分布式二次控制(distributed secondarycontrol,DSC)受分布式电源一次控制参数影响较大、通信拓扑结构复杂、二次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MFAC的交直流微电网DSC(MFAC-DSC),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历史采样... 针对现有交直流微电网分布式二次控制(distributed secondarycontrol,DSC)受分布式电源一次控制参数影响较大、通信拓扑结构复杂、二次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MFAC的交直流微电网DSC(MFAC-DSC),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历史采样数据在线估计其动态线性化参数,解决了传统方法受一次控制参数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优化DSC的通信结构和控制策略,避免了互联变流器参与二次控制通信,解决了互联变流器通信失效影响DSC的问题;推导了MFAC-DSC系统收敛性,给出了稳定收敛条件。基于交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在多种工况下验证了MFAC-DSC的可行性,与传统的DSC策略的对比结果表明:MFAC-DSC方法有效减少分布式电源下垂系数变化带来的功率波动,保证下垂系数有更大的调节范围,同时解决了互联变流器通信失效造成的控制失效和母线电压偏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微电网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分布式二次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运行模型
3
作者 郑焕坤 孙耀斌 韦凯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31,共10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能交换。基于此文章提出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运行模型,以储能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处罚成本、网损和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1-范数和∞-范数描述风电输出选择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解决风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与电压越限风险的孤岛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育炜 肖迁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金昱 陆文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功率点钳位的微电网群互联变换器功率分配方法,当重负荷接入时,有越限风险的子微网功率钳位于其阈值,保证频率与电压稳态不越限;再次,在子微网控制层,设计一种基于频率与电压微分前馈补偿的子微网瞬时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保证频率与电压动态不越限。基于此,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参数的设计过程。最后,多工况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频率越限风险 电压越限风险 分层协调控制 功率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电力与FACTS及DFACTS技术 被引量:162
6
作者 韩英铎 严干贵 +1 位作者 姜齐荣 黄民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9期1-7,20,共8页
信息社会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新挑战 ,指出发展 FACTS及 DFACTS技术是满足信息电力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我国大区电网互联及其电压稳定、无功补偿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发展STATCOM应是我国 FACTS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并阐述了 STATCOM研究... 信息社会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新挑战 ,指出发展 FACTS及 DFACTS技术是满足信息电力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我国大区电网互联及其电压稳定、无功补偿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发展STATCOM应是我国 FACTS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并阐述了 STATCOM研究的重点课题。同时指出在 DFACTS方面我国应加强系统化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电能质量问题对不同用户影响的试验研究、电能质量监测和评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电力 电能质量 FacTS DFacTS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特性分析与研究进展
7
作者 向阳 秦亮 +5 位作者 谭甜源 李志伟 张辉 刘钊汛 郭汶璋 刘开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5-1605,I0064,共22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充电桩等直流柔性负荷的接入,交直流互联供电可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高比例宽频输出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导致了配电网惯量水平和阻尼能力持续降低,为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和主动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交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表现形态和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又为电能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思路。为此,该文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网架结构和控制策略出发,深入分析、总结了新形势下的电能质量特性,梳理归纳了已有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和优化治理措施。最后,从交直流配电网的特性角度展望了电能质量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主动治理策略的未来方向,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基本形态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优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并联型高效率AC/DC变换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继红 于志 吕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5,共4页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在宽范围输入交流电压和负载条件下,均达到90%以上的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ac/DC变换器 并联武结构 电能分配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AC-Link高压充电电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政权 刘庆想 +1 位作者 王庆峰 李伟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125-13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新型充电电源,在各个工作过程都能实现零电流开关。采用电荷量分配的控制策略,分析电网电压对换流相位的影响。对输入线电流、线电流谐波和开关电流进行了仿真,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平均... 提出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新型充电电源,在各个工作过程都能实现零电流开关。采用电荷量分配的控制策略,分析电网电压对换流相位的影响。对输入线电流、线电流谐波和开关电流进行了仿真,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平均充电速率为62.5 kJ/s,功率密度为0.6 W/cm^3;电流波形能够很好地跟随电压波形,实现高的功率因数,每相总的电压谐波含量小于2%,总电流谐波含量小于10%;矩阵开关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且实现软切换过程时,能够实现高的效率;在阻性条件下,效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电源 电荷量分配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两相支撑调控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国伟 王艺博 +3 位作者 刘闯 朱炳达 郭东波 张翰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4,共7页
针对配电网中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电压跌落/骤升给敏感负荷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两相支撑调控型混合配电变压器(HDT)。该HDT由直接式AC/AC变换器与传统工频变压器组合而成,能够根据负荷需求进行电压幅值与相... 针对配电网中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电压跌落/骤升给敏感负荷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两相支撑调控型混合配电变压器(HDT)。该HDT由直接式AC/AC变换器与传统工频变压器组合而成,能够根据负荷需求进行电压幅值与相角的柔性调控。对所采用的直接式AC/AC变换器拓扑及其调制策略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HDT系统结构。依托HDT系统结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HDT系统的电压幅值与相角调控范围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通过搭建1 kW的实验原理样机,对所提出的HDT系统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电变压器 传统工频变压器 直接式ac/ac变换器 电压幅值调控 电压相角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布式电压调控的AC-AC型主动电力弹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闯 陈皓楠 +4 位作者 韩子娇 郭东波 蔡国伟 葛延峰 朱炳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746,共10页
电力弹簧(electric spring,ES)作为一种电能质量优化装置,对关键负载与非关键负载进行区分使得电力弹簧在对关键负载进行保护时,非关键负载无法运行在其额定电压下,而且其调压能力受到线路参数的限制。针对传统ES在实际电网中工作时的... 电力弹簧(electric spring,ES)作为一种电能质量优化装置,对关键负载与非关键负载进行区分使得电力弹簧在对关键负载进行保护时,非关键负载无法运行在其额定电压下,而且其调压能力受到线路参数的限制。针对传统ES在实际电网中工作时的被动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双极性直接式AC-AC变换器的主动电力弹簧(AC-AC based active electric spring,AC-AES)实现分布式调压。AC-AES不再对关键负载与非关键负载进行区分,对用户负载进行统一控制,从而使其调压变得主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分别验证所提装置通过调节电压调控负载功率的可行性,以及在波动电网中稳定负载电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弹簧 直接式ac-ac变换 负载功率调控 分布式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交流三芯电缆改直流运行下的载流量研究
12
作者 秦睿 杨鑫 +3 位作者 黎昊聪 陈阳宁 李甘霖 谢炀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3,共11页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 直流配电网具有便于接入分布式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等优点,但新建直流配电网投资大且周期长,故可考虑将交流电缆改为直流运行。基于热-电-流耦合,对10 kV三芯交流电缆在3种直流运行方式和3种敷设方式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载流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增容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敷设方式一致时,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电缆载流量最大;当直流运行方式一致时,沟槽敷设电缆载流量最大;对于任意敷设方式,10 kV交流电缆在单极式和三极式直流运行方式下,电缆输电容量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排管敷设单极式运行工况下,增长率最大,为22.58%;而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输送容量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沟槽敷设双极式运行工况下,负增长率最大,为-4.37%,但双极式直流运行方式适用于电缆单相故障难以修复的交流电缆线路的直流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交流三芯电缆 热电流耦合 交改直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配电网多目标协同控制优化
13
作者 夏曼 万梓若 +3 位作者 李蓓 杨泽宇 刘均乐 荣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7-2718,共12页
引入智能软开关和储能元件构成柔性互联配电网,并接入传统调控设备与其协调运行,以此实现对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多目标优化控制。首先,搭建柔性互联能量互济配电网的模型,使用二阶锥松弛和线性化将原始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 引入智能软开关和储能元件构成柔性互联配电网,并接入传统调控设备与其协调运行,以此实现对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多目标优化控制。首先,搭建柔性互联能量互济配电网的模型,使用二阶锥松弛和线性化将原始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以便使用Gurobi求解器求解;其次,以最小化配电网电压偏差和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使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对柔性互联能量互济配电网控制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并通过熵权-TOPSIS法选取合适解;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多目标配电网优化控制进行算例仿真,从控制模型、优化算法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包含储能的智能软开关与传统调控设备协调运行的配电网优化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减小电压偏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智能软开关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式AC/AC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及其在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艺博 张瀚文 +3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闯 郭东波 朱炳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满足未来配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实现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城市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的直接式AC/AC型混合配电变压器(AC/AC-HDT)。提出了AC/AC-HDT的拓扑结构并对其运行原理、优势进行分析与对比。基于此,结合现... 为满足未来配电网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实现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城市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的直接式AC/AC型混合配电变压器(AC/AC-HDT)。提出了AC/AC-HDT的拓扑结构并对其运行原理、优势进行分析与对比。基于此,结合现有配电环网的主要闭环方式,提出了含AC/AC-HDT的城市配电环网组网方案。基于配电环网潮流调控基本原理,给出了AC/AC-HDT在城市配电环网潮流调控中的策略流程。通过实验室AC/AC-HDT原理样机的搭建以及含AC/AC-HDT的双电源配电环网潮流调控效果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直接式AC/AC-HDT拓扑的合理性以及其在配电环网潮流柔性调控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电变压器 直接式ac/ac型变换器 配电环网 潮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的故障电流分布及对过流保护整定的影响
15
作者 杨之翰 王峰 朱佳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新能源具有输出感性电流和吸收感性电流的双向电流源特点,这使得含新能源交流电网表现出与传统电网不同的故障电流分布,给过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带来影响。为使整定计算适应含新能源的故障工况,研究含新能源交流电网... 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新能源具有输出感性电流和吸收感性电流的双向电流源特点,这使得含新能源交流电网表现出与传统电网不同的故障电流分布,给过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带来影响。为使整定计算适应含新能源的故障工况,研究含新能源交流电网的故障电流分布,然后给出不同故障电流分布的新能源输出定量条件,探讨故障电流分布对过流保护整定的影响。仿真论证故障电流分布和定量条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交流电网 过流保护 故障电流分布 相电气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调控:科学问题与技术框架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王振浩 王翀 刘宇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91,共15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HDN运行调控技术的3个科学问题,并以多类型可控设备协同、源-网-荷-储高度互动化和市场化需求为研究主线,从稳定控制、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电力市场机制辅助调控以及“平台+数据”数字化集成调控4个方面,提出了HR-HDN的运行调控技术框架。最后,对HR-HDN运行调控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稳定控制 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 电力市场辅助调控 数字化集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随机性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卫志农 马智刚 +2 位作者 陈胜 郑玉平 吴通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8-2219,I0010,共13页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功率与节点电压幅值比值为状态变量,在已有交流线性化潮流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性化潮流模型;然后,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的概念和模型,结合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和径向迭代搜索算法生成可观测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空间。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在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上准确、直观的反映光伏出力的随机性,进而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准确安全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 光伏预测误差 核密度估计 线性化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微电网谐波功率分布式共享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涛 路晓庆 +1 位作者 董旭柱 蒋屹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60-3069,共10页
交流母线电压的电能质量是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将含逆变器接口的分布式发电机连接到微电网母线上,重点研究了含非线性负荷的微电网谐波功率共享问题。为了解决非线性负荷引起的电压畸变,设计了谐波下垂控制器和模型预... 交流母线电压的电能质量是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将含逆变器接口的分布式发电机连接到微电网母线上,重点研究了含非线性负荷的微电网谐波功率共享问题。为了解决非线性负荷引起的电压畸变,设计了谐波下垂控制器和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器,替代传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协同一致协议,使每个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谐波功率在公共耦合点均匀分布。该方法可以提高微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防止电网扰动和馈线阻抗失配,使谐波功率在分布式发电机组之间精确地按比例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实现谐波功率共享和改善公共耦合点电压谐波失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孤岛微电网 谐波功率共享 模型预测 分布式控制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风从 王子墨 +2 位作者 仝方遒 冯翔 赵宜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共8页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机性对雷达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主动星座图扩展(ACE)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功率分配原则导致叠加星座出现混叠的原因,并给出在不同调制阶数的最佳功率分配;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ACE技术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可行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信噪比下,当功率分配最佳时能同时达成雷达信号高检测率和通信符号最低误码率。ACE技术的使用同时保证了优良的雷达性能和通信端的低误码率,对叠加信号的PAPR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 功率分配 峰均包络比 主动星座图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VLMZVM的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环流抑制方法
20
作者 杨向真 刘灿 +3 位作者 杜燕 张徐进博 张涛 施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2-284,共13页
为解决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多机有源中点钳位(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间的低频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大矢量的新型十三矢量调制(VLMZVM)策略。通过建立多机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零序环流模型,分析零序环流产... 为解决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多机有源中点钳位(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间的低频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大矢量的新型十三矢量调制(VLMZVM)策略。通过建立多机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零序环流模型,分析零序环流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检测零序环流状态,实时选择虚拟大矢量或实际大矢量合成方法来抑制零序环流,并提出区分奇偶扇区的矢量分配方法快速选择合成矢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VLMZVM策略能在电流突变、参数不一致、全功率因数范围都具有很好的环流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分布式发电 功率因数 虚拟矢量 环流抑制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