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ISION OF HSK TOOLING SYSTEM IN HIGH SPEED MACHINING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贵成 吴卫国 +2 位作者 王树林 裴宏杰 沈春根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material mechanics, the orientation precision of the hohl schaft kegel(HSK) tooling system in static and dynamic states i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material mechanics, the orientation precision of the hohl schaft kegel(HSK) tooling system in static and dynamic states i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lamping force and the shank taper is obtained. And a proper clamping force is found to be essential to assure the axial and radial orientation precisions of the HSK tooling system in high speed machining (HSM).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HSK tooling system can keep high precision at the high rotational speed is that the actual axial clamping force keeps the two surfaces of the shank and the spindle in contact all th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machining HSK tooling system orientation pr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test o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based on high speed photography and SURF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峰林 高世桥 +1 位作者 赵婕 高崇仁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dynamic test of MEMS, a dynamic system for the vibration test o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based on high speed photography is introduced. Firstl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hardware is intr...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dynamic test of MEMS, a dynamic system for the vibration test o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based on high speed photography is introduced. Firstl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hardware is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image tracking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by the test using the template matching algorithm, the mean shift algorithm and the SURF algorithm. The vibration curve shows that high speed photograph combined with SURF algorithm is faster, more ac- curate, and more suitable for the vibration test o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After the frequency a- nalysis and related interpolation,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gyroscope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photograph SURF micro machined gyroscope dynamic test VIBRATION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ault time prediction method for high speed rail BTM unit based on multi method interactive validation
3
作者 Limin Fu Junqiang Gou +2 位作者 Chao Sun Hanrui Li Wei Liu 《High-Speed Railway》 2024年第3期164-171,共8页
The 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unit of the on-board train control system is a crucial component.Due to its uniqu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complex environment,this unit has a higher fault rate within the on-board... The 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unit of the on-board train control system is a crucial component.Due to its uniqu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complex environment,this unit has a higher fault rate within the on-board train control system.To conduct fault prediction for the BTM unit based on actual fault data,this study proposes a prediction method combining reliability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and achieves the fusion of predi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through multi-method interactive validation.Firstly,a method for predicting equipment fault time targeting batch equipment is introduced.This method utilizes reliability statistics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the remaining faultless operating time distribution considering uncertainty,thereby 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faultless operating probability of the BTM unit.Secondly,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BTM unit’s fault mechanism,the small sample size of fault cases,and the potential presence of multiple fault features in fault text records,an individual-oriented fault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optimized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Bayes-GBRT)is proposed.This method achieves better prediction results compared to linear regression algorithms and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 algorithms,with an average absolute error of only 0.224 years for predicting the fault time of this type of equipment.Finally,a multi-method interactive valid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enabling the fusion and valid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resul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dicted fault time and the actual fault time conform to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and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verifying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modification of BTM units,effectively reducing maintenance costs and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thus ha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value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rail BTM unit Remaining faultless operating time machine learning Multi method interactive ve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Speed Lapping of SiC Ceramic Material with Solid (Fixed) Abrasives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 杨鑫宏 +2 位作者 尚春民 胡孝勇 胡忠辉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225-228,共4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to machine SiC ceramic material through the method of high speed plane lapping with solid(fixed) abrasives after the critical condition of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is th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to machine SiC ceramic material through the method of high speed plane lapping with solid(fixed) abrasives after the critical condition of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are chiefly related to the granularity of abrasives for brittle materials such as SiC ceramic. It is easily realized to machine SiC ceramic in the ductile mode using W3.5 grit and a high efficiency, low cost and smooth surface with a surface roughness of R_a 2.4?nm can b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ceramic MATERIAL high speed LAPPING with SOLID ABRASIVE machining in DUCTILE mode surface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邓志兴 谢康 +5 位作者 王武斌 徐林荣 李泰灃 苏谦 王迅 刘宝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4,共9页
目前缺少一种快速、超前、综合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限制了路基动响应和累积变形数据的利用程度,易导致对路基的服役性能评价不充分、甚至在运营期间劣化等问题。因此,基于激振测试和机器学习(ML)提出一种高铁路基动力... 目前缺少一种快速、超前、综合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限制了路基动响应和累积变形数据的利用程度,易导致对路基的服役性能评价不充分、甚至在运营期间劣化等问题。因此,基于激振测试和机器学习(ML)提出一种高铁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利用大型激振器模拟高速列车荷载,以快速获得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动响应(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和累积变形;其次,基于优选的最佳ML模型对累积变形进行超前预测,探索累积变形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综合路基动响应评估和路基累积变形评估,实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评价,并依托杭绍台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激振试验过程中,路基最大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和累积变形分别为42.5 kPa、8.496 m/s^(2)、3.26 mm,均小于各自阈值50 kPa、10 m/s^(2)和15 mm;优选得到性能最佳的LSTM模型,并基于LSTM模型得到累积变形预测值稳定于3.27 mm,表明累积变形满足超前评估要求。综合路基动响应和路基累积变形评估结果,得到该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能较好。相关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为高速铁路智能运维提供超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激振测试 机器学习 动力响应 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M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林胜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76,共5页
介绍了高速加工 (HSM )技术的内涵、需求及其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 ,表明了HSM能在保证产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生产率、低成本制造 ,并对我国航空工业中HSM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航空制造 高速加工 hsm 铣削设备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不确定性理论的路基全断面压实度评估方法
7
作者 郝哲睿 陈晓斌 +4 位作者 肖宪普 闫宏业 李泰灃 尧俊凯 谢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9-663,共15页
为实现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快速可靠的评价,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提出路基全断面压实度的评估方法。首先,建立预测最大干密度ρ_(dmax)的PSO-BPNN-AdaBoost(PBA)模型,通过填料的料源参数(d_(max)、b、m、EI、LAA、W_(ac)和W_(af))快速准确... 为实现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快速可靠的评价,基于不确定性理论提出路基全断面压实度的评估方法。首先,建立预测最大干密度ρ_(dmax)的PSO-BPNN-AdaBoost(PBA)模型,通过填料的料源参数(d_(max)、b、m、EI、LAA、W_(ac)和W_(af))快速准确地获得ρ_(dmax);其次,引入Bootstrap算法修正PBA模型,通过区间形式量化ρ_(dmax)预测过程中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最后,开展现场试坑试验,获取现场填料的实测干密度ρ_d和料源参数,并基于克里金插值(Kriging)算法获得路基试验段全断面的ρ_d和料源参数分布,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到路基全断面压实度区间评估结果。结合现场试验,将全断面压实度区间评估方法应用于西南地区某站场路基施工最优摊铺厚度的确定,克服传统填料填筑碾压质量评价中仅依赖随机点干密度测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局限性。结果表明,ρ_(dmax)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包括认知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计算认知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方差可以获得预测总误差的方差,从而实现ρ_(dmax)预测过程中不确定性的量化。选取置信度95%对应的参数构建填料ρ_(dmax)预测区间,此时预测区间覆盖率(Prediction Interval Coverage Probability,P_i)、平均预测区间宽度(Mean Prediction Interval Width,M_p)和覆盖宽度综合指标(Coverage Width-based Criterion,C_w)分别为100%、0.469 0 g/cm和0.469 0 g/cm~3,且预测区间可较好地覆盖填料ρ_(dmax)实测曲线。在现场碾压过程中,选取填料摊铺厚度为40~50 cm,可使路基结构压实质量达到较好的状态。研究成果提高了基于机器学习评估路基压实度结果的可靠性,并对高铁路基的压实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 机器学习 不确定性理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R和HSM的复杂曲面类零件高速加工
8
作者 吴亚辉 邓小玲 闫艳燕 《煤矿机械》 2015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前,常见的CAM类软件如UG,Mastercam等在加工领域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速加工方面,这些软件缺乏针对性的优化,只能对切削刀路做简单的拐角圆滑及减速处理,局部加工仍然存在安全隐患。Solidcam高速加工模块中的HSR和HSM对切削刀... 目前,常见的CAM类软件如UG,Mastercam等在加工领域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高速加工方面,这些软件缺乏针对性的优化,只能对切削刀路做简单的拐角圆滑及减速处理,局部加工仍然存在安全隐患。Solidcam高速加工模块中的HSR和HSM对切削刀路及连刀路径中的所有拐角都进行光顺处理,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停顿,使机床保持连续运动。对某零件利用HSR和HSM进行加工,结果证明,加工过的曲面质量较高,编程效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m HSR Solidcam 高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轨迹滑轨连杆机构的移栽机投栽配合研究
9
作者 李文灏 姬江涛 +3 位作者 金鑫 林诚 李鹏飞 李明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7,共6页
针对移栽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投栽配合不当出现的伤苗、漏苗等问题,利用定轨迹滑轨连杆机构将取投苗机构与接栽苗机构联立,设计了一种定轨迹滑轨连杆式投栽一体式机构,并通过单一动力源实现投栽过程耦合,提高了栽植稳定性。根据机构的工... 针对移栽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投栽配合不当出现的伤苗、漏苗等问题,利用定轨迹滑轨连杆机构将取投苗机构与接栽苗机构联立,设计了一种定轨迹滑轨连杆式投栽一体式机构,并通过单一动力源实现投栽过程耦合,提高了栽植稳定性。根据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运动学模型,通过ADAMS运动学仿真,找出了移栽机取栽机构的3组配合位置。此机构满足取投作业与接栽作业要求,为进一步研究移栽作业的投栽配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栽机 定轨连杆机构 投栽配合 最佳投苗点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CT机主轴承试验技术研究
10
作者 郝邦国 李玉川 +1 位作者 刘丹丹 杨喜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CT机主轴承作为CT机的机架与扫描部分之间的连接件,是CT机的关键零部件。随着CT机的更新换代,对主轴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研发的高速CT机主轴承装机使用前必须进行模拟试验,以验证轴承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为此,以某型号高速CT机主轴承为... CT机主轴承作为CT机的机架与扫描部分之间的连接件,是CT机的关键零部件。随着CT机的更新换代,对主轴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研发的高速CT机主轴承装机使用前必须进行模拟试验,以验证轴承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为此,以某型号高速CT机主轴承为例,从轴承实际工作状况出发,对主轴承工作转速、偏转角度、载荷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制造一款专用的试验平台。对该型号轴承进行试验,试验的顺利进行,既表明该轴承的设计制造达到预期目标,也证明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CT机 轴承 试验机 加载 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控制的造纸机传动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凤景 谢丽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高速造纸机是造纸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传动系统的设计在工业自动化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PLC控制系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潜力。结合造纸机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分析高速造纸机传动系统设计需求,从整体结构、硬件结构等多方面介绍... 高速造纸机是造纸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传动系统的设计在工业自动化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PLC控制系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潜力。结合造纸机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分析高速造纸机传动系统设计需求,从整体结构、硬件结构等多方面介绍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以期为造纸工业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高速造纸机 传动系统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ML-AdaBoost模型的级配碎石最优压实参数智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斌 郝哲睿 +4 位作者 谢康 闫宏业 李泰灃 尧俊凯 邓志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42-5056,共15页
为实现高铁路基级配碎石填料最优压实参数快速准确的确定,对填料的最优压实参数及其智能预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共振作用下振动压实参数确定方法,综合压实物理和力学指标得到级配碎石填料最优压实状态下的最优频率f_(op)和最优含水率w_... 为实现高铁路基级配碎石填料最优压实参数快速准确的确定,对填料的最优压实参数及其智能预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共振作用下振动压实参数确定方法,综合压实物理和力学指标得到级配碎石填料最优压实状态下的最优频率f_(op)和最优含水率w_(op);其次,通过填料性能试验建立级配碎石填料特征与f_(op)和w_(op)的关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算法明确影响f_(op)和w_(op)的主控特征;最后,将主控特征作为输入特征建立预测f_(op)和w_(op)的3种典型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并融合Ada Boost算法解决基础ML算法的不足,建立PSO-ML-Ada Boost模型。结合三层次预测模型评价体系确定最优预测模型,并基于消融分析进一步验证最优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取w_(op)为临界含水率,f_(op)为填料的固有频率,可获得级配碎石填料压实状态最优的试样;揭示影响f_(op)和w_(op)的主控特征为最大粒径d_(max)、级配参数b和m,粗骨料细长比Ei、洛杉矶磨耗L_(aa)、吸水率W_(ac)和W_(af);综合三层次评价结果,得到PSO-BPNN-Ada Boost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Cei(f_(op)/w_(op))值为12.2645/1.8382,低于其他ML融合算法,为最优预测模型;结合消融分析结果发现,PSO-BPNN-Ada Boost模型的输入参数对于f_(op)和w_(op)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算法所得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最优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路基填料最优压实参数的确定提供新思路,并对高铁路基的压实质量智能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级配碎石 振动压实 主控特征 机器学习 消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
13
作者 任忠先 张杰 +1 位作者 魏国丰 杜雨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212,共5页
激光切割机铣削过程中会因工件变形导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波浪状,表面局部区域高低不等,致使机床的浮动轴偏离实际运动轨迹,影响工件铣削加工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采用运动学理论、矩... 激光切割机铣削过程中会因工件变形导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波浪状,表面局部区域高低不等,致使机床的浮动轴偏离实际运动轨迹,影响工件铣削加工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采用运动学理论、矩阵转换函数建立激光切割机床运动数学模型,利用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机等搭建激光切割机床高速铣削加工控制模型,使用负反馈控制算法、位移误差函数控制机床铣削加工浮动轴运动,即当浮动轴执行上浮或者下浮运动时,若浮动轴运动轨迹偏离预设轨迹,调节PLC控制器参数来驱动电机控制作业,使其反向运动,直到落在预设轨迹上,实现铣削加工的高精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工件的铣削加工质量高,高速铣削过程中上浮点、下浮点控制误差最大值分别为6 mm、6 mm,铣削加工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激光切割机床 浮动轴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和脑电特征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研究
14
作者 张光远 王灿 陈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尚未结合多源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在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眼动和脑电特征进行软分类作为决策层输入的基础上,结合上一时间点疲劳状态判别结...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尚未结合多源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在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眼动和脑电特征进行软分类作为决策层输入的基础上,结合上一时间点疲劳状态判别结果,利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层融合得到最终的判别结果。通过采集20名行车调度员的模拟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研究方法在疲劳状态判别方面准确率达到93.75%。可以看出,信息融合判别的准确率高于单纯依靠眼动和脑电特征的方法,增加上一时间点的疲劳判别结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并且改进的模型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和脑电特征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 支持向量机 D-S证据理论 疲劳状态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高速超声振动车削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振龙 张翔宇 +2 位作者 王刚 徐广涛 赵明皞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50,共8页
在可替代性弱且常被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前提下,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高质切削面临挑战。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完整性不佳和使役性能有待提升难题,开展了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车削试验,分析了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技... 在可替代性弱且常被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前提下,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高质切削面临挑战。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完整性不佳和使役性能有待提升难题,开展了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车削试验,分析了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技术对钛合金Ti-6Al-4V表面完整性和已加工表面耐磨损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而为钛合金Ti-6Al-4V的高质量加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切削,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有效降低了钛合金Ti-6Al-4V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表面强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以及增强了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速切削 表面完整性 耐磨损性能 超声振动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特征的高速网络视频流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乐鑫 吴桦 +2 位作者 杨骏 程光 胡晓艳 《集成技术》 2024年第5期19-29,共11页
现有的视频流量识别方法主要针对特定平台,且大多需要捕获完整的流量,不适合高速网络管理。研究提出一种在采样后的高速流量中识别来自多个平台视频流量的方法。基于多个视频平台传输协议的普遍特性提取特征构建复合特征空间,并进一步... 现有的视频流量识别方法主要针对特定平台,且大多需要捕获完整的流量,不适合高速网络管理。研究提出一种在采样后的高速流量中识别来自多个平台视频流量的方法。基于多个视频平台传输协议的普遍特性提取特征构建复合特征空间,并进一步处理这些特征,以消除采样对特征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取特征向量,并训练分类模型。研究使用带宽为10 Gbps、采样率为1∶32的高速网络流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高速网络中快速识别多平台的视频流量,且识别准确率大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网络 视频流 快速识别 机器学习 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高速包装机成品烟条输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锐 李鑫 +3 位作者 梁勇 秦怀斌 张号 张国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为解决FX高速包装机成品烟条输送过程中损耗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成品烟条输送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变频电机、输送链板、限位装置及下滑装置4个部分组成,通过传感器监控成品烟条的运输过程,出现成品烟条堵塞时立即停止包装机和输送链板... 为解决FX高速包装机成品烟条输送过程中损耗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成品烟条输送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变频电机、输送链板、限位装置及下滑装置4个部分组成,通过传感器监控成品烟条的运输过程,出现成品烟条堵塞时立即停止包装机和输送链板,并实时调整变频电机的速度,实现成品烟条的均匀运输,减少停机次数;通过限位装置对成品烟条进行平衡、减速,保证成品烟条在下滑装置的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降低成品烟条的损耗。以某卷烟厂生产的实际为对象对该装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后成品烟条损耗降低30%,成品烟条滑落和掉落的问题降低到0,运输过程中成品烟条堵塞的次数减少70%,为提高FX高速包装机的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X高速包装机 烟条输送装置 变频电机 限位装置 成品烟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的高速造纸机收卷部纸幅张力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线媚 柳美平 颜翠翠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68-72,102,共6页
收卷部纸幅张力与造纸质量之间存在决定关系。为保证高速造纸机的造纸质量,提出基于PID的高速造纸机收卷部纸幅张力智能控制方法。模拟高速造纸机收卷部工作过程,在静止和动态状态下,智能检测高速造纸机收卷部实时纸幅张力,确定高速造... 收卷部纸幅张力与造纸质量之间存在决定关系。为保证高速造纸机的造纸质量,提出基于PID的高速造纸机收卷部纸幅张力智能控制方法。模拟高速造纸机收卷部工作过程,在静止和动态状态下,智能检测高速造纸机收卷部实时纸幅张力,确定高速造纸机收卷部电机参数与纸幅张力之间的关系,利用PID算法计算纸幅张力控制量,将其转换为收卷部电机控制量,生成收卷部纸幅张力控制指令,实现高速造纸机收卷部的纸幅张力智能控制。通过效果测试得出结论:综合考虑理想和干扰两种工况,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化设计方法控制下,收卷部纸幅张力的控制误差降低了3.2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高速造纸机 收卷部 纸幅张力 干扰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高速纸机干燥部热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娟娟 寇杰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73-76,80,共5页
造纸机干燥部的热力调控系统作为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对促进能效提升与实现成本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基于此,着眼于高速纸机干燥段的能耗及其工作过程,通过将干燥部划分为蒸汽冷凝水系统、气罩通风系统及热回收系统三个关键部分,并针对性... 造纸机干燥部的热力调控系统作为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对促进能效提升与实现成本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基于此,着眼于高速纸机干燥段的能耗及其工作过程,通过将干燥部划分为蒸汽冷凝水系统、气罩通风系统及热回收系统三个关键部分,并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参数计算方法,旨在实现对干燥部能耗的精确优化。基于西门子S7-300 PLC平台,进一步设计了一套高效的热力控制系统,涵盖了控制重点的深度分析、硬件配置选择以及软件设计方案,力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我国造纸工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纸机 干燥部 能耗 S7-300 PLC 热力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机场隧道悬臂掘进机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20
作者 冯上泽 丁祖德 +3 位作者 郭永发 丁文云 刘正初 王畅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19-328,共10页
为研究高铁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机场区地表沉降变化特征,以渝昆高铁下穿长水机场隧道工程为例,结合隧道下穿机场区地表位移的实时自动监测数据,深入分析悬臂掘进机法施工引起的机场区地表横向和纵向沉降规律。结果表明:1)地表沉... 为研究高铁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机场区地表沉降变化特征,以渝昆高铁下穿长水机场隧道工程为例,结合隧道下穿机场区地表位移的实时自动监测数据,深入分析悬臂掘进机法施工引起的机场区地表横向和纵向沉降规律。结果表明:1)地表沉降时程变化整体表现为平稳波动、快速发展、趋于稳定3个阶段,地表沉降的快速增加主要集中在上台阶通过监测点后至下台阶通过监测点前的时间段内;2)修正Peck公式能较好地表征悬臂掘进机施工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分布特征,地表最终沉降为7.3~25.0 mm,地层损失率为0.16%~1.01%,横向影响范围为4.0D~5.3D(D为隧道开挖跨度),最不利区域集中在隧道两侧各1.3D,需重点监测;3)受上侧既有机场货运通道斜交、隐伏溶洞以及岩石产状等不均匀地质条件的影响,部分断面的地表沉降槽分布整体向右侧偏移;4)不同开挖阶段引起的地层损失及地表沉降量有明显差异,上、下台阶和仰拱开挖阶段引起的地层损失率依次减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分别占总沉降的81.3%、17.0%和1.7%;5)纵向沉降规律表明,地表纵向最终沉降曲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纵向影响范围为3.2D~6.0D,具体表现为开挖面前方1.3D~2.3D和后方1.4D~3.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悬臂掘进机法 地表沉降 地层损失率 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