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_(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的合成、性质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敬平 郭东杰 牛景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9-584,共6页
以α-H_(6)P_(2)W_(18)O_(62)·nH_(2)O,Y_(2)O_(3),DMSO(二甲亚砜)为原料合成了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1),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 以α-H_(6)P_(2)W_(18)O_(62)·nH_(2)O,Y_(2)O_(3),DMSO(二甲亚砜)为原料合成了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1),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Mr=5803.06,a=1.7614(4)nm,b=3.1527(6)nm,c=2.1523(4)nm,β=90.40(3)°,V=11.963(4)nm^(3),Dc=3.222g·cm^(-3),μ=18.566mm^(-1),Z=4,F(000)=10464。由17342个可观测衍射点犤I≥2σ(I)犦用于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得一致性因子R=0.0745,wR=0.1438。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中两个Y^(3+)离子的配位环境均为八配位的畸变双冠三棱柱构型。CV行为研究表明,标题化合物中阴离子(pH=5.5)存在五步还原过程,得电子数依次为1,1,1,1,2。化合物的IR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态条件下配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磷钨酸 合成 晶体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四硫富瓦烯与碘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左琦 马龙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9-1876,共8页
采用缓慢挥发溶剂的方法合成了硫原子桥联芳基取代四硫富瓦烯(Ar‑S‑TTF)与碘的3种电荷转移复合物(1+·)(I_(3))·I_(2)、(2^(+·))(I_(5))·I_(2)和(3^(2+))(I_(3))_(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对... 采用缓慢挥发溶剂的方法合成了硫原子桥联芳基取代四硫富瓦烯(Ar‑S‑TTF)与碘的3种电荷转移复合物(1+·)(I_(3))·I_(2)、(2^(+·))(I_(5))·I_(2)和(3^(2+))(I_(3))_(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对其进行了表征。复合物(1+·)(I_(3))·I_(2)为C2/c空间群,1+·呈椅式构型。化合物1与碘之间在溶液中和复合物中电荷转移一致。复合物(2^(+·))(I_(5))·I_(2)为P1空间群,2^(+·)呈椅式构型。复合物(3^(2+))(I_(3))_(2)为Pbca空间群,3^(2+)呈独特的平面构型。化合物2和3与碘之间在溶液中和复合物中呈现不同的电荷转移。复合物中聚碘阴离子呈现不同的堆积结构:由I_(3)^(-)或I_(5)^(-)/I_(2)组成的一维链状和I_(3)^(-)/I_(2)组成的二维网格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晶体结构 电荷转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噻吩TCNQ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MM与图形技术在测定晶体结构中的应用
3
作者 钱民协 曹镛 +2 位作者 傅亨 唐有祺 张富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7-282,共6页
本文利用直接法和应用分子力学与图形技术结合的尝试法,测定了取向无序的三聚噻吩TCNQ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采用0PEC程序对复合物晶体进行堆积分析和堆积能的计算。
关键词 三聚噻吩 TCNQ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en)_3]_4[HV^(Ⅳ)_(12)V~Ⅴ_6O_(42)(PO_4)]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4
作者 郑寿添 曾庆新 +1 位作者 林之恩 杨国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A new complex [Ni(en)3]4[HVⅣ12VⅤ6O42(PO4)]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 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d cry stal... A new complex [Ni(en)3]4[HVⅣ12VⅤ6O42(PO4)]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 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compoud cry stallizes in cubic system,space group Im3m with a=17.4081(2)*!,V=5275.38(10)*! 3 ,R=0.0420,w R=0.1055,Z =2,D c =1.663g·cm -3 ,μ=2.297mm -1 ,F(000)=2636.The crystal structure consis ts of[Ni (en) 3 ] 2+ cations and{HV 18 O 42 (PO 4 )} 8- cluster anion which construct from 18{VO 5 }.square pyramids.The VO 5 pyramids joined each other to form a {V 18 O 42 }cage hosting a tetrahedral{PO 4 } 3- moiety with disordered oxygen atoms .CCDC:185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en)3]4[HV^Ⅳ12V^V6O42(PO4)]复合物 水热合成 多氧钒酸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结构表征研究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的组装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红 何颖 +1 位作者 宫兆海 关二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s中淀粉对番茄红素的复合指数为(17.10±0.01)%,说明番茄红素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形成复合物;ALCs为球形V-型亚微晶的II型复合结构,其T0为(106.72±0.63)℃,结晶度达(65.32±0.22)%;红外光谱中未见960 cm-1处特征吸收,表明主客体间存在复合作用;ALCs的结构组成排序为:双螺旋>无定形态>V-型单螺旋;其中,双螺旋和V-型单螺旋结构占比分别达(55.95±3.25)%和(17.84±0.96)%。结果表明:直链淀粉通过包合和缠绕番茄红素,组装形成热稳定的复合结构。研究阐明了ALCs的组装方式,揭示了其改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机制,为拓展番茄红素作为功能性色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 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 包合 组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2/γ-环糊精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娜 夏铭辰 +4 位作者 孙成 张景阳 付琳 扈健 薛美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为探究可与酰胺基团发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对尼龙12(PA12)溶液结晶的影响,将γ-环糊精加入PA12的甲酸/二氯甲烷溶液中,成功制备了PA12/γ-环糊精复合物并从该复合物中提取出纯的PA12晶体。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法... 为探究可与酰胺基团发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对尼龙12(PA12)溶液结晶的影响,将γ-环糊精加入PA12的甲酸/二氯甲烷溶液中,成功制备了PA12/γ-环糊精复合物并从该复合物中提取出纯的PA12晶体。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PA12/γ-环糊精复合物的形成,并对提纯PA12晶体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该晶体具有更高的熔融温度,且在DSC升温过程中发生了Brill转变,呈现出分别高于PA12纯α晶和γ晶熔点12.3℃和12.1℃的两个熔融峰。WAXD结果表明,在该晶体中除了α晶和γ晶共存外,尚存在新的有别于α晶和γ晶的强衍射峰(2θ为22.5°)和肩峰(2θ为23.1°),表明环糊精影响PA12的结晶结构,使PA12分子链在环糊精形成的受限空间内有着更为伸展的构象和更为紧密的排列,这在物理性能上体现为更高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 晶体结构 复合物 环糊精 溶液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钒为杂原子的Keggin结构阴离子有机-无机复合物[Co(phen)_3]_4[VW_(12)O_(40)](OH)_5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7
作者 牛红雨 刘迎红 +1 位作者 沈月 王敬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以NH4VO3、Na2WO4.2H2O、CoCl2.2H2O、C12H8N2.H2O(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分子式为[Co(phen)3]4[VW12O40](OH)5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 以NH4VO3、Na2WO4.2H2O、CoCl2.2H2O、C12H8N2.H2O(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分子式为[Co(phen)3]4[VW12O40](OH)5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晶胞参数:a=1.638 9(3)nm,b=1.774 4(4)nm,c=18.275(4)nm,α=61.04(3)°,β=78.49(3)°,γ=64.64(3)°,V=4.201 8(15)nm3,Z=1,R1=0.083 6,wR2=0.222 8。标题化合物分子是由4个手性的[Co(phen)3]2+配阳离子,1个[VW12O40]3-阴离子及5个游离的OH-组成。4个[Co(phen)3]2+配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在[VW12O40]3-阴离子的周围,[VW12O40]3-阴离子位于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化合物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等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四硫富瓦烯与溴化铜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龙飞 祝招辉 黄小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1-828,共8页
采用溶液扩散的方法合成了硫原子桥联芳基取代四硫富瓦烯1~4与CuBr_(2)的4种电荷转移复合物(1^(+)·)(Cu_(2)Br_(6))_(0.5)、(2^(+)·)(Cu_(2)Br_(6))_(0.5)、(3^(+)·)(Cu_(2)Br_(6))_(0.5)和(4^(+)·)(CuBr_(2))。晶... 采用溶液扩散的方法合成了硫原子桥联芳基取代四硫富瓦烯1~4与CuBr_(2)的4种电荷转移复合物(1^(+)·)(Cu_(2)Br_(6))_(0.5)、(2^(+)·)(Cu_(2)Br_(6))_(0.5)、(3^(+)·)(Cu_(2)Br_(6))_(0.5)和(4^(+)·)(CuBr_(2))。晶体结构研究表明,复合物中阴离子呈现2种构型:八面体型(CuⅡ_(2)Br_(6))2-和直线型(CuⅠBr_(2))-,并且4种复合物呈现不同的堆积结构。通过调控芳基上卤素原子取代位置和大小,实现了对电荷转移复合物堆积结构和阴离子构型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溴化铜 晶体结构 电荷转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1bα-凝血酶复合物晶体结构的新认识
9
作者 林胜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GP1bα-凝血酶复合物 晶体结构 血小板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破解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Ⅱ)的晶体结构
10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菠菜 捕光复合物 晶体结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DMF)_6]H_2SiW_(12)O_(40)·(CH_3)_2NH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敬平 吴强 牛景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57-960,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H2SiW12O40·(CH3)2NH was synthesized in mixed solvent of aqueous and acetonitrile,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d been determined using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 The title compound H2SiW12O40·(CH3)2NH was synthesized in mixed solvent of aqueous and acetonitrile,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d been determined using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m, a=2.0654(4)nm, b=1.3306(3)nm, c=1.3194(3)nm, β=119.59(3)°, V=3.1531(11)nm3, Dc=3.606Mg·m-3, Z=2, R=0.0462, Rw=0.0836. The title compound comprises of a 2+ unit, a polyanion and a free (CH3)2NH molecule. The ESR spectrum of the title compound shows that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organic groups and polyanion takes place under irradiation of the sunlight in solid state. The TG study of the title compound shows that it had four stages of the weight los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for the polyanion shows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polyanion was enhanc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Zn2+ ion. CCDC:175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物 杂多化合物 多金属氧酸盐 [Zn(DMF)6]H2SiW12O40·(CH3)2NH 合成 晶体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掺杂的La_(2/3)Ba_(1/3)MnO_3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12
作者 杨种田 周千学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79-381,共3页
采用La2/3Ba1/3MnO3(LBMO)为母体,选用非磁性的W离子的氧化物WO3作为第二相,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复合体系La2/3Ba1/3MnO3/xWO3.研究了该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质,发现W6+离子的注入会引起晶胞体积的增大和居里相变温度的下降,分析了发... 采用La2/3Ba1/3MnO3(LBMO)为母体,选用非磁性的W离子的氧化物WO3作为第二相,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复合体系La2/3Ba1/3MnO3/xWO3.研究了该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质,发现W6+离子的注入会引起晶胞体积的增大和居里相变温度的下降,分析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3Ba1/3MnO3/xWO3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微小蛋白晶体结构的一种新方法
13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1,共1页
x射线晶体学研究人员一般会花很多时间优化结晶条件,来获得产生高质量数据集所需的大的、非常有序的晶体。最近的研究表明,来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兆器的极短的、强烈的x射线脉冲,可被用来在晶体的辐射损伤发生之前获得关于纳米到微... x射线晶体学研究人员一般会花很多时间优化结晶条件,来获得产生高质量数据集所需的大的、非常有序的晶体。最近的研究表明,来自X射线自由电子激:兆器的极短的、强烈的x射线脉冲,可被用来在晶体的辐射损伤发生之前获得关于纳米到微米大小的蛋白晶体的数据。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方法(被称为“序列飞秒晶体学”方法)将能产生不会形成宏观的、非常有序的晶体的蛋白和蛋白复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复合物 晶体结构 X射线晶体 研究人员 x射线脉冲 结晶条件 时间优化 自由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晶体结构新成果或推动新型抗菌药面世
14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9期66-67,共2页
据2013年4月18日《光明日报》报道,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日前在《自然》在线发表题为“细菌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结构”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复合物四聚体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结构信息阐述了该... 据2013年4月18日《光明日报》报道,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日前在《自然》在线发表题为“细菌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结构”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复合物四聚体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结构信息阐述了该蛋白复合物工作的分子机制。由于该转运蛋白只存在于细菌里,可以针对这类蛋白筛选或设计新的抗菌药,对解决日益严重的细菌抗药性等问题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清华大学 抗菌药 细菌抗药性 蛋白复合物 生命科学学院 转运蛋白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镧复合物对聚丙烯β晶型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冯嘉春 陈鸣才 黄志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4-156,共3页
A composite of 60% of lanthanum stearate and 40%(mass fraction) of stearic acid was prepare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sotatic polypropylene (iPP)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 A composite of 60% of lanthanum stearate and 40%(mass fraction) of stearic acid was prepare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sotatic polypropylene (iPP)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e had found a new kind of β-crystalline form nucleating agent. The composite might induced rather high proportion of β-modification.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β-phase estimated by WAXD and DSC was 30% and 51.8% in a PP containing 2.5%(mass fraction) of the composite respectively.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at 130 ℃ and melting behavior examined by DSC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e accelerated the overall rate of crystallization remarkably. The half crystallization period t1/2 decreased from 11 8 min of pure PP to 7 5 min of PP containing 2.5% of the composite. However, the composite had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crystallization mode and the size of α-crystal unit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镧 等规聚丙烯 Β晶型 硬脂酸 复合物 诱导作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齐建瑾 任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4,61,共4页
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PLA Stereocomp lex,SC),由于特有的晶体结构可以明显提高PLA的耐热性等,从而进一步扩大... 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PLA Stereocomp lex,SC),由于特有的晶体结构可以明显提高PLA的耐热性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了PLA的应用范围。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性能及表征,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物 晶体结构 耐热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RNA分子伴侣Hfq与DsrA和rpoS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丽君 王维维 +2 位作者 龚庆国 吴季辉 施蕴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7-633,共7页
RNA分子伴侣Hfq是细菌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因子,它能够帮助非编码small RNA(sRNA)与目标mRNA配对.mRNArpoS编码的稳态sigma因子σS是大肠杆菌中应激响应的核心调控因子.在低温下,Hfq蛋白对于sRNA DsrA介导的mRNArpoS的翻译激活是必需的.然... RNA分子伴侣Hfq是细菌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因子,它能够帮助非编码small RNA(sRNA)与目标mRNA配对.mRNArpoS编码的稳态sigma因子σS是大肠杆菌中应激响应的核心调控因子.在低温下,Hfq蛋白对于sRNA DsrA介导的mRNArpoS的翻译激活是必需的.然而,Hfq使用何种机制来促进sRNA和mRNA配对一直有两种并不互斥的模型存在:Hfq远侧和近侧两个表面同时结合sRNA和mRNA,使得两条RNA相互靠近,便于形成碱基配对;Hfq可能结合一条或者两条RNA,改变它们的二级结构或者三级结构,从而促进sRNA-mRNA配对的实现.最近的研究报道,成功在体外捕捉到了sRNA-Hfq-mRNA三元复合物,测定了AU6A-Hfq-A7三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证实了三元复合物的形成对于Hfq帮助sRNA DsrA激活mRNA rpoS的翻译是重要的.本文以sRNA DsrA和mRNA rpoS为例综述了蛋白质Hfq与RNA的结合特性,同时也讨论了sRNA-Hfq-mRNA三元复合物的存在对于研究sRNA介导的调控机制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Q RNA分子伴侣 SRNA DSRA MRNA RPOS hfq-rna复合物晶体结构 翻译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碳质涂层以消除高性能硅阳极的电化学界面极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志燕 戴丽琴 +7 位作者 王哲帆 谢莉婧 陈景鹏 成家瑶 宋歌 李晓明 孙国华 陈成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5-258,共14页
有序碳和无序碳都普遍被用作硅(Si)的复合材料。但是具有不同结晶度和孔结构的碳对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在严格控制碳含量和表面官能团的基础上,选择沥青(Pitch)和酚醛树脂(PR)作为有序碳和无序碳的前驱体,制备... 有序碳和无序碳都普遍被用作硅(Si)的复合材料。但是具有不同结晶度和孔结构的碳对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在严格控制碳含量和表面官能团的基础上,选择沥青(Pitch)和酚醛树脂(PR)作为有序碳和无序碳的前驱体,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Si@C)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有序的晶体结构有利于复合物中的电子传输,中孔和大孔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具有有序结构和小孔容的碳质涂层为Si的膨胀提供了很好的缓冲,电极在50次循环后仍保持结构完整性。然而,无序和多孔的结构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并产生了很大的极化,这使得循环过程中体积不断膨胀,导致电化学性能较差。Si@C-Pitch在5 A g^(−1)下的容量是Si@C-PR的8倍,在0.5 A g^(−1)下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是Si@C-PR的1.9倍。该研究可为Si@C负极中炭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复合物 晶体结构 结构 失效机制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36作为新型人源Hsp90抑制剂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根 吕凯凯 +3 位作者 李健 尹秀山 赵栋 张万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6-744,共9页
热休克蛋白90(Hsp90)通过对几百种蛋白质底物(客户蛋白质)进行合理的折叠、成熟其构象并且激活,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Hsp90成为非常有吸引力、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靶点,并且超过20种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热休克蛋白90(Hsp90)通过对几百种蛋白质底物(客户蛋白质)进行合理的折叠、成熟其构象并且激活,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Hsp90成为非常有吸引力、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靶点,并且超过20种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我们在这里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小分子抑制剂:FS36.收集了Hsp90~N-FS36复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高分辨率X射线晶体结构表明,FS36在ATP结合位点上与Hsp90~N相互作用,并且FS36可能替代核苷酸与Hsp90~N结合.FS36和Hsp90~N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为后期设计和优化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 抗肿瘤药物 抑制剂 X射线衍射 复合物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在人体细胞信号传导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
20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4,共1页
据2015年7月23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国际团队,利用自由电子激光(XFEL)技术,用较小的晶体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视紫红质-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该三维结构展现了阻遏蛋白与GPCR的结合模式,与G-蛋白与GPCR相... 据2015年7月23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国际团队,利用自由电子激光(XFEL)技术,用较小的晶体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视紫红质-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该三维结构展现了阻遏蛋白与GPCR的结合模式,与G-蛋白与GPCR相互作用截然不同,为深入理解GPC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传导 中科院 药物 上海 自由电子激光 信号转导通路 晶体结构 蛋白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