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
1
作者 阚小博 赵又群 +3 位作者 李丹阳 林棻 何鲲鹏 尤庆伸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器,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路面附着利用率和轮毂电机功率损耗,可实现扭矩动态协调分配。最后,选用低附着系数的双移线工况和驾驶循环工况,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较好地追踪理想值,车辆稳定性较传统方法得到了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电机能量损耗,改善车辆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协调 经济性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作过程下拖拉机发动机扭矩预测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王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0-225,共6页
拖拉机发动机扭矩是评价变速器疲劳寿命分析、优化设计和加速寿命测试的重要指标,而现有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测量方法需要一个昂贵的扭矩传感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和极限学习机(ELM)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预测模型。首先,... 拖拉机发动机扭矩是评价变速器疲劳寿命分析、优化设计和加速寿命测试的重要指标,而现有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测量方法需要一个昂贵的扭矩传感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和极限学习机(ELM)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预测模型。首先,采集了拖拉机发动机的试验数据,并将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使用PSO算法优化ELM的参数,以获得更好的预测性能;最后,将优化后的ELM模型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并使用误差指标来评估预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SO-ELM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R2达到0.9342,MAPE仅为0.95%,RMSE为2.10,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拟合程度较高,可以有效地用于拖拉机发动机扭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发动机扭 耕作过程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mite插值法建立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韦海燕 陈孝杰 +1 位作者 吕治强 陈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126,136,共6页
传统的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模型建模方法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OCV曲线,使得OCV测试点不能全部落在曲线上,建模精度低,为此提出利用Hermite插值法建立电池OCV模型。首先通过对电池进行间隔放电获得若干个OCV测试点;其次... 传统的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模型建模方法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OCV曲线,使得OCV测试点不能全部落在曲线上,建模精度低,为此提出利用Hermite插值法建立电池OCV模型。首先通过对电池进行间隔放电获得若干个OCV测试点;其次利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建立OCV模型并拟合OCV曲线;最后验证所建立OCV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实验通过对电池进行不同温度下的UDDS动态工况放电实验,将OCV曲线应用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实现的电池SOC估算中,通过对比SOC估算结果验证OCV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Hermite插值法OCV模型具有可行性,与传统OCV模型相比Hermite插值法OCV模型具有更高的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开路电压模型 hermite插值法 SOC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发动机耕作过程扭矩的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张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268,共7页
拖拉机轮轴扭矩通常作为进行拖拉机变速器疲劳寿命分析、优化设计和加速寿命测试时做出各项决策的评价指标之一,而由于现有拖拉机轮轴扭矩测量方法基于扭矩传感器进行检测,投入成本较高,不适宜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 拖拉机轮轴扭矩通常作为进行拖拉机变速器疲劳寿命分析、优化设计和加速寿命测试时做出各项决策的评价指标之一,而由于现有拖拉机轮轴扭矩测量方法基于扭矩传感器进行检测,投入成本较高,不适宜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拖拉机在耕作过程中轮轴扭矩的预测模型,选取发动机扭矩、发动机转速、耕作深度、滑移率和行驶速度作为影响因素,对拖拉机耕地作业进行田间试验,并使用测量的校准数据集提出了8个轴扭矩预测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为0.259~0.925。其中,预测模型E显示调整后的R2为0.925,不同模型下拖拉机轮轴扭矩预测模型MAPE均小于2.1%。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均适用于实际的拖拉机作业过程中的轮轴扭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拖拉机 轴扭 预测模型 多重回归 耕作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rmite样条轮廓模型的图像轮廓提取
5
作者 陈曾胜 周康源 +2 位作者 胡跃辉 李传富 何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5-2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Hermite样条曲线拟合方法与主动轮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Hermite样条轮廓曲线作为描述主动轮廓线的基函数,给出了这种轮廓模型的能量表达式,利用动态规划技术实现能量最小化的优化过程.采用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与本文方... 提出了一种采用Hermite样条曲线拟合方法与主动轮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Hermite样条轮廓曲线作为描述主动轮廓线的基函数,给出了这种轮廓模型的能量表达式,利用动态规划技术实现能量最小化的优化过程.采用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与本文方法分别对两幅颅脑图像中的病变区域提取轮廓,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ermite样条轮廓模型可以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提取 hermite样条轮廓模型 主动轮廓模型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H(t)-T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6
作者 江杰 陈丽君 +3 位作者 柴文成 艾永林 欧孝夺 龚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桩身单元综合刚度矩阵;最后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法获得H(t)-T联合受荷桩内力与位移数值解;并与已有理论解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分析表明:土体剪切效应可约束桩身水平位移,但对扭转变形影响较小;水平动荷载增强了桩身抗扭承载力,水平动荷载幅值从0.2Q_(u)增大到1.0Q_(u)时,桩顶扭转角减小了22.6%;增大动荷载无量纲频率会减小桩顶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外荷载动力效应随桩埋深增加而减弱;杆单元模型减少了单元划分数量和计算时间,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模型 联合受荷桩 有限单元法 水平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协同——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的实证检验
7
作者 李勋来 訾佳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50,共10页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发展带来贸易规则和贸易竞争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此背景下探讨出口产品绿色提质与碳减排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积极践行碳减排承诺、引领全球绿色贸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发展带来贸易规则和贸易竞争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此背景下探讨出口产品绿色提质与碳减排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积极践行碳减排承诺、引领全球绿色贸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与相关宏观经济思想进行理论推导,认为出口产品质量对碳减排的影响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以及政府规制行为的综合作用,4种主要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与碳减排之间的因果机理和驱动特性。结合推导结论,再根据动态面板数据构建多模型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论和理论视角探讨中国出口贸易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因及战略变革的方向。研究发现:(1)出口产品质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制是长期过程,并受其他因素干扰。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但排放量受到自身惯性影响时期较长。聚焦长期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特别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支持出口产品尽快达到低碳政策预期效果。(2)技术效应存在中介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规制行为尚未形成稳定的碳减排效应,应合理利用创新政策、研发投入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技术发展与出口产品绿色提质协同机制建设。(3)碳排放量与规模效应以及所处阶段相关联。当前中国区域工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下,出口产品质量对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约束效应。碳减排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政策施行须考虑经济周期和规模效应阶段,确保绿色技术和环境保护政策的科学和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碳减排 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 广义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磁聚焦式扭矩传感器模型研究
8
作者 陈杰 李志鹏 李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1,共6页
为解决磁聚焦式扭矩传感器模型未知参数问题,实现其更精确地测量,文中通过对此传感器机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与非零初始条件下的系统模型,确定了辨识参数矩阵。提出了一种预测误差法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参数辨识方法。搭建正弦... 为解决磁聚焦式扭矩传感器模型未知参数问题,实现其更精确地测量,文中通过对此传感器机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与非零初始条件下的系统模型,确定了辨识参数矩阵。提出了一种预测误差法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参数辨识方法。搭建正弦激励校准实验系统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传感器参数的辨识,得到的传感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其动态特性分析与误差补偿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聚焦式扭传感器 参数辨识 ARMAX模型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预测误差法 非零初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风压时程的矩模型变换与峰值因子计算公式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波 田玉基 杨庆山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2,共8页
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建立了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之间的单调变换关系;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的极值发生概率相等,界限穿越率相等,这为非高斯风压峰值因子、风压极值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介绍软化过程、硬化过程和偏斜过程的Hermite矩... 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建立了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之间的单调变换关系;非高斯过程与高斯过程的极值发生概率相等,界限穿越率相等,这为非高斯风压峰值因子、风压极值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介绍软化过程、硬化过程和偏斜过程的Hermite矩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偏斜系数、峰态系数表明了矩模型的单调变换范围,由此可根据偏斜系数、峰态系数预先确定Hermite矩模型的变换公式和变换阶数。建立了非高斯过程峰值因子的概率分布表达式,明确了非高斯峰值因子与高斯峰值因子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非高斯极值概率分布及峰值因子计算方法应用于平屋盖局部风压峰值因子、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结果表明:非高斯风压的峰值因子、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值的平均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值吻合,风压系数极值的吻合程度优于峰值因子的吻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载荷 风压系数极值 hermite矩模型 极值概率分布 峰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M-JTM混合模型参数估计优化的非高斯过程模拟
10
作者 罗颖 程彦凯 +2 位作者 韩艳 刘雨辰 胡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0,共10页
由于实际工程的激励较为复杂,常呈现非高斯特性,导致高斯过程的假设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开展非高斯过程模拟。目前而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高斯过程转换实现非高斯过程模拟。相比一般的隐式映射,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 由于实际工程的激励较为复杂,常呈现非高斯特性,导致高斯过程的假设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开展非高斯过程模拟。目前而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高斯过程转换实现非高斯过程模拟。相比一般的隐式映射,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HPM)和Johnson转换模型(Johnson transformation model,JTM)提供了非高斯过程与标准高斯过程之间的显式转换。针对HPM-JTM混合模型,该研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模拟效率。首先,为了避免迭代过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优化了HPM和JTM参数估计流程,提高了参数估计效率;随后,通过谐波合成法和线性滤波法的模拟流程对比,在非高斯过程模拟中采用线性滤波法能够提升模拟效率;最后,结合波浪场和脉动风场的实例分析,展示了改进流程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改进流程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实现多变量非高斯过程的高效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斯过程模拟 hermite多项式模型-Johnson转换模型(HPM-JTM)混合模型 参数估计 支持向量回归 线性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捻纺的嵌入式低扭矩复合纱性能分析
11
作者 张瑞成 张文清 +3 位作者 吕哲 许多 刘可帅 徐卫林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分析了长丝与粗纱在不同间距下对2种自捻纱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式异相自捻纱性能普遍优于同相自捻纱;随着长丝与粗纱间距增大,长丝包缠角度变大,对短纤维的束缚作用增强,提高了纤维强度利用率和成纱均匀度;当长丝与粗纱间距过大时,长丝对短纤维内外转移的调控作用减弱,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条干均匀度恶化;在2 mm间距时嵌入式自捻纱综合性能更优,异相自捻纱与同相自捻纱的断裂强度分别为9.79和6.63 cN/tex,条干CV值分别为19.16%和20.93%,3 mm毛羽数量分别为119根/(10 m)和102根/(10 m);嵌入式自捻纱充分利用长丝连续性和受力均匀性平衡退捻力矩,有效降低了复合纱线的残余扭矩(≤1个扭结/(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捻纺 嵌入式复合纱 低扭 纱线结构模型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回归模型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12
作者 惠姣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2,共6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空间相关性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空间数据之间大多存在相依性,因此对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首先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空间相关性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空间数据之间大多存在相依性,因此对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首先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三阶矩χ2逼近方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误差项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其次,进行Monte-Carlo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误差项空间相关性检验效果都很好;最后,对我国31个省份的居民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检验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性检验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三阶χ2逼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模型 被引量:43
13
作者 贺志刚 付建红 +2 位作者 施太和 蒋世全 姜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4,共3页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斜平面假设 ,建立了适合大位移井的摩阻扭矩三维软杆计算模型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计算大位移井各种工况下的摩阻和扭矩。实例计算表明 ,文中提出的力学模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大钩载荷误差在 15 %以内 ,扭矩载荷误差基本上保持在 2 0 %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石油钻井 摩阻扭 力学模型 三维软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刀盘驱动扭矩计算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邢彤 龚国芳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94-1800,共7页
在盾构驱动系统设计时,需要研究刀盘扭矩的准确计算模型,以便预测不同土层掘进时的刀盘驱动功率.在分析影响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的因素和盾构刀盘扭矩的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试验盾构刀盘驱动扭矩的计算模型,并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 在盾构驱动系统设计时,需要研究刀盘扭矩的准确计算模型,以便预测不同土层掘进时的刀盘驱动功率.在分析影响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的因素和盾构刀盘扭矩的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试验盾构刀盘驱动扭矩的计算模型,并建立了AMESim仿真模型.在模拟盾构平台上,试验研究了盾构刀盘驱动扭矩在不同土层的特性以及刀盘扭矩与刀盘开口率的关系,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扭矩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修正系数改进了该模型.进一步仿真研究表明,构成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扭矩的主要组分是刀盘前表面、圆周面以及刀盘背面上的摩擦力矩,刀盘开口槽的剪切力矩和土仓内的搅动力矩所占比重约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刀盘 计算模型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 被引量:53
15
作者 秦永和 付胜利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79,共3页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对于井眼轨迹曲率不同的部分及钻柱刚度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将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钻柱的某个部分采用何种模型不需人为指定,而完全由程序自动判断控制,这将增强模型的适应能力。考虑底部钻具组合(BHA)中稳定器的影响,将底部钻具组合作为纵横弯曲梁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进行力学分析;考虑钻柱的刚度和井斜、方位的变化,对于除底部钻具组合的钻柱其余部分,由程序根据井眼轨迹曲率及钻柱刚度的大小,自动选用软绳分析模型或刚杆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曲率 钻具组合 摩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 被引量:35
16
作者 闫铁 李庆明 +2 位作者 王岩 李井辉 毕雪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2,83,共5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软杆模型加以修正,考虑钻柱屈曲的影响,建立适合水平井的摩阻扭矩三维分段计算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0%,可为现场实践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扭 水平井 钻柱 分段计算模型 底部钻具组合 软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锥浓密机搅拌刮泥耙扭矩力学模型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吴爱祥 焦华喆 +3 位作者 王洪江 杨盛凯 姚高辉 刘晓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69-1474,共6页
基于深锥浓密机内部不同高度、不同浓度尾砂对耙子运行的影响,对耙子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复杂结构耙子扭矩的计算模型。根据实际现象,将浓密机部物料分布划分为流体区和散体区两大区域,散体区内尾砂无流动性;运用浆体流变学原理和散体力... 基于深锥浓密机内部不同高度、不同浓度尾砂对耙子运行的影响,对耙子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复杂结构耙子扭矩的计算模型。根据实际现象,将浓密机部物料分布划分为流体区和散体区两大区域,散体区内尾砂无流动性;运用浆体流变学原理和散体力学原理分别分析位于不同区域内耙子构件的受力状态,对不同的构件提出相应的扭矩模型,最终建立一种新的复杂结构耙子的扭矩力学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现场深锥浓密机驱动参数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扭矩为633.808 6 kN.m,超出停机保护额定值21.85%;小耙子产生的扭矩占耙子总扭矩的37.96%,贡献最大。这一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深锥浓密机压耙及压耙后无法重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锥浓密机 过载停机 搅拌刮泥耙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接轴动态扭矩测量及反馈控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彬 杨海马 刘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7-541,共5页
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起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轧机接轴动态扭矩测量模型,根据轧制负载对电机输出扭矩的影响,构造了一条控制电机输出功率的反馈回路,实现了电机的实时控制要求,达到了抑制接轴危害性扭振产生的目的,为预防接轴损坏和断裂提... 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起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轧机接轴动态扭矩测量模型,根据轧制负载对电机输出扭矩的影响,构造了一条控制电机输出功率的反馈回路,实现了电机的实时控制要求,达到了抑制接轴危害性扭振产生的目的,为预防接轴损坏和断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轴 控制模型 测量 轧机 传递阵法 测量模型 动态扭 传递函数 输出扭 反馈回路 输出功率 控制电机 控制要求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能量矩和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程军圣 罗颂荣 +1 位作者 杨斌 杨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1-757,共7页
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方法(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是一种利用特征值相互内在关系进行模式识别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能量矩概念,并针对轴承故... 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方法(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是一种利用特征值相互内在关系进行模式识别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能量矩概念,并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特征值的相互内在联系,将LMD能量矩与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新方法。首先利用LMD方法将复杂非平稳的原始信号分解为若干PF(Product function,PF)分量;然后利用相关分析剔除LMD方法中的虚假PF分量,并提取真实PF分量能量矩组成特征向量来有效地表达故障信息;最后采用VPMCD方法进行轴承故障诊断。通过仿真信号验证了PF能量矩比PF能量更能反映非平稳信号本质特征。轴承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小样本多分类轴承故障智能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局部均值分解 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 能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刀盘扭矩估算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45
20
作者 管会生 高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7,226,共6页
为给盾构选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刀盘扭矩构成因素的全面分析,建立了刀盘扭矩估算的理论模型,导出了各扭矩分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刀盘背面的摩阻力扭矩和刀盘开口内土体的剪切阻力扭矩是不... 为给盾构选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刀盘扭矩构成因素的全面分析,建立了刀盘扭矩估算的理论模型,导出了各扭矩分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刀盘背面的摩阻力扭矩和刀盘开口内土体的剪切阻力扭矩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刀盘扭 估算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