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理想人格的和合境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文 张文旭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理想人格是体现人生价值意义、达成人生理想目标的典型形象,彰显了人对价值理想的追寻。《庄子》的生命哲学倡导一条由乱归和、由分致合的道路,希望实现人之自我生命以及人与天地万物的和合一体。圣人无名,周尽一体;神人无功,合于天伦;... 理想人格是体现人生价值意义、达成人生理想目标的典型形象,彰显了人对价值理想的追寻。《庄子》的生命哲学倡导一条由乱归和、由分致合的道路,希望实现人之自我生命以及人与天地万物的和合一体。圣人无名,周尽一体;神人无功,合于天伦;至人无己,大同涬溟;真人抱一,同乎天和。《庄子》所构建的圣人、神人、至人、真人的理想人格,从不同侧面彰显着和合一体的生命境界。《庄子》的生命哲学强调,只有体察世界的一体性,与世界和合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自由。《庄子》理想人格的和合境界最终指向“游”,“游”是对充满冲突与矛盾的现实人生困境的化解,是世界和人生之和合本真的实现。“游”之境域与“和”相通,又具有“乐”的价值,“和乐”乃是《庄子》理想生命境界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理想人格 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祥合体字的设计逻辑与文化意蕴
2
作者 彭莉 徐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8-354,共7页
目的通过解析吉祥合体字的设计逻辑与文化内涵,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设计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理论对吉祥合体字进行分析,揭示吉祥合体字发展背后的“和合”思... 目的通过解析吉祥合体字的设计逻辑与文化内涵,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设计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理论对吉祥合体字进行分析,揭示吉祥合体字发展背后的“和合”思想和文化根源,阐释其在视觉传达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双重价值。结果通过对现代合体字应用案例的探讨,展示了吉祥合体字在设计领域中创新实践和多样化表现形式。结论吉祥合体字在当代活化可在形式、理念、技术上与时代需求相融合,从而实现合体字在现代社会运用的新形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合体字 形意融合 字体设计 “和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内核与图式
3
作者 张其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3-45,共13页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其内核可凝练为“阴阳中和”,“太极图”是这一内核形象精准的表达图式。从中华文化主干看,“易学主干”说认为“易道”即“天道”,其内涵为“一阴一阳”;“阴阳”非矛盾关系,而是相对相倚、互藏...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其内核可凝练为“阴阳中和”,“太极图”是这一内核形象精准的表达图式。从中华文化主干看,“易学主干”说认为“易道”即“天道”,其内涵为“一阴一阳”;“阴阳”非矛盾关系,而是相对相倚、互藏交感的存在,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包容、调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儒家尚阳刚、道家尚阴柔,二者形成阴阳互补。从儒释道共同价值出发,“中”与“和”是融贯三家的精神内核:儒家主张中庸仁和,道家主张中气柔和,佛家主张中观圆和,“中和”遂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阴阳中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深度契合,实现传统智慧的当代转化。作为诠释“阴阳中和”思想的完美图式,太极图在宋代形成阴阳小头鱼互纠的精准图式,以黑白双鱼象征阴阳消长,通过S曲线与鱼眼体现“中道”与互藏关系,生动反映儒释道各家思想的差异性与共融性。太极图不仅诠释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向循环的变易观念、取象运数的思维观念,还与天文、历法、中医、武术等传统科技文化紧密关联,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正和思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东方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的直观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中和 中正 合和 太极图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the Modern Ecological Awareness
4
作者 Ni Hua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2-268,共7页
Faced with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sis,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 Faced with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sis,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which was equaled to that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political development,cultural development,soci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enhance the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nd create ide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various courses and tasks,the entire allocation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hanged from "four in one"to "five in one",in whic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comes a new component. Consequently,it is worthwhile to intensively study and grasp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form the self-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arry forwar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建设 生态观 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 “四位一体” 环境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艳波 丁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为当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和哲学基础。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为当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和哲学基础。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视野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主要包括3个维度: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思想;二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整体性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在对西方生态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实现了对“人”与“自然”二者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的理论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瑛 谢汉卿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和谐、社会“和合”的实践理念与文明进步、人体“和合”的医学探索与健康保障以及医患“和合”的审美准则与和谐医疗。融入自然,实现和谐养生;注重实践,培养审美情操;调和阴阳,实现身心健康;提升医德,构建医患关系,为中医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学 中医哲学 “和合”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超 刘爱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4,共8页
在分析和谐社会、安全及安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论证了安全与和谐的一致性;从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特征、功能、原则等方面,深入阐述安全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统一性;提出安全科学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 在分析和谐社会、安全及安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论证了安全与和谐的一致性;从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特征、功能、原则等方面,深入阐述安全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统一性;提出安全科学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的新观点,进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思想。笔者提出了倡导安全健康主义、倡导安全健康信仰等建设安全文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安全文化 安全科学 和谐社会 统一性 安全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数学美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焕斌 张雄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0,共3页
数学美反映的是主体对数学对象深层结构及其相互间本质联系的认识.对称美、奇异美或现实美、语言美、方法美等均不是数学美的本质属性.而逻辑真实性、形式化与抽象性、和谐统一性、简洁性才是其本质属性.
关键词 数学美 逻辑真实性 形式化与抽象性 和谐统一性:简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2,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和合文化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 被引量:22
10
作者 冉学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0,47,共3页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拳术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被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与现代体育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自然和谐理念 哲理内涵 健身价值 “阴阳对立统一” “天人和一” 传统文化 传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投影的科学美和艺术美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业勋 胡毓钜 乔俊军 《海洋测绘》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上的地图投影,具有科学美的和谐、简单、对称、统一和奇异等基本形态,它展示了地图投影的理性美。地图投影网络必须在可视化环境中使用的特点,使其又具有以形象展示的艺术美的特性。地图投影的艺术美,同样具有和谐、... 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上的地图投影,具有科学美的和谐、简单、对称、统一和奇异等基本形态,它展示了地图投影的理性美。地图投影网络必须在可视化环境中使用的特点,使其又具有以形象展示的艺术美的特性。地图投影的艺术美,同样具有和谐、简单、对称、统一和奇异等基本形态。探讨地图投影的科学美和艺术美,有助于深化对地图投影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投影 科学美 艺术美 和谐 简单 对称 统一 奇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14
12
作者 张岱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 人本 刚健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任亚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1-1228,共8页
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建构的责任心理观不同,传统儒家以"天人合契"思想为主旨,强调在关系伦理的价值体系中探求责任心理的现实定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以朴素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核心,外推"礼义"... 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建构的责任心理观不同,传统儒家以"天人合契"思想为主旨,强调在关系伦理的价值体系中探求责任心理的现实定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以朴素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核心,外推"礼义"以至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责任心理观。它视"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敬德保民"的王道信念、"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为核心内容,主张以个人为起点,经由"诚""敬"的主观修养、"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并辅以外在刑罚约戒,达致"克己让人"的为他责任人格。责任心理思想是传统儒家学说"上本天道、下理人情",融贯道德理想于人伦日用的中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责任心理 天人合契 礼义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民语言能力提升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志刚 杜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46-54,共9页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应继续突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语言能力 国家通用语言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静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8-130,共3页
通过论述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即对立统一、对比、和谐、均衡等方法,揭示了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也提出了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必须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形式... 通过论述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即对立统一、对比、和谐、均衡等方法,揭示了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也提出了形式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必须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形式美才能够充分展现出平面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形式美 内容 和谐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稳定示范区的建设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明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则要求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明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则要求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族关系、法律、政策、措施与体制机制等协调发展,并强调相互间配合与协助的和谐发展本质,从整体性、全局性的角度进一步彰显社会发展的统筹与和谐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完善政策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措施,才能体现和谐发展的精髓与理念,建成"中国特色、云南模式"的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发展 民族团结 稳定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第一: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还是核心理念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理念。“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宗旨的本质体现;“健康第一”倡导追求知识与满足情感的归一;“健康第一”强调学校体育讲求和谐;“健康第一”彰显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 人体健康 工作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邹富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包含着符合客观实际内容。
关键词 保合太和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 致虚静 道中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乐记》中“和合”文艺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5-89,63,共6页
“和合”是中国古典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命题和古典文学所追求的审美理想。《乐记》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 ,从多方面集中阐述了“和合”文学思想 ,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古代文论的构建及其特点的形... “和合”是中国古典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命题和古典文学所追求的审美理想。《乐记》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 ,从多方面集中阐述了“和合”文学思想 ,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古代文论的构建及其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和合 内容 形式 多样 统一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若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0,共6页
国家历来重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民族繁荣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在边境和人口较少地区总结推广"一族一策"、"一山一... 国家历来重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民族繁荣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在边境和人口较少地区总结推广"一族一策"、"一山一策"、"一族几策"的成功经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严格区分和较好处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协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坚持用制度和法律法规极大程度地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的实现;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文化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维护了边疆稳定,在云南形成了多民族和睦相处、"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大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团结 和谐 发展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