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Hegel' s Aufhebung of Plato' s Dialectic
1
作者 Jing J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1-295,共5页
According to relevant lectures in the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this paper is trying to illustrate how Hegel understands and explains Plato’s dialectic.Hegel,to a large extent,views his dial... According to relevant lectures in the Vorlesungen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this paper is trying to illustrate how Hegel understands and explains Plato’s dialectic.Hegel,to a large extent,views his dialectic 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starting point of Plato’s dialectic,but Hegel develops Plato’s"negative dialectic"into his"speculative dialectic"by absorbing Neo-Platonists’explanation,especially Proklos’.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that Plato’s dialectic,in essence,is satisfied with an external comparison of abstract determinations,and thus can’t bring forth logic connections of categories and obtain an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categories in an organic structure of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主义 辩证法 黑格尔 逻辑关系 有机结构 解放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何以形成——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后形而上学思想
2
作者 田海平 郭友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辩证法只有经历真实的“历险”,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拯救。从观念史视角对“辩证法的历险”进行清理,是理解“辩证法何以是‘批判的革命的’”这一问题的关键。黑格尔辩证法在观念思辨层面展开了原则体系(矛盾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历... 辩证法只有经历真实的“历险”,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拯救。从观念史视角对“辩证法的历险”进行清理,是理解“辩证法何以是‘批判的革命的’”这一问题的关键。黑格尔辩证法在观念思辨层面展开了原则体系(矛盾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历史的原则、具体的原则和总体的原则),在观念史上留下了一座丰富的宝藏。黑格尔之后,辩证法在观念史层面上面临着如何处理、承接、消化、扬弃黑格尔辩证法遗产的问题。马克思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者”“颠倒者”“继承者”,提出了从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形式中“拯救辩证法”。马克思拯救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遗产的继承发展和辩证利用,具体体现在对辩证法“论域的拓展”“主体的重审”“主题的重新界定”。这一思想在观念形态上已然属于一种“后形而上学”的思想。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后形而上学思想的历史与逻辑的展开中,隐含着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当代思想主题,即辩证法诸种历险之展开。后形而上学思想是从形而上学“同一性理念”的对立面,特别是被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所排斥的“生命”“语言”“欲望”“理解”“现象”“行动”“他性(他者)”“伦理”等出发,使辩证法真实地面对人的具体感性生命,面对人的生产劳动实践,面对人的“非理性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的自我展开。让辩证法奠基于“生命的人”“说话的人”“欲望的人”“理解中的人”“现象中的人”“行动中的人”“自我享用的人”“伦理的人”,是“辩证法诸历险”得以展开的进路。黑格尔绝对知识体系(形而上学)的解体和马克思拯救辩证法思想任务的提出,构成了在观念史层面“辩证法诸历险”得以展开的重要思想机缘——可称之为“哲学的第二个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辩证法 后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格尔语言哲学的独特理论个性
3
作者 杨兴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从语言哲学角度去考察黑格尔哲学会动摇一种常见的哲学信念:黑格尔哲学是以语言分析为主阵地的英美哲学所要拒绝的对象。实质上,黑格尔哲学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哲学论述,对其特征的阐明能够揭示出其与英美语言哲学传统不同的语言分析进路。... 从语言哲学角度去考察黑格尔哲学会动摇一种常见的哲学信念:黑格尔哲学是以语言分析为主阵地的英美哲学所要拒绝的对象。实质上,黑格尔哲学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哲学论述,对其特征的阐明能够揭示出其与英美语言哲学传统不同的语言分析进路。让·依波利特甚至认为黑格尔把逻辑学建构为一种语言哲学,也有人主张黑格尔是真正实施罗蒂提出的“语言转向”的第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引入的辩证法语言具有整体主义与历史主义特征、运动承诺及模糊性与意义转换特征,这使得其语言哲学思想与英美语言哲学进路有着根本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语言哲学 辩证法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4
作者 刘雄伟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I0003,共10页
基于19世纪的思想史语境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意在回应黑格尔以来德国辩证法运动的虚无主义宿命。德国的辩证法运动在反叛基督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片面夸大了“自我”的主体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虚无主义的窠臼。马克思... 基于19世纪的思想史语境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意在回应黑格尔以来德国辩证法运动的虚无主义宿命。德国的辩证法运动在反叛基督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片面夸大了“自我”的主体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陷入虚无主义的窠臼。马克思则通过对辩证法载体的改造,即将抽象的“自我”改造为“现实的人”,真正切入现实历史的本质性向度之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是在人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是自足的,一旦以生命以外的尺度衡量,生命自身就会被扭曲为需要外部力量拯救的存在,虚无主义就会变得不可避免。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专注于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解放,成为克服虚无主义的内生力量。回到马克思所生活的思想史语境中澄清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原貌,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辩证法 虚无主义 马克思 黑格尔 尼采 德勒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n”的系词含义与黑格尔逻辑学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8-14,共7页
"Sein"的系词含义在黑格尔构建起逻辑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对黑格尔早期的草稿、口授笔录等文本的考察,发现"Sein"概念确实贯穿于其整个逻辑学体系的建构之中。而黑格尔构造逻辑学范畴体系时所使用的辩证结... "Sein"的系词含义在黑格尔构建起逻辑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对黑格尔早期的草稿、口授笔录等文本的考察,发现"Sein"概念确实贯穿于其整个逻辑学体系的建构之中。而黑格尔构造逻辑学范畴体系时所使用的辩证结构,最初来自于对"Sein"的系词含义,亦即由系词联结的"主谓结构"。同时,就思想进程而言,无论"Sein""Dasein"等概念还是"es ist",首先都要应用"S是P"结构,随后才是进一步的语法变形。因此,可以这么说,"Sein"的系词含义是黑格尔辩证思维的首要逻辑起点,相较于其"存在(有)"的汉译而言,将"Sein"汉译为"是"也更有助于从逻辑上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sEIN 系词 BEING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思考
6
作者 王国坛 郭秋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5,159,共11页
以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也有一条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线索,即自身关系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反映事物本质内涵的思想内容,又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理论... 以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也有一条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线索,即自身关系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反映事物本质内涵的思想内容,又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理论及其应用的内在机理,应作为遗产加以挖掘。自身关系作为问题是在康德哲学中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如何解决物自体的不可知问题。费希特通过自我设定行动,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建立了意识的自身关系,才实现了自我本质认识。谢林则以绝对自我的能动性建立了纯粹意识的自身关系,进而达到对绝对本质的直观。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把意识的自身关系改造为概念或实体的自身关系;于是概念或实体便在自身关系的框架中以自身分化和自身扬弃、自身规定和自身否定、自身联系和自身转化等方式建立了庞大的逻辑学体系,以达到绝对理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 费希特 黑格尔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方法的再现实化
7
作者 李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首次明确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这个隐藏于批判主题下常被忽视的变化,成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总问题必然地走向黑格尔总问题的开端,即从解构式批判到建构式批判的过渡。马...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首次明确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这个隐藏于批判主题下常被忽视的变化,成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总问题必然地走向黑格尔总问题的开端,即从解构式批判到建构式批判的过渡。马克思正是借助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批判的形式”和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肯定和再现实化,才创立起真正的批判方法,意识到黑格尔思辨哲学与国民经济学异化现实的同构关系,辩证地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和历史意义。正是马克思的批判引入了更具现实性的“历史性”维度,才为超越费尔巴哈的伦理逻辑、迈向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黑格尔 批判方法 再现实化 辩证法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
8
作者 尹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209,共9页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虚假形式。在方法论上,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实现主客体统一所依托的“中介”时,批判其肆意移用“自我意识”代替劳动发挥“中介”作用而导致的逻辑断裂。在论证方式上,马克思通过审视黑格尔将“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直接沿用到剖析现实社会总体性的运思逻辑,批驳其基于概念展开“先验思索”的叙述结构。马克思在三重意义上对黑格尔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超脱于现实根基、沉浸于思辨逻辑的局限,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总体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的总体性 主客体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思想的辩证演绎:黑格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海江 萧诗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7,共8页
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从黑格尔或费尔巴哈哲学的角度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成见,但三人的异化理论却存在原则上的区别。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为基础,把异化和异化之扬弃的过程看作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构建了庞大的唯心... 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从黑格尔或费尔巴哈哲学的角度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成见,但三人的异化理论却存在原则上的区别。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为基础,把异化和异化之扬弃的过程看作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构建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体系,并把异化与劳动结合起来解释了人的自我发展过程;费尔巴哈虽然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改造,却因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与能动性原则的缺乏而割裂了异化理论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把异化理论变成了抽象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虽然是接着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展开的,却以能动的实践为基础,综合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实现了异化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并为唯物史观的系统提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异化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哲学史中“市民社会”概念之嬗变——从卢梭到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发展历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喜 包大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0,共6页
卢梭通过布尔乔亚批判地界定了市民社会概念,对即将出场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古典主义的批判运用,这是辩证法在政治哲学史中预见性的、非自觉的运用。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理论中,以自由为伦理基础的市民社会概念最终通过辩证法的自觉运... 卢梭通过布尔乔亚批判地界定了市民社会概念,对即将出场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古典主义的批判运用,这是辩证法在政治哲学史中预见性的、非自觉的运用。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理论中,以自由为伦理基础的市民社会概念最终通过辩证法的自觉运用被置入了历史主义体系中。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中统一了革命性与抽象性的辩证法,最终使得市民社会跨越物质自由与伦理自由成为可能。市民社会本质的此岸性,以及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现实关系最终随着马克思对辩证法的彻底运用而被揭示,即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被把握为论证人类从异化现实解放的历史环境与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辩证法 马克思 卢梭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与事件:齐泽克是一个怎样的黑格尔主义者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冠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7,共11页
在"总体性哲人"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事件"被认为是一个无法被容纳其中的概念。巴迪欧对黑格尔的疏离,亦恰恰是以《是与事件》这本巨著出版为标识的。而与巴迪欧理论旨向极为接近的当代另一位哲人齐泽克,却恰恰始... 在"总体性哲人"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事件"被认为是一个无法被容纳其中的概念。巴迪欧对黑格尔的疏离,亦恰恰是以《是与事件》这本巨著出版为标识的。而与巴迪欧理论旨向极为接近的当代另一位哲人齐泽克,却恰恰始终坚持高举黑格尔主义旗帜。通过分析巴迪欧与齐泽克在"事件"概念上的契合与对黑格尔阐释的歧异,进而梳理齐泽克对黑格尔式辩证法的独特阐释与见解,并追溯这一阐释在思想史上的可能源头,可见齐泽克确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黑格尔主义者,因为他几乎激进地拒绝所有传统的"黑格尔肖像"。在齐泽克的激进阐释下,黑格尔不再是"现代极权主义"思想源头抑或那位掌控"绝对"的理念主义者。当巴迪欧把黑格尔放置在"事件哲学"的对立面,齐泽克则通过其独特的解读,使得黑格尔完全成为一位同"事件哲学"相兼容的哲人,甚至是其奠基性的思想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齐泽克 巴迪欧 辩证法 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强力手段增强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柏平 吴梅星 +2 位作者 吕韶光 魏杨玲 廉西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69,共5页
探讨了采用中医药手段辨证组方增强国家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应用效果 .对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 2 4名队员在分别提高有氧耐力和肌肉爆发力为主 ,全面提高身体专项能力的集训一、二阶段 ,针对性地以中药“强健 1号”和“强健 2号”辨... 探讨了采用中医药手段辨证组方增强国家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应用效果 .对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 2 4名队员在分别提高有氧耐力和肌肉爆发力为主 ,全面提高身体专项能力的集训一、二阶段 ,针对性地以中药“强健 1号”和“强健 2号”辨证论治 ,发现其体重保持稳定 ,瘦体重增加 ,血红蛋白增加 (P <0 0 5) ,血睾酮及其与皮质醇比值明显升高 (P <0 0 1 ,P <0 0 5)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与对应的最大心率值基本一致 ,疲劳自觉症状减轻 .这说明应用中药辅助提高运动员体能 ,组方应有针对性 .以健脾温阳为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子足球 中药 体能 女子足球运动员 身体机能 有氧耐力 肌肉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黑格尔主客体关系的批判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敬华 赵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6,共6页
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他的主客体关系是统一于否定的辩证过程之中的。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因此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他所理解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异... 黑格尔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他的主客体关系是统一于否定的辩证过程之中的。然而这一过程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因此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他所理解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异化劳动的理解,高度赞扬费尔巴哈将黑格尔颠倒的主客体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从而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并不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是以一种思辨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辩证发展。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正在于他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于实践中实现了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改造了黑格尔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劳动 黑格尔 否定辩证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扬弃观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火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1,共9页
扬弃与异化是黑格尔构造自己哲学体系的一对重要范畴。扬弃就是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存、既抛弃又发扬、既是联系环节又是发展环节。扬弃是解决矛盾的途径、认识真理的方法,是精神的能动本性。扬弃观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的实质和核心... 扬弃与异化是黑格尔构造自己哲学体系的一对重要范畴。扬弃就是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存、既抛弃又发扬、既是联系环节又是发展环节。扬弃是解决矛盾的途径、认识真理的方法,是精神的能动本性。扬弃观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构造哲学体系的重要原则和内在精神、破解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难题的利剑和桥梁、否定性辩证法最积极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扬弃观 否定性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辩证法”到“劳动”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颠倒”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刚 王鑫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5,共7页
作为首位将“劳动”论题从经济学提升至哲学维度的思想家,黑格尔不仅在“主奴关系”和“市民社会”中运用了劳动辩证法,更在其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精神现象学》中,把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理解为具有“否定性”原则的劳动,... 作为首位将“劳动”论题从经济学提升至哲学维度的思想家,黑格尔不仅在“主奴关系”和“市民社会”中运用了劳动辩证法,更在其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精神现象学》中,把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理解为具有“否定性”原则的劳动,赋予其概念辩证法以“劳动”外观,本质上是一种劳动“辩证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开了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抽象思辨外衣后,洞察到了其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勾连而成的“劳动”形而上学本质,以异化劳动批判实现了在“生存论”维度中对劳动“辩证法”的“颠倒”,其本质是“劳动”辩证法。随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劳动“辩证法”的“资本论”维度得以开显,丰富了其以劳动解放为旨趣的辩证法革命的深刻历史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辩证法” “劳动”辩证法 黑格尔 马克思 “颠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的家庭观和中国家庭观之比较——读《精神现象学》札记(之一)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黑格尔的伦理不是自然血缘和情感关系,而是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包括国家、市民社会和家庭。家庭是为市民社会和国家培养独立的公民的,不是忠和孝的关系,而是理性人格的养成。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兄弟姐妹关系都不是... 黑格尔的伦理不是自然血缘和情感关系,而是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包括国家、市民社会和家庭。家庭是为市民社会和国家培养独立的公民的,不是忠和孝的关系,而是理性人格的养成。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兄弟姐妹关系都不是一方服从另一方的关系,而是互相的"尊重"(Peitt),借此才从自然的类上升到伦理;三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兄弟姐妹的关系,特别是兄弟关系,它走出了家庭,而成为摆脱了自然束缚的自由平等关系,为进入公民社会和承担国家义务做好了准备。在这个层次上,家庭关系体现了伦理实体的一种自我否定的本质。所有这些关系都是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家庭关系和家国关系完全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家庭 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自祭——《启蒙辩证法》在康德和黑格尔概念框架中的根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千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7,共7页
本文从康德和黑格尔的相关论点中勾勒出德国哲学传统对启蒙的独特反思路向,并且证明,《启蒙辩证法》本身是在前二者所奠定的概念框架中展开的,它对启蒙的批判既是德国唯心主义传统的延续又是对它的消解,这种对总体性的总体化批判本身陷... 本文从康德和黑格尔的相关论点中勾勒出德国哲学传统对启蒙的独特反思路向,并且证明,《启蒙辩证法》本身是在前二者所奠定的概念框架中展开的,它对启蒙的批判既是德国唯心主义传统的延续又是对它的消解,这种对总体性的总体化批判本身陷入"说谎者悖论"般的悖谬境地,构成启蒙之后意识哲学自我否定的最后一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康德 黑格尔 霍克海默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的启蒙与启蒙的神话——关于一部“哲学断片”的若干断想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51,共7页
正式出版于1947年的《启蒙辩证法》是在1944年油印本的基础上增改而成。作改动的地方不仅是书名及文题,也体现在对文字的润色和内容的调整上。这些变动反映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有意疏离以及由意识形态批判向总体性... 正式出版于1947年的《启蒙辩证法》是在1944年油印本的基础上增改而成。作改动的地方不仅是书名及文题,也体现在对文字的润色和内容的调整上。这些变动反映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有意疏离以及由意识形态批判向总体性"终极揭露"批判范式的转换。在《启蒙辩证法》中,法西斯主义的"事实神话"是研究的起点,而叙述的起点则是"启蒙",同时,为了阐明启蒙的衰退,作者又回溯到历史上的神话。所以,《启蒙辩证法》不仅存在着启蒙与神话的纠缠,而且存在着现实神话与历史神话的纠缠。《启蒙辩证法》既从黑格尔那里汲取了关于启蒙自身具有内在缺陷的观念,又借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名及其表现方式,但是,"启蒙辩证法"却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根本不同。启蒙理性不是把自身表现为一种有待完成与提高的开放形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无可救药的结构性衰竭与失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的这种态度更戏剧化地表现在他们对康德道德学说所作的萨德化理解上。因此,《启蒙辩证法》不仅是后黑格尔主义的,也是后康德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启蒙 辩证法 后黑格主义 后康德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纪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170周年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法哲学的思想体系,并使法哲学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今年是这部著作诞生170周年,我们重温这部伟大作品,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的内涵革命——重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广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69,325-326,共8页
"颠倒"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对辩证法理论内涵的革命,破解"颠倒"之谜应从"哲学革命"视角转向"内涵革命"视角。实践观点对于生命存在方式的重新确证,颠倒了黑格尔理性生命高于感性生命的理性主义... "颠倒"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对辩证法理论内涵的革命,破解"颠倒"之谜应从"哲学革命"视角转向"内涵革命"视角。实践观点对于生命存在方式的重新确证,颠倒了黑格尔理性生命高于感性生命的理性主义生命观,辩证法从诠释生命意义的概念逻辑转变为表征生命存在的实践智慧。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颠倒了黑格尔范畴史高于生活史的唯心史观,辩证法从思想的内涵逻辑转变为历史的内涵逻辑。作为"实践智慧"与"历史的内涵逻辑"的统一,马克思辩证法颠倒了黑格尔积极自由高于消极自由的绝对自由观,超越了"自由辩证法"的悖论,在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张力关系中重新确证了辩证法的自由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内涵革命 颠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