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叶岩 程睿 +5 位作者 赵德春 祝天宇 蔡晓华 李占成 赵尔迪 李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行速度0.3~12 km/h可调,被测耕作部件和整机横向与深度方向调整,测控软件可对土槽试验台的行进速度、动力输出轴扭矩、转速、功率等试验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结果表明:样机试验所设计的理论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有差异,平均速度绝对误差在0.2 km/h以内,平均测速相对误差小于2%,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驱动轮打滑和导向轮摩擦等。试验过程中,土槽试验台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各项性能参数能够稳定、快速采集。改进后的土槽试验台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了试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目标,满足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机械 土槽 试验台 优化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桥动力学模型的前轴寿命评估方法
2
作者 冯金芝 桑武壮 +3 位作者 张东东 李亮亮 刘新荣 赵礼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共11页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信号迭代。首先,对实测轮心六分力进行频带调整;其次,以前轴在各工况下的损伤/寿命与参考值差值最小为目标,结合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对轮心三向力幅值调整系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轮心三向力与其余三向力矩构成了前桥模型驱动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轮心驱动信号进行前桥模型动态载荷模拟,获取的前轴寿命、风险点失效顺序以及各路况对危险点的损伤贡献比等都与参考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系统级台架耐久性试验的驱动信号构建与零部件寿命评估提供参考。最后,经过损伤主导载荷修正后,轴管损伤分布也与参考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桥动力学模型 前轴寿命 响应面法 动态载荷模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棉花排种器排种性能分析与试验
3
作者 李玉道 宋占华 孙学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5,125,共8页
为研究排种器在不同运动特征参数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勺轮式排种器仿真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在不同转速和倾斜角度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试验,并分析了单个棉花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增加籽粒群体受力变化趋... 为研究排种器在不同运动特征参数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勺轮式排种器仿真模型,运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在不同转速和倾斜角度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试验,并分析了单个棉花种子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增加籽粒群体受力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转速为40 r/min、倾斜角度为15°时,排种器具有相对最佳的工作性能,粒距合格指数为98.15%,重播指数为1.85%,漏播指数为0。用JPS-12性能检测台对排种器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为40 r/min、倾斜角度为15°时,排出棉花籽粒间距变异系数为0.034,排种均匀性较高,表明排种器工作性能较优,台架试验排种效果良好。田间试验重播率、漏播率均比试验台试验结果有所增加,但仍满足90%以上的合格率,粒距变异系数均小于10%,可以用于田间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轮式排种器 EDEM仿真 台架试验 棉花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设计与验证
4
作者 尚书旗 常学良 +3 位作者 张宁 何晓宁 李墨贤 王东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201,共16页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工作速度为2.12 km/h的花生分层施肥旋耕起垄播种机残余速度为0.25~0.42 m/s。使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记录球型种子与具有各向异性种子(以花生为例)在投种高度10~20 cm、残余速度0~0.42 m/s以及30种触土方式时的偏移距离与坠入深度,结果表明: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残余速度一定、投种高度过低时,种子的坠入深度较小、偏移距离较大;投种高度越大、残余速度越小时,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角速度与残余速度的特定组合可以减少种子偏移距离。使用本试验台对旋耕播种机的排种器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得到该排种器在工作速度为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残余速度为0.21 m/s时作业效果最好,作业合格率达到8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速度为2.1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时作业效果最好,粒距合格率达到84%,证明所设计试验台可以准确检测排种器排种合格率并探究其最佳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试验台 种料分离装置 零速投种 非零速投种 铺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研究
5
作者 刘志恩 李立峰 +1 位作者 陈弯 王永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设立考虑作动器最大出力限制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多元宇宙优化(Multi-verse Optimizer,MVO)算法得到LQR控制器权重系数,以解决传统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仿真分析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与传统LQR控制和模糊控制对比,搭建主动悬架系统1/4车辆台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VO-LQR控制效果最佳;在不测量路面激励且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MVO-LQR控制下,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37.1%,轮胎动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89%,悬架动行程满足限制,可显著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路面激励 多元宇宙优化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爬坡模拟试验台研究与设计
6
作者 黄万友 金晓悦 +1 位作者 褚瑞霞 朱佩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9-324,共6页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凸显了复杂和极端条件下驾驶安全性和动力性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试验台仅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水平路面的检测,无法模拟车辆实际爬坡的场景。因此,以自动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城...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凸显了复杂和极端条件下驾驶安全性和动力性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试验台仅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水平路面的检测,无法模拟车辆实际爬坡的场景。因此,以自动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城市典型道路为测试场景,研究设计适用于多场景的爬坡模拟试验台:(1)借助仿真软件CarSim,进行了车辆模型搭建和城市典型道路场景搭建。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在坡度为±2、±4、±6、±8%的场景仿真分析,得出俯仰运动的最大俯仰角速度约为0.681rad/s;(2)综合分析仿真结果和汽车行驶状态,选择合适的试验台部件,设计出爬坡模拟试验台的机械结构和测控系统;(3)为验证模拟试验台的有效性,车辆在试验台上进行爬坡停车让行工况测试。结果表明:爬坡模拟试验台可以高效、准确地模拟自动驾驶汽车的爬坡行驶状态,测试误差为4.14%,满足车辆行驶状态模拟的精度要求,证明了该试验台的有效性。开发的爬坡模拟试验台,可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和安全检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测试试验台 自动驾驶汽车 仿真模拟 爬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植保喷头喷雾角测量方法
7
作者 祝天宇 吴泽全 +4 位作者 叶岩 李占成 杨存志 孙先明 蔡晓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5-240,共6页
传统检测喷头喷雾角主要是由人工测量,不仅效率低,易干扰喷雾场,且易受到人工视力差异的影响,误差较大,不能连续检测。为满足自动化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带有形态学操作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基于边缘检测的机器视觉技术,使用高斯滤波... 传统检测喷头喷雾角主要是由人工测量,不仅效率低,易干扰喷雾场,且易受到人工视力差异的影响,误差较大,不能连续检测。为满足自动化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带有形态学操作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基于边缘检测的机器视觉技术,使用高斯滤波器对摄像机拍摄的喷雾图像进行降噪,使用Sobel算子计算像素梯度,对非极大值像素进行抑制,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自动检测喷雾角大小。为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在喷雾性能试验台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性能良好、速度较快、占用空间小,得出的喷雾角大小和手工测量差值在5°以内,符合喷雾试验台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喷雾试验台 边缘检测 最小二乘法 喷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应力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分析
8
作者 李凯 阳光武 +2 位作者 肖守讷 杨冰 朱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为了对某动车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模型缩减后满足精度要求,再用缩减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生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应力... 为了对某动车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模型缩减后满足精度要求,再用缩减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生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应力恢复法仿真获得车辆空调机吊挂处横梁与地板之间焊缝的动应力-时间历程。分析焊缝动应力功率谱密度发现,关注位置的焊缝动应力响应可能与车体的1阶菱形、1阶横弯及刚体模态有关。对比分析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二者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均满足车辆行驶1500万km要求,且仿真疲劳寿命偏于保守,可通过该仿真方法对关注位置的疲劳损伤及安全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应力恢复法 疲劳寿命 台架试验 刚柔耦合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 Bench Ⅱ-IRMS磷酸法在线测定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分析条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唐伟 王华 +4 位作者 蓝高勇 杨会 吴夏 涂林玲 应启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9-426,共8页
采用Gas Bench Ⅱ-IRMS对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在线测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立了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测试的最佳平衡时间;样品水中溶解无机碳浓度与样品测试的信号强度呈明显正相关;测试过程... 采用Gas Bench Ⅱ-IRMS对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在线测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立了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测试的最佳平衡时间;样品水中溶解无机碳浓度与样品测试的信号强度呈明显正相关;测试过程中色谱柱温度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样品峰的出峰时间,还会影响样品峰宽、峰高及峰积分面积等,影响最终测试结果。为了确保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方法试验验证,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测定值与验证单位给出的δ^(13)C测定值相一致,此测试方法具有可行性。在线测试的高效率和小样量与传统方法比较有显著优势,这为拓展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本测试分析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的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组成的在线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溶解无机碳 碳同位素 测试方法 GAS bench Ⅱ-I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刘知鑫 尚书旗 +3 位作者 马世宽 王东伟 何晓宁 杨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3-91,共9页
薯土分离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常见的薯土分离机构为带杆式薯土分离机构,存在薯土分离情况不明且马铃薯损伤率较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由物料喂入段、振动碎土段和筛分去土段组成的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其可对升运链... 薯土分离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常见的薯土分离机构为带杆式薯土分离机构,存在薯土分离情况不明且马铃薯损伤率较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由物料喂入段、振动碎土段和筛分去土段组成的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其可对升运链上的薯土混合物料进行振动、碎土、筛分、运输作业,并通过EDEM-Recurdyn耦合仿真试验对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的工作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受到振动碎土区的影响,土壤颗粒在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上的筛分呈现明显的分段趋势,各个工作区筛分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振动碎土区>筛分去土区>物料喂入区,其中振动碎土区筛土65.94%、筛分去土区筛土32.18%、物料喂入区筛土1.88%;在相同工况下,设计的三段式薯土分离装置相比传统薯土分离机构,马铃薯平均法向受力可降低29.40%、平均切向受力降低64.2%,马铃薯受力的合力降低25.16%,并借助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土分离装置 RECURDYN EDEM 联合仿真 离散元仿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
11
作者 侯宇 郑勇辉 +1 位作者 孙鹏田 王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建了一种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并开发了相应的轴箱轴承试验台架,加载装置施加的低频波动载荷以及在波动加载工况下轴箱轴承内部动态载荷分布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动载荷加载装置能够对轴箱轴承施加给定幅值、频率的波动载荷,轴承承载区域滚子-滚道接触载荷的波动情况与轴承总外加载荷的波动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波动载荷加载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高速列车 变载荷 加载 试验台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车用离心空压机叶轮设计与轮背泄漏研究
12
作者 杨山举 李栋 +4 位作者 张丽君 陈雨 陈军 姜杰 郝杰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722,共11页
鉴于当下的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发展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的氢燃料电池车辆为一条有效途径。为匹配电堆功率130 kW车载氢燃料电池,设计了额定压比2.8、质量流量130 g/s、转速88 000 r/min的两级气浮轴承离心空压机。构建了两级离心空压... 鉴于当下的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发展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的氢燃料电池车辆为一条有效途径。为匹配电堆功率130 kW车载氢燃料电池,设计了额定压比2.8、质量流量130 g/s、转速88 000 r/min的两级气浮轴承离心空压机。构建了两级离心空压机一般通流模型和泄漏通流模型,进行了两类通流模型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对泄漏通流模型的叶轮背腔厚度与形状、环形密封齿几何数量与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在改进的离心空压机综合性能实验台对整机进行了性能测试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泄漏流道后的通流模型在设计工况下压比误差由10.63%降至5.11%,适当减小叶轮背腔厚度和增大密封齿轴向尺寸能减少气体泄漏,该两级气浮轴承离心空压机叶轮结构强度能满足超高速运转要求,且在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可达73.30%,最高稳定转速可达95 0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空压机 气动设计 泄漏通流模型 背腔厚度 密封齿结构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阳极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邵杰 梁月明 +2 位作者 杜常清 吴友华 邱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5,共8页
稳定的氢气供给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效率、寿命和稳定性,针对100 kW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了阳极控制策略的开发研究,采用一种基于前馈的PI控制器控制阳极氢气入堆压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循环泵和尾排阀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前馈P... 稳定的氢气供给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效率、寿命和稳定性,针对100 kW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了阳极控制策略的开发研究,采用一种基于前馈的PI控制器控制阳极氢气入堆压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循环泵和尾排阀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前馈PI控制相比传统PI控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阳极压力控制精度达到98.93%,功率跟随控制精度达98.78%;燃料电池电堆最高效率达到72.06%,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最高效率达到57.85%,该阳极控制策略有效实现了燃料电池氢气供给系统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压力控制 前馈控制 硬件在环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工况权重的重载汽车车架拓扑优化设计
14
作者 亓昌 陈亮 +1 位作者 杨姝 肖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针对某重载汽车质量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多工况权重的车架拓扑优化方法,以实现车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优化目标是在确保结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最小化车架质量。利用DH5922动态信号分析系统进行了车架的承载与扭转试验。根据实... 针对某重载汽车质量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多工况权重的车架拓扑优化方法,以实现车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优化目标是在确保结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最小化车架质量。利用DH5922动态信号分析系统进行了车架的承载与扭转试验。根据实际工况载荷谱,将重载汽车常见服役场景转化为8种典型工况,结合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8种典型工况分配优化权重系数,建立了以结构柔度最小化为目标、保留材料体积分数和最大应力为约束的多工况车架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的最优拓扑分布完成了车架的轻量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车架结构,新设计的车架在保证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质量减轻7.41%,为重载汽车车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台架试验 轻量化 拓扑优化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铝陶制动盘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曹柳絮 汪衡虎 +9 位作者 霍树海 陈秋儿 陶乐晓 马一鸣 杨霄峰 丁鑫 蒋兆汝 刘春轩 戴青松 张晓泳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6-1626,共11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制动盘作为关键部件,其轻量化不仅减轻簧下质量,还有利于提高车辆电效能和易操控性。与传统铸铁制动盘相比,铝陶制动盘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上...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制动盘作为关键部件,其轻量化不仅减轻簧下质量,还有利于提高车辆电效能和易操控性。与传统铸铁制动盘相比,铝陶制动盘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上也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替代选择。然而,对铝陶制动盘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台架测试及装车路试的研究较少,对其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的性能评估不够全面。基于此,本文首次通过台架测试、装车路试和耐腐蚀试验全面验证和分析了铝陶制动盘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铝陶盘在摩擦因数稳定性方面优于铸铁盘,名义摩擦因数能维持在0.3~0.35。同时铝陶制动盘能够承受高达500℃的高温,显著高于此前报道的耐温度;在黑山谷长下坡路试中,能量回收关闭时,铝陶前后制动盘的最高温度分别比铸铁制动盘低83和108℃;装车路试和耐腐蚀结果显示,铝陶制动盘在噪声、抖动、耐磨、耐腐蚀特性表现优异,预测使用寿命可达100万km,在极端环境和道路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新能源乘用车提供了更可靠的制动系统解决方案,也有助实现节能减排效益,推动新能源乘用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陶制动盘 台架测试 装车路试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全尺寸台架试验研究
16
作者 张磊 赵勇 +4 位作者 李静 王将兵 常虎山 刘翔 邓志彬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的方案,对自研油品成功实施了全尺寸发动机润滑油台架试验,并通过试验前后油品黏度、酸值、元素含量以及发动机部件磨损等的分析,对自研油品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前准备发现,发动机气密性良好、油耗表现正常,因此发动机装配符合试验要求;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黏度、酸值衰变较小,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关键部位磨损情况不严重,活塞积炭和油底壳油泥较少。因此,自研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抗磨减摩性、抗剪切性等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 润滑油 台架试验 适航验证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动静盘阀设计及缝隙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广军 唐章伟 孙峰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为解决深井、超深井等钻井过程中复杂工况下防斜打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可在高温、强振条件下经济、安全、可靠使用的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的研制思路,计算了其关键组件动静盘阀组的摩阻力,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环阀间隙的流动,基于井眼... 为解决深井、超深井等钻井过程中复杂工况下防斜打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可在高温、强振条件下经济、安全、可靠使用的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的研制思路,计算了其关键组件动静盘阀组的摩阻力,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环阀间隙的流动,基于井眼高低边快速关断响应规律设计了环形阀的结构及流道,并使用全尺寸试验台架开展了ϕ177.8 mm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地面水力台架试验。研究表明:为减小盘阀摩擦面积,将其设计为2层组合,上部设计异形孔和凸台,下部设计异形结构的旁流道;采用硬质合金材料整体成型技术,上下盘阀间隙控制在0.5 mm,上下盘阀凸台高度均控制在0.25 mm;地面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动静盘阀组导向分流正常,密封保压性能指标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推靠式 机械式 垂直钻井工具 盘阀 结构设计 缝隙流 水平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高频激励下转向架构架振动损伤
18
作者 曾一鸣 王文静 +1 位作者 吴庆 郝成宇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为探究轮轨高频激励对转向架构架振动损伤的影响并提高频域法损伤计算精度,开展不同轮轨激励频率和幅值下转向架构架振动台架试验,分析不同激励工况下构架敏感区域及激励频率和幅值对构架应力的影响;针对应力信号的非高斯性,对计算构架... 为探究轮轨高频激励对转向架构架振动损伤的影响并提高频域法损伤计算精度,开展不同轮轨激励频率和幅值下转向架构架振动台架试验,分析不同激励工况下构架敏感区域及激励频率和幅值对构架应力的影响;针对应力信号的非高斯性,对计算构架损伤的频域修正法进行优化,并与时域法、传统频域法、频域修正法进行对比验证;基于优化频域修正法,研究不同激励工况对构架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运行中时常出现的523,578和670 Hz轮轨高频激励频率与构架固有频率接近,使构架应力响应强烈,强响应激励频率下构架端部区、转臂定位座区、制动吊座区和垂向减振器座区的应力均方根值较非强响应激励频率下的最大增幅分别为6.9,2.6,6.5和10.6倍,每万km等效损伤最大增幅分别为987,109,653和1139倍;强响应激励频率下,0.200 mm激励幅值时构架应力均方根值较0.075 mm时平均增幅约为0.5倍,等效损伤平均增幅约为3倍;提出的优化频域修正法,能将频域法的损伤计算最大误差降低至10%以下,并使构架损伤评估更加保守。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抗振动疲劳设计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损伤 转向架构架 高频激励 台架试验 频域法 频域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试验台输出特性研究
19
作者 窦海石 艾强 张幽彤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双流耦合动力系统由柴油机和两电机等动力单元组成,通过耦合器实现了拖拉机旋耕时行驶端和动力输出端的分流输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通过电机助力的形式实现无级变速,为说明其功能搭建了双流耦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双流耦合动力系统由柴油机和两电机等动力单元组成,通过耦合器实现了拖拉机旋耕时行驶端和动力输出端的分流输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通过电机助力的形式实现无级变速,为说明其功能搭建了双流耦合动力系统试验台。通过台架试验模拟拖拉机旋耕、犁耕等作业车速和轮边驱动转矩,测试了双流耦合动力系统多种功率流输出的可行性,用于替换传统无级变速箱,缓解了大功率拖拉机对传统无级变速箱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拖拉机 双流耦合构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轨道工程车换向箱故障诊断研究
20
作者 李华伟 高家栋 +3 位作者 张亚禹 徐坤 邢佳 谭晓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293,共7页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速度试验,并通过振动监测及频谱分析发现齿轮啮合频率附近出现以Ⅲ轴和Ⅳ轴转轴回转频率为特征的旁频,同时换向箱齿轮啮合频率2倍谐频显著高于啮合基频,因此确定换向箱Ⅲ轴和Ⅳ轴齿轮故障是造成车辆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在更换Ⅲ轴和Ⅳ轴齿轮后,换向箱振动RMS值由8.53 g降低至3.20 g,成功消除车辆异响。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轨道工程车传动系统试验台发展及推进故障监测诊断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换向箱 台架试验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