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基于交叉学科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理念,全面提升研究生开展跨学科探究学习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方法2022—2023学年,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中实施《传染病动力学传播模型入门》课程教...目的构建基于交叉学科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理念,全面提升研究生开展跨学科探究学习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方法2022—2023学年,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中实施《传染病动力学传播模型入门》课程教学改革,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提出“优化课程内容、引进行业导师”等关键改革要素,并通过课程设计和问卷调查考察教学效果。结果从知识掌握程度、课程满意度及推荐意愿等方面看,授课效果良好。结论课程改革获学生好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为公共卫生,尤其是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研究型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构建一类具有VCT(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意识及媒体报道影响的HIV/AIDS感染动力学模型.首先得到模型解的适定性,并给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其次,借助Hurwitz判别法及Lyapunov函数分析模型的阈值动力学,当R_(0)<1时无病平...构建一类具有VCT(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意识及媒体报道影响的HIV/AIDS感染动力学模型.首先得到模型解的适定性,并给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其次,借助Hurwitz判别法及Lyapunov函数分析模型的阈值动力学,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且当R_(0)≤1时全局渐近稳定;当R_(0)>1时,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进一步,结合持续生存理论给出疾病的一致持续性.最后,数值模拟表明随着VCT意识比例的提高,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峰值逐渐降低,而随着信息失效率的增大,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峰值将有所提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基于交叉学科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理念,全面提升研究生开展跨学科探究学习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方法2022—2023学年,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中实施《传染病动力学传播模型入门》课程教学改革,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提出“优化课程内容、引进行业导师”等关键改革要素,并通过课程设计和问卷调查考察教学效果。结果从知识掌握程度、课程满意度及推荐意愿等方面看,授课效果良好。结论课程改革获学生好评,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为公共卫生,尤其是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研究型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文摘构建一类具有VCT(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意识及媒体报道影响的HIV/AIDS感染动力学模型.首先得到模型解的适定性,并给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其次,借助Hurwitz判别法及Lyapunov函数分析模型的阈值动力学,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且当R_(0)≤1时全局渐近稳定;当R_(0)>1时,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进一步,结合持续生存理论给出疾病的一致持续性.最后,数值模拟表明随着VCT意识比例的提高,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峰值逐渐降低,而随着信息失效率的增大,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峰值将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