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皂苷D抑制PPA1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静 孙园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1-601,731,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通过调节无机焦磷酸酶1(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高表达PPA1的HBL-1和U2932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D)通过调节无机焦磷酸酶1(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PPA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高表达PPA1的HBL-1和U2932细胞系,采用不同浓度的SD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TUNEL染色法评估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并通过ELISA和WB分析PPA1的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此外,本研究构建细胞移植瘤模型以进行体内验证。结果显示,SD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降低PPA1活性及表达,增加剪切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 3,cleaved 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水平,减少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在细胞移植瘤模型中,PPA1下调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PPA1下调对照组,SD处理组肿瘤体积亦显著低于DMSO溶剂对照组。综上所述,SD通过抑制PPA1促进DLBCL细胞凋亡,展现出作为抗DLBCL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无机焦磷酸酶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核核糖核蛋白D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殷丽霞 杨晶晶 +3 位作者 牛民主 耿志军 李江艳 李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小核核糖核蛋白D1(SNR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ALCAN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SNRPD1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回顾... 目的探讨小核核糖核蛋白D1(SNR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ALCAN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SNRPD1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NRPD1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SNRPD1稳定高表达和低表达的BGC-823胃癌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实验分析SNRPD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改变,免疫印记法检测信号通路。结果UALCAN和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NRPD1在胃癌(P<0.001)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NR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表达量与胃癌患者癌胚抗原(P<0.001)、糖类抗原19-9(P<0.001)、G分期(P=0.042)、T分期(P=0.002)和N分期(P=0.027)呈正相关。SNRPD1高表达对胃癌远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01),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显示,SNRPD1生物学功能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有关。CCK-8法和细胞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上调SNRPD1可显著促进胃癌细胞增殖(P<0.001,P<0.001);免疫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上调SNRPD1使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G 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P=0.002),而干扰SNRPD1则结果相反(P=0.004,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NRPD1加快胃癌细胞G 1/S期转变(P<0.001)。过表达SNRPD1可促进胃癌细胞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P=0.043,P<0.001),而干扰SNRPD1则抑制其表达(P均<0.001)。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干预后,显著促进了SNRPD1干扰组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02)。结论SNRPD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调控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远期预后 小核核糖核蛋白d1 细胞周期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DDR1/PI3K/Akt信号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任晓艳 方芳 +1 位作者 于玲 王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AS-Ⅳ干预组、Control+DDR1基因干扰组(sh-DDR1)、AS-Ⅳ+DDR1基因过表达组(AS-Ⅳ+OVE-DDR1)及AS-Ⅳ+OVE-DDR1+PI3K抑制剂组(AS-Ⅳ+OVE-DDR1+LY294002)。AS-Ⅳ干预72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DDR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S-Ⅳ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呈现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DDR1、p-PI3K、p-Akt、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AS-Ⅳ组相比,AS-Ⅳ+OVE-DDR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AS-Ⅳ+OVE-DDR1组相比,AS-Ⅳ+OVE-DDR1+LY294002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AS-Ⅳ能够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DDR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黄芪甲苷 盘状结构域受体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REM-1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三甲胺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
4
作者 谭文云 井淑艳 +1 位作者 王蕊蕊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不同浓度(0、100、300、600、900、1200、1500μmol/L)TMAO处理VSMCs 24 h;②将TREM-1基因siRNA干扰质粒(si-TREM-1)及其阴性对照干扰质粒(si-NC)转染至VSMCs中,采用600μmol/L 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并联合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干预24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中TREM-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以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EM-1、COX-2、ICAM-1以及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TMAO处理对VSMCs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P=0.375),但可明显上调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细胞中TREM-1、COX-2、ICAM-1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沉默TREM-1基因可明显抑制TMAO诱导的VSMCs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增加,以及细胞中COX-2、ICAM-1、IL-1β、IL-6、TNF-αmRNA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比值的上调(均P<0.01)。然而,PMA干预可明显逆转沉默TREM-1基因对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结论:沉默TREM-1基因可抑制TMAO诱导的VSMCs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性反应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核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B/1D)受体亚型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表达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董旭 王怀良 +2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魏金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均有表达 ,而在大鼠肺动脉只检测到 5 - HT1 B受体 m RNA,且其表达水平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肺动脉。结论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肺动脉的分布存在差异 ;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 5 - HT1 B受体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b/1d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三叉神经节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吲哚烷胺类化合物对5-HT_(1B/1D)受体亲和力 被引量:1
6
作者 温秋玲 杨博 戴康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利用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研究45种吲哚烷胺对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选取115种与结构相关的拓扑参数、几何参数和疏水性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参数减元,建立基于10种主成分变量的活性预测... 目的利用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研究45种吲哚烷胺对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选取115种与结构相关的拓扑参数、几何参数和疏水性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参数减元,建立基于10种主成分变量的活性预测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去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应用残差绝对值的平均值(MAE)进行筛选,得到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10的模型为最佳模型。在该模型下,吲哚烷胺对5-HT1B受体和5-HT1D受体亲和力的实验值和预测值一元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90 5和0.988 7。结论模型显示吲哚烷胺5-HT受体激动作用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稳定可靠,有望在5-HT1B/1D受体激动药新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烷胺 5羟-色胺1b/1d受体 定量构效关系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样受体4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乔俊英 张艳丽 +1 位作者 宋丽 栾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同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将BALF进行细胞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较强,干预组表达较弱。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均为P<0.05);干预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均为P<0.05)。哮喘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低于哮喘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均为P<0.05)。BALF中HMGB1和TLR4含量分别与细胞总数和IL-4浓度均呈正相关(r1为0.796、0.730;r2为0.695、0.648;均为P<0.05)。结论 HMGB1和TLR4与气道炎症和免疫紊乱有关;适量1,25-(OH)2D3可减轻气道炎症,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Toll样受体4(TLR4) 哮喘 气道炎症 1 25-(OH)2d3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庆生 蔡丹莉 +3 位作者 陈芝芸 叶彬 来丽群 桑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979-1982,I002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56只,采用以MNNG损伤为主的综合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随机处死10只大鼠经病理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将46只造模...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56只,采用以MNNG损伤为主的综合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随机处死10只大鼠经病理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将46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各12只和胃复春组10只,分别给予益气活血方、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治疗12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NF-κBp65/IκBα表达明显升高(P<0.01)。药物治疗后,益气活血高剂量组、胃复春组大鼠胃组织NF-κBp65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cyclinD1和p16明显升高(P<0.01,P<0.05);药物治疗后,益气活血高剂量组及胃复春组大鼠胃组织cyclinD1表达较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益气活血高剂量组大鼠胃组织p16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减少致炎因子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cyclinDl,上调p16表达防治胃癌前病变,这可能是其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胃癌前病变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周期素d1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调控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严灿 刘银伟 +2 位作者 吴丽丽 祝鹏辉 潘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R1)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DG区BDNF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应激能抑制海马DG前体细胞的增殖(P<0.01);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BDNF表达明显下降(P<0.01),NR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JWSNS和氟西汀能明显增加抑郁症大鼠海马DG单位面积中神经元数目和新增殖细胞量(P<0.01),增强海马DG区BDNF的表达(P<0.01)和降低NR1的表达(P<0.01)。结论 JWSNS能够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增强BDNF的表达和降低NR1的表达,促进海马DG区的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 齿状回 神经再生 加味四逆散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中LXRα、NF-κB p65和cyclinD1的差异表达(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涂剑 刘晓旺 +6 位作者 李涛 余平 丁维珂 陆凯强 陈霄霄 彭露 周志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6-235,共10页
LXRα可以抑制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而这种抑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因此本文探讨了LXRα、NF-κB p65和cyclin D1三者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差异表达.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XRα,NF-κB p65... LXRα可以抑制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而这种抑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因此本文探讨了LXRα、NF-κB p65和cyclin D1三者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差异表达.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LXRα,NF-κB p65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表明,3种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且NF-κB p65和cyclin 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LXRα则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用MTT和Western blot检测TO90131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TO901317浓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能上调LXRα的表达,并下调NF-κB p65和cyclin D1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LXRα的表达,以及应用NF-κB抑制剂PDTC观察TO901317上述作用的改变,发现LXRαsiR NA显著降低TO901317对3种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PDTC则加强TO901317的上述作用效果,除了几乎不影响LXRα的表达外.综上所述,LXRα/NF-κB p65/cyclin D1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LXRα为新的乳腺癌调控靶点,为今后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Α 核因子-Κb P65 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 TO9013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酚酸B调控PKD1-HIF-1α-VEGF通路促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暖 杨雷 毛秉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B)是否通过调控蛋白激酶D1(PKD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而促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方法 4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心梗模型(MI)、SAB和CID755673阻断剂(CID)组... 目的探讨丹参酚酸B(SAB)是否通过调控蛋白激酶D1(PKD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而促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方法 4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心梗模型(MI)、SAB和CID755673阻断剂(CID)组。应用HE、Masson和透射电镜染色分析心肌组织和血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VEGF和Ⅷ蛋白的表达。结果 SAB用药可以减少MI大鼠的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降低心肌的胶原占比,使缺血受损引发的心肌纹理模糊、闰盘断裂、线粒体萎缩、微血管管腔塌陷恢复为结构清晰完整的心肌纹理、闰盘和微血管管腔及饱满的线粒体结构;并可以上调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VEGF和Ⅷ因子蛋白的表达。注射CID后SAB的作用被明显抑制。结论 SAB可能通过调控PKD1-HIF-1α-VEGF通路而促心肌梗死大鼠损伤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酚酸b 蛋白激酶d1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D1d与Wx-B1b基因聚合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雪峰 宋维富 +8 位作者 刘东军 赵丽娟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肖志敏 白光宇 孙雪松 王晓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50,共6页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Glu-D1d与Wx-B1b基因遗传效应是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的主要遗传基础,二者聚合可实现蛋白质(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的同步改良,并拓宽和提升强筋小麦的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本文总结了Glu-D1d与Wx-B1b基因及其聚合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对两个基因聚合育种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Glu-d1d Wx-b1b 基因聚合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PSⅡCP4 7/D_1 /D_2 /Cytb559复合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霞 王水才 +4 位作者 贺俊芳 任兆玉 彭菊芳 刘晓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53-855,共3页
采用激励光源为 5 14 .5nm的分幅扫描单光子计数荧光光谱装置对经 2 0℃、4 2℃和 4 8℃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反应中心复合物CP4 7/D1/D2 /Cytb5 5 9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 .经解析 ,获得不同温度处理后 ,CP4 7/D1/D2 /Cytb5 5 9复合物... 采用激励光源为 5 14 .5nm的分幅扫描单光子计数荧光光谱装置对经 2 0℃、4 2℃和 4 8℃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反应中心复合物CP4 7/D1/D2 /Cytb5 5 9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 .经解析 ,获得不同温度处理后 ,CP4 7/D1/D2 /Cytb5 5 9复合物最大峰值未发生变化 ,均在 6 82nm ,说明Chla6 70的能量都由Chla6 82接收 ,但损耗愈来愈小 ,在 4 8℃时 ,损耗程度最小 ,而其荧光百分比未发生多大变化 .振动副带~ 70 0nm和~ 74 0nm的中心波长都发生蓝移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为 :2 0℃ 70 3nm ,74 9nm ;4 2℃ 6 97nm ,74 4nm ;4 8℃ 6 94nm ,74 0nm .因此可以推测温度的升高 ,影响了CP4 7/D1/D2 /Cytb5 5 9色素蛋白的二级结构以及色素分子的空间位置 ,使最大峰值处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振动副带逐渐蓝移 .4 2℃的温度已造成影响 ,4 8℃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CP47/d1/d2/Cyt b559 荧光发射谱 解析 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D_4B_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作为 吴颖运 +2 位作者 李欣 晏晶 张克勤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对胶质芽孢杆菌D4B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表明,D4B1菌株在供试培养基A中生长良好,12h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达到生长高峰,菌体浓度为6 0×108个/mL;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硫酸链霉素没有抗性;能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真... 对胶质芽孢杆菌D4B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表明,D4B1菌株在供试培养基A中生长良好,12h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达到生长高峰,菌体浓度为6 0×108个/mL;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硫酸链霉素没有抗性;能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能力,但无植酸酶活性。其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分子改造胶质芽胞杆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芽胞杆菌 d4b1菌株 培养基 生理特性 菌体浓度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大新 吕刚 +2 位作者 黄涛 郑玮 杜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 4 6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 5例正常骨组织中NF κBp6 5亚单位和cyclinD1表达 ,并比较NF κB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级、分型间的差异及其与cyclinD1表达的关系。 结果 :NF κBp6 5亚单位显著表达于骨肉瘤细胞中 (6 7.4 % ) ,而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中未见表达 ;NF κBp6 5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 ,在骨内高分化型组表达显著高于普通中心型组 (P<0 .0 5 )。cyclinD1在骨肉瘤中表达率为 73.9% ,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 (33.3% ,P <0 .0 5 ) ;骨肉瘤中NF κB p6 5与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 =0 .4 6 3,P <0 .0 1)。结论 :NF κBp6 5在骨肉瘤细胞中异常活化 ,并与cyclinD1过表达密切相关 ,其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细胞周期蛋白d1 骨肉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占国清 郑三菊 +1 位作者 邓文钦 李金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4,共2页
探讨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 12 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干扰素α - 1b及胸腺因子D三组 ,观察各组的ALT、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联合... 探讨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 12 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干扰素α - 1b及胸腺因子D三组 ,观察各组的ALT、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联合组和干扰素组ALT的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抗 -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1)。联合组较干扰素α - 1b组更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访 6月 ,联合组和干扰素组的上述指标仍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5 ) ,且联合组HBVDNA阳转反跳率低于干扰素α- 1b组 (P <0 0 5 )。说明干扰素α - 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CHB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联合用药 胸腺因子d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4-5p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军 韩虎 +2 位作者 董巍 王瑞仓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中mi R-424-5p、PD-L1 m RNA和蛋白及多元药物抗性基因-1(MDR-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424-5p的靶标基因。使用mi RNA模拟/干扰技术和噻唑蓝法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与CRL2631细胞相比,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高,细胞中MDR-1蛋白水平(P<0.05)、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而mi R-424-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D-L1是mi R-424-5p下游直接靶标基因(P<0.001)。转染mi R-424-5p inhibitor后,CRL2631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高,且MDR-1蛋白水平(P<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1);转染mi R-424-5p mimics后,CRL2631-CHOP细胞对CHOP药物的耐药性降低,且MDR-1蛋白水平(P<0.001)、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过表达PD-L1可逆转上调mi R-424-5p对PD-L1的抑制作用(P<0.001)。结论:下调mi R-424-5p通过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增强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24-5p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Tamyb10D和Vp1B3在红白粒小麦中的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泠 高春保 +6 位作者 王翠 朱展望 佟汉文 刘易科 张宇庆 邹娟 何伟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66-69,共4页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利用240份小麦品种(系)4年的整穗发芽率数据对Tamyb10D和Vp1B3标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红粒比白粒抗穗发芽;(2)在不区分红白粒的情况下,两标记可用,Tamyb10D标记相对更好;(3)在区...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利用240份小麦品种(系)4年的整穗发芽率数据对Tamyb10D和Vp1B3标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红粒比白粒抗穗发芽;(2)在不区分红白粒的情况下,两标记可用,Tamyb10D标记相对更好;(3)在区分红白粒的情况下,Tamyb10D标记仅在红粒中可用,而Vp1B3标记不可用;(4)Tamyb10-D1b和Vp-1Bc基因型在红粒中的出现频率高于白粒,特别是前者差异大(红粒、白粒分别为64.79%和1.78%)。由此推断,在不考虑子粒颜色时,两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的相关性主要是由其与红色子粒的相关性决定的,而非其自身作用。综上所述,Tamyb10D标记可用于红粒抗穗发芽种质筛选,Vp1B3标记不可用于红粒和白粒抗穗发芽种质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分子标记 Tamyb10d Vp1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因子κB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大丽 葛莉娜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cyclinD1在32例宫颈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肿瘤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p65,cyclinD1在32例宫颈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肿瘤中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5%(22/32),cyclinD178.5%;正常宫颈组织中NFκB无表达,cyclinD1表达率20.5%。结论:NFκBp65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1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核因子Κb 宫颈癌 表达及 相关性研究 NF-κbp65 cyclind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宫颈组织 阳性表达率 P65蛋白 肿瘤增殖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角质化包膜蛋白(LCE)1B与LCE3D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平 朱瑜超 +1 位作者 陈柳青 段逸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角质化包膜蛋白(LCE)1B与LCE3D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CE1B与ICE3D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期与静止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CE1B与LCE3D在病例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晚期角质化包膜蛋白(LCE)1B与LCE3D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CE1B与ICE3D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期与静止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CE1B与LCE3D在病例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主要与LCE1B与LCE3D的表达量上调有关,这可为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LCE1b LCE3d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