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黄汤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宫颈癌小鼠移植瘤HPV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荣莉 吴冬梅 林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易黄汤降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的分子机制,为易黄汤治疗HR-HPV持续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只小鼠,其中40只采用腋下接种CaSKi细胞法建立脾虚湿热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阳性宫颈癌皮下移植瘤小鼠... [目的]探讨易黄汤降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的分子机制,为易黄汤治疗HR-HPV持续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只小鼠,其中40只采用腋下接种CaSKi细胞法建立脾虚湿热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阳性宫颈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易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未造模的10只小鼠予以正常喂养,设为正常对照组。易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隔天灌胃给予中药1次,给药剂量分别为10 g/kg、20 g/kg、40 g/kg,连续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HPV病毒载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CD4/CD8值,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移植瘤中HPV病毒载量、Ki6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CD4/CD8值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易黄汤可呈浓度依赖性降低HPV病毒载量和Ki67蛋白表达(P<0.05),提高CD4/CD8值及cGAS、STING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易黄汤可降低脾虚湿热证宫颈癌小鼠移植瘤HPV病毒载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GAS/STING通路,从而增强免疫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黄汤 hpv 移植瘤 cGAS/STING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对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超 尚丹丹 +2 位作者 杨雯萱 代龙 姚景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荆防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宫颈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荆防颗粒组50例,复方黄柏液涂剂组50例,联合组50... 目的分析荆防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宫颈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荆防颗粒组50例,复方黄柏液涂剂组50例,联合组50例。荆防颗粒组采用荆防颗粒治疗;复方黄柏液涂剂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联合组采用荆防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检测各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中医证候积分、病毒负荷量。结果与荆防颗粒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与荆防颗粒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相比,联合组阴道流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排液持续时间较短(P<0.05);治疗后,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中医证候积分、病毒负荷量降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TNF-α、IL-10、IL-6、中医证候积分、病毒负荷量低于荆防颗粒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IgA、IgG、IgM水平高于荆防颗粒组、复方黄柏液涂剂组(P<0.05)。结论采用荆防颗粒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可提高宫颈HPV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并促使患者恢复,降低机体内病毒负荷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hpv感染 荆防颗粒 复方黄柏液涂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高危型HPV33阳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杜晓敏 余黎吉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33阳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治的高危型HPV33阳性宫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聚甲酚磺醛治疗)50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聚甲酚磺醛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33阳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诊治的高危型HPV33阳性宫颈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聚甲酚磺醛治疗)50例,观察组(干扰素+聚甲酚磺醛治疗)50例,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阴道内环境指标、HPV病毒载量和HPV转阴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白介素-2(IL-2)、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乳酸菌活菌数量和阴道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PV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转阴率(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聚甲酚磺醛能够有效改善阴道内环境,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高危型HPV33阳性宫颈炎患者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聚甲酚磺醛 高危型hpv33 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丹 龙囡囡 +2 位作者 陈君 俞荷俊 许珊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黄山市4家综合性医院共536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36名实习护生中,HPV疫苗接种愿意为67.5%,总体接种率为6.9%,75.6%的实习护生听说过HPV/HPV疫苗,...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黄山市4家综合性医院共536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36名实习护生中,HPV疫苗接种愿意为67.5%,总体接种率为6.9%,75.6%的实习护生听说过HPV/HPV疫苗,认知合格率78.5%。女性(OR=1.692,95%CI:1.032~2.772,P=0.037)、本科(OR=1.899,95%CI:1.091~3.306,P=0.023)、有性行为史(OR=4.516,95%CI:2.408~8.470,P<0.00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OR=7.789,95%CI:1.905~31.844,P=0.004)、认知合格(OR=15.053,95%CI:7.843~28.890,P<0.001)的实习护生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较高。结论 实习护生HPV疫苗接种意愿处于中等水平,HPV相关知识的认知仍不全面,需加强HPV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鼓励医学专业学生参与同伴教育,同时倡导政府优化HPV疫苗的预约方式并在疫苗接种费用中给予一定支持,进一步提高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疫苗 实习护生 hpv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合肥市某地区4663例体检女性HPV感染情况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倩 陈琳 丁锦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 分析合肥市某地区体检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女性HPV疫苗接种的选择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健康管理中心自费参加宫颈HPV筛查的4 663例女性,并按照年龄分为5... 目的 分析合肥市某地区体检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女性HPV疫苗接种的选择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健康管理中心自费参加宫颈HPV筛查的4 663例女性,并按照年龄分为5组(24岁~、31岁~、41岁~、51岁~和61~72岁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将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测,随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受检者HPV所有基因型别,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以及多重感染的情况,同时归纳优势亚型的分布特点。结果 4 663例体检者中检出HPV阳性者有393例,阳性人数感染率为8.43%,各年龄段之间,HPV阳性人数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0,P=0.011),HPV的3种高低危感染模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31,P<0.001)。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之间,多重感染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4,P=0.482),其中感染的优势亚型主要为52、53和16。结论 合肥市某地区体检女性宫颈HPV高低危感染模式具有年龄差异,而多重感染模式则无,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会上升。感染的优势亚型主要为52、53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感染率 国内hpv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DNA和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海燕 陈晓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HPVE6/E7mRNA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低度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和78例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浸润性癌)分为两组。低度宫颈病变为对照组,高级别宫颈癌组为实验组。... 目的评价高危HPVE6/E7mRNA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低度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和78例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浸润性癌)分为两组。低度宫颈病变为对照组,高级别宫颈癌组为实验组。分别进行HPV DNA分型和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低度子宫颈病变和高度子宫颈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14.2%和79.5%。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低度子宫颈病变和高度子宫颈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35.7%和85.7%。高风险HPV E6/E7 mRNA检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5.8%,86.1%,83.5%)显着高于(64.3%,70.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有效降低了临床诊断中的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的机会,避免了患者因高频重复感染引起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 hpvDNA检测 hpvE6/E7检测 宫颈癌 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黏膜病损中拭子HPV半定量检测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齐佳 王哓艳 +7 位作者 何雨蓉 李荣佳 史晓钰 丁硕 郭伟 赵延明 房居高 钟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比较头颈部黏膜病损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与组织中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6/E7RNA原位杂交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应用咽拭子检出头颈部黏膜病损中高危型HPV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 目的比较头颈部黏膜病损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与组织中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6/E7RNA原位杂交检测的一致性,探讨应用咽拭子检出头颈部黏膜病损中高危型HPV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经治的头颈部黏膜病损患者100例,进行口咽、病损表面拭子和病损组织标本HPV E6/E7 mRNA的半定量检测和病损组织的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并对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符合纳排标准者共83例,其中乳头状瘤21例、息肉/慢性炎症10例、喉癌19例、口咽癌13例、下咽癌20例。口咽拭子和病损表面拭子的HPV E6/E7 mRNA半定量检测结果与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现为中度或接近高度的一致性,而病损组织的HPV E6/E7 mRNA半定量检测结果与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Kappa=0.780);在诊断效能分析中,两种拭子均表现出与HPVE6/E7mRNA原位杂交高度的一致性(Kappa=0.690、0.708)。结论在头颈部黏膜病损中,口咽和病损表面拭子的HPV半定量检测结果与经典的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金标准”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一种简便可靠的临床高危型HPV检出方法,有助于头颈部黏膜病损HPV感染的筛查和个体化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玉峰 王兆辉 +2 位作者 段秀芳 徐娜 张妍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宫颈癌疑似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实验标本,检测E6/E7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宫颈癌疑似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实验标本,检测E6/E7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并行HPV分型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中140例纳入宫颈癌组,128例为非宫颈癌组。并对268例患者进行HPV分型,高危型HPV组212例,低危型HPV组15例,低危混合型HPV组41例,记录宫颈癌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单项和联合对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非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低危型及低危混合型H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5%CI:0.187~0.836)、孕次≥3次(95%CI:1.079~1.625)、初次性生活时间<18岁(95%CI:1.075~1.6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95%CI:1.058~1.782)及HPVE6/E7mRNA阳性(95%CI:1.251~2.049)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35~65岁)(95%CI:1.134~1.436)、孕次≥3次(95%CI:1.346~2.472)、性伴侣≥3个(95%CI:1.526~2.386)、阴道分泌物异常(95%CI:1.021~1.778)及HPVE6/E7 mRNA阳性(95%CI:1.216~1.920)是高危型HPV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孕次、初次性生活时间、SCC及HPVE6/E7 mRNA多项联合检测宫颈癌的AUC为0.826,高于单项检测(P<0.05)。年龄、孕次、性伴侣、阴道分泌物及HPVE6/E7 mRNA联合检测高危型HPV的AUC为0.880,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HPVE6/E7 mRNA阳性是宫颈癌和高危型HPV共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HPVE6/E7 mRNA的多项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脱落细胞 E6/E7 mRNA hp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与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淑娟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保妇康栓和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案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保妇康栓和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的标准化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案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应用保妇康栓。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阴道排液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对比数据,P﹥0.05。结论:保妇康栓与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结合用于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疾病症状,用药效果突出且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hpv感染 保妇康栓 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PV敷料联合保妇康栓、rhIFN α-2b凝胶治疗高危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刘传会 王冰 +1 位作者 王晓静 王志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生物蛋白敷料(简称:抗HPV敷料)联合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rhIFNα-2b)凝胶治疗高危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 目的: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生物蛋白敷料(简称:抗HPV敷料)联合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rhIFNα-2b)凝胶治疗高危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高危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62)和敷料联合组(n=63),常规组采用保妇康栓、rhIFNα-2b凝胶治疗,敷料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抗HPV敷料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阴道微环境因子[(白细胞酯酶(Leukocyte esterase,LE)、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唾液酸苷酶(Sialy glycoside enzyme,SNA)]阳性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IL-17]、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表面抗原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CD8^(+)]。治疗后随访6 m,比较两组HPV复发情况。结果:敷料联合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敷料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阴道微环境因子阳性率、血清IL-1、IL-6、IL-17水平及CD8^(+)低于常规组,血清IL-10、IgA、IgG、IgM水平及CD4^(+)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随访6 m,敷料联合组HPV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抗HPV敷料联合保妇康栓、rhIFNα-2b2 b治疗高危HPV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HPV转阴,改善临床症状和阴道微环境,纠正炎性-免疫因子失衡状态,并可降低HPV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生物蛋白敷料 保妇康栓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弘宇 冯祥 罗幼珍 《巴楚医学》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治疗方案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HPV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501例,根据患者选取... 目的:探讨多种治疗方案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HPV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501例,根据患者选取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治疗(n=167),B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n=167),C组给予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n=167)。比较三组HPV患者治疗有效率、HPV-DNA水平、治疗后HPV阳性率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90.42%vs 74.85%)和B组(90.42%vs 77.25%)(均P<0.05)。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HP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C组患者的HPV-DNA水平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C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6.60%vs 22.75%)和B组(6.60%vs 20.96%)(均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对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妇康栓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抗人乳头瘤病毒生物蛋白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HPV病毒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杨斌 倪南鹰 +1 位作者 汤捷 章琼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 研究高危HPV(HR-HPV)病毒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3年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81例高危HPV DN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结果,分为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级、... 目的 研究高危HPV(HR-HPV)病毒载量与不同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3年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81例高危HPV DN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结果,分为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5组,比较各组的HR-HPV病毒载量及分布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病变的HR-HPV病毒载量影响因素。结果181例高危HPV DNA阳性患者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结果提示正常女性78例、CIN Ⅰ级32例、CIN Ⅱ级24例、CIN Ⅲ级30例、宫颈癌17例。正常组、CIN Ⅰ级组、CIN Ⅱ级组、CIN Ⅲ级组、宫颈癌组HR-HPV病毒载量、病毒载量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组病毒载量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呈正相关(r=0.542,P<0.05)。以正常女性为参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负荷HR-HPV载量分别是CINⅠ级、CINⅡ级发生的高危因素(OR=2.342、5.421,P<0.05)。中负荷HR-HPV载量、高负荷HRHPV载量是CIN Ⅲ发生的高危因素(OR=2.453、7.351,P<0.05)。高负荷HR-HPV载量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OR=8.345,P<0.05)。结论 HR-HPV DNA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应重视HR-HPV载量的检测,高负荷HR-HPV对预判宫颈病变的程度尤其是提升宫颈癌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hpv 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预测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3
作者 魏媛 梁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对比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7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78例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 目的:对比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7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78例患者均进行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cobas 4800 HPV检测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对比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结果: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PV分型检测、Aptima HPV检测和cobas 4800 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分型检测 Aptimahpv检测 cobas4800hpv检测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14
作者 李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病变患者108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33)、高级别鳞状上皮... 目的:探讨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病变患者108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3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50)、子宫颈癌组(n=25),检测并比较三组的阴道微环境指标[pH值、过氧化氢(H_(2)O_(2))、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酯酶(SNA)、N-乙酰基-氨基半乳糖苷酶(NAG)]、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总结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子宫颈癌组H_(2)O_(2)、LE、SNA、NAG、HPV感染阳性率及pH值均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P<0.05)。子宫颈癌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及CD4^(+)/CD8^(+)均低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CD8^(+)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阴道微环境指标H_(2)O_(2)、LE、SNA、NAG及pH值与高危型HPV感染、CD8^(+)呈正相关,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与CD4^(+)/CD8^(+)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处于明显失衡状态,且与高危型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阴道微环境 高危型hpv感染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虹 张雪红 +4 位作者 邢兰瑛 蔡东阁 潘艳艳 冯敏娟 王治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研究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4例女性外阴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鳞癌11例,鳞状上皮内瘤变(VIN)10例,尖锐湿疣9例及白色病变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PV1... 目的研究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4例女性外阴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鳞癌11例,鳞状上皮内瘤变(VIN)10例,尖锐湿疣9例及白色病变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4组外阴病变患者年龄中位数依次为:外阴鳞癌61岁、VIN 45.5岁、尖锐湿疣24岁、外阴白色病44岁,尖锐湿疣组中位年龄低于外阴鳞癌组及白色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中位年龄无统计学差异。②HPV16/18E6蛋白在外阴白色病变组、尖锐湿疣组、VIN组及外阴鳞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4、3/9、3/10、8/11,外阴鳞癌组高于白色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PV6L1蛋白在外阴白色病变组、尖锐湿疣组、VIN组、外阴鳞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9、4/10、3/11,尖锐湿疣组高于其他各外阴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在早期外阴鳞癌的阳性率均高于中晚期(P<0.05);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表达均与外阴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年龄分组、绝经情况、产次不相关(P>0.05);HPV16/18E6蛋白与HPV6L1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外阴病变的发病与年龄及HPV16/18、HPV6感染有关;外阴鳞癌中HPV16/18、HPV6的感染率与FIGO分期有关,HPV16/18感染率与HPV6的感染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病变 hpv16/18E6蛋白 hpv6 L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sistence of a Stochastic HPV Epidemic Model with Markov Switching
16
作者 Li Jiyuan Qiu Hong Ju Xuewei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nd environment switching on the HPV infec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HPV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in this paper w...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nd environment switching on the HPV infec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HPV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a kind of two-sex stochastic HPV epidemic model with white noise and Markov switching.We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unique local positive solution and a unique global positive solution.Then we identify the threshold conditions fo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HPV epidemic,and verify the persistence of the disease using the Lyapunov method and the Ito^formula.At las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epidemic model hpv White noise Markov switching PERSIST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E6/E7mRNA检测与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对宫颈CIN2级病变的筛查价值探究
17
作者 王冲 朱攀科 王雪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mRNA与免疫组化抑癌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mRNA与免疫组化抑癌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宫颈炎症及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CIN2级患者纳入研究组(n=45),宫颈CIN1级和宫颈炎患者纳入对照组(n=47)。对比两组HPV E6/E7mRNA、P16/Ki-67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表达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IN2诊断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HPV E6/E7mRNA与P16/Ki-67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宫颈CIN2级病变筛查的价值。结果:研究组HPV E6/E7mRNA、P16/Ki-67单独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阳性率(82.22%,77.78%,84.44%)高于对照组(63.83%,48.94%,53.1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 E6/E7mRNA、P16/Ki-67是影响CIN2诊断的危险因素(P<0.05);HPV E6/E7mRNA、P16/Ki-67联合检测CIN2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8(95%CI:0.579~0.798),优于HPV E6/E7mRNA、P16/Ki-67单独预测[0.592(95%CI:0.476~0.708);0.634(95%CI:0.519~0.748)]。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68.8%,84.4%,53.2%)均高于单独检测HPV E6/E7mRNA(59.2%,82.2%,36.2%)、P16/Ki-67(63.4%,77.8%,48.9%)。结论:HPV E6/E7mRNA与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CIN2级病变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筛查宫颈CIN2级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E7mRNA P16 KI-67 宫颈CIN2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宫颈癌组织HPV18和HPV45 E6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乌恩奇 任源 +7 位作者 邱爱东 张国楠 姜春来 樊英 于湘晖 吴永革 查晓 孔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四川地区2003~2004年收集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DNA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E6基因扩增,获得HPV18和45型E6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8型三例E6基因有同样的两处同义突变;45型两例E6基因发生突变,一例有两处...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四川地区2003~2004年收集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DNA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E6基因扩增,获得HPV18和45型E6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8型三例E6基因有同样的两处同义突变;45型两例E6基因发生突变,一例有两处碱基突变,另一例发生六处碱基突变,其中两处涉及氨基酸变化,均位于E6抗原决定簇区.HPV45型E6基因中134位c→t,157位c→t,259位g→t和341位t→c的碱基点突变未见报道.另外,该地区HPV18和45型突变株之间存在碱基互变,它们之间的最小差异比野生型HPV18和HPV45之间的差异小4.05%,该数值比在非洲发现的突变株的要小很多,该结果支持HPV18和HPV45可能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8 hpv-45 E6突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检测作为初筛策略在宫颈筛查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意 余凡 +2 位作者 彭秀红 曾俐琴 罗喜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作为初筛策略在宫颈筛查中的意义及对hr HPV(+)进一步分流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机会性筛查人群,均因细胞学异常或hr HPV(+)或临床症状转诊阴道镜检查,并均行阴...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作为初筛策略在宫颈筛查中的意义及对hr HPV(+)进一步分流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机会性筛查人群,均因细胞学异常或hr HPV(+)或临床症状转诊阴道镜检查,并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例共1774例,对两种筛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1)1774例患者中,共检出CIN1 679例,CIN2 193例,CIN3 145例,宫颈恶性肿瘤22例。HPV筛查以hr HPV(+)为阳性,细胞学以≥ASC-US为阳性,病理学以诊断≥CIN2为阳性,细胞学和hr HPV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60.00%和9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2%和94.23%。hr HPV筛查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细胞学筛查。(2)初筛hr HPV(+)者1150例,其中仅324例(28.17%)病理学证实为CIN2+。对于hr HPV初筛(+)者的进一步分流:以细胞学≥ASCUS或HPV16/18(+)为分流条件时,两者对CIN2+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2.04%和48.15%,特异度为62.35%和72.64%,阳性预测值为39.26%和40.84%,阴性预测值为80.72%和78.13%.显示HPV16/18(+)作为分选条件的灵敏度低而特异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774例患者,共检出宫颈恶性肿瘤22例,其中2例(9.1%)HPV(-)。这2例HPV(-)的宫颈癌,1例为腺癌,细胞学结果为AGC,1例为鳞癌,细胞学结果为HSIL。(4)在细胞学(-)hr HPV(+)患者中,病理学正常、CIN1、CIN2、CIN3、宫颈恶性肿瘤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30.15%、34.98%、41.18%、59.57%、87.50%,即随着宫颈病变的级别升高,其HPV16/18的感染率逐渐增加,且HPV16/18阳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CIN2+风险(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为2.19)。结论 hr HPV作为初筛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细胞学筛查;对于hr HPV初筛(+)的患者进一步选择细胞学≥ASCUS或HPV16/18(+)分流十分必要;而联合细胞学的筛查,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HPV(-)宫颈癌的漏诊;对于细胞学(-)hr HPV(+)患者,进一步检测HPV16/18基因型可降低漏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细胞学 宫颈筛查 分流 hpv16/18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传播对少数民族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分析——以女性HPV疫苗为例
20
作者 焦一然 黄欣雨 +1 位作者 陈婧 张文迪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5期95-9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少数民族女性HPV疫苗知识水平的影响,选取了贵州省某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镇和河北省某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在传播HPV疫苗知识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但实际影响受到社会经济...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少数民族女性HPV疫苗知识水平的影响,选取了贵州省某镇、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镇和河北省某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在传播HPV疫苗知识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但实际影响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和信息获取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在获取和理解HPV疫苗知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实际接种率较低。因此,本研究强调了制定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该研究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女性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政策和实践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少数民族 健康知识 女性健康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