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HLA-A2-肽组装复合物的研制及初步鉴定
1
作者 孟晓静 林来兴妹 +2 位作者 孟民杰 胡志明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诱导表达HLA-A2的两个亚基-重链(HC)和轻链β2m,并将其纯化产物和特异性肽段结合为HLA-A2-肽复合体。方法:将HC工程菌和β2m工程菌经0.5 mmol/L IPTG诱导5 h。经超声破菌及专利技术处理获得精制包涵体,再复性、 超滤浓缩后,用DEAE ... 目的:诱导表达HLA-A2的两个亚基-重链(HC)和轻链β2m,并将其纯化产物和特异性肽段结合为HLA-A2-肽复合体。方法:将HC工程菌和β2m工程菌经0.5 mmol/L IPTG诱导5 h。经超声破菌及专利技术处理获得精制包涵体,再复性、 超滤浓缩后,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然后,将HC、β2m与两条特异性肽段分别结合,用Superdex 75凝胶过滤纯化,并用其天然结构的单克隆抗体(mAb)W6/32进行初步鉴定。结果:HC工程菌和β2m工程菌诱导表达的水平分别为43%和47%,HC和β2m纯化后的纯度均达到95%。两条特异性肽段与HC和β2m可组装成HLA-A2-肽复合体,纯化的HLA-A2-肽复合物在4℃可保存2个月左右,并可与mAb W6/32特异性结合。结论:HLA-A2的HC工程菌和轻链β2m工程菌均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与相应的特异性肽段可形成稳定的可溶性HLA-A2-肽复合物,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识别和应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重链HC Β2微球蛋白 hla—a2—肽组装复合体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HLA-A2-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与生物素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翁秀芳 陈浩 +4 位作者 吴雄文 梁智辉 韩军艳 黄亚非 龚非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 :可溶性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复性与生物素化。方法 :原核高效表达的HLAH链及 β2m,在抗原肽 (EB病毒的膜潜伏蛋白LMP2A的NH2 CLGGLLTMV COOH残基 )的存在下 ,通过稀释复性折叠成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 ,并在BirA酶的作... 目的 :可溶性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的体外折叠复性与生物素化。方法 :原核高效表达的HLAH链及 β2m,在抗原肽 (EB病毒的膜潜伏蛋白LMP2A的NH2 CLGGLLTMV COOH残基 )的存在下 ,通过稀释复性折叠成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 ,并在BirA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素化 ,使生物素结合到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中的H链C端。利用特异性抗体 (mAbW6 / 32和兔抗人 β2m抗体 )及链霉亲合素进行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稀释复性和生物素化的折叠产物。结果 :折叠复合物中 ,主要含有HLAH链聚合体、HLA A2 肽复合物单体及 β2m3种成分 ,其中H链聚合体与HLA A2单体可生物素化。结论 :成功地获得生物素化的HLA A2 抗原肽复合物单体 ,为进一步构建四聚体及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奠定了基础 ,也为过程复杂的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抗原复合 生物素化 BirA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先形成的重链二硫键有助于HLA-A2-抗原肽复合物体外折叠 被引量:1
3
作者 费世江 吴雄文 +4 位作者 翁秀芳 蔡蕾 梁智辉 韩军艳 龚非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提高可溶性HLA -A2 肽复合物体外折叠效率。方法: 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提取原核表达的HLA重链(HC)。通过离子交换及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后, 在β2微球蛋白(β2m)及特异性抗原肽 (Try369-377 )存在的情况下, 于pH6. 6的折叠缓冲体...  目的: 提高可溶性HLA -A2 肽复合物体外折叠效率。方法: 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提取原核表达的HLA重链(HC)。通过离子交换及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后, 在β2微球蛋白(β2m)及特异性抗原肽 (Try369-377 )存在的情况下, 于pH6. 6的折叠缓冲体系中稀释复性。利用Westernblot及ELISA检测折叠产物。结果: 折叠复合物中主要含有HLA-A2 抗原肽复合物和β2m, 较少含有HC聚合体; 折叠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 2. 5倍。结论: 通过与传统方法作比较, 证实此法折叠效率比传统方法高, 为进一步HLA 肽四聚体及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的制备可提供足够可溶性的HLA -A2 肽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抗原复合 外折叠 二硫键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2介孔复合体的组装与光吸收性质研究
4
作者 吴玉程 程继贵 +2 位作者 解挺 李广海 张立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43-2646,265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二氧化硅介孔固体,通过镍的硝酸盐溶液浸泡、干燥和随后氢热还原法,形成Ni/SiO2介孔复合体.根据DSC,XRD,TEM表征结果,纳米Ni颗粒尺寸为7~9nm,均匀地分布于SiO2介孔基体中.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纳米颗粒尺寸增大,Ni...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二氧化硅介孔固体,通过镍的硝酸盐溶液浸泡、干燥和随后氢热还原法,形成Ni/SiO2介孔复合体.根据DSC,XRD,TEM表征结果,纳米Ni颗粒尺寸为7~9nm,均匀地分布于SiO2介孔基体中.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纳米颗粒尺寸增大,Ni/SiO2介孔复合体光吸收边明显发生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 介孔复合 组装 光吸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Ⅰ类肽组装复合体组分重要性的定量分析(英文)
5
作者 牛歌 马娟 +6 位作者 刘长振 马盼 韩化敏 赵云峰 张鸽 陶华 高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4-915,共12页
TAP2、tapasin和calreticulin(CRT)是MHC-Ⅰ类内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途径肽组装复合体(PLC)中的3个重要蛋白质.虽然对于肽组装复合体及其单个蛋白组分在抗原加工递呈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研究手段的缺乏,其在复合体中... TAP2、tapasin和calreticulin(CRT)是MHC-Ⅰ类内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途径肽组装复合体(PLC)中的3个重要蛋白质.虽然对于肽组装复合体及其单个蛋白组分在抗原加工递呈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研究手段的缺乏,其在复合体中的相对重要性还未得到清楚和定量的分析.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抗原递送方法,利用猪链球菌溶血酶(SLY)对鼠纤维母细胞系K41及其CRT缺陷细胞系K42、tapasin缺陷细胞系90a及tapasin、TAP2双缺陷细胞系91a进行穿孔并定量递送入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使其被内源性加工处理后的多肽SIINFEKL与小鼠H2-Kb装配成复合物并被递呈至细胞表面.通过利用小鼠T杂交瘤细胞B3Z和单克隆抗体25D1.16识别并检测不同细胞表面SIINFEKL与小鼠H2-Kb复合物,我们发现CRT缺陷细胞系K42的抗原提呈能力相比91a及90a,较K41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说明CRT在提呈过程中可能有着较预期更重要的作用.本文是首个对抗原递呈途径蛋白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MHC-Ⅰ类抗原加工和递呈途径相关蛋白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Ⅰ 组装复合 猪链球菌溶血酶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激活和GSK-3β抑制诱导质膜紧密连接复合体的Ca^(2+)非依赖性组装
6
作者 孟庆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0,共1页
细胞间连接如粘附连接和紧密连接存在于极性细胞中,其可以调节小分子通过细胞间通路以及阻碍顶膜和基底膜蛋白的运动,维持细胞的极性。以往研究显示胞外Ca2+对于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和成熟都是必要的。胞外低浓度Ca2+干扰细胞连接的形成... 细胞间连接如粘附连接和紧密连接存在于极性细胞中,其可以调节小分子通过细胞间通路以及阻碍顶膜和基底膜蛋白的运动,维持细胞的极性。以往研究显示胞外Ca2+对于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和成熟都是必要的。胞外低浓度Ca2+干扰细胞连接的形成,高浓度的Ca2+则可以诱导连接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 CA^2+ AMPK 质膜 诱导 依赖性 复合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V_2O_5空心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丁 刘恒 +1 位作者 姚亚东 李大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以自制的二乙酰丙酮氧钒(VO(aca)_2)为原料,通过软模板法组装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钒前驱体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后制备得(?)(0.5~1.0)μm五氧化二钒(V_2O_5)中空微球.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 以自制的二乙酰丙酮氧钒(VO(aca)_2)为原料,通过软模板法组装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钒前驱体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后制备得(?)(0.5~1.0)μm五氧化二钒(V_2O_5)中空微球.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最终产物的球形外观、中空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合VO(acac)_2、溶解于乙二醇的PVP、溶解于乙二醇的VO(aeac)_2与复合微球的红外光谱(FTIR)和复合微球的差热曲线(DTA),探讨了V_2O_5中空微球形成的机理.对影响实验的因素如PVP和VO(acac)_2的浓度,保温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PVP和VO(acac)_2的浓度能够确保V_2O_5球壳结构的形成;当总反应时间在75~90min范围内时,所得空心球的几何外形和表面形貌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自组装 PVP/钒前驱复合微球 V2O5 空心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NACA基因家族的鉴定及NACA2功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永昌 聂祝运 +2 位作者 张斌 袁志辉 何春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该研究从水稻中鉴定了5个编码NACA蛋白的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定位及表达进行分析,并针对NACA2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抗旱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个水稻NAC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多个保守的基序,NACA1-N... 该研究从水稻中鉴定了5个编码NACA蛋白的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定位及表达进行分析,并针对NACA2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抗旱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个水稻NAC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多个保守的基序,NACA1-NACA4均含有NAC结构域和UBA结构域,但NACA5序列较短且不含UBA结构域;不同植物NAC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化关系与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高度统一。(2)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NACA1、NACA2和NACA3在不同水稻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尤其是在生殖器官中,但NACA4和NACA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很低;NACA基因的表达受到甘露醇、脱落酸(ABA)、茉莉酸(JA)、氯化钠(NaCl)、水杨酸(SA)及低温胁迫的诱导,其中NACA2和NACA5的表达变化最明显。(3)亚细胞定位表明,NACA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4)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NACA2拟南芥株系的萎蔫程度较轻,颜色较绿,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失水速率,且复水速度明显更快,并显著增强了对干旱和渗透胁迫的抗性。研究表明,NACA2正调控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抗性,为进一步研究NACA基因在水稻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生多结合复合 NACa2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