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株VEGF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1
作者 谢熠 范自力 +2 位作者 姚晨姣 谭三勤 赵亚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为了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DADS)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作用,并从影响VEGF生成的角度探讨DADS的抗白血病机制,应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RT... 为了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DADS)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作用,并从影响VEGF生成的角度探讨DADS的抗白血病机制,应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VEGF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HL-60细胞中均有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相比,DADS3个浓度组(0.625,1.25,2.5μg/ml)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和72小时均能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P<0.01)。3个浓度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效果与浓度相关(r>0.9,P<0.01)。结论:DADS可能通过抑制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hl-60细胞 白血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TFAR19蛋白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促凋亡效应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颖妹 徐秀珍 +2 位作者 刘红涛 宋泉声 马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TFAR19进行蛋白质水平的促凋亡效应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TFAR19蛋白进行纯化,将其加入到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TFAR19进行蛋白质水平的促凋亡效应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TFAR19蛋白进行纯化,将其加入到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通过DNA片段化、PI及AnnekinV标记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TFAR19蛋白的促凋亡效应。利用FITC标记TFAR19蛋白,分析其与细胞的结合及定位。利用Caspase-3抑制剂DEVD-fmk研究TFAR19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结果:高纯度的重组TFAR19蛋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撤除血清的HL-60细胞的凋亡,最高可使82%细胞凋亡,对照为30%。荧光标记的TFAN19蛋白能与HL-60细胞结合,主要定位于细胞核。DEVK-fmk可部分抑制TFAR19蛋白的促凋亡效应。结论:TFAR19蛋白能够直接进入HL-60细胞,发挥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这一效应部分地与Caspase-3的凋亡执行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白血病 TFAR19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晓凤 曹兰芳 +6 位作者 钟济华 王海嵘 宣正华 朱菁 陈芳源 韩洁英 欧阳仁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利用肿瘤细胞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原卟啉IX(PpIX)的优先摄取,使肿瘤细胞在受到一定的光照后被选择性地杀伤。到目前为止,ALA-PDT引起肿瘤细胞破坏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 背景与目的: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利用肿瘤细胞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原卟啉IX(PpIX)的优先摄取,使肿瘤细胞在受到一定的光照后被选择性地杀伤。到目前为止,ALA-PDT引起肿瘤细胞破坏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ALA-PDT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ALA+PDT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LSCM)观察凋亡细胞的特征。结果:ALA+PDT组光照后细胞形态学可见凋亡改变;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24 h为(46±9)%,48 h为(26±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光照后4、5和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9)%、(29±11)%和(5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SCM观察AnnexinV-FITC单阳性及AnnexinV-FITC/PI双阳性细胞均具有典型的凋亡特征,而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ALA-PDT能杀伤白血病细胞株HL-60,主要通过诱导凋亡的方式实现的,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动力学治疗 白血病细胞株hl-60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1通过线粒体相关通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晓莉 刘娜 +3 位作者 马夫天 赵晓庆 封雪枫 张宝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R1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双染法)分别检测三七皂苷R1(10、20、40及80μmol/L)处理HL-60细胞12、24、36及48 h后HL-60细...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R1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双染法)分别检测三七皂苷R1(10、20、40及80μmol/L)处理HL-60细胞12、24、36及48 h后HL-60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HL-60细胞内Bcl-2、Bax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 C)蛋白的表达水平,JC-1染色法观察HL-60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三七皂苷R1浓度依赖性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且细胞存活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三七皂苷R1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0.45±0.03)vs(1.00±0.00),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1.72±0.08)vs(1.00±0.00),P<0.05];Bcl-2/Bax比值减小[(0.21±0.01)vs(1.00±0.00),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0.56±0.09)vs(1.00±0.00),P<0.05];胞质(cyto)中Cyt-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0.42±0.03)vs(1.00±0.00),P<0.05]。结论:三七皂苷R1可显著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通路促进细胞的凋亡;本实验可为三七皂苷R1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白血病 hl-60细胞 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戴勤 王亚平 +3 位作者 周开昭 姜蓉 吴宏 郑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PS)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GPS在体外能抑制HL-60细胞增...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PS)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GPS在体外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而同等剂量的GPS能明显促进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GPS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结论:GPS可能通过阻止HL-60细胞从静止期(G0期)进入增殖周期(S/G2+M)期,抑制DNA的合成等途径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提示GPS有可能成为既能促进正常造血,又能抑制人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增殖的天然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粒单系祖细胞 hl-60 细胞增殖 诱导分化 早幼粒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贤辉 曾耀英 +3 位作者 孙荭 曾洁铭 徐丽慧 狄静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3,T001,共5页
目的 :研究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 (TCS)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 - 6 0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及放线菌酮 (CHX)对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研究TCS诱导HL - 6 0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 (TCS)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HL - 6 0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及放线菌酮 (CHX)对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研究TCS诱导HL - 6 0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TCS能够诱导HL - 6 0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现象 ,TCS (2 0mg/L)处理48h细胞凋亡百分率为 48 7%± 2 3% ( x±s)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 (6 3%± 1 0 % ) (P <0 0 5 ) ,而CHX (5mg/L)相同条件下诱导的凋亡率为 6 5 3%± 3 9%。TCS诱导的凋亡现象进一步为荧光显微镜的观察及DNA凝胶电泳所证实 ,TCS处理的细胞中有许多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改变 ,如染色体凝缩、核碎裂等 ;DNA凝胶电泳显示TCS处理的细胞呈典型的梯级格局。进一步研究表明预先以低浓度CHX (0 2mg/L)处理可显著加强TCS的作用 ,而在这个浓度下单独CHX并不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TCS诱导HL - 6 0细胞的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TCS能够诱导HL - 6 0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 ,CHX可加强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素 放线菌酮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 白血病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静 胡维新 +2 位作者 叶茂 何莉芳 张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降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其半数细胞抑制剂量 (IC50 )为5 .0 μg/ml,阻滞细胞周期于G2 /M期 (P <0 .0 5 )。雷公藤多甙实验组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 ,且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 (P <0 .0 5 ) ,凝胶电泳分析有DNA梯状条带出现。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急性髓性白血病 细胞株 hl-60细胞 增殖 凋亡细胞 生长抑制 DNA 细胞周期 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嗪二甲酰胺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永列 吕亚萍 +4 位作者 胡惟孝 邱莲女 王文松 杨忠愚 刘建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HL-60细胞在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HL-60细胞在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等分析细胞凋亡。通过NBT试验、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13、CD14、CD64和细胞形态学检测ZGDHu-1对HL-60细胞的分化作用。用Rh123/PI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Box、P53、Fas和线粒体膜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ZGDHu-1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活力,10ng·ml^-1 ZGDHu-1作用HL-60细胞24~72h后,MTr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3±0.3)%、(15.8±1.0)%和(21.3±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8h、72h的IC50分别为180、180ng·ml^-1。HL-60细胞经ZGDHu-1作用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2-M期,G0/1期细胞减少;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端化,经50~1000ng·ml^-1的ZGDHu-1作用后,SubG1由(3.2±1.6)%上升至(67.7±5.9)%,与对照组(0.7±0.5)%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nnexin-V/PI标记升高,TUNEL染色后的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等均证实ZGDHu-1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HL-60细胞经10~100ng·ml^-1 ZGDHu-1作用3d后,细胞发生部分分化,NBT阳性率增加,细胞表面CD11b、CD13、CD14、CD64表达增加。ZGDHu-1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过程中,Bcl-2表达无变化,但Box表达显著增加,Bax/Bcl-2的比值升高,Fas表达增强,而P53表达无变化。随ZGDHu-1作用的浓度增加,△ψm下降、而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ZGDHu-1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低浓度时诱导HL-60细胞向粒单系分化,高浓度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嗪二甲酰胺 细胞株hl-60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耐阿霉素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郑静 胡建达 +1 位作者 黄毅 陈步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98-1202,共5页
本研究探讨中药黄芩苷对耐阿霉素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增殖、凋亡的影响。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黄芩苷对HL-60/ADR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化、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 本研究探讨中药黄芩苷对耐阿霉素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增殖、凋亡的影响。应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黄芩苷对HL-60/ADR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化、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黄芩苷作用不同时段后c-myc、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MYC、BCL-2、pro-caspase-3、PARP、BAD等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黄芩苷能明显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所测得的细胞倍增时间为48小时,半数抑制率为28μmol/L;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到早期凋亡细胞、DNA片段化,TUNEL法检测到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20、40、80μmol/L)。黄芩苷作用HL-60/ADR细胞不同时段(12、24、48小时)后c-myc、bcl-2基因mRNA的表达,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C-MYC、BCL-2、procaspase-3、PARP(116kD)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PARP(85kD)及BAD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呈时间依赖性。结论:黄芩苷能有效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上述凋亡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可能参与了黄芩苷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阿霉素 白血病 hl-60/ADR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VCR与敏感细胞株HL-60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宝侠 陈协群 +6 位作者 王哲 梁蓉 白庆咸 黄高昇 张伟平 高广勋 韩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2-496,共5页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与Affymetrix公司人类全基因组芯片U133A杂交,用Affymetrix专用芯片扫描仪G2500AGeneArrayScanner及MicroarraySuite、MicroDBTMGeneChipLIMS、GeneChipDMT分析软件系统处理杂交信号获取结果。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耐药株HL-60/VCR差异显示基因5507条,其中耐药细胞株中上调表达基因3100条,下调表达基因2407条;差异极显著性基因1040条,表达上调435条,下调605条,涉及与细胞生长活动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结论:多基因参与白血病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机制,基因芯片技术是并行分析多个基因、探讨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多药耐药 白血病 hl-60 hl-60/V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RelA下调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E6 bcl-x_L mRNA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文静 张瑶珍 +3 位作者 张东华 邹萍 李登举 唐锦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为了探讨NF κB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 6 0 E6bcl x基因转录的影响 ,首先在体外采用间歇小剂量表阿霉素 (6ng ml)作用于HL 6 0细胞的方法 ,建立了性能稳定的广谱耐药细胞株HL 6 0 E6。然后用RT PCR方法检测 5 μmol L硫代修饰反义R... 为了探讨NF κB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 6 0 E6bcl x基因转录的影响 ,首先在体外采用间歇小剂量表阿霉素 (6ng ml)作用于HL 6 0细胞的方法 ,建立了性能稳定的广谱耐药细胞株HL 6 0 E6。然后用RT PCR方法检测 5 μmol L硫代修饰反义RelA作用于HL 6 0 E6细胞后bcl x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HL 6 0 E6细胞中NF κB RelA的功能状态及脂质体作为寡核苷酸载体的转染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在HL 6 0 E6细胞中RelA表达于胞核 ,NF κB处于持续活化状态。脂质体介导的寡核苷酸 (ODN)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裸ODN组 ,在 4 ,6和12小时时有显著差异 (P <0 .0 1)。反义RelA作用于HL 6 0 E6细胞后 ,bcl xL mRNA水平下降呈时间依赖性 ,8小时抑制达到最高峰 ,15小时后逐渐恢复 ,而对照组bcl xL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分析结果认为 ,NF κB对bcl x有转录调节作用 ,反义技术封闭RelA亚基可以减弱NF κB对bcl xL 基因的转录激活 ,进而推测NF κB可能是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E6细胞 反义RelA bcl-xLmRNA 白血病耐药细胞株 免疫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在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的分布和积聚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柯红 +2 位作者 王一羽 任东明 崔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阿霉素(ADR)在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变化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研究ADR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以及维拉帕米、BSO、布雷菲尔得菌...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阿霉素(ADR)在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ADR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变化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研究ADR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积聚,以及维拉帕米、BSO、布雷菲尔得菌素、氯喹对细胞内ADR异常分布的影响。以3种特异染色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荧光物质Rhodamine123、NBD-ceramide和中性红作为探针,鉴定分隔储留ADR的细胞器。结果与ADR在HL-60细胞核、胞质均匀分布不同,在HL-60/ADR,ADR呈点棘状分布于细胞质,核内ADR荧光很少。这种分布方式与NBD-ceramide荧光在该细胞的分布极其相似。BSO和布雷菲尔得菌素可逆转ADR在HL-60/ADR的异常分布和积聚,而维拉帕米和氯喹无此作用。结论ADR在耐药细胞的异常分布和积聚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流式细胞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分布和积聚 多药耐药 细胞株 hl-60/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亚莉 徐琳 +5 位作者 邱健 李志樑 王剑青 李锐 刘会 朱红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90-1894,共5页
探讨模拟低氧环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低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细胞,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用于实验。将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常氧对照组采取常规培养,低氧处理组分别用50、200... 探讨模拟低氧环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低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细胞,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用于实验。将细胞分为低氧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常氧对照组采取常规培养,低氧处理组分别用50、200、400、800 μmol/L二氯化钴(CoC1 2 )处理,并于24、48、72 h收集细胞进行以下指标检测: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③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1:低氧模拟环境下,细胞在形态上呈较明显变化,并随CoCl 2 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显著;2:MTT实验结果显示,与常氧对照组比较,CoCl 2 处理组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4 h)相比,50 μmol/L CoCl 2 和200 μmol/L CoCl 2 低浓度处理组HIF-1α mRNA的表达均有上调,且上调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1:CoCl 2 模拟低氧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低浓度(50~200 μmol/L)CoCl 2 组HIF-1α mRNA表达上调并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3:本研究涉及的低氧模拟环境对HL-60细胞未引起明显的诱导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hl-60细胞 白血病 氯化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霞 李杰 +5 位作者 王瑞仓 耿瑞丽 王素云 王超 赵晓云 郝洪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71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E1及COX-2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0.955),24 h的IC50值为63.037μmol/L。塞来昔布可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也呈剂量依赖性(r=0.988)。塞来昔布可使HL-60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可下调cyclin D1、cyclin E1 mRNA的表达。塞来昔布可使细胞COX-2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塞来昔布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cyclin E1的表达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下调COX-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塞来昔布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M-3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天华 黄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KCa3.1通道抑制剂TRAM-3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给予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25、50、75、100 nmol/L TRAM-34的培养液,给予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RPM11640培养液,同步培养24... 目的:探讨KCa3.1通道抑制剂TRAM-3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给予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25、50、75、100 nmol/L TRAM-34的培养液,给予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RPM11640培养液,同步培养24、48和72 h后加入MTT溶液以检测TRAM-34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TRAM-34处理后的每个浓度收集细胞1×10~6个,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或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RAM-34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情况,采用Transwell检测TRAM-34各浓度24、48 h处理后的穿膜细胞数,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RAM-34对CDK6、P53及MMP-2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 nmol/L),除低浓度(25 nmol/L)TRAM-34处理24 h对HL-60细胞增殖无影响外,其余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比例及p53 mRNA水平均升高,S期细胞比例、穿膜细胞数及CDK6、MMP-2 mRNA水平均降低,而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M-34对HL-60以上指标的作用效果随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各浓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M-34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同时可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阻滞,且TRAM-34作用的时间和浓度均对HL-60细胞恶性行为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a3.1通道抑制剂 TRAM-34 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E3蛋白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患者骨髓表达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伟佳 张秀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验证HL-60细胞向粒、单两系分化前后非转移细胞蛋白3(NME3)的表达差异,并探讨该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价值,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甾体类新药NSC67657分别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向粒系和单核系分化,通过细胞化学染色... 为了验证HL-60细胞向粒、单两系分化前后非转移细胞蛋白3(NME3)的表达差异,并探讨该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价值,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甾体类新药NSC67657分别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向粒系和单核系分化,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判断细胞分化方向,通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14)检测判断细胞分化程度,通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排除细胞凋亡,建立细胞分化模型,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NME3基因和蛋白在细胞分化前后的差异表达情况。收集26例临床确诊的各种类型髓系白血病患者及5例正常人骨髓样本,比较分析NME3蛋白在不同样本组中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ATRA(2μmol/L,5 d)和NSC67657(10μmol/L,5 d)可分别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和单核系分化,其分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且不伴随凋亡发生,NME3基因与蛋白表达在细胞两系分化后明显下降。对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析发现,NME3蛋白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中表达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NME3蛋白在HL-60细胞分化后表达下调,与其在患者样本中的表达趋势相符,提示该蛋白可能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非转移细胞蛋白3 hl-60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NSC676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哚妥林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抑制效应的研究
17
作者 虞利群 刘建琼 辜学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米哚妥林(PKC412)对HL-6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KC412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瑞士吉姆萨染色法鉴定PKC412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BCL-2、P53基因的...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米哚妥林(PKC412)对HL-6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KC412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瑞士吉姆萨染色法鉴定PKC412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BCL-2、P53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P53蛋白的表达;以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构建急性白血病小鼠模型,以PKC41231.25nmol/kg尾静脉给药,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研究PKC412在小鼠体内对HL-60细胞的抑制;ELISA法检测PKC412对肿瘤小鼠细胞因子TNF-α和TGF-β分泌的影响。结果:PKC412抑制HL-60细胞株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r=0.9973),其中IC50=0.31μmol/L;并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PKC412作用HL-60细胞株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BCL-2基因mRNA表达下调(0.417±0.044 vs 0.933±0.033,t=9.347,P<0.001),P53基因mRNA表达上调(1.533±0.145 vs 1.050±0.161,t=2.231,P>0.05);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P53蛋白表达量升高。PKC412在体内可抑制HL-60肿瘤细胞生长,给药后小鼠生存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加(18.02±0.403 g vs 16.44±0.562 g,t=2.272,P=0.0356)。PKC412组血清及脾细胞中TNF-α和TGF-β细胞因子较对照组分泌明显减少(P<0.05)。结论:PKC412能通过抑制BCL-2基因表达水平诱导HL-60细胞凋亡,体内给药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哚妥林 hl-60 急性白血病 增殖 P53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DMAG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
18
作者 范俊杰 柴忆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DMAG)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在DMAG作用下增殖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周期的改变;...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DMAG)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在DMAG作用下增殖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周期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及Westen blot法检测HL-60细胞Raf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raf-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DMAG能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并诱发凋亡。细胞周期分析显示,DMAG作用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DMAG能降低HL-60细胞Raf蛋白的含量,但raf-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DMAG能引起HL-60细胞的凋亡,抑制其生长。DMAG引起HL-60细胞凋亡的机制与降低Raf蛋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G hl-60细胞株 细胞凋亡 Raf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索酸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琳 张蕊 +2 位作者 李辰 邢莹莹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研究在乌索酸诱导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乌索酸作用HL-60细胞96 h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四唑氮兰(NBT)还原实验等研究发现乌索酸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单核分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 研究在乌索酸诱导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乌索酸作用HL-60细胞96 h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四唑氮兰(NBT)还原实验等研究发现乌索酸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单核分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乌索酸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通路关键蛋白———Thr308和Ser473两个位点磷酸化的Akt,且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到通路激活过程中发生Akt的核迁移;另外,为进一步证明分化与PI3K/Akt通路的相关性,采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结果发现抑制剂作用后乌索酸的诱导分化作用消失。因此,乌索酸能够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方向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达到分化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索酸 分化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hl-60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诱导人白血病HL-60和NB_4细胞hprt基因的分子突变谱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胜学 曹佳 +2 位作者 杨梦甦 方志俊 安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6-281,共6页
为了研究丙烯酰胺的遗传毒理作用 ,采用单细胞克隆培养 ,双向筛选计数 ,多重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研究了诱导HL 6 0和NB4 两种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分子突变谱 .发现只有丙烯酰胺高剂量组 (70 0mg·L- 1)才对两种细胞有明确的致hprt... 为了研究丙烯酰胺的遗传毒理作用 ,采用单细胞克隆培养 ,双向筛选计数 ,多重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研究了诱导HL 6 0和NB4 两种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分子突变谱 .发现只有丙烯酰胺高剂量组 (70 0mg·L- 1)才对两种细胞有明确的致hprt基因突变作用 ;丙烯酰胺诱发突变主要由点突变和缺失两部分组成 (40 .0 %~ 6 6 .7% ,33.3%~ 6 0 .0 % ) ,而自发突变几乎全是点突变 (90 .0 %以上 ) ,两种细胞均无全基因缺失型 ;缺失突变可以发生于hprt基因上的每个外显子 (除外显子 7/ 8以外 ) ,较集中于基因的 3′末端 ,且诱发突变中绝大多数是点突变与单个外显子缺失 (93.3% ,86 .1% ) ,两种细胞情况类似 .结果提示 ,丙烯酰胺具有较弱的诱导hprt基因突变的作用 ,且诱发突变与自发突变的分子图谱不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T基因 丙烯酰胺 诱变 NB4细胞 白血病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