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颗粒空泡变性与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聚集有相关性
1
作者 李学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2-2332,共1页
颗粒空泡变性指在胞质内形成双层膜结构的内含有致密电子颗粒的空泡,是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学特征的标志物之一。研究证实当磷酸化tau蛋白开始聚集形成早期神经纤维缠结时,颗粒空泡变性就出现在AD患者海马区的椎体细胞中。日本科... 颗粒空泡变性指在胞质内形成双层膜结构的内含有致密电子颗粒的空泡,是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学特征的标志物之一。研究证实当磷酸化tau蛋白开始聚集形成早期神经纤维缠结时,颗粒空泡变性就出现在AD患者海马区的椎体细胞中。日本科学家通过对4例AD患者、24例患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和9例非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做尸体解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颗粒空泡变性 海马区 TAU蛋白 磷酸化聚集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疾病遗传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小元 陈先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67-371,共5页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NBIA,曾称为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疾病的主要发病类型之一,系由泛酸激酶2(PANK2)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PANK2基因突变可干扰PANK2蛋白表达水平和催化活性...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NBIA,曾称为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疾病的主要发病类型之一,系由泛酸激酶2(PANK2)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PANK2基因突变可干扰PANK2蛋白表达水平和催化活性,以及线粒体靶蛋白的成熟与稳定性,引起神经元线粒体脂类代谢异常改变,导致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疾病。本文对该病分子遗传学机制及其与临床表型和影像学特征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 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神经细胞衰老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宇翔 高燕京 +2 位作者 张润姣 王磊 耿丹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衰老是正常身体功能逐渐出现生物学损伤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到影响。目前关于衰老的机制探讨有很多,其中氧化应激被广泛关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作为一种维持人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转录因子,可以激活抗氧化... 衰老是正常身体功能逐渐出现生物学损伤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到影响。目前关于衰老的机制探讨有很多,其中氧化应激被广泛关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作为一种维持人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和信号转导的重要转录因子,可以激活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以保护大脑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在抗衰老及相关疾病中起到积极作用。Nrf2的缺失与神经元变性、星型胶质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有关,其后果是引起衰老及相关疾病。本文对Nrf2与各类神经细胞衰老的关系以及Nrf2在衰老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衰老 神经细胞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gp120通过影响NR2B、PSD-95表达损伤神经元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文碧 谢金燕 +1 位作者 刘嘉诺 熊焕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HIV-1病毒的表面包膜糖蛋白gp120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机制。方法实验用SD胎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120对含2B亚基的NMDA受体(NR2B)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用... 目的研究HIV-1病毒的表面包膜糖蛋白gp120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机制。方法实验用SD胎鼠来源的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120对含2B亚基的NMDA受体(NR2B)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检测gp120对神经元的毒性。结果 gp120对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作用,其毒性能被NR2B特异拮抗剂美金刚阻断。gp120能明显增加大鼠皮层神经元总NR2B的表达,而降低PSD-95的表达量。结论 gp120可通过使神经元NR2B表达增加及PSD-95的表达减少来损伤神经元,NR2B特异受体拮抗剂能阻止gp120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120 皮层神经 NR2B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hiv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yc下游调控基因2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浩 唐君 嵇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06,共3页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的相同氨基酸序列,与NDRG4有65%的相同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肌钙蛋白 N-MYC 缺血半暗带区 星形细胞瘤组织 胶质细胞瘤 调控基因 星形胶质 致密部 神经退行性疾病 老年斑 抑郁症 神经原纤维缠结 成肌细胞 肌细胞生成素 大脑皮质 相关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及前景 被引量:7
6
作者 江基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蛋白质组技术 疾病诊治 神经退行性疾病 价值 神经网络 分子生物学 精神性疾病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红 王军 +3 位作者 禹红梅 阎雪晶 刘济源 何志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扭转7年,行走不稳伴疼痛1年,于2019年6月28日首次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扭转,影响右手灵活性,尤以打电话时显著,未予系统诊治。2年前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扭转,紧...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扭转7年,行走不稳伴疼痛1年,于2019年6月28日首次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扭转,影响右手灵活性,尤以打电话时显著,未予系统诊治。2年前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扭转,紧张时加重、俯卧位减轻,双手精细活动笨拙,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外院头部T_(2)WI显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低信号,其内为高信号,提示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及其相关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醒然 张蒙 寇现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5-1509,共25页
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神经元进行性的不可逆丢失,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和认知功能的丧失,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 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神经元进行性的不可逆丢失,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和认知功能的丧失,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人数正在快速上升,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Hippo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以及凋亡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miRNA互相作用产生广泛的生物效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作用。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对Hippo信号通路与miRNA的探讨相对缺乏。本文通过梳理Hippo信号通路以及相关miRNA在AD与PD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内在联系,以期拓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视野,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神经退行性疾病 Hippo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 Yes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孟共林 李艳伟 郭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关键词 脑组织 铁代谢 相关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 微量元素 生理作用 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珍珍 王雪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61-3063,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得到大多数学者公认的是多巴胺缺失学说。近年来,氧化应激一自由基...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得到大多数学者公认的是多巴胺缺失学说。近年来,氧化应激一自由基学说以及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发育和存活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相关转录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中脑多巴胺神经 自由基学说 功能紊乱 锥体外系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INK1和Parkin通过降解Miro影响线粒体运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磊 蔡国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9-430,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静止性震颤和肌肉僵直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可能原因之一,证据包括线粒体复合物Ⅰ特异性抑制剂能诱导PD发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静止性震颤和肌肉僵直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可能原因之一,证据包括线粒体复合物Ⅰ特异性抑制剂能诱导PD发生[2],此外,部分家族性PD连锁基因也被证明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线粒体 相关蛋白 帕金森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降解 发病机制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诱导Nrf-2上调SH-SY5Y细胞中HO-1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闻科 石晓东 +1 位作者 张雄 李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Curcumin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用0、1...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Curcumin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用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处理24h,以及用5.0μmol·L-1 Curcumin分别处理细胞0、12、24、48h,然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各个浓度组使用Nrf-2siRNA,Western blot检测转染Nrf-2siRNA后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Curcumin处理后,SH-SY5Y细胞中Nrf-2和HO-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处理的细胞24h后HO-1表达与用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和转染Nrf-2siRNA同时处理24h后的细胞HO-1表达相比明显下降(group 1 vs group 5,group 2 vs group 6,group 3 vsgroup 7,group 4 vs group 8,P<0.05)。结论 Curcumin通过Nrf-2诱导HO-1的表达作用,可能是其抑制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核因子相关因子2 姜黄素 细胞保护作用 SH-SY5Y细胞 诱导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对阿兹海默病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牟永山 任海军 +1 位作者 付学锋 张力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7-530,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和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小胶质细胞减轻神经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是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细胞碎片,释放神经生...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和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小胶质细胞减轻神经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是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细胞碎片,释放神经生长和抗炎因子而产生的[1-3]。小胶质细胞激活(活化)并高度激活时具有分泌高水平促炎因子和细胞毒性物质,引起神经元功能丧失或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兹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小胶质细胞 疾病相关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lervorden-Spatz病: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诗男 孙斌 +1 位作者 丁楠 李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Hallervorden-Spatz病之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3例Hallervorden-Spatz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影像学符合典型"虎眼征",诊断明确;1例阳性体征为痉挛步态伴严重构音障碍,锥体... 目的探讨Hallervorden-Spatz病之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3例Hallervorden-Spatz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例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影像学符合典型"虎眼征",诊断明确;1例阳性体征为痉挛步态伴严重构音障碍,锥体外系症状不典型,缺乏不自主动作,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20年后复查时双侧苍白球前内侧高信号区明显缩小,符合不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结论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儿童期发病、病程短,可根据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临床体征和T2WI显示典型"虎眼征"而获得早期诊断;非典型Hallervorden-Spatz病青少年期发病、病程长,锥体外系症状可不典型,T2WI"虎眼征"可随病程出现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 苍白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滋病
15
作者 John Mann 汪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年第6期259-262,共4页
爱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是全球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它,尚找不到什么治疗方法,近几年内也不可能有疫苗问世。控制这种疾病的唯一方式,就是坦率、明晰和反复的卫生宣传教育。
关键词 爱滋病 神经系统疾病 hiv感染 机遇性感染 逆转录病毒 危险性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 免疫功能 感染者 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