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7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鸭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管雪婷 刘景利 +7 位作者 柴洪亮 程成 张翼 左欣悦 陈晓妹 刘熠楠 华育平 李雁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4-1508,共5页
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 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鸭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毒在鸭消化道更能进行有效复制,排毒时间较长,具有直接接触感染的能力。病毒感染鸭7~14d可产生HI抗体,在第3周达最高值。病毒仅能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2个器官组织中较高水平复制,却对法氏囊、肺、胸腺和胰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幼龄鸭在AIV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是否与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感染有差异,还需进一步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2 SPF鸭 野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慈彦鹏 王德丽 +7 位作者 樊兆斌 刘丽玲 贾莹 李鑫磊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李雁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2-675,共4页
2013年1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鸡场分离到一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chicken/Hebei/3/2013(H5N2)。本研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对鸡进行静脉接种指数(IVPI)测定,同时对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病毒的各基因节段序列... 2013年1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鸡场分离到一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chicken/Hebei/3/2013(H5N2)。本研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对鸡进行静脉接种指数(IVPI)测定,同时对BALB/c小鼠进行致病性试验。病毒的各基因节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的HA基因属于Clade 7.2分支,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342RRRKR346),具备高致病性AIV(HPAIV)的典型分子特征。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各个基因节段分别与H5N1和H9N2亚型AIV的相应基因节段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该分离株可能为一株重组病毒。该病毒的IVPI为2.94,对鸡呈高致病性;对鼠的半数致死量(MLD50)>6.0 logEID50,呈低致病性,病毒仅在小鼠的肾和鼻甲骨中进行较低程度的复制。以上结果表明,Clade 7.2分支HPAIV仍保持对鸡高致病性而对小鼠低致病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2 重组 进化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与鸡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范航 路卫星 邵国宾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5期13-13,共1页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生禽类发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真性鸡瘟”或“亚洲鸡瘟”,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能通过检出抗体和分离病毒才能确诊感染疾病。在本研究中,从患有禽流感病史的鸡中,分...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生禽类发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真性鸡瘟”或“亚洲鸡瘟”,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能通过检出抗体和分离病毒才能确诊感染疾病。在本研究中,从患有禽流感病史的鸡中,分离出了一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导致鸡胚半数感染量以及致死量居高不下,因此研究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其对鸡的致病性,这对于我国禽类养殖中能有效防控禽流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分离 鉴定 鸡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较低
4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69,共1页
据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央社”报道,鉴于近日中国台湾地区暴发H5N2禽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至今没有发现H5N2亚型病毒感染人体,而且这种病毒构成如同H5N1对人体影响的可能性低。
关键词 h5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影响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 台湾地区 禽流感疫情 病毒感染 人体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鸬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呈低致病性
5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9-59,共1页
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2012年在我国重庆市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鸭体内分离到1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K/CQ036/12(H5N2)。为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 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2012年在我国重庆市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鸭体内分离到1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K/CQ036/12(H5N2)。为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及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致病性试验 SPF鸡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BALB C小鼠 中国农业科学院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57基因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6
作者 史玉婷 韩心雨 +5 位作者 钟沐卉 林耀忠 柳腾飞 李焰 尹会方 贾伟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3,共9页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建,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毒株命名为rM。测定病毒的稳定性和生长曲线;进行动物试验,从传播效率、致病性角度验证克隆毒株与原毒的一致性。结果显示:M毒株为G57基因型,为近年的流行毒株。M毒株与rM毒株在酸稳定性、热稳定性、致病性以及传播性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生物学特性。综上,成功建立了G57基因型H9N2亚型AIV的反向遗传系统,且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全面验证M与rM的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 h9n2 禽流感病毒 G57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7
作者 陈晓娜 杨文卓 +3 位作者 尹信 周江涛 张家豪 亓文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1,共15页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进化特点,试验对2022—2023年从我国湖南和福建活禽交易市场分离的2株鸭源H5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这2株AIV分别为A/duck/Hunan/QG3/2022(H5N6)(简称HN/QG3)和A/duck/Fujian/QG4/2023(H5N6)(简称FJ/QG4)。结果显示:HN/QG3株属于2.3.4.4b分支,其基因组来源于H5N6和H5N8毒株,与鸭、野鸟、环境和人类来源的H5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而FJ/QG4株属于2.3.4.4h分支,HA基因与分离株A/Rattus norvegicus/China/FS21/2021(H5N6)的相似性为97%,而其他基因片段与2021年广东地区分离的人源H5N6亚型AIV的同源性较高;2株H5N6亚型AIV的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第226和228位分别为Q和G,说明H5N6亚型AIV具有优先结合禽源α2,3-唾液酸受体的特征,并且NA蛋白第58~68位缺失11个氨基酸,对小鼠的致病性可能增强。研究表明,2株鸭源H5N6亚型AIV分别属于2.3.4.4b分支和2.3.4.4h分支,其对人源α2,6-唾液酸受体的识别能力增强,毒力和传播能力可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亚型 遗传进化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8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李辉 刘莉 +8 位作者 周义生 张志红 司倩倩 王汝霞 邓志強 范义兵 靳亮 孙洁 杨春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283,共7页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制备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神经氨酸酶N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经过羧基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将该抗体与此前已制备好的针对血凝素H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偶联并标记,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原理建立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试验显示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血凝素H5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ng/mL,对神经氨酸酶N6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mL;与流感其他亚型和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亚型,并能直接区分H5N6亚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分型检测方法满足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检测灵敏、特异、准确的要求,可进一步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5亚型和H5N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 荧光量子点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安徽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和抗原性分析
10
作者 李玉冬 周迎春 +13 位作者 段倩倩 曹婕 董金泽 陈洪壮 束思成 佟琪 赵传阔 王维 刘畅 王军 陈静 蒲娟 何长生 朱良强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为了解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安徽省的遗传进化特征和抗原性变化,本试验于2024年在安徽省城乡农贸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厂采集家禽咽拭子并进行AIV分离鉴定。挑选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 为了解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安徽省的遗传进化特征和抗原性变化,本试验于2024年在安徽省城乡农贸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厂采集家禽咽拭子并进行AIV分离鉴定。挑选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结合安徽省所有H9N2亚型AIV公开序列数据,进行8个基因片段(PB2、PB1、PA、HA、NP、NA、M、NS)的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关键氨基酸和糖基化位点分析以及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采集了1033份拭子样本,鉴定出334株H9N2亚型AIV,分离率为32.33%。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PB1、PA、HA基因序列一致度差异较大(88.65%~98.05%),而PB2、NP、NA、M、NS基因序列一致度较为接近(92.19%~99.08%)。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鸡源和1株鸭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属于B谱系的B4.7.2分支,1株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属于B谱系的B4.7.3分支;PB2、PB1、PA、NP、NA、M、NS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与近年来的人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遗传距离接近,2024年2月鸡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PA基因与野鸟源H9N2亚型AIV的亲缘关系较近。关键氨基酸分析显示,与参考株序列相比,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HA蛋白的130-loop、150-loop和190-helix存在明显氨基酸多态性;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HA蛋白在第289~291位可能出现了N-糖基化修饰的缺失,值得关注。抗原性评估显示,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均属于当前优势流行的抗原群,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表现出明显的抗原漂移。结果表明,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在不同宿主中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A蛋白的受体结构域存在变异和抗原性漂移,有向家禽和人类传播扩散的风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 遗传进化 抗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赵志国 田井满 +4 位作者 李明慧 白晓利 宋兴栋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各基因节段编码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各基因节段的遗传演化分析,采用Simplot软件分析该病毒全基因组的重配事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分析该病毒的抗原性。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LRERRRKR↓GLF,符合HPAIV的分子特征。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HA蛋白受体结合区域出现S^(133)A和T^(156)A增强病毒与人型受体(α2,6)结合能力的突变;NA蛋白颈部出现了aa59~aa69的缺失;PB1蛋白的D622G、M1蛋白的^(I43)M和T^(215)A及NS1蛋白的I106M,这些位点的突变均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基因属于2.3.4.4b亚分支,NA基因及5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均属于欧亚分支,NS基因属于等位基因A分支(Allele A)。基因重配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是由野鸟源的H5N8和家鸭源的H5N6、H4N6和H3N2AIV形成的一株多元重配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2.3.4.4b亚分支H5-Re14疫苗株抗原性相匹配。将该病毒以10~1EID_(50)/50μL~10~6EID_(50)/50μL剂量经鼻腔感染小鼠,通过小鼠的存活率和各脏器病毒滴度分析该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均出现精神沉郁、被毛凌乱、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感染该病毒后第4 d开始出现死亡。经计算该病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LD_(50))为1.5 log_(10)EID_(50),呈高致病性(MLD_(50)<3 log_(10)EID_(50))。该病毒不经提前适应即可在小鼠的多脏器中有效复制,其在肺脏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达到7.25 log_(10)EID_(50)/m L。本研究通过对H5N6亚型HPAIV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为2.3.4.4b亚分支H5亚型HPAI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分子特征 遗传演化 抗原性 哺乳动物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高振涛 高斌 +2 位作者 张瑞华 徐彤 李旭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4,共12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亲本毒株(SD11、SD341)和重组毒株(re_SD341),将重组毒株PA基因中携带的宿主适应性位点突变为禽源模式(PA-R356K/N409S),检测3株毒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进一步检测SD341和re_SD341毒株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从54份病料中分离获得2株H9N2亚型AIV,2株分离株与2000年之后国内疫苗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达90%以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均属于B分支中的B4.7.2分支,且8个基因片段均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A、PB1、PB2和PA基因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超过90%;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符合2020年左右B分支中流行毒株分子特征;与早期代表毒株相比,NA蛋白茎部均有缺失且在第368位均增加1个新的潜在糖基化位点;2株毒株的HA、PB1、PB2和PA蛋白均携带宿主适应性突变位点,其中PA蛋白发生K356R和S409N适应性突变;生物学特性验证结果显示,与re_SD341重组毒株相比,SD341亲本毒株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复制能力更强(P<0.000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2株H9N2 AIV毒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进化,其中一些病毒蛋白包含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加了其跨种传播的风险,本试验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跨种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 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3
作者 黄青红 谢芝勋 +5 位作者 李孟 李丹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余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8亚型AIV的N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3套LAMP引物,同时还设计了与FIP的F1c反向互补的荧光探针(FD),并通过退火的方式将FD结合到标记淬灭基团的FIP(FIP)上,形成FIP-FD复合探针后的荧光被淬灭,当FD与FIP分离后,可检测到荧光信号。通过优化反应温度、特异性、敏感性、干扰性和临床样品检测等成功建立了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tRT-LAMP方法。该方法只需要67℃恒温条件就能准确检测和鉴别AIV的3种不同目的基因,且检测其他相关的禽类病原时不产生非特异性扩增;每反应管检测H3、N2和N8亚型AIV最低限度分别为756、735、790 copies/μL,不同浓度模板之间互不干扰;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RT-LAMP结果与RT-qPCR及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灵敏和特异的优点,扩增结果还可直接肉眼观察,可应用于临床同时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荧光RT-LAMP h3n8亚型禽流感 h3n2亚型禽流感 复合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14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株筛选
15
作者 王金右 车艳杰 +3 位作者 宋新宇 张博文 付旭彬 孙英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份疑似AIV发病肉鸡和蛋鸡的临床样本,进行AIV-H9亚型核酸检测、HA基因测序分析和病毒分离,并采用分离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购买的商品化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以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样本中24份呈H9N2亚型AIV阳性,24份阳性样本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也被称为Y280谱系),它们之间的HA核苷酸同源性为90.10%~9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1.44%~99.82%。24份阳性样本的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表现为在R381K、Q234L和T198V的突变。将24份阳性样本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获得9株分离毒,其中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简称SD17株)交叉HI抗体滴度较高,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低于90%。结果表明,h9.4.2.5分支为我国H9亚型AIV的HA基因主流分支,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H9亚型AIV逐步向哺乳动物适应性和气溶胶传播方向发生变异。本试验分离的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hA基因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6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重组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17
作者 黄佳承 彭燕妮 +7 位作者 郑航煜 庄明智 张春萍 王洋 曾显成 石文军 赵聪慧 马树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3-451,共9页
为了解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布特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NCBI和GISAID数据库中400株H6N8亚型AIV的宿主、分离年份和地理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6N8亚型AIV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主要在野鸟和家禽中分离到,中国南方分布较多。为进一步... 为了解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布特征,本研究统计分析了NCBI和GISAID数据库中400株H6N8亚型AIV的宿主、分离年份和地理分布特征,结果显示,H6N8亚型AIV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主要在野鸟和家禽中分离到,中国南方分布较多。为进一步探究福建省H6N8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于2023年在活禽市场采集285份家禽泄殖腔拭子样品,经接种鸡胚,37℃培养48 h后分离到1株AIV,经RT-PCR和测序分析鉴定为H6N8亚型AIV,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和关键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QIETR↓GLF,无连续碱基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138)S为结合人源受体(SAα-2,6 Gal)特征,但其226Q和228G显示该病毒为结合禽源受体(SAα-2,3 Gal)的分子特征。该病毒PB2 A^(588)V、PB1 I^(368)V、PA K^(185)R和S^(409)N、NP V^(286)A和M^(437)T、M1 N^(30)D和T^(215)A、NS1 P^(42)S氨基酸突变可增强AIV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8个基因节段均属于欧亚分支,其中HA、PB1和NP基因属于H6亚型AIV的ST2835-1ike分支,NS基因属于ST339-like分支。NA和M基因与鸡源H3N8亚型AIV亲缘关系近,PB2、PB1、PA、HA、NP和NS基因与家禽及环境中分离的H6N6 AIV亲缘关系近,提示该病毒可能是由H6N6和H3N8亚型AIV重组而来。本研究为了解H6N8亚型AIV的遗传进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8亚型AIV 三间分布 遗传进化 关键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18
作者 王进峰 陈甘晨曦 +1 位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鸡群中出现H3N8亚型AIV的流行,2022年报道首例H3N8亚型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目前H3N8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但H3N8亚型的跨物种传播,存在突破跨...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鸡群中出现H3N8亚型AIV的流行,2022年报道首例H3N8亚型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目前H3N8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但H3N8亚型的跨物种传播,存在突破跨物种屏障感染人的风险。论文从H3N8亚型AIV的流行特点、分子适应机制、宿主范围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AIV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8亚型 流行特点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19
作者 李孟 谢芝勋 +7 位作者 李丹 徐倩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超 沈前程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N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N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油乳灭活疫苗 抗原相关性 疫苗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禽流感危机:H5N1病毒的进化与威胁
20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美国禽流感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且形势愈发严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自2024年起,美国已报告数十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1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感染 h5n1病毒 禽流感 科研人员 进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