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时滞的不确定性交直流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H_∞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伸平 廖世英 +2 位作者 张晓虎 郑湘明 邓博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89,217,共7页
针对含通信网络延时的不确定性交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状态空间法和阻抗分析法相融合的方法,构建具有时滞的范数有界不确定交直流微电网模型。基于系统鲁棒二次稳定的求解,获得了满足H_∞控制性能的时滞无关... 针对含通信网络延时的不确定性交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状态空间法和阻抗分析法相融合的方法,构建具有时滞的范数有界不确定交直流微电网模型。基于系统鲁棒二次稳定的求解,获得了满足H_∞控制性能的时滞无关型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条件。然后应用S-procedure定理,提出一种降低时滞依赖型Lyapunov方法的泛函构造难度且无须再次求导的方法,引用Wirtinger积分不等式和自由矩阵的积分不等式,得到时滞依赖型的H_∞控制器。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能在一定的通信延时约束下抑制不确定参数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控制器 交直流微电网 直流母线电压 不确定系统 时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运行速度下现有接触网系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佳 于杰 +3 位作者 鲁小兵 张家玮 姚永明 丁润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本文结合我国现有典型接触网系统类型,通过弓网动态耦合仿真和高速综合试验数据分析,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张力、设施断面、装备在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适应性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及方向。研究结论:(1)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弓网受流质量恶化,动车组升单弓运行时接近标准限值,重联升双弓运行时无法更好适应更高速度的要求;(2)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导线、定位、吊弦、弹性吊索、电连接等空间动态位移增加,线索、构件相互间易发生碰撞、磨损,安全风险增大;(3)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装备振动疲劳加剧,虽能满足荷载强度需求,但系统及装备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降低,服役寿命大幅缩短;(4)本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及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 接触网 系统参数 装备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微电网级联H桥整流器快速超螺旋多准谐振滑模控制
3
作者 陶海军 张晨杰 +3 位作者 郑征 赵蒙恩 宋佳瑶 张国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27,共9页
为解决级联H桥整流器在负载突变时直流侧电压存在较大的超调量、电网电流存在低次谐波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超螺旋多准谐振滑模算法。首先,建立级联H桥整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级联H桥整流器电网电流谐波分布的规律并... 为解决级联H桥整流器在负载突变时直流侧电压存在较大的超调量、电网电流存在低次谐波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超螺旋多准谐振滑模算法。首先,建立级联H桥整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级联H桥整流器电网电流谐波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其动态特性。其次,通过结合快速超螺旋滑模控制和多准谐振控制设计一种快速超螺旋多谐振滑模内环控制器,然后推导快速超螺旋多准谐振滑模的设计方程,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对其进行稳定性校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小的电压超调和更短的动态响应时间,显著降低电网电流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雅普诺夫函数 级联h桥整流器 谐波污染 超螺旋滑模控制 准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2N+1电平调制的长电缆馈电级联H桥电驱系统过电压振荡抑制
4
作者 朱艳萍 张赛宇 +3 位作者 张敏 赵巍 李昕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18-4033,I0038,共17页
对于长电缆馈电的中压电驱系统,当电机浪涌阻抗和电缆特征阻抗不匹配时,变频器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脉冲电压会在电机端发生反射,导致严重的过电压振荡,从而加速电机绕组和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破坏绝缘。目前主流的无源滤波器抑制方案存在... 对于长电缆馈电的中压电驱系统,当电机浪涌阻抗和电缆特征阻抗不匹配时,变频器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脉冲电压会在电机端发生反射,导致严重的过电压振荡,从而加速电机绕组和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破坏绝缘。目前主流的无源滤波器抑制方案存在体积巨大,损耗高,额外成本以及灵活性差的缺点。为此,针对级联H桥变频器提出一种准2N+1电平调制方案,其抑制原理是通过在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每个上升/下降沿插入固定宽度的准电平从而消除电缆上的反射波,达到抑制过电压振荡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与现有的抑制方案相比,系统的效率显著提升,并且无需附加任何组件,避免了额外的体积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电缆 反射 过电压振荡 电机驱动 级联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低氮低磷胁迫的表达分析
5
作者 腊贵晓 赵玉龙 +5 位作者 代丹丹 余永亮 郭红霞 史贵霞 贾慧 杨铁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0-233,共14页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目的】对红花质膜H^(+)-ATPase(CtPM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其在响应低氮低磷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tPM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系统的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低氮低磷胁迫下的响应。【结果】在红花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s(命名为CtPMA1-CtPMA10),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785-958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5.23-105.52 kD,等电点为5.26-7.91,亚细胞位点预测显示全部位于细胞膜;都含有Cation_ATPase_N结构域、E1_E2 ATPase结构域和HAD-superfamily hydrolase subfamilyⅢA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tPMA基因家族内广泛存在与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调控元件;基因共线性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在Ct PMA基因家族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RT-q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表达量显著受到低氮低磷胁迫的诱导,说明CtPMA1和CtPMA7可能与红花根部吸收氮磷的功能密切相关。【结论】红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个CtPMA基因,其进化相对保守,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当红花遭受低氮低磷胁迫时在根部高表达的CtPMA1和CtPMA7的转录水平显著被诱导,暗示其通过诱导自身转录水平以提高对氮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用来抵御营养等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质膜h+-AT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氮胁迫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及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杨用春 杜翔宇 +3 位作者 李旭东 杨鹏 董增波 马源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共9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替代传统火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潮流动态控制能力大幅降低,区域电网输电通道潮流分布不均匀情况加剧,部分输电通道和断面潮流过重、N-1过负荷情况突出,电网中输电断面瓶颈和线路输电能力闲置的情况并存,严重影响了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替代传统火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潮流动态控制能力大幅降低,区域电网输电通道潮流分布不均匀情况加剧,部分输电通道和断面潮流过重、N-1过负荷情况突出,电网中输电断面瓶颈和线路输电能力闲置的情况并存,严重影响了电网整体输供电能力发挥和安全可靠性水平。论文针对新能源潮流外送通道受阻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HPFC),结合了无源的移相变压器(PST)和有源的级联H桥型换流器的优点,通过对线路阻抗幅值和相角大范围柔性化连续调节,可以实现对潮流的精准快速的控制;其次理论分析了PST的潮流调控方法和级联H桥的工作原理确定了HPFC的工作方式和运行范围,再次针对HPFC中有源和无源部分调节区域、调节速度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协同控制策略,最后基于220 kV电网双回线路应用场景,在PSCAD/EMTDC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级联H桥的混合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潮流控制器 移相变压器 级联h 潮流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张颖 王瑞芬 +3 位作者 管雯斌 乔萌 霍瑜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Sanger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肿瘤... 目的探讨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Sanger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肿瘤最大径7.14~7.25 cm。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密度高,血管丰富,大部分区域肿瘤呈胚胎性肿瘤样,部分区域肿瘤呈胶质母细胞瘤样,肿瘤细胞核质比高,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密集区约20个/2 mm 2,见大片出血及坏死。免疫组化均示GFAP阳性,ATRX表达缺失,p53为野生型,Olig2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60%~70%。其中1例H3G34V免疫组化阳性,Sanger测序H3F3A基因检测示H3 G34V突变;另1例H3G34R免疫组化阴性,Sanger测序H3F3A基因检测示H3 G34R突变;MGMT甲基化阳性。结论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在影像学、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中均有独特特征,需要与多种儿童高级别脑肿瘤鉴别,其准确诊断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半球胶质瘤 h3G34R h3G34V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研究
8
作者 姜作杰 刘建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7,共6页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标准型、盖板型、扩翼型、加腋型)。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测试弯矩、转动刚度、承载力等,对比不同弱轴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扩翼型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的屈服极限高于其他试样,且其梁端峰值载荷、最大承载力均最大,具有更优的抗弯承载性能。研究结果揭示了钢梁柱弱轴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高强h型钢梁柱 弱轴连接节点 极限承载力 扩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H13模具钢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昌龙 于子策 +3 位作者 杜伟龙 张自豪 白宇阳 张书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 在H13模具钢多层激光熔覆过程中,通过预置表面织构以降低激光熔覆后模具钢熔覆层的残余应力,减少其裂纹的产生。首先,对待加工表面进行预处理,预置正方形表面织构,并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模拟激光熔覆过程,对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其次,结合正交实验模拟结果研究预置织构对激光熔覆层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进行实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对正交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均值化分析可知,最优熔覆参数为激光功率P=400 W,扫描速率v=20 mm/s,激光光斑半径R=0.8 mm,影响熔覆层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半径>扫描速率。将最优参数下有、无织构的仿真及实际加工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中有织构激光熔覆后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降低了25.96%,实际熔覆后有织构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18.55%。因此通过在H13模具钢基体表面预置织构的方法,可以降低熔覆层残余应力,从而减少或消除裂纹的产生,在利用激光熔覆进行模具再制造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激光熔覆 表面织构 有限元分析 h13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李辉 刘莉 +8 位作者 周义生 张志红 司倩倩 王汝霞 邓志強 范义兵 靳亮 孙洁 杨春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283,共7页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制备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神经氨酸酶N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经过羧基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将该抗体与此前已制备好的针对血凝素H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偶联并标记,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原理建立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试验显示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血凝素H5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ng/mL,对神经氨酸酶N6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mL;与流感其他亚型和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亚型,并能直接区分H5N6亚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分型检测方法满足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检测灵敏、特异、准确的要求,可进一步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5亚型和H5N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 荧光量子点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11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EV侧向稳定性鲁棒H∞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云泽 封进 +1 位作者 张瑞宾 韦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不确定性控制系统模型。给定复平面上的圆盘域D,通过鲁棒D稳定方法将不确定系统的全部极点设置于圆盘D内,保证系统稳定性和良好的暂态响应性能。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鲁棒D稳定条件的车辆侧向稳定性H∞控制器。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鲁棒H∞控制器能有效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侧向稳定性 鲁棒D稳定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SPAR-H方法中的绩效形成因子优化研究
13
作者 卓钰铖 仇永萍 +4 位作者 刘鹏 李志忠 雷文静 谭笑 邱益民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919,共9页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结果作为核电厂执照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核电厂的执照申请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作用。核电厂人员可靠性分析(HRA)作为核电厂PSA中的关键要素,对PSA的分析结果和风险见解有着重要影响。核电厂HRA方法众多,标准化电厂...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结果作为核电厂执照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核电厂的执照申请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作用。核电厂人员可靠性分析(HRA)作为核电厂PSA中的关键要素,对PSA的分析结果和风险见解有着重要影响。核电厂HRA方法众多,标准化电厂风险分析HRA(SPAR-H)方法由于使用便利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同时SPAR-H方法可能导致结果的阶跃性问题、所考虑的绩效形成因子(PSF)的合理性、PSF不同级别的选取标准模糊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对核电厂众多操纵员的调查走访,对SPAR-H方法的PSF类别、各PSF的分级颗粒度和评价准则、各PSF级别的修正因子等内容进行了优化尝试,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了方法的效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SF优化后的SPAR-H方法在人员可靠性定量分析中表现出较好的效度,且具备工程上的可实施性。本文方法可为核电厂人员可靠性分析领域的方法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可靠性分析 概率安全评价 SPAR-h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张均 郭飞翔 +2 位作者 田文仲 李春霞 马超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5-1885,I0008-I0010,共14页
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明确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绿豆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绿豆(Vigna radiata L.)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C2H2转录因子,对其... 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明确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绿豆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绿豆(Vigna radiata L.)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C2H2转录因子,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基因结构做了预测分析,并通过绿豆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共鉴定到60个C2H2转录因子成员,其中53个分布于9条染色体,7个成员染色体信息未知;Motif1和Motif3是绿豆C2H2转录因子家族所特有的保守基序,Motif3则是部分C2H2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所特有的一段保守序列“QALGGH”;编码155~1 581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且均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将绿豆C2H2转录因子家族分为7个亚组(V1~V7)。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C2H2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激素相关的响应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叶柄、叶片、下胚轴、籽粒种皮中表达量较高(FPKM值大于10)的基因分别占25.0%、26.7%、20.0%、26.7%;qRT-PCR分析发现,VrC2H2-22和VrC2H2-46对于温度胁迫具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VrC2H2-51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较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绿豆C2H2锌指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C2h2锌指蛋白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共线性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316H不锈钢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损伤交互机理研究
15
作者 沈睿 唐力晨 胡靖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以第四代核反应堆关键结构材料316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550~650℃、保载时间120~900s、应变幅±0.20%、应变速率0.001%/s的条件下,开展含不同锐度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试验。结合断口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揭示了多轴应力状态下材... 以第四代核反应堆关键结构材料316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550~650℃、保载时间120~900s、应变幅±0.20%、应变速率0.001%/s的条件下,开展含不同锐度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试验。结合断口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揭示了多轴应力状态下材料的蠕变-疲劳断裂机理。结果表明:U型缺口的引入显著弱化了材料的蠕变-疲劳性能,导致试样循环寿命与断裂时间均降低50%以上;当缺口锐度参数d/r小于17.14(对应缺口根部半径r≥0.35mm)时,缺口尺寸对蠕变-疲劳循环寿命的影响不显著。所有U型缺口试样均呈现相似的断裂特征,裂纹萌生于断口表面,且起裂源数量随缺口尺寸增大而增加。本研究为多轴应力状态下核级316H不锈钢的蠕变疲劳失效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h不锈钢 蠕变-疲劳 U型缺口试样 滞回曲线 应力松弛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的影响
16
作者 王娜梅 李潇 +2 位作者 余晓依 李鑫坤 张宇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7-2002,共6页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每组10只,前3组注射生理盐水,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注射阴性对照病毒,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注射LncRNA H19过表达腺相关病毒(AAV9-H19),每天1次,持续2周。空白组进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进行子宫内膜自体移植,建模成功后肌肉注射青霉素5 d,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温经汤(4.7 g/kg),持续4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miR-216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ACTA2、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汤组异位子宫内膜萎缩,血管和炎症细胞数量减少,结缔组织排列紧密,未见异物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1),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 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miR-216a mRNA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比较,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明显,有大量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水肿明显,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可见异物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IL-6水平、LncRNA H19 mRNA及ACTA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iR-216a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温经汤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调控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分子轴(LncRNA h19/miR-216a/ACTA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选择的级联H桥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直流侧电容在线状态监测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涵宇 邱荣禄 +2 位作者 吴家伟 杨柳 张兴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9-1179,共11页
直流侧电容是级联H桥(CHB)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系统的核心元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将承受复杂的应力冲击,如何在线针对其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系统的可靠运行十分关键。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选择的CHB-SVG电容在线监测策略。... 直流侧电容是级联H桥(CHB)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系统的核心元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将承受复杂的应力冲击,如何在线针对其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系统的可靠运行十分关键。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块选择的CHB-SVG电容在线监测策略。通过已采集的控制量计算出可反映容值大小的健康指标K,通过排序逐次筛选电容容值最低的子模块,并利用特殊开关模态将容值最小的模块从系统中旁路,构建独立放电通路,通过放电曲线实现对容值的准确测量。该方法不依赖外加传感器,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无需复杂算法,容值监测精度高,且具有推广价值。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 电容 状态监测 静止无功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无穷大控制在电动汽车变速换挡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高攀 杨志刚 +1 位作者 郑孟冬 杨宗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在换挡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提出一种新型H无穷大换挡控制策略。在电动汽车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到外部负载变化、驱动电机转矩波动以及模型不匹配... 针对电动汽车在换挡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提出一种新型H无穷大换挡控制策略。在电动汽车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到外部负载变化、驱动电机转矩波动以及模型不匹配等外部干扰的影响,在换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鲁棒H无穷大控制器来减小车辆的抖动和离合器滑动能量损失。该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器在无扰动情况下均表现良好,而在抗外部扰动方面,所提H无穷大控制器更能减少不确定性或干扰时的抖动和滑动能量损失,具有更优越的换挡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挡控制 双速变速器 动力传动 h无穷大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坐标修正的工业机械手逆运动学研究
19
作者 孙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2,共6页
针对某6R机械手构型的逆运动学解析解求解难题,提出了一种D-H坐标修正方法,可快速求出逆解,研究了连续轨迹控制中的轨迹规划问题。以IRB2600机械手为例,首先建立标准D-H坐标,绘制工作空间,确认各关节转角范围,进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然... 针对某6R机械手构型的逆运动学解析解求解难题,提出了一种D-H坐标修正方法,可快速求出逆解,研究了连续轨迹控制中的轨迹规划问题。以IRB2600机械手为例,首先建立标准D-H坐标,绘制工作空间,确认各关节转角范围,进行机械手运动学分析,然后提出D-H坐标修正方法,结合欧拉角选择机械手初始位置,进行逆运动学分析,导出逆解解析式,并建立唯一解的优化模型。在轨迹规划实例中,分析轨迹任务的可达性,在直角空间增加路径点,应用逆解解析式将路径点转化为关节角位移,雅可比逆矩阵将速度转化为关节转速,以三次多项式实现轨迹规划。最后采用Robotics Toolbox对轨迹规划结果进行仿真,通过轨迹验证和误差分析,验证了轨迹规划的合理性。研究对机械手的轨迹规划,特别是逆运动学求解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运动学 D-h坐标 修正 欧拉角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型MCM-41和Hβ分子筛负载的Pd催化剂双功能催化性能
20
作者 邹洁 李翔 +2 位作者 盛强 尚森森 王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MCM-41分子筛介孔孔道沿Hβ沸石内核向外生长的包覆型MCM-41和Hβ复合分子筛(Mβ)。以PdCl 2的盐酸溶液做浸渍液,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β催化剂。另外,还以预先硅烷化的Mβ作载体,以Pd(OAc)_(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S-Mβ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和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十氢萘的开环反应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认识了金属中心和酸中心沿颗粒内部径向分布对双功催化剂能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在Pd/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填充于MCM-41介孔相孔道中;而在Pd/S-Mβ催化剂中,Pd金属颗粒分布于催化剂表面。在十氢萘的开环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Pd/Mβ表现出双功能特性,是潜在的性能良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尽管Pd/Mβ和Pd/S-Mβ酸性质基本一致,但是空间上将表面Pd金属组分与内核Hβ沸石酸组分用不具有酸性的MCM-41介孔相分隔后,会导致Pd/S-Mβ催化剂酸中心不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内分布 双功能催化剂 hΒ沸石 MCM-41分子筛 包覆型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