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绿色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5
1
作者 彭继增 朱远航 陈腾背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2,共16页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和中低端收入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创新是数字金融释放制造业转型升级红利的重要传导机制,其中策略性绿色创新在短期内发挥了主要作用,实质性绿色创新效用的发挥则存在一定时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集聚区和低自然资源禀赋地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较低的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和过度宽松环境规制会造成数字金融赋能效应的损失。据此提出重视数字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能,加速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深度融合,提高区域相关政策的靶向性,发挥环境约束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溢出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制造业转型升级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可 朱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93,共20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作用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情景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路径举措,以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理论机制与微观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姜禹辰 王田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9,共12页
“双碳”背景下,利用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发展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多重异... “双碳”背景下,利用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发展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多重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细分数字化转型维度后,发现智能制造对绿色发展的推动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媒体关注度、提升高管战略眼光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其中互联网商业相较于其他维度表现更突出。异质性分析显示,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处于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互联网商业、数字技术在非高技术企业表现更优,数字协同在国有企业中更优。研究深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量化研究,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微观证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发展 制造业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影响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机制与效应
5
作者 杜传忠 曹雅慧 孟天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共15页
工业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成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对工业智能化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机制进行理论... 工业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成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对工业智能化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多种模型实证考察了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智能化能够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此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在城市等级层面、资源禀赋层面、环境制度层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来说,工业智能化对重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城市的绿色转型效应更为突出;(3)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智能化的绿色转型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三条渠道实现;(4)拓展性分析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在城市间呈现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工业智能化对邻近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加快推进中国工业智能化、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明显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赋能木材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6
作者 韩雁明 吕斌 储富祥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并在企业开展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确保项目研究成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并通过项目研究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引领木材加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中木竹材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为木竹材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为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与相关领域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研发计划 林业专项 木竹加工技术 绿色转型 智能制造 资源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研究
7
作者 侯茂章 蒋舟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06,共4页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现状,探讨政策法规与标准、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等绿色化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原材料绿...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现状,探讨政策法规与标准、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等绿色化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原材料绿色化、设计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升级、消费市场引导和国际协同五维绿色化实现路径。通过加强绿色标准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完善废旧家具回收机制等,可推动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绿色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的“绿色产业化”转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8
作者 李慧明 陈文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加快,全球气候治理正从传统减排模式转向以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化”驱动模式。这一转向不仅重塑了全球气候治理结构,也成为各国争夺未来发展优势的新赛道。基于全球气候治理演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加快,全球气候治理正从传统减排模式转向以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化”驱动模式。这一转向不仅重塑了全球气候治理结构,也成为各国争夺未来发展优势的新赛道。基于全球气候治理演进脉络,系统梳理绿色产业化趋势的形成背景与政治经济逻辑,深入分析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及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在绿色产业化转向方面实施的政策及采取的具体行动。研究发现,绿色产业已成为国际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竞争的重要领域,全球围绕绿色技术和产业链的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气候治理出现较强的“绿色产业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并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是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为此,中国应聚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与国际绿色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绿色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绿色产业化 新质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双碳”目标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9
作者 谢地 王灵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7,共11页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算指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机制分析表明,新能源试点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实质性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调节效应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在其过程中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在中西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环境监管更严格的城市中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进一步构建覆盖制度设计、市场激励与行为引导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系统性变革;(2)持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采用区域资源禀赋适配策略,推行基于地方资源特点的差异化协同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源示范城市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深度与企业绿色化转型
10
作者 范合君 潘宁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释放绿色红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结论未达成一致。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模式的不同选择,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分解为应用广度和...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释放绿色红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结论未达成一致。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模式的不同选择,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分解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2个维度,探究其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第一,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越大,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越高,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越高;与应用广度相比,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的绿色化提升效应更强。第二,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通过促进企业要素投入集约和产出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化转型水平。第三,企业环境注意力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提升作用越强。第四,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提升作用存在时间持续性,但应用广度的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论为工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 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 绿色化转型 要素投入集约 产出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否协同推进了降碳减污和扩绿增长?
11
作者 孙慧 张学峰 +1 位作者 夏学超 杨泽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2,共13页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亦是纾解社会经济可持续转型障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利用中国148个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平衡面板数据,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以下简称“示范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亦是纾解社会经济可持续转型障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利用中国148个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平衡面板数据,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以下简称“示范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别使用耦合协同模型和超效率CCR模型测度降碳减污协同指数和扩绿增长水平,进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示范区政策实施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①示范区政策显著促进降碳减污同时实现扩绿增长,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异质性处理效应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来实现降碳减污和扩绿增长,但是协同互补效应仅在降碳减污方面存在调节作用,扩绿增长方面并未产生有效作用。③异质性结果表明,示范区政策在复合型城市、高环境关注城市和工业化水平高的城市显著地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④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第二批试点城市,示范区政策第一批试点城市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在未以牺牲经济绩效为代价的前提下,示范区政策有效地释放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四重红利。该研究从多视角评估了示范区政策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政策效果,拓展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和扩绿增长的相关研究,且为中国推动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降碳减污 扩绿增长 政策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波武 成琼文 王梦莹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12,共15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底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日益成为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通过海尔“可持续灯塔工厂”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底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日益成为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可供性视角,通过海尔“可持续灯塔工厂”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特征和组织转型目标的交互形成数字技术可供性机制形成的条件;数字技术可供性的内部呈叠加聚合的关系,二级数字技术可供性的叠加聚合形成了对内部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的优势叠加与功能聚合效应;企业绿色转型主要体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三个层面的绿色变革。生产资源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融合生成和组织记忆两大功能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要素建构;生产关系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感知学习和联动协作两大关系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关系互联;生产能力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流程管理和社会交互两大结构可供性,推动实现绿色生产能力撬动。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可供性理论,并为我国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技术可供性 可持续灯塔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晓倩 吴传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论文利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空间计量、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全面研判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 论文利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空间计量、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全面研判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金融对四大板块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具体影响效应大小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的地区较大。绿色金融可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间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基于此,提出要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绿色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分阶段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永彪 董新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以科技创新、产业、人才、绿色发展和数智化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基于颠覆式创新、多要素融合、新质劳动者、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赋能,助力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治理效能提升等发展目标,进而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包括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动力不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任务艰巨、高素质人才总量和支撑不足、城市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压力叠加、治理复杂性加剧与数智化挑战。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扎实推进生态兴城、提升城市整体数智治理效能等现实路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市治理 城市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人才集聚 绿色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建国 林扬烨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碳绩效,数...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碳绩效,数字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企业碳绩效水平将提升0.013%;(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企业碳绩效;(3)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正向调节企业数字化与碳绩效的关系;(4)异质性分析表明,重污染、低融资约束和高研发投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并为如何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碳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绿色技术创新 行业竞争 制造业 污染程度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16
作者 顾洋 李昺之 +2 位作者 李亚楠 张立慧 黄和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71,共13页
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环境挑战的加剧,微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替代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突破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环境挑战的加剧,微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替代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突破及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其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油脂生产和微生物乙醇技术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原料创新、核心技术突破和能源效率提升等挑战。未来,需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速关键技术研发、构建高效产业生态集群等举措,推动微生物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需聚焦以下方向:在技术层面,突破代谢通路优化、电化学耦合等核心技术瓶颈;在产业层面,完善原料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规模化应用能力;在政策层面,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资金与人才支持。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微生物能源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同时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能源产业 能源安全 绿色转型 产业生态集群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氢的化工低碳转型与研究现状
17
作者 杨森 薛姿杰 +2 位作者 王彧斐 赵亮 徐春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88-3304,共17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为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提供“绿氢”是化工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绿氢供给的间歇性与化工系统的连续性形成矛盾,对绿氢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程系统工程集成了多种工具,如计算流体力学、流程模拟、优...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为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提供“绿氢”是化工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绿氢供给的间歇性与化工系统的连续性形成矛盾,对绿氢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程系统工程集成了多种工具,如计算流体力学、流程模拟、优化和控制等,这些工具在传统化学工业的研究与应用中已被广泛采用。在绿氢化工领域,这些工具同样展现出其优化系统运行、提升效率和经济性的巨大潜力。当前,大量研究工作已经证实了过程系统工程方法论在应对绿氢化工的新挑战和运行特性等方面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过程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绿氢化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本文首先概述绿氢化工的电解制氢工段的技术现状;然后梳理不同的绿氢下游工艺路线;接着从过程系统工程的角度梳理当前绿氢化工中应用的各项工具和特点;随后,梳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过程系统工程在绿氢化工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展望推动绿氢化工的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人工智能对相关技术进步和改造的促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化工 过程系统工程 低碳转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债券与城市绿色转型:特征、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汝龙 陆棒棒 +2 位作者 于雪洁 杨洁 宓科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I0008,共9页
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性的绿色债券日渐成为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以2016—2021年1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绿色债券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能有效助力城市绿色转型,且在东部、市场... 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性的绿色债券日渐成为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以2016—2021年1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绿色债券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能有效助力城市绿色转型,且在东部、市场化较高以及强环境规制的地区更为明显。此外,绿色债券能够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3条路径间接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城市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模式、产业链整合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炜虹 肖淑娟 +1 位作者 杨彩艳 闵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基于454份小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组织模式与产业链整合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均能够提升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水平,且... 基于454份小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组织模式与产业链整合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均能够提升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水平,且紧密型纵向协作模式比松散型纵向协作模式的提升效应更高。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产业链整合是产业组织模式影响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实现机制,增强产业链环节整合能够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组织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强化小农户的绿色生产自我效能及绿色技术获取能力,并依托这两条路径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当村庄组织能力较强时,纵向协作模式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反之,横向合作模式则发挥更大作用;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对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效应更为显著。据此,建议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对小农户的吸纳能力,强化农业产业组织的产业链整合水平,加强村集体与地区政府对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链整合 小农户 生产绿色转型 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来自34个工业行业的证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春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投资方向而非投资方式。机制分析表明,顺向投资通过促进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绿色转型,逆向投资则通过促进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助推工业绿色转型。进一步讨论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对外直接投资深度的纵深发展,而非简单的拓展投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工业行业 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