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2+)及钙结合蛋白与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程 杜春艳 +5 位作者 崔现芬 李延璨 李景娟 宋杰 崔冰 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0,共8页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关蛋白激酶(CRKs)、钙调蛋白(CaM)、类钙调蛋白(CMLs)和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及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植物在应对盐胁迫时,钙结合蛋白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a^(2+)及钙结合蛋白在植物耐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Ca^(2+)对盐胁迫作物的调节作用,以及钙结合蛋白在作物耐盐机制中的功能,最后对钙结合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钙结合蛋白 盐胁迫 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编码基因的体外转录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周雪 高磊 +3 位作者 张瑾宬 袁思凌 操蓉 刘丽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RBD的表达;以表达RBD的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包含T7启动子的RBD基因片段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之后利用T7转录试剂盒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添加多聚腺苷酸尾后使用R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后的RBD mRNA转染至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进行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结果显示,编码RBD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外源蛋白,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翻译,表达的RBD蛋白能与抗RBD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具有免疫反应原性,为SARS-CoV-2 RBD mRN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刺突蛋白 受体结合结构域 体外转录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2通过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及上皮细胞转化促进硅肺进展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茂茜 吴静 +5 位作者 李宣 周家伟 刘亚锋 郭健强 成安琪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1-61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在硅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表型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硅肺组织中GBP2的表达和定位。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二氧化硅(CS)刺激后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功能。通过Western blot法明确GBP2在不同细胞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GBP2在硅肺患者的肺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GBP2定位于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中。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S刺激THP-1细胞通过GBP2激活c-Jun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并促使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发生,在上皮细胞中GBP2通过上调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发生。结论GBP2不但在巨噬细胞中激活c-Jun促进炎症因子产生以及发生巨噬细胞M2型极化,而且在上皮细胞中激活转录因子KLF8发生EMT,共同促进硅肺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硅肺 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 C-JUN Krüppel样转录因子8(KLF8)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FABP4通过调节Nrf2/GPX4轴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4
作者 白冰 谭州科 +2 位作者 石彬 蒲涛 杨亦彬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7,共10页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经缺氧处理24 h后再复氧不同时间(1、3、6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HK-...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经缺氧处理24 h后再复氧不同时间(1、3、6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HK-2细胞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信使RNA(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HK-2细胞中FABP4基因表达,再进行H/R(缺氧24 h复氧6 h)处理,或联合Nrf2抑制剂ML385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亚铁离子(Fe^(2+))水平,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BP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HK-2细胞中FABP4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H/R处理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同时升高HK-2细胞中MDA、Fe~(2+)及ROS水平,降低GSH水平,降低Nrf2、HO-1、GPX4、SLC7A11蛋白水平(均为P<0.05)。沉默FABP4可升高H/R处理的HK-2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中MDA、Fe~(2+)及ROS水平,升高GSH水平,同时升高Nrf2、HO-1、GPX4、SLC7A11蛋白水平(均为P<0.05)。而联合ML385处理后可逆转FABP4基因沉默对H/R处理的HK-2细胞铁死亡的改善作用。结论 沉默FABP4可减轻H/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GPX4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轴 缺氧/复氧 肾小管上皮细胞 铁死亡 细胞增殖活性 活性氧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N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脑胶质瘤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D2介导的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宫颈癌细胞恶性行为的机制
6
作者 杜瑞亭 伍东月 +1 位作者 郭清民 靳冬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324,共9页
目的 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2(NOD2)介导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宫颈癌(CC)细胞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NOD2在CC组织中的表达。将靶向NOD2(shNOD2)、shRNAs阴性对照(shNC... 目的 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2(NOD2)介导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宫颈癌(CC)细胞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NOD2在CC组织中的表达。将靶向NOD2(shNOD2)、shRNAs阴性对照(shNC)以及NOD2过表达(NOD2)质粒和载体(Vec)转染CC细胞。通过CCK-8测定、集落形成和Transwell细胞侵袭测定来确定NOD2对CC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进行转录组分析。Western blot试验检测细胞系中NOD2、AMPK/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蛋白的表达。24只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载体组(Vec组)、NOD2过表达组(NOD2组)、shNC组和shNOD2组。构建小鼠远处转移模型,监测肺转移的荧光强度,计数肺转移结节的数量。结果 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NOD2在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不同分期的CC中NOD2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NOD2的高表达与较差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相关(P<0.05)。NOD2过表达对CC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具有促进作用,而NOD2敲低则相反。与体外结果一致,在转移的小鼠尾静脉注射模型中,NOD2组CC细胞的肺定殖、肺转移灶较Vec组增加(P<0.05),而shNOD2组CC细胞的肺定殖、肺转移灶较shNC组减少(P<0.05)。RNA-Seq结果显示NOD2表达与AMPK信号激活、mTOR信号抑制、自噬调节途径激活和自噬体形成显著相关。与shNC组相比,shNOD2组磷酸化AMPK、LC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磷酸化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Vec组相比,NOD2组LC3、AMPK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磷酸化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与shNC组相比,shNOD2组GFP-mRFP-LC3的点积累减少(P<0.05);与Vec组相比,GFP-mRFP-LC3的点积累增加(P<0.05)。结论 NOD2可能通过AMPK/mTOR信号促进CC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部分涉及自噬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2 AMP活化蛋白激酶 雷帕霉素靶蛋白 宫颈癌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焦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慧 张昕怡 +4 位作者 郭玉莉 冯睿婷 王睿 刘宇 郭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0-988,共9页
目的:探讨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胸痛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炎... 目的:探讨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胸痛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的水平及细胞死亡情况。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模型,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及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和泡沫化程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和apoE^(−/−)小鼠主动脉内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BMCs源性巨噬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与抗炎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HINT2可能抑制AS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巨噬细胞的脂质积累和泡沫化,降低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细胞死亡和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减轻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的斑块负荷,降低巨噬细胞的泡沫化程度,抑制焦亡相关因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和IL-18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HINT2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减轻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缓A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0/CPEB2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述川 郭强 +2 位作者 张宇晶 林婧祎 张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miR-760 mimic)、si-NC组(转染si-NC)、si-CPEB2组(转染si-CPEB2)、oe-NC组(转染oe-NC)、oe-CPEB2组(转染oe-CPEB2)、miR-760 mimic+oe-NC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NC)和miR-760 mimic+oe-CPEB2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CPEB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c-caspase-3、t-caspase-3、Ki67、PCNA和CPEB2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60和CPEB2靶向结合。结果与人B淋巴母细胞HMy2.CIR比较,ALL细胞系Ball-1、Reh和JurkatE6中miR-760水平表达下降,CPEB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760 mimic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和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760靶向调控CPEB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PEB2是miR-760的靶标。与si-NC组比较,si-CPEB2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上调CPEB2表达能逆转miR-760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率、Bax、ccaspase-3的促进和对Ki67、PCNA的抑制(P<0.05)。结论miR-760靶向调节CPEB2,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为ALL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增殖 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璐 张耀东 +2 位作者 邵沈烨 宗前兴 陈妍安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WB法检测CCA组织及细胞中USP21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WB法探究USP21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在CCA组织中呈高表达(均P<0.05)。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或P<0.001或P<0.000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0.001或P<0.0001)。结论:USP21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胆管癌 增殖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bindin D28k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申 高秀先 +2 位作者 刘美英 袁红花 高殿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albindin D28k(CB)时,纹状体细胞抗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构建成功PD模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人...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albindin D28k(CB)时,纹状体细胞抗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构建成功PD模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Ⅰ组(注射HIV Ⅰ)和CB-HIV-Ⅰ组(注射CB-HIV-Ⅰ),每组10只,连续6周对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CB,Bcl 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和HIV-Ⅰ组比较,CB-HIV-Ⅰ组小鼠各时间点移动格子次数,第1、2、5和6周站立次数,第6周时游泳和悬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B-HIV Ⅰ组小鼠中脑黑质中CB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纹状体细胞中Bcl-2的表达量亦明显升高(P<0.01),而Bax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和HIV-Ⅰ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B时,纹状体细胞Bcl-2/Bax表达上调,提示其与纹状体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钙结合蛋白 维生素D依赖性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CALbindIN D28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组织ZEB2、CCL20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仕和 李钢 +1 位作者 刘仲海 刘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为肿瘤组,收集同期52例正常脑组织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ZEB2、CCL20...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5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为肿瘤组,收集同期52例正常脑组织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ZEB2、CCL20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生存的关系。根据随访3年的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通过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组ZEB2、CCL20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P <0.05)。156例脑胶质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69.87%。ZEB2、CCL20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ZEB2、CCL20阴性表达患者(P <0.001)。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病理分级、ZEB2与CCL20阳性表达均是导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术前KPS、术后放疗、替莫唑胺疗程均为保护因素(P <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ZEB2与CCL20表达水平均上调,二者表达均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E盒结合锌指蛋白2 CC趋化因子配体20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通过IGF2BP2依赖性方式参与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机制
12
作者 余玲 张自力 +3 位作者 曾蓉 张节 王鹏 潘万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为模型,斑点杂交分析m6A修饰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ETTL3、IGF2BP2表达。生物信息学及免疫共沉淀分析METTL3与m6A阅读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将METTL3质粒、METTL3 siRNA和(或)IGF2BP2 siRN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分别记为OE-METTL3、si-METTL3、si-IGF2BP2、OE-METTL3+si-IGF2BP2、si-METTL3+si-IGF2BP2、Control组;qPCR检测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拷贝数,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HBV pgRNA、METTL3、IGF2BP2表达。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在HepG2.2.15细胞中m6A修饰富集,METTL3、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在OE-METTL3组中m6A修饰富集增强,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HBV复制相关指标(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HBV pgRNA)升高(P<0.01);在si-METTL3组中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免疫共沉淀显示METTL3与IGF2BP2为互作蛋白。与Control组相比,在si-IGF2BP2组中m6A修饰富集减弱,METTL3表达水平降低(P<0.01),HBV复制相关指标降低(P<0.01)。在OE-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OE-METTL3组降低(P<0.001)。在si-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si-METTL3组、si-IGF2BP2组降低(P<0.05)。结论METTL3依赖IGF2BP2富集m6A通过增强HBV rcDNA转化为cccDNA,进而增强pgRNA逆转录复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样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 N6-甲基腺苷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异常表达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军 宣鸿燕 李伟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的异常表达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目的 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的异常表达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心室重构组38例和非心室重构组162例。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H-FABP、SIRT1表达水平,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FABP、SIRT1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FABP、SIRT1诊断心室重构的价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室重构组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室重构组,SIRT1水平显著低于非心室重构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r=-0.569,P=0.001),血清SIRT1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11,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H-FABP、SIRT1水平诊断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95%CI:0.821~0.933)、0.848(95%CI:0.786~0.8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FABP是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OR=1.848,95%CI:1.068~3.262,P=0.032),SIRT1是保护因素(OR=0.687,95%CI:0.409~0.935,P=0.015)。结论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FABP异常高表达,SIRT1异常低表达,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是导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且对心室重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心肌缺血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盒结合锌指蛋白2对AsPC-1细胞增殖和EMT的影响
14
作者 王璐瑶 周静 +5 位作者 张荣花 于笑涵 熊亚南 王梅梅 章广玲 刘志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与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Westernblot检测ZEB2在AsPC-1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中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ZEB2小干扰RNA(si-ZEB2)及过表达质粒(pcDNA3.1-ZEB2)的转染效率。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并构建ZEB2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结果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AsPC-1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qRT-PCR、Westernblot结果表明si-ZEB2和pcDNA3.1-ZEB2能够有效的转染到AsPC-1胰腺癌细胞中(P<0.05)。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减少(P<0.05)。pcDNA3.1-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标志物得到了与上述相反的结果(P<0.05)。共预测到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 77个,与ZEB2作用密切的蛋白有10个。结论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ZEB2作为一种促癌因子,能够促进AsPC-1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盒结合锌指蛋白2 胰腺癌 AsPC-1细胞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AP、F-actin在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非 黄松明 +3 位作者 张爱华 费莉 郭梅 陈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点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 目的:观察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肾病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CD2AP在不同时点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采用荧光技术检测肾小球F-actin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肾小球足细胞CD2AP的表达在肾病模型建立的早期即有下调;在肾病大鼠蛋白尿的高峰期,CD2AP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在肾病大鼠的疾病恢复期,CD2AP的表达逐步恢复正常。②肾小球足细胞CD2AP表达量的变化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的变化呈负相关(r=-0.865,P<0.01)。③在肾病大鼠蛋白尿的高峰期,肾小球F-actin含量明显下降(P<0.05)。④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量和肾小球F-actin荧光定量变化呈正相关(r=0.873,P<0.01)。结论:①CD2AP、F-actin的表达变化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②CD2AP可能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associated protein 肾病 细胞骨架 微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5p通过靶向调控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新伟 李佩瑞 +3 位作者 张增山 王学文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5-930,共6页
miR-125a-5p可负性调节GAB2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证明miR-125a-5p抑癌作用的普遍性,即miR-125a-5p是否可通过靶向抑制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25a-5p可特异识别GAB2的3'-UTR,... miR-125a-5p可负性调节GAB2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旨在证明miR-125a-5p抑癌作用的普遍性,即miR-125a-5p是否可通过靶向抑制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125a-5p可特异识别GAB2的3'-UTR,抑制报告酶的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揭示,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比较,miR-125a-5p在乳腺癌细胞MDA231和MCF-7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迁移能力相对较低的MCF-7细胞比较,miR-125a-5p在迁移能力较高的MDA231细胞中的表达量更低。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空载体(对照)和anti-miR125a-5p转染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明显抑制GAB2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结果显示,与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125a-5p的乳腺癌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相反,转染anti-miR125a-5p的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却明显增多。上述结果提示,miR-125a-5p在正常的乳腺细胞中高表达,而在乳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GAB2表达呈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还提示,miR-125a-5p通过靶向负调控GAB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总之,本研究证明,miR-125a-5p在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25a-5p grb相关结合蛋白2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5
17
作者 杨璐 宋美情 +3 位作者 张秋玲 寿岚 臧淑妃 杨燕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前、后12周测定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清RBP-4和AP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吡格列酮组RBP-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二甲双胍组RBP-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的RBP-4、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BMI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对于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吡格列酮在降低脂肪炎症因子RBP-4、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C端片段PEX的原核表达及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金萍 张光谋 +6 位作者 柯杨 林本耀 赵威 胡颖 宁涛 林仲翔 张志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了克隆表达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的C端片段PEX ,并探讨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利用RT PCR从鸡胚成纤维细胞克隆MMP 2C端片段PEX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al n PEX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异丙基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 为了克隆表达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的C端片段PEX ,并探讨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利用RT PCR从鸡胚成纤维细胞克隆MMP 2C端片段PEX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al n PEX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异丙基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产生PEX融合蛋白 ,包涵体蛋白用盐酸胍法变性、复性 ;生长曲线观察PEX融合蛋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实验研究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CBP/PEX具有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的作用 .提示PEX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潜在抑制血管发生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PEX融合蛋白 血管发生 抑制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亚威 尚可 +3 位作者 刘冬青 郭建政 杨慧 姜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S组和MS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LDL、FPG、RBP4显著升高,HDL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的TG、腰围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分析显示,RBP4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PG、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RBP4、BMI、腰围、FPG、TG、TC是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BP4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糖尿病 2 代谢疾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叶文慧 彭湘杭 +3 位作者 艾雅琴 陈宏 张桦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血压(BP)、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FAB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90例,糖耐量受损组(B组):85例,糖尿病组(C组):80例,比较各组A-FABP的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FPG、2hPGh、HbA1C、HOMA-IR、SBP、WC、WHR均明显升高(P=0.00),FINs、DBP、TG、HDL-C也显著增高(P=0.038、0.047、0.01、0.046);与B组相比,C组FPG、2hPG、HbA1c、TG、SBP均明显升高(P=0.00),FINs、BMI、WC、DBP、HDL-C也显著增高(P=0.012、0.006、0.03、0.019、0.029)。A-FABP在A组、B组和C组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呈升高趋势。而以上3组年龄差异对A-FA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浓度与FPB、2hPG、FINS、WHR、BMI、WC、SBP、HOMA-IR呈直线正相关,与TG、HDL-C呈负相关(P=0.00)。结论血清A-FABP表达升高与糖调节异常相关,是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社区人群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