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心莲内酯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郭静芳 吴磊 +1 位作者 杨赫 李爱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g),高剂量AG+PKA抑制剂H-89(AG-H+H-89)组(250 mg/kg AG+2 mg/kg H-89)和对照(Control)组,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幼龄大鼠癫痫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L-10、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MP水平。Niss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形态学。TUNEL实验分析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T-qPCR测定海马组织中PKA、CRE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KA、Bax、Caspase-3、CREB、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相比Control组,Model组逃避潜伏期、神经细胞凋亡率、海马组织MDA、TNF-α水平、Bax、Caspase-3表达升高,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海马组织SOD、IL-10、cAMP水平、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BDN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出现病理损伤,大量尼氏小体丢失。与Model组相比,AG-H组大鼠相应指标与上述相反(P<0.05),尼氏小体丢失减少。H-89减轻了AG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结论:AG可改善幼年癫痫大鼠的神经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癫痫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迁移关键调节因子Rho GTPase激活蛋白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诗涵 季湧 朱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51-1759,共9页
Rho GTPase激活蛋白(Rh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s,ARHGAP)是一类通过加速Rho家族GTP酶(如RhoA、Rac1、Cdc42等)结合的GTP水解反应,进而负向调控其活性的多功能调节蛋白家族。该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及细胞骨架动... Rho GTPase激活蛋白(Rh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s,ARHGAP)是一类通过加速Rho家族GTP酶(如RhoA、Rac1、Cdc42等)结合的GTP水解反应,进而负向调控其活性的多功能调节蛋白家族。该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及细胞骨架动态重构等关键生物学过程,并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ARHGAP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因癌症类型而异,同一分子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作用。ARHGAP家族成员对肿瘤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与其特有的结构域特征密切相关,并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分析ARHGAP各家族成员在肿瘤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癌症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 gtpase激活蛋白 Rho家族gtp 肿瘤 迁移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展 姜德龙 +1 位作者 王庆谚 王鹏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0-707,共8页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复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RhoA/ROCK抑制剂仅有法舒地尔上市,其余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作者对RhoA/ROCK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卒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并对抑制剂及调控药物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RhoA gtp结合蛋白 RHO相关激酶类 RhoA/ROCK信号通路 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乙素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4
作者 何巧玉 杨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6-2231,共6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Scu)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表达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复合应激的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PTSD...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Scu)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表达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复合应激的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PTSD)、灯盏花乙素低(Scu-L)、中(Scu-M)、高剂量组(Scu-H)(5、25、50 mg/kg)、阳性对照组(氟西汀,10 mg/kg),另外设置正常培养(无复合应激)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NC)。利用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自主活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含量;利用对应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SOD、cAMP、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PTSD组大鼠出现神经元凋亡、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自主活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cAMP水平、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IL-1β、IL-6和TNF-α、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PTSD组比较,Scu-M、H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显著改善,自主活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SOD活性、cAMP水平、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IL-1β、IL-6和TNF-α、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Scu可以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并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PTS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调控肥胖和肿瘤信号通路研究综述
5
作者 谢小雷 江佩欣 +3 位作者 张敬鸿 莫骏健 吴可凡 曾康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个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相互作用基序。RIZ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核内发挥转录抑制因子、基因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功能。RIZ1是代谢通路的重要参与者,其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影响基础代谢,抑制肥胖的形成;RIZ1功能突变或含量不足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其通过激活下游致癌基因或调控代谢参与肿瘤进程。RIZ1通过v-akt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Ⅲ(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3,AKT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以及作为协同激活剂等方式分别调控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IGF-1、雌激素这3条肿瘤和肥胖相关分子信号通路。3条分子通路功能有差异且其下游分子存在交叉,提示RIZ1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器官中的作用可能不同。详细研究RIZ1与RIZ2在代谢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有助于全面了解RIZ1参与肥胖和肿瘤形成的机制。未来基于RIZ1靶点进行诊断研究或功能恢复可能对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 PRDM2基因 代谢 肥胖 肿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3在乳脂合成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梦瑶 高学军 +1 位作者 李庆章 侯晓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泌乳期乳腺等对脂肪酸有高度需求的组织中。它参与胞内脂肪酸的短暂存储和运输,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能量代谢体系,氧化分解... 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泌乳期乳腺等对脂肪酸有高度需求的组织中。它参与胞内脂肪酸的短暂存储和运输,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能量代谢体系,氧化分解并产生ATP,为组织提供能量。它与脂肪酸结合形成胞内外浓度差,促进细胞摄取脂肪酸。作者主要介绍了FABP3基因及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并对其在乳脂合成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3 生物学功能 临床应用 乳脂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突触结合蛋白1通过抑制 IL-6/STAT3信号通路改善结肠炎病变 被引量:3
7
作者 石建云 吴晓甜 +5 位作者 贺磊 申晶 冯艳林 王德平 原一桐 曹济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0-1380,共11页
突触结合蛋白1 (synaptotagmin 1,Syt1)属于突触结合蛋白家族一员,在神经递质囊泡转运和胞吐中发挥作用。Syt1在肠道上皮中有表达,但其在结肠炎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工作以Syt1转基因小鼠结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突触结合蛋白1 (synaptotagmin 1,Syt1)属于突触结合蛋白家族一员,在神经递质囊泡转运和胞吐中发挥作用。Syt1在肠道上皮中有表达,但其在结肠炎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本工作以Syt1转基因小鼠结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qRT-PCR、免疫染色及Western印迹检测Syt1在生理状态及肠炎状态下在结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采用H&E染色、免疫染色、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Syt1在结肠炎的炎症反应及肠道上皮再生修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野生小鼠的结肠上皮及结直肠癌患者癌旁组织的肠上皮细胞中均有较高水平的Syt1表达;DSS处理使Syt1在结肠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DSS诱导小鼠肠炎模型中,相较于对照组,Syt1敲减小鼠体重降低情况、结肠炎性红肿和长度缩短等均显著减轻(P<0.05),而再生隐窝数量则增多、Ki67增殖细胞也增多(P<0.01);结肠组织中的CD45免疫细胞、F4/80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0.001),炎症性肠病相关的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分泌也减少(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进一步显示,Syt1敲减小鼠中,IL-6和p-STAT3表达显著下调(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敲减Syt1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改善结肠炎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结合蛋白1 结肠炎 炎症反应 上皮再生 IL-6/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在调心方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雯 邓海燕 +1 位作者 王健 徐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 目的通过观察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调心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PS1雄性小鼠5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8)、多奈哌齐组(n=18)和调心方组(n=18);另设同月龄同品系的C57/BL6雄性小鼠18只为对照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12周后,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海马CREB mRNA和BDNF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磷酸化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调心方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海马CREB mRNA、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海马p-CREB、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调心方可有效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可能与上调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心方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阳 魏俊(指导) +1 位作者 肖贝 曾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HepG2、Hep3B、Huh7中HBXIP mRNA和蛋白表达;以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HepG2、Hep3B、Huh7中HBXIP mRNA和蛋白表达;以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MTT实验、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HBXIP及抑制HBXIP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BXIP的肝癌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分析PI3K抑制剂(LY294002)对过表达HBXIP的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与HL7702细胞比较,肝癌细胞HepG2、Hep3B、Huh7中HBXIP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HBXIP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肝癌细胞中p-PI3K、p-Akt蛋白表达,而沉默HBXIP后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使用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逆转过表达HBXIP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结论:HBXIP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 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来源的脂多糖通过X盒结合蛋白1调控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佳艺 伍倩琪 +2 位作者 陈伊燕 叶蕾蕾 苏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关键信号分子X盒结合蛋白1(XBP1)在牙周炎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来源的脂多糖(LPS)刺激下对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通过P.gingivalis-LPS(100 ng·mL^(-1))...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关键信号分子X盒结合蛋白1(XBP1)在牙周炎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来源的脂多糖(LPS)刺激下对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通过P.gingivalis-LPS(100 ng·mL^(-1))刺激大鼠脂肪细胞4、8、12、24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p-PDK-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再将空载过表达慢病毒(pLVX-NC1)、过表达XBP1慢病毒(pLVX-XBP1)、空载干扰慢病毒(pLVX-NC2)、干扰XBP1慢病毒(pLVX-XBP1-RNAi)分别转染脂肪细胞,通过P.gingivalis-LPS刺激转染后的大鼠脂肪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在P.gingivalis-LPS刺激下,大鼠脂肪细胞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IRS-1、p-PDK-1、p-AKT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X-XBP1组的IRS-1、p-PDK-1、p-AKT蛋白表达在P.gingivalis-LPS刺激8、12 h后整体高于pLVX-N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X-XBP1-RNAi组在P.gingivalis-LPS刺激4、8、12、24 h后IRS-1、pPDK-1和p-AKT蛋白表达整体低于pLVX-N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ingivalis-LPS通过XBP1调控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盒结合蛋白1 胰岛素信号通路 脂肪细胞 内质网应激 牙周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GTP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帅 朱正歌 缪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27-33,73,共8页
GTP结合蛋白(G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在细胞信息传导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开关作用,它可以调控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跨膜信号传导通路。G蛋白可以划分为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低分子量G蛋白(Ran)两种类型。Ran是一种大量分布于细胞核内的小分子... GTP结合蛋白(G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在细胞信息传导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开关作用,它可以调控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跨膜信号传导通路。G蛋白可以划分为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低分子量G蛋白(Ran)两种类型。Ran是一种大量分布于细胞核内的小分子的GTP酶,在核质运输以及微管蛋白成核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G蛋白以及低分子量G蛋白Ran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gtp结合蛋白 RAN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IGF结合蛋白的营养调控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欢 唐明军 +4 位作者 刘成栋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40,共13页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中igfb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共同进行分析推断进化历史,对肌成纤维细胞进行IGFBPs的抑制剂(NBI 31772)和IGF1R的抑制剂(BMS 554417)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Annexin V-FITC染色、代谢物测定等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IGFBP家族共有12个基因,不同的igfbp基因具有显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脑、鳃、胆囊组织中igfbp2a表达量最高;在眼、肌肉、肾脏、皮肤组织中igfbp5a表达量最高;在脾脏和心脏组织中igfbp3b表达量最高;在肝脏组织中igfbp2b表达量最高;在肠组织中igfbp4表达量最高;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在营养诱导后igfbp1a、igfbp3b、igfbp4、igfbp5a和igfbp5b基因表达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gf2相较于igf1对营养应答更敏感。短期抑制IGFBPs能够促进IGF的信号激活能力,而长期抑制IGFBPs则降低IGF的活性并导致细胞凋亡。此外,长期抑制IGFBPs会造成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代谢中间物含量降低,但会积累细胞内游离必需氨基酸。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认识IGFBPs及IGF信号通路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信号通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细胞凋亡 营养代谢 大菱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3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 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雪芬 孙玥 张皖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825,共8页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组要求进行转染处理,分为正常健康对照(NC)组、RA巨噬细胞模型(RA-MC)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敲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STING敲低(RA-MC联合siRNA-STING)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巨噬细胞焦亡的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NLRC3、STING、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ELISA测定各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RA-MC组中巨噬细胞表现出细胞焦亡的特点;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改善,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加重;与NC组相比,RA-MC组中STING、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升高,而NLRC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同样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会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结论NLRC3可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减少caspase-1、GSDMD焦亡蛋白的产生,进而拮抗巨噬细胞焦亡,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从而减轻RA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焦亡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上调ADAMTS14激活Hippo信号通路对胃癌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博 米阳 +2 位作者 刘斌 鲁彦文 郑鹏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5-1054,共10页
目的研究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4基因(ADAMTS14)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ADAMTS14作为胃癌生物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 目的研究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4基因(ADAMTS14)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ADAMTS14作为胃癌生物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胃癌组织及Hp阳性胃黏膜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可能的靶点;对于选定的靶点ADAMTS14,分析其在胃癌及Hp阳性胃黏膜中的表达模式;对胃癌中与ADAMTS14共表达的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ADAMTS14高低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0例胃癌患者的ADAMTS14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ADAMTS1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GEO数据库分析Hp感染与ADAMTS14表达的关系,并通过细胞系感染实验验证;利用小干扰RNA沉默胃癌细胞系NCI-N87中ADAMTS14的表达,分析其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敲低ADAMTS14对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TCGA和GEO数据库,共得到16个与Hp感染及胃癌密切相关的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ADAMTS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胃黏膜(P<0.001);RT-qPCR及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ADAMTS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生存分析显示ADAMTS14高表达患者的预后不良(P<0.001);GSE60427的数据显示ADAMTS14在Hp感染的胃黏膜及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01);Hp P12菌株感染NCI-N87细胞后ADAMTS14表达高于未感染组(P<0.0001);敲低胃癌细胞系NCI-N87中ADAMTS14明显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P<0.05),以及Hippo信号通路靶基因BMP7、BMPR2、FZD4、PARD3、SAV1的表达(P<0.05)。结论ADAMTS14在Hp感染的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进展,有望作为Hp感染相关胃癌的新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4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PBP4基因沉默介导EGFR/PI3K/AKT信号通路对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淑文 夏红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47-2752,共6页
目的:探讨GTP结合蛋白4(GTPBP4)基因介导EGFR/PI3K/AKT信号通路对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MGC-803、NCI-N87、SGC-7901、MKN-45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筛选癌细胞中GTPBP4表达最高的细胞株并分为6... 目的:探讨GTP结合蛋白4(GTPBP4)基因介导EGFR/PI3K/AKT信号通路对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MGC-803、NCI-N87、SGC-7901、MKN-45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筛选癌细胞中GTPBP4表达最高的细胞株并分为6组:Blank组(胃癌细胞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含有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GTPBP4 shRNA组(转染含有GTPBP4 shRNA的重组质粒)、GTPBP4过表达组(转染含有GTPBP4片段的重组质粒)、EGFR/PI3K/AKT inhibitor组(EGFR/PI3K/AKT通路抑制剂处理细胞)、Combined treatment组(EGFR/PI3K/AKT通路抑制剂联合GTPBP4 shRNA处理细胞),分别给予顺铂处理。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PI3K/AKT信号通路和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株中GTPBP4表达显著上调(P<0.05)。给予顺铂处理后,胃癌细胞GTPBP4表达下调。与Blank组相比,GTPBP4 shRNA组及EGFR/PI3K/AKT inhibitor组Bax表达上调,Bcl-2、EGFR、PI3K、AKT、p-PI3K和p-AKT表达均下调,细胞增殖、侵袭能力降低,凋亡率上升(P<0.05),且Combined treatment组各指标变化趋势更为明显(P<0.05)。GTPBP4过表达组与GTPBP4 shRNA组、EGFR/PI3K/AKT inhibitor组及Combined treatment组变化呈相反趋势(P<0.05)。Blank组和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PBP4基因沉默可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促进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tp结合蛋白4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顺铂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任明霞 谢华强 +1 位作者 涂强 曹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8-953,共6页
目的探讨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ABI family member 3-binding protein,ABI3B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为探讨ABI3BP在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sh-N... 目的探讨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ABI family member 3-binding protein,ABI3B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为探讨ABI3BP在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sh-NC组[转染阴性对照短发夹RNA(LV-scramble-shRNA)+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sh-ABI3BP组[转染ABI3BP shRNA(LV-ABI3BP-shRNA)+PBS]、sh-NC+AngⅡ组(LV-scramble-shRNA+AngⅡ)和sh-ABI3BP+AngⅡ组(LV-ABI3BP-shRNA+AngⅡ)。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Matrigel检测细胞成管能力,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β1-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P53信号通路变化情况。结果与sh-NC组比较,sh-NC+AngⅡ组迁移细胞数量、黏附细胞数量、小管形成数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整合素β1、磷酸化FAK(p-FAK)/FAK及P5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NC+AngⅡ组比较,sh-ABI3BP+AngⅡ组迁移细胞数量[(88.67±8.33)个vs(62.33±7.37)个]、黏附细胞数量[(104.33±6.03)个vs(68.33±10.05)个]、小管形成数量[(36.33±3.21)个vs(19.33±3.06)个]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整合素β1、p-FAK/FAK及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上调ABI3BP表达,敲低ABI3BP基因表达可改善Ang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整合素β1-FAK-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凋亡 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 FAK-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ABC转运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晓玲 杨志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6-826,共11页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异常是造成多药耐药(MDR)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和MDR相关蛋白在MDR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ABC转运蛋白家族中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这3种转运蛋白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整...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异常是造成多药耐药(MDR)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和MDR相关蛋白在MDR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ABC转运蛋白家族中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这3种转运蛋白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整理分析,如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和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等,挖掘出信号通路中重要调控节点NF-κB、激活蛋白1、c-Jun和转录因子Gli等,具有成为MDR逆转剂作用靶点的可能性,以期为MDR机制研究及其逆转剂研发提供较系统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乳腺癌耐药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BPL2介导RhoA/ROCK2信号通路调控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18
作者 张城 杨倩 +1 位作者 姚俊 曹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54,共7页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Osbpl2-KO小鼠毛细胞静纤毛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I-OC1细胞和耳蜗内Rho/ROCK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因子Rho激酶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Lim激酶1(LIM domain kinase 1,LIMK1)、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1(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cofilin 1,ADF/CFL-1)的表达水平。结果:Osbpl2-KO HEI-OC1细胞微丝骨架中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明显减少,细胞外周微刺突和丝状伪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Osbpl2敲除导致小鼠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变短且排列紊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HEI-OC1细胞和小鼠耳蜗中OSBPL2-KO均导致RhoA/ROCK2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论:在听觉细胞中OSBPL2介导的RhoA/ROCK2信号通路在维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蛋白2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RhoA/ROCK2信号通路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丝切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蛋白ACBD3通过AKT-FOXOs信号通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
19
作者 郑迎春 汪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9-1406,共8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含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qPCR和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中ACBD3的表达;使用沉默内源性ACBD3的TNBC细胞株,采用MTT实验、EdU染色、平板集...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含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qPCR和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中ACBD3的表达;使用沉默内源性ACBD3的TNBC细胞株,采用MTT实验、EdU染色、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及裸鼠体内异种移植成瘤术检测ACBD3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观察ACBD3与胞内信号通路的关系;Westernblot验证ACBD3对AKT-FOXO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qPCR及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ACBD3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细胞中均高于永生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其中ACBD3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尤其高;细胞功能学实验表明,ACBD3能够通过促进TNBC细胞G_(1)/S期的转变从而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GSEA结果显示ACBD3的表达与AKT信号通路相关。Westernblot实验验证ACBD3能够通过增强AKT活性,抑制FOXOs活性而促进TNBC细胞增殖。结论:在TNBC细胞中ACBD3能够调控AKT-FOXOs信号通路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增殖 AKT-FOXO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2通过GSK-3β/Snail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红艳 李笑 +3 位作者 孙志亮 李洪利 刘雨清 尹崇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Grb2协同结合蛋白2(Grb2 binding protein-2,Gab2)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但Gab2与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Gab2对乳腺癌EMT标志物的...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Grb2协同结合蛋白2(Grb2 binding protein-2,Gab2)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但Gab2与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Gab2对乳腺癌EMT标志物的影响,明确Gab2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Gab2及EMT标记物上皮性钙黏着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组织Gab2的表达情况,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降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Gab2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刺激后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Gab2后MDAMB-231细胞中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p-GSK-3β的表达情况、转录因子Snail转核情况。结果:Ga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Gab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siRNA质粒转染后,Si Gab2/MDA-MB-231细胞组中Gab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果显示转染成功,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侵袭能力减弱,表明Gab2影响乳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能力;敲低Gab2后,MDA-MB-231细胞中的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而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GSK-3β的磷酸化受到抑制,而Snail在敲低Gab2的细胞核中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Gab2可以通过GSK-3β/Snail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EMT,从而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Grb2协同结合蛋白2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