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MWPE基体上沉积GLC薄膜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众利 洪春福 +2 位作者 李瑞玲 涂江平 王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3-437,共5页
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臼杯的耐磨性能是提高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在UHMWPE基体上采用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沉积类石墨碳(GLC)薄膜,用扫描电镜、台阶轮廓仪考察了薄膜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分析了GLC薄膜的结构.用划... 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臼杯的耐磨性能是提高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在UHMWPE基体上采用非平衡直流磁控溅射沉积类石墨碳(GLC)薄膜,用扫描电镜、台阶轮廓仪考察了薄膜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分析了GLC薄膜的结构.用划痕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机研究了GLC薄膜与UHMWPE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和GLC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制备的GLC薄膜与基体结合力大于90 N,且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表面镀覆GLC薄膜的体积磨损率为1.6×10-17m3/(N.m),是UHMWPE的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界面结合力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含量对Si-GLC薄膜在海洋环境中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郭武明 王春婷 +1 位作者 王海新 朱烨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8-215,共8页
目的为改善类石墨(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在海洋工程中的摩擦学行为,扩展此类薄膜的进一步应用。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的Si-GLC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设备对薄膜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 目的为改善类石墨(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在海洋工程中的摩擦学行为,扩展此类薄膜的进一步应用。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的Si-GLC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设备对薄膜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用海水盐雾、高低温交变试验模拟海洋环境对薄膜的腐蚀作用,利用纳米压痕、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的机械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Si-GLC薄膜结构致密,受限于沉积方法,制备的Si-GLC薄膜具有富Si层和富C层交替生长的“伪多层”结构。随着Si含量的增加,C—Si单键的数量逐渐增多,Si-GLC薄膜中sp^(3)杂化键的含量逐步增加。Si-GLC薄膜中sp^(3)杂化键的含量随Si含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薄膜的硬度与弹性模量在Si质量分数为64.51%时到达最大值,分别为21.3 GPa和245.9 GPa。同时,Si含量较高的薄膜具有更好的耐盐雾、耐高低温交变特性,表现出更好的海洋环境适应性。结论Si质量分数为48.11%时Si-GLC表现出最佳的海洋环境适应性摩擦学性能,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均具有较低(约0.1)且稳定的摩擦因数,证明在GLC薄膜中掺入适量的Si元素能够起到稳定薄膜内的单键结构,避免薄膜在摩擦过程中发生石墨化,达到提升薄膜耐磨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含量 glc薄膜 海水盐雾 高低温交变 润滑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靶电流对磁控溅射GLC/Ti薄膜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守旭 李迎春 +2 位作者 邱明 庞晓旭 范恒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39,共8页
为改善掺杂Ti的GLC/Ti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C靶电流下制备了类石墨碳基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对薄膜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测量薄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利用HSR-2M型高速往复... 为改善掺杂Ti的GLC/Ti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C靶电流下制备了类石墨碳基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对薄膜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测量薄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利用HSR-2M型高速往复试验机测试薄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白光干涉仪观察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C靶电流的增大,薄膜的柱状生长趋势日趋明显,其致密性降低,sp2键含量减小,石墨化程度和结合力降低,而硬度和弹性模量略增;随着C靶电流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增大。因此,适当降低C靶电流可以提高磁控溅射GLC/Ti薄膜干摩擦条件下的减摩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微观结构 摩擦学性能 靶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对GLC镀层的结构及应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严富学 白力静 殷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0,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类石墨镀层(GL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镀层的厚度、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材料的物相和应力,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和分析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偏压下得到的镀层结构相...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类石墨镀层(GL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镀层的厚度、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材料的物相和应力,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和分析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偏压下得到的镀层结构相同,均为非晶为主的类石墨镀层,并且随着偏压增大,膜厚逐渐减小;在所研究的偏压下,应力变化规律是随着偏压的增加,样品与基体的复合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其中-65V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薄膜应力 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掺杂类石墨薄膜的构筑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文杰 王永欣 +3 位作者 曾志翔 乌学东 陈建敏 薛群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4,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表面上制备铝掺杂类石墨(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纳米压痕仪等考察铝掺杂对薄膜表面形貌、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旋转的球-盘微摩擦试...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表面上制备铝掺杂类石墨(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纳米压痕仪等考察铝掺杂对薄膜表面形貌、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旋转的球-盘微摩擦试验机考察薄膜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铝的引入使GLC薄膜表面更加平整、致密;GLC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掺铝量的增加而增加;低载低速时,薄膜摩擦因数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载高速时,摩擦因数随铝掺入量的增加明显降低且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AL掺杂 表面结构 机械性能 摩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类石墨碳薄膜及其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永欣 王立平 +1 位作者 陈建敏 薛群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7-13,共7页
随着碳基固体润滑薄膜材料的发展,具有高含量sp2杂化碳结构的高硬度类石墨碳(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追踪了GLC薄膜的起源,总结了GLC薄膜几种典型的高硬度结构理论,介绍了GLC薄膜的多环境自适应摩擦学... 随着碳基固体润滑薄膜材料的发展,具有高含量sp2杂化碳结构的高硬度类石墨碳(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追踪了GLC薄膜的起源,总结了GLC薄膜几种典型的高硬度结构理论,介绍了GLC薄膜的多环境自适应摩擦学特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摩擦学研究进展,评述了GLC薄膜潜在的摩擦学应用领域,指出了GLC薄膜未来的摩擦学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结构理论 摩擦学特性 摩擦学潜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薄膜在航空轴承乏油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东 王海新 +3 位作者 蒲吉斌 刘金玲 曹娜娜 郭武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8-224,共7页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压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轴承试验机对镀两种膜的轴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GLC和DLC两种碳基薄膜均结构致密,G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2,D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3;两种薄膜硬度分别达到18.2GPa和22.2GPa,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30.2GPa和260.8GPa,干摩擦条件下,薄膜摩擦系数分别低至0.11和0.21。镀膜轴承在运转0~10h时,温升无明显差异;10~30h过程中,镀G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40~45℃,而镀D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50~55℃。运转后,轴承滚子上出现转移膜,镀GLC薄膜的轴承磨损比镀DLC薄膜的轴承严重。结论在乏油工况下,DLC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DLC薄膜 磁控溅射 摩擦学 航空轴承 乏油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占空比对类石墨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永欣 赵文杰 +2 位作者 李金龙 王立平 陈建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43,49,共7页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偏压占空比条件下制备类石墨碳(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纳米压痕仪等分析薄膜的结构和机械性能,采用球-盘往复摩擦方式考察薄膜在大气及去离子水...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偏压占空比条件下制备类石墨碳(Graphite-like carbon,G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纳米压痕仪等分析薄膜的结构和机械性能,采用球-盘往复摩擦方式考察薄膜在大气及去离子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GLC薄膜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偏压占空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水环境中,GLC薄膜的摩擦因数随偏压占空比的逐渐升高先降低后轻微升高,低占空比条件下GLC薄膜在水环境中摩擦接触面出现局部剥落,而高占空比条件下GLC薄膜可表现出低于干摩擦的稳定磨损;当占空比为50%-65%时,GLC薄膜在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偏压占空比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