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城市视角下老城区公园绿地布局评估与优化——基于大理下关的GIS空间分析
1
作者 杨桐舒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2-186,共5页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受早期城市规划限制,老城区公园绿地普遍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生态功能弱化及规划实施滞后等问题。以云南省大理市下关区为研究对象,基...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受早期城市规划限制,老城区公园绿地普遍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生态功能弱化及规划实施滞后等问题。以云南省大理市下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城市理念,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实地调研,系统评估了下关区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服务效能及生态功能。研究发现,下关区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仅为58.3%,植被单一化导致碳汇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规划绿地被商业侵占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中心-网络化”布局体系、“全龄友好-健康导向”功能设计及“低干预-高韧性”生态修复等优化策略,旨在为老城区公园绿地的健康化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健康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健康城市 gis空间分析 生态宜居 老城区更新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震林 曹彪 +1 位作者 张廷 刘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0,52,共5页
洪水演进模拟的准确性是洪水“预演”有效性的关键。针对流域洪水预演模型计算精度低、普适性弱、缺实测资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模型采用一维水动力学并耦合GIS空间D8扩散算法进行洪水预演模拟,采... 洪水演进模拟的准确性是洪水“预演”有效性的关键。针对流域洪水预演模型计算精度低、普适性弱、缺实测资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模型采用一维水动力学并耦合GIS空间D8扩散算法进行洪水预演模拟,采用综合风险度模型进行风险度计算。以台兰河流域验证耦合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能够较好保证模拟精度,流域内极高风险地区面积为4.92 km~2。研究结果对指导洪水“预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gis空间分析 洪水预演 风险度 台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何春阳 贾克敬 +2 位作者 徐小黎 李景刚 赵媛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8,共7页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发展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GIS...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发展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区域环境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自下而上"、直观定量地确定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研究结果:规划的建设用地弹性边界与北京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够在该方法定量确定的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边界和交通、绿化隔离带等人工边界,进一步综合修改完善,将有可能明显提高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gis空间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范红艳 张洪岩 +2 位作者 张正祥 尤慧林 罗永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分析现有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法,指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乡镇人口、城镇势力圈及其空间联系。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以人口指标计算乡镇势力圈,以乡镇势力圈作为乡镇辐射范围,依据吞并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对乡镇行... 分析现有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法,指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乡镇人口、城镇势力圈及其空间联系。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以人口指标计算乡镇势力圈,以乡镇势力圈作为乡镇辐射范围,依据吞并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并以长岭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乡镇的辐射范围,简便易行,精确度高,兼容性好,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乡镇区划调整 乡镇势力圈 长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艳霞 李承胜 +1 位作者 丁琨 周汝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针对消防蓄水池这一山区储水设施的选址问题,基于地面25m×25 m单元的空间分析方法(如水文分析、重分类、距离制图等),以安宁市为试验区,获取其累积汇水量,并结合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和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采用综合打分方法得出森林防火... 针对消防蓄水池这一山区储水设施的选址问题,基于地面25m×25 m单元的空间分析方法(如水文分析、重分类、距离制图等),以安宁市为试验区,获取其累积汇水量,并结合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和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采用综合打分方法得出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适宜度,最终通过人机交互判别选取了汇水量高、所辐射的森林面积均匀合理、用水方便的区域作为蓄水池地址。研究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对山地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森林保护学 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 gis空间分析 汇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人为干扰强度火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丽华 方陆明 +1 位作者 夏凯 徐爱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6,共5页
区域森林火灾的人为干扰主要分为人为负干扰和人为正干扰。通过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人为火源的危险程度和人为正干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定了人为负干扰火险指标为农事烧荒、农事炼山造林、上坟、旅游与基本活动,人为正干扰... 区域森林火灾的人为干扰主要分为人为负干扰和人为正干扰。通过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人为火源的危险程度和人为正干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定了人为负干扰火险指标为农事烧荒、农事炼山造林、上坟、旅游与基本活动,人为正干扰火险指标为投入人力和投入资金,并确定了指标权重、指标度量算法和评价模型,并在实验区进行了验证,以火险等级区划图的形式进行了结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等级 森林防火 gis空间分析 人为负干扰 人为正干扰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增城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傅娟 黄铎 《南方建筑》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方法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葡萄园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翟海翔 张丽娜 +1 位作者 卜晓东 焦彩菊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65-1168,共4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愈来愈受到关注。在农业开发项目中,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农业开发项目选址中,可形象直观量化地展示项目选址结果。以清徐县马峪乡土地利...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愈来愈受到关注。在农业开发项目中,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农业开发项目选址中,可形象直观量化地展示项目选址结果。以清徐县马峪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气象图叠加形成评价葡萄园选址的图,选取对葡萄生长影响较大的9个因子,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累计分析计算得出选址结果;对研究区897个地块图斑进行评价,将研究区葡萄园选址划分为5个等级(最适宜区、高适宜区、中等适宜区、低适宜区、不适宜区),等级越高越适宜葡萄种植。将GIS空间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有效结合,可以对葡萄园选址进行科学评价,并直观展示选址结果,为葡萄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大大提高选址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葡萄园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的底板突水评估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伟韬 廖尚辉 +1 位作者 宋文成 谢祥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了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估问题,结合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以某井田3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底板突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底板突水风险指数评估的... 为了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估问题,结合变异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以某井田3煤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底板突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底板突水风险指数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GIS的数据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各底板突水影响指标的专题图层,基于变异系数法建立数学模型,把专题图层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底板突水风险指数图层。基于自然裂点分类方法,把研究区分成3个区域并确定各区域的阈值,结果表明:当风险指数小于0.25时,该分区为安全区;当风险指数大于等于0.25、小于等于0.45时,该分区为过渡区;当风险指数大于0.45时,该分区为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gis空间分析 底板突水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锦 张浩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4-217,共4页
GIS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用地选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GIS空间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考虑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原则,采用空间分析模块的填洼分析和叠置分析,结合影响弃土场选址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因子,综合分析... GIS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用地选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GIS空间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考虑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原则,采用空间分析模块的填洼分析和叠置分析,结合影响弃土场选址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因子,综合分析得到弃土场选址区域的优化结果,为山地城市弃土场优化选址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叠置分析 填洼分析 弃土场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定远县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研究
11
作者 童超 马永俊 聂川云 《绿色科技》 2016年第8期159-161,共3页
为研究安徽省定远县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性,首先在分析定远县基于第五次人口调查(2000年)的乡镇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了乡镇合并的人口规模标准,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每个乡镇的势力圈范围,得出定远县每个乡镇的势力影响范围,然... 为研究安徽省定远县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性,首先在分析定远县基于第五次人口调查(2000年)的乡镇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了乡镇合并的人口规模标准,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每个乡镇的势力圈范围,得出定远县每个乡镇的势力影响范围,然后依据乡镇合并原则(包围合并原则、适度规模及空间邻近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进行乡镇区划调整,提出了撤并18个乡镇,保留21个乡镇的优化方案。对优化方案与目前实际中的22个乡镇格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只在定远县东南部地区的界牌集镇划不划入大桥乡的调整上有着不同的意见,在其他乡镇的调整上是一致的,从而也间接证明了实际中的定远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行政区划 优化调整 人口规模 定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丙辉 高志弘 +1 位作者 李炳昆 刘帅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42-43,共2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运用到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尤其是数字高程模型在未来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故对GIS空间分析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空间分析 气象业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空间分析指南》出版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86,共1页
[本刊讯]由美国GIS专家安迪·米切尔编著,张吻翻译的《GIS空间分析指南》一书,将于2011年9月由测绘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出版社 指南 米切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皖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4
作者 潘泽江 李彦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58%、0.52%、1.04%和1.24%,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61.77%和133.57%;ESV总量波动下降,累计减少5.12亿元,水文调节服务价值降幅最大(-3.37亿元),占总降幅的65.4%;ESV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格局高度耦合,高值区集中于南部林地和长江水系,低值区与建设用地扩张轨迹一致;敏感性分析表明,林地(CS=0.477)和水域(CS=0.382)对ESV变化的贡献率最高。未来应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施差异化生态管控策略,推动皖南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gis空间分析 转移矩阵 修正当量因子法 时空分异 敏感性分析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PSR评价与基于GIS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15
作者 姜世英 韩鹏 +3 位作者 贾振邦 毛小玲 司今 叶芳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53-2162,共10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体污染状况将直接影响调水水质,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水源区主要污染之一,对其进行防治是调水安全的重要保障。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在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下对水源区五市县禽畜养殖、土壤...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体污染状况将直接影响调水水质,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水源区主要污染之一,对其进行防治是调水安全的重要保障。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在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下对水源区五市县禽畜养殖、土壤侵蚀、化肥流失、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生活垃圾进行了面污染源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重点区域污染特点。结果表明,水源区主要农业面污染源是畜禽养殖、土壤侵蚀和化肥流失;面源污染区域为淅川县>郧县>丹江口市>郧西县>西峡县;GIS空间分析能直观有效地反映各地区的污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对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丹江口库区 面源污染 污染源评价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分析的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6
16
作者 左其亭 纪璎芯 +3 位作者 韩春辉 罗增良 马军霞 王豪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6,共4页
为分析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性,选取降水量指标,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表征任意空间点或空间单元均衡程度的空间均衡系数(S_(SEC))和表征全区域均衡程度的总体空间均衡度(G_(GSED))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验... 为分析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性,选取降水量指标,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表征任意空间点或空间单元均衡程度的空间均衡系数(S_(SEC))和表征全区域均衡程度的总体空间均衡度(G_(GSED))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受季风性气候、纬度和地形的影响,河南省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北部向东南部递增,东南部降水量变化较大;中部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空间均衡系数分别由北部、南部向中部递增。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分布 空间均衡 空间均衡系数 总体空间均衡度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兰州市大气污染空间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安兴琴 马安青 王惠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581,共6页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插值技术,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具有代表季节的冬季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1999-2000年冬季地面观察站实测资料,使用Surfer软件插值方法绘制等值线图,与行政图进行叠置分析。研究了兰州市SO2,TSP等几种大...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插值技术,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具有代表季节的冬季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1999-2000年冬季地面观察站实测资料,使用Surfer软件插值方法绘制等值线图,与行政图进行叠置分析。研究了兰州市SO2,TSP等几种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源的内在关系,并且结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分别对上述污染物的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域划分。地面实测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程度最重的冬季TSP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程度超过了SO2;应用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表明,兰州市城区SO2与TSP污染强度的分布格局与污染源分布基本一致。研究证明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很好的揭示出西北高原典型盆地地貌型城市大气污染物空间扩散与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污染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州城市商业空间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颖彪 千庆兰 周倩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GIS也得到了发展。据估算,超过80%的商业经济数据具有空间特性或者与空间位置有关,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间数据,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商业运行成本,同时还可用于规划、监测、改善区域商业和经济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GIS也得到了发展。据估算,超过80%的商业经济数据具有空间特性或者与空间位置有关,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间数据,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商业运行成本,同时还可用于规划、监测、改善区域商业和经济环境。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借助于城市空间数据,实现了基于GIS模型的城市商业空间Buffer分析、最佳路径分析、资源配置分析,同时分析了城市商业空间影响的主要驱动力机制及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商业分析模型 驱动机制 城市空间扩展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多准则空间分析(SMCE)的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丽君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8-522,共5页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可持续开发战略与规划应建立在对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青海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青海省未来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框架。提出了地质环境脆弱性...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可持续开发战略与规划应建立在对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青海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青海省未来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框架。提出了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准则和地质评价指标。在荷兰国际地球科学测量与观测学院(ITC)开发的GIS软件——ILWIS环境下,利用其新开发的空间分析功能的SMCE模块,对青海省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具有矿产资源远景开发的地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对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脆弱性评价 gis多准则空间分析(SMCE) 矿产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GIS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以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五九七农场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博 雷国平 +3 位作者 张慧 汤思阳 周晓飞 张冰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200,共6页
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五九七农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旨在为土地规划、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投入、产出、生态和动态5个方面对土地综合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结合空... 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五九七农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旨在为土地规划、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投入、产出、生态和动态5个方面对土地综合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聚类分析对研究区进行管制分区。结果表明: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按照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综合分区,分别为:西南城镇发展区、完达山北麓林牧业土地利用区、三江平原中部农业土地利用区、三江平原南缘湿地土地利用区,并根据分区结果制定差别化土地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综合分区 主成分分析 gis空间分析 红兴隆垦区五九七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