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个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检测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泽煌 林旗华 钟秋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为系统分析不同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0个品种杨梅果实进行分析鉴定,并结合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烷烃和烯烃在10个品种中均检出,是杨梅果实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醇类和酯类在8个品种... 为系统分析不同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0个品种杨梅果实进行分析鉴定,并结合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烷烃和烯烃在10个品种中均检出,是杨梅果实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醇类和酯类在8个品种中检出;酮类和芳香烃只在5个品种中检出;荸荠种是唯一含有6个香气种类的品种.聚类分析显示,产自福建的6个杨梅品种较好地聚在一类,与另外4个产自浙江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PCA分析陈酿条件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营营 韩焱 +2 位作者 张彦聪 孙艺 张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71-277,共7页
为了研究陈酿条件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为了研究陈酿条件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2017年低温贮藏蓝莓酒、2017年常温贮藏蓝莓酒和2018年常温贮藏蓝莓酒进行香气成分、理化指标分析,结合感官品评探究蓝莓酒的贮藏条件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香气成分检测发现3种酒样中有12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共有香气成分34种,醇类、酯类是蓝莓酒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气成分检测结果和感官品评结果相符。2017年常温贮藏的蓝莓酒的色泽、香气、典型性和口感方面表现突出,挥发性香气含量最高,特点明显。利用PCA对蓝莓酒理化指标分析得到还原糖、有机酸、酚类和醇类物质对蓝莓酒的感官风味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酒 香气成分 理化指标 感官品评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工艺对不同品种白茶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李子平 陈静 +5 位作者 赵云雄 刘宝贵 覃仁源 高斯婷 梁光志 冯红钰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44-52,共9页
以‘桂热2号’‘金萱’及‘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对采用创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样品进行品质差异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感官审评并结合理化指标差异进行分... 以‘桂热2号’‘金萱’及‘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对采用创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样品进行品质差异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感官审评并结合理化指标差异进行分析,探究相同原料等级不同加工工艺的白茶品质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新工艺白茶在香气成分、内含物质、感官审评方面的结果都要优于传统工艺白茶。其中3种白茶香气成分中的醇类含量较传统工艺白茶分别提高了22.76个百分点(‘桂热2号’)、6.56个百分点(‘金萱’)、32.78个百分点(‘凌云白毫’);感官审评中,‘桂热2号’创新工艺白茶毫香略带花果香、滋味清甜甘爽,为最优;创新工艺白茶样品的茶多酚、茶红素、茶褐素、水浸出物等内含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创新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产品在香气成分、内含物质等方面都要优于传统工艺,低温消青、渥堆微发酵等步骤有利于白茶青味消退,形成嫩香带花香、清甜醇爽的品质特征,该试验结果对白茶品质提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创新工艺 香气成分 品质分析 感官审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铁观音香气与滋味的化学品质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春梅 李明金 +4 位作者 李新月 叶乃兴 陈成聪 高水练 金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7-167,共11页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成分组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香气和滋味成分与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属性的相关关系;通过呈味物质品评实验验证滋味成分与滋味属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香型铁观音的感官品质具有地域特性,香气物质以萜类为主,其次是酯类;含水量、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总量和茶黄素含量是评价清香型铁观音滋味品质的主要生化因子。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地域特性,解析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化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铁观音 香气 滋味 感官属性 关联分析 化学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产烟区不同香型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烟气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明春兰 钱建财 +3 位作者 王远 许自成 贾玮 张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为明确不同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烟气的关系,选取不同产区6种香型烤烟B2F等级烟叶样品为材料,检测其常规化学成分(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总氮、钾、氯、pH和淀粉)含量,烟气指标(总粒相物、一氧化碳、烟碱、水分和焦油),并... 为明确不同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烟气的关系,选取不同产区6种香型烤烟B2F等级烟叶样品为材料,检测其常规化学成分(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总氮、钾、氯、pH和淀粉)含量,烟气指标(总粒相物、一氧化碳、烟碱、水分和焦油),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清甜香型烟叶总粒相物与还原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呈显著正相关;一氧化碳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烟碱与还原糖、总氮呈显著相关;水分与总植物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呈显著负相关。(2)蜜甜香型总粒相物与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水分、烟碱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3)焦甜焦香型烟碱含量与还原糖、总糖呈显著正相关。(4)焦甜醇甜香型一氧化碳与氯呈显著正相关。(5)清甜蜜甜香型和蜜甜焦香型烤烟各项化学成分与烟气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6)不同香型烟气指标与pH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不同香型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还原糖含量对总粒相物、一氧化碳、烟碱、水分的影响较显著。明确不同香型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差异与烟气之间的关系特征,有利于提高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和创新卷烟产品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 常规化学成分 烟气成分 简单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草废弃物的水热反应香料制备及卷烟加香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博 王新惠 +4 位作者 孔波 王志国 李瑞丽 梁淼 张峻松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为拓展烟草废弃物的利用途径,以废弃烟末为底物,采用水热反应制备烟用香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香料中香味成分生成的影响,并通过感官品质评价水热反应香料的卷烟加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为拓展烟草废弃物的利用途径,以废弃烟末为底物,采用水热反应制备烟用香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香料中香味成分生成的影响,并通过感官品质评价水热反应香料的卷烟加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料液比的减小,该香料中香味成分总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70 min、料液比水热反应2∶11时,香味成分的总含量最高,为2 325.35μg/g,其中杂环类、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醛类、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该香料呈现花果香、烘焙香、焦糖香香韵特征;当香料的添加量为4 mg/支时,卷烟的香气质、香气量均有所提升,刺激性降低,整体感官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水热反应香料 卷烟加香 香味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发酵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莉 叶英 +4 位作者 陈碧钦 罗贞媛 刘娜 文和明 李华健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68-72,78,共6页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发酵酒进行香气成分检测。马铃薯发酵酒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g∶mL),α-淀粉酶添加量0.7%,酒曲添加量0.7%,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4.9分。利用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分析检测出6类29种物质,主要包括3种有机酸、11种酯类、1种酚类、8种醇类、5种烃类、1种呋喃类。其中,乙酸乙酯、乙醇、辛酸辛酯、异辛酸、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异戊醇相对含量较高,是马铃薯发酵酒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得到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GC-MS技术进行香气成分分析,为马铃薯发酵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发酵酒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gc-ms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菠萝蜜种质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贺书珍 吴刚 +3 位作者 张彦军 徐飞 朱科学 谭乐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4-1311,共8页
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XYS17菠萝蜜、XYS18菠萝蜜和榴莲蜜为材料,采用HS-SPEM-GC-MS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共鉴定出66种香气物质,... 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XYS17菠萝蜜、XYS18菠萝蜜和榴莲蜜为材料,采用HS-SPEM-GC-MS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共鉴定出66种香气物质,异戊醇、月桂醛、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丙酯等9种共有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CA分析表明,马来西亚1号主要香气成分为3-甲基丁酸戊酯、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丁酯和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XYS17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酸丁酯、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3-甲基丁酸戊酯、醋酸辛酯和癸醛,XYS18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酸乙酯、异戊酸丁酯、丁酸乙酯、异戊酸甲酯和正辛醛,而榴莲蜜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异戊酸乙酯和异戊酸异戊酯。不同基因型菠萝蜜香气成分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和优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种质资源 香气成分 香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玉华 王以慧 +4 位作者 郭先锋 曹建敏 邱军 任夏 丁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状况,为烟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C/MS对来自5个不同产区的雪茄茄芯原料进行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地区性差异较大,总量变化范围为288 ~ 4... 为了探究不同产区雪茄茄芯原料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状况,为烟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C/MS对来自5个不同产区的雪茄茄芯原料进行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地区性差异较大,总量变化范围为288 ~ 483 μg/g,由高到低依次为浙江桐乡、菲律宾、印尼、四川乐山、巴西.分类比较表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菲律宾和印尼(109.01,80.27,74.88 μg/g);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质量分数地区间变异明显,变化范围为20.92 ~44.02 μg,/g,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印尼、菲律宾和巴西,分别为44.02,29.13,28.09,27.44 μg/g;新植二烯质量分数较高的地区有浙江桐乡和印尼,质量分数在250 μg,/g以上;美拉德反应产物各地区质量分数均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类中性致香物质之间相关性较密切,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与新植二烯质量分数相关性最为密切,相关系数达到了0.98.中性致香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中性致香物质 常规化学成分 相关分析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化学成分与主体香味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华武 贺帆 +5 位作者 宫长荣 王涛 石盼盼 王梅 王文超 罗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46,共5页
为了解我国烤烟化学成分与主体香味成分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75份烤烟样品的化学成分和主体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与烟碱、氮碱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糖、糖碱比以及施木克值则呈极显著负相关;茄酮... 为了解我国烤烟化学成分与主体香味成分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方法,对75份烤烟样品的化学成分和主体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与烟碱、氮碱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糖、糖碱比以及施木克值则呈极显著负相关;茄酮与总氮、烟碱、蛋白质、氮碱比、石油醚提取物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而仅与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巨豆三烯酮与总氮、烟碱、蛋白质、钾含量、石油醚提取物、氮碱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施木克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大马酮关系最密切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总氮、施木克值和烟碱,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3.441、3.331、-1.894和-1.110;与茄酮关系最密切的化学成分为总氮、烟碱和蛋白质,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3.475、2.294和1.968;总氮、烟碱、蛋白质、氮碱比和总糖与巨豆三烯酮的关系最为紧密,其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6.896、-4.861、-3.065、1.499和-1.289。综合分析,对烤烟主体香味成分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是总氮、烟碱和蛋白质,较高的总氮、氮碱比和较低的总糖、烟碱、蛋白质和施木克值有益于烤烟主体香味成分的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主体香味成分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子果酒的酿造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世荣 夏兵兵 刘达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94-297,312,共5页
针对新鲜桔汁酿酒风味不足的问题,采用组合菌种发酵技术,控制发酵温度22℃,组合菌种用量7‰,SO2添加量为70mg/L,初始糖度为18%,初始pH为3·7条件下,能酿出色、香、味俱全的优质桔子果酒。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桔子果酒含有7种人... 针对新鲜桔汁酿酒风味不足的问题,采用组合菌种发酵技术,控制发酵温度22℃,组合菌种用量7‰,SO2添加量为70mg/L,初始糖度为18%,初始pH为3·7条件下,能酿出色、香、味俱全的优质桔子果酒。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桔子果酒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到139·6mg/100mL;通过GC-MS分析显示,酿制果酒香气成分多达4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子果酒 酿造 氨基酸 香气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野桂花蜂蜜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丽珍 曾志将 +1 位作者 郑云林 吴小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5-199,共5页
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的方法检测江西地区野桂花蜂蜜的理化、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指标。此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及半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有机洋槐蜂蜜、油菜蜂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桂花蜂蜜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 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的方法检测江西地区野桂花蜂蜜的理化、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指标。此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及半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有机洋槐蜂蜜、油菜蜂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桂花蜂蜜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品蜂蜜的标准;通过对其香味成分的分析比较发现,野桂花蜂蜜中的醇类相对含量最高,对其香味形成起重要作用;芳樟醇类化合物、庚醇、薄荷烷-1,8-二醇、8-羟基香芹艾菊酮、2-蒎烯-4-酮为野桂花蜂蜜的特征香味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桂花蜂蜜 理化成分 香味组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雪茄烟叶残渣的美拉德反应香料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秀娟 王爱霞 +3 位作者 胡少东 史清照 杨春强 马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8-205,共8页
目的:解决烟草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叶残渣再利用难题。方法:以雪茄烟叶残渣制备的水提物为原料,研究了氨基酸用量、反应时间对Maillard反应产物化学组成及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Maillard反应产物中的18种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 目的:解决烟草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叶残渣再利用难题。方法:以雪茄烟叶残渣制备的水提物为原料,研究了氨基酸用量、反应时间对Maillard反应产物化学组成及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Maillard反应产物中的18种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1)以感官为依据,基于雪茄烟草水提物Maillard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水提物10.00 g、天冬氨酸0.74 g、谷氨酸0.08 g、葡萄糖0.50 g,温度110℃,反应时间3.0 h。(2)与水提物相比,Maillard反应产物中5-羟甲基糠醛、羟基丙酮、糠醛、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2,5-二甲酰基呋喃等的含量显著增加。(3)18种化合物中,2-乙酰基呋喃与细柔显著相关,3-羟基-2-丁酮、3-乙酰基吡啶与奶香显著和极显著相关,2-呋喃基羟基甲基酮、5-羟甲基糠醛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与花香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6-乙基-5,6-二氢-2H-吡喃-2-酮与杂气、刺激、苦味、干草香指标均显著负相关。结论:烟草水提物经Maillard反应处理后,香气特征成分含量增加,在卷烟中应用能起到增强烘焙香、焦香,强化雪茄风格特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烟叶残渣 美拉德反应 香味成分 感官指标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复合咖啡渣吸附剂的留香研究
14
作者 江津津 贾强 +2 位作者 陈烽华 欧爱芬 赖梓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为吸附冰箱冷藏臭等异味,筛选以阿拉比卡咖啡渣、多孔淀粉和咖啡粉末香精为主要原料研制出食品级除异味复合吸附剂,并探究其香气成分、香气浓度和留香能力。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吸附剂配方,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和感官量化描述分析对不同配... 为吸附冰箱冷藏臭等异味,筛选以阿拉比卡咖啡渣、多孔淀粉和咖啡粉末香精为主要原料研制出食品级除异味复合吸附剂,并探究其香气成分、香气浓度和留香能力。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吸附剂配方,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和感官量化描述分析对不同配方的复合吸附剂的香气成分、香气浓度进行分析,将吸附剂应用于冰箱冷藏室,比较应用前后的香气特征和浓度。结果表明,由90.5%纯咖啡渣、9.0%多孔淀粉和0.5%咖啡粉末香精复配得到的吸附剂在应用前后都具有典型的咖啡香气,所含特征化合物为苯甲酸乙酯、愈创木酚、异松油烯、苯乙酮、2-乙酰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甲基吡嗪、异丁醇、2-丁酮、糠醛、3-羟基-2-丁酮等。运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法分析样品的整体气味浓度差异可以有效表征该复合咖啡渣吸附剂的留香能力,添加1%(质量百分比)以下的咖啡固体粉末香精可以有效增强吸附剂的香气浓度和留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渣 复合吸附剂 香气成分 香气浓度 留香能力 气相离子迁移谱 感官量化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北烤烟综合质量的香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玲 云月利 +3 位作者 陈振国 孙敬国 孙光伟 何结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17-224,共8页
为了探索湖北烤烟香型与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湖北四大烟区18个县的33份上中部烤烟为样本,分析不同产烟县烤烟理化指标与香型的相关关系,得到与香型显著相关的理化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香型与理化指... 为了探索湖北烤烟香型与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湖北四大烟区18个县的33份上中部烤烟为样本,分析不同产烟县烤烟理化指标与香型的相关关系,得到与香型显著相关的理化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香型与理化指标的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与烤烟香型显著相关的常规化学成分有3种,中性香气物质有7种,物理特性有3种,利用这13个理化指标,建立浓香、中间香和中偏清香香型判别函数,回判概率大于88%。可见,判别效果较好,可以实现对湖北烤烟香型的快速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物理特性 相关性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烟叶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海轮 马超 +4 位作者 胡颖梅 郑娟娟 高明博 杜双奎 张建新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74-80,共7页
为了解陕西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烟叶品质差异性。研究收集了2018年陕西初烤烟叶和复烤片烟为试验材料,以标准配方模块烟丝为对照,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HS-SPME-GC-MS)方法测... 为了解陕西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烟叶品质差异性。研究收集了2018年陕西初烤烟叶和复烤片烟为试验材料,以标准配方模块烟丝为对照,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HS-SPME-GC-MS)方法测定其挥发性香气物质,对烟叶按照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分别进行聚类。研究结果表明,宝鸡X3F、SXTC片烟两糖比偏低,但这两类烟叶总糖含量适宜,还原糖可提升空间较大;安康地区烟叶与SXZL片烟各个化学指标与标准配方模块较为接近,品质相对较好。安康C3F和SXTC片烟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含量较高,但商洛B3F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这两类样品的特征香气物质含量表现不同。SXZL片烟各项指标与标准配方模块最为接近,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烤烟 化学成分分析 挥发性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文福姬 俞庆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介绍了植物性天然香料的重要成分萜烯类、酚类、生物碱类的生物功效与毒副性,探讨了影响其组成的环境因素,对比说明了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压榨法、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法的优缺点。对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分离原理与技术... 介绍了植物性天然香料的重要成分萜烯类、酚类、生物碱类的生物功效与毒副性,探讨了影响其组成的环境因素,对比说明了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压榨法、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法的优缺点。对植物性天然香料的分离原理与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顶空分析法、固相富集法,并列出了植物性天然香料在各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指出今后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研究方向是应用生物反应工程及微波技术等,以提高香料的提取收率,综合利用,进一步分离精制,开发出具有特效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天然香料 组成 提取 分离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红枣香气成分的分析及模块香精的调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富县 李娜 +1 位作者 李妙清 翁子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226,237,共6页
通过热脱附吸附金丝小枣、骏枣、灰枣3种红枣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分析鉴定其香气。以香比强值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三种红枣共有挥发物,聚类分析三种红枣共有挥发物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骏枣含36种香气成分,金丝小枣54种,灰枣39种。3... 通过热脱附吸附金丝小枣、骏枣、灰枣3种红枣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分析鉴定其香气。以香比强值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三种红枣共有挥发物,聚类分析三种红枣共有挥发物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骏枣含36种香气成分,金丝小枣54种,灰枣39种。3种红枣共有挥发物27种。根据聚类分析得骏枣和灰枣香气强度属于一类,金丝小枣单独一类。对比其部分共有挥发物及独有挥发物,金丝小枣香气成分种类丰富,并明显优于骏枣、灰枣。依据金丝小枣香气成分调制一支模块香精B,增强红枣香精A头香,增厚体香,平衡尾香,并增加了天然感与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香比强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香型与产区及品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永 张涛 +6 位作者 杨光宇 吴亿勤 李超 张承明 刘巍 秦云华 缪明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了给不同香型烟叶的区域划分及烟叶品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全国14个省份的13个品种的烤烟样品中的主要多酚、有机酸及致香成分与香型的简单相关关系,并利用与香型显著相关的化学成分,对不同产区烟叶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的... 为了给不同香型烟叶的区域划分及烟叶品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全国14个省份的13个品种的烤烟样品中的主要多酚、有机酸及致香成分与香型的简单相关关系,并利用与香型显著相关的化学成分,对不同产区烟叶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香型与产区、品种进行了简单对应分析和多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芸香苷、草酸、2,4-庚二烯醛、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B这5个指标与香型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可用来表征烤烟香型特性。我国烤烟的香型主要分为3类,清香型烤烟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福建;中间香型烤烟主要分布在贵州、重庆、黑龙江、湖北;浓香型烤烟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广东;山东则是中间香型偏浓香型。产区对香气风格的影响比品种要大,省份产区与香型的相关系数为0.908,而品种与香型的相关系数为0.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香型 化学成分 产区 品种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