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磷脂酸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促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娜 尹飞 彭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08,共4页
为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星形胶质细胞(AS)增殖影响的途径及其机制,本研究以体外原代培养的AS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二辛烷甘油焦磷酸盐(DGPP)组、大剂量DGPP组、百日咳毒素(PTX)组、LPA组、小剂量DG-PP+LPA组、大... 为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星形胶质细胞(AS)增殖影响的途径及其机制,本研究以体外原代培养的AS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二辛烷甘油焦磷酸盐(DGPP)组、大剂量DGPP组、百日咳毒素(PTX)组、LPA组、小剂量DG-PP+LPA组、大剂量DGPP+LPA组和PTX+LPA组,以DGPP和PTX预处理相应组细胞,再以LPA干预后,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以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S增殖;用Fura-2/AM标记细胞内钙离子([Ca2+]i),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变化。结果显示:LPA能促进AS增殖,并增加[Ca2+]i(P<0.01);DGPP和PTX能明显抑制LPA引起的AS增殖和[Ca2+]i增加(P<0.05),但大剂量DGPP抑制作用较小剂量DGPP强(P<0.01)。由此推测LPA可能通过LPA1/3-Gi/o蛋白耦联受体促进AS增殖,且细胞内Ca2+参与了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溶血磷脂酸 g蛋白耦联受体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对β-肾上腺素受体诱导心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锐 柴慧娟 +3 位作者 屈扬扬 李丹丹 刘艳丽 张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GRK)对β-肾上腺素受体(β-AR)诱导的心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体质量20~28 g)分为野生对照组(WT:SPF级C57BL/6小鼠,作为阳性对照)、GRK2,3,5,6基... 目的探讨不同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GRK)对β-肾上腺素受体(β-AR)诱导的心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体质量20~28 g)分为野生对照组(WT:SPF级C57BL/6小鼠,作为阳性对照)、GRK2,3,5,6基因敲除组(GRK2KO、GRK3KO、GRK5KO、GRK6KO)和β1、2-AR突变组[GRK(-):β-AR缺乏GRK磷酸化位点,作为阴性对照]。各组小鼠分别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刺激或等量生理盐水2周,断颈处死动物,切取左心室并剥离粘连组织,经液态氮处理后贮存于-80℃。Western blot用于检测有活性的CaMKⅡ(p-CaMKⅡThr286/T-CaMKⅡ)的表达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心肌匀浆CaMKⅡ活性;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组织学变化。结果给予ISO刺激后,与阳性对照WT小鼠变化相同,GRK2KO,GRK3KO和GRK6KO小鼠心肌组织中p-CaMK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ISO刺激与非刺激小鼠比较,均为P〈0.05),而GRK5KO与阴性对照GRK(-)小鼠变化相同,ISO刺激组与非刺激组相比心肌组织中p-CaMKⅡ表达无明显增加;ELISA检测也发现,ISO刺激后WT及GRK2KO,GRK3KO,GRK6KO小鼠心肌组织匀浆的CaMKⅡ活性显著增加(ISO刺激与非刺激小鼠比较,均为P〈0.05),而GRK5KO及GRK(-)小鼠ISO的CaMKⅡ活性无明显增加。HE染色发现,WT小鼠ISO刺激与非刺激组相比心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1388.2±270.3)μm^2比(825.5±414.9)μm^2,P〈0.05],GRK5KO小鼠ISO刺激组与非刺激组比较,心肌横截面积无明显差异[(837.1±112.8)μm^2比(883.5±235.9)μm^2,P〉0.05]。结论 GRK5对β-AR诱导的CaMKⅡ激活是必要的;GRK5基因敲除可能通过引起CaMKⅡ表达改变而改善β-AR持久兴奋诱导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 Β-肾上腺素受体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心旖 盛彬 +4 位作者 陈瑶 李莉 杨建一 杜圣家 刘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前列腺癌(PCa)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GPRC6A)是近年来发现的PCa易感基因。文章探讨GPRC6A及其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在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LncapC4?2... 目的前列腺癌(PCa)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GPRC6A)是近年来发现的PCa易感基因。文章探讨GPRC6A及其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在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LncapC4?2 PCDH组(仅转染空载体pCDH)、LncapC4?2 GPRC6A组(仅转染pCDH?GPRC6A)和LncapC4?2 GPRC6A+U0126组(转染pCDH?GPRC6A并加入U0126处理),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与LncapC4?2 PCDH组比较,LncapC4?2 GPRC6A组的GPRC6A和P?ERK表达增加(P<0.05);与LncapC4?2 GPRC6A组比较,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P?ER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CK8检测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相较LncapC4?2 PCDH组增殖加快(P<0.05),而LncapC4?2 GPRC6A+U0126组相较LncapC4?2 GPRC6A组增殖明显减慢(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ncapC4?2 GPRC6A组的G1/(S+G2)值较LncapC4?2 PCDH组明显降低(P<0.05);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G1/(S+G2)值较LncapC4?2 GPRC6A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中LncapC4?2 GPRC6A组的CyclinD1蛋白表达(0.88±0.04)较LncapC4?2 PCDH组(0.66±0.02)明显升高(P<0.05),而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CyclinD1蛋白表达(0.71±0.02)较LncapC4?2 GPRC6A组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的凋亡比例(3.64%)较LncapC4?2 PCDH组(9.00%)和LncapC4?2 GPRC6A+U0126组(19.57%)明显降低(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的Bcl2的表达比LncapC4?2 PCDH组高,活化Caspase3的表达则降低(P<0.05);LncapC4?2 GPRC6A+U0126组相对于LncapC4?2 GPRC6A组Bcl2的表达降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 GPRC6A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PCa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参与PCa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 前列腺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干细胞G蛋白耦联受体5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沈颖 郭红梅 金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1-994,共4页
位于隐窝基底部的含有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是肠道干细胞的标记物,以其独特的内化特性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肠道细胞增殖,利用IQGAP1影响肠道干细胞(ISCs)的细胞骨架以及细胞黏附力... 位于隐窝基底部的含有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是肠道干细胞的标记物,以其独特的内化特性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肠道细胞增殖,利用IQGAP1影响肠道干细胞(ISCs)的细胞骨架以及细胞黏附力。此外,Lgr5还接受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2、mi R-100-5p等影响因素的调节。而当隐窝中的肠道菌群消失时,Lgr5+ISCs异位于隐窝顶部,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因此,Lgr5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调节ISCs增殖分化和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5 肠道干细胞 内化 细胞黏附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瘤(APA)发病相关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s)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曦 骆煜 陆志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5,共5页
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个重要亚型,约占30%~60%,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有关APA的发病机制,可见不同水平与角度的研究,但是对于APA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已知的与... 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个重要亚型,约占30%~60%,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有关APA的发病机制,可见不同水平与角度的研究,但是对于APA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已知的与发病相关的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瘤(APA) g蛋白耦联受体(gPCRs)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参与炎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晨(综述) 陈愈 +1 位作者 王彦青 毛应启梁(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0-665,679,共7页
炎症痛是临床疼痛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痛。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可以调节G蛋白耦联受体快速脱敏,保护细胞免受过度刺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RK2在炎症痛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RK... 炎症痛是临床疼痛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痛。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可以调节G蛋白耦联受体快速脱敏,保护细胞免受过度刺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RK2在炎症痛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RK2在急性炎症痛转为慢性痛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角叉菜胶、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诱导的炎症痛模型中背根神经节GRK2水平降低,过表达GRK2可以缓解慢性炎症痛。不同神经细胞内GRK2参与不同类型的炎症痛过程:初级感觉神经元内GRK2水平降低引起环磷酸腺苷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 1,Epac1)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调节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I)以及角叉菜胶、CFA等引起的炎症痛;而小胶质细胞内GRK2水平降低引起小胶质细胞激活,导致神经炎症从而参与角叉菜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引起的炎症痛的调节。本文就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内GRK2在炎症痛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炎症痛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RK2) 炎症痛 神经元 神经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概述
7
作者 刘宗涛 索相云 岳兴俊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7期81-84,共4页
机体的平衡与稳态离不开细胞受体参与下的信息交流与信号调控,本文主要概述了受体中的一种常见类型——G蛋白耦联受体(GPCRs)的分子结构及其介导的6条信号通路,同时简要描述了GPCRs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旨在帮助读者深化对中学生物... 机体的平衡与稳态离不开细胞受体参与下的信息交流与信号调控,本文主要概述了受体中的一种常见类型——G蛋白耦联受体(GPCRs)的分子结构及其介导的6条信号通路,同时简要描述了GPCRs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旨在帮助读者深化对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稳态与调节”模块中“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与稳态 g蛋白耦联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活化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中药干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悦双 刘姣 +3 位作者 颜倩 杨佳迪 陈梦 赵丕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59-1765,共7页
乳腺癌的转移是其临床治疗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其侵袭性的高低受周围基质的影响很大。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肿瘤基质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新型膜雌激素受体——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阳性细胞。研究表明,GPER可能是作用于癌细胞... 乳腺癌的转移是其临床治疗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其侵袭性的高低受周围基质的影响很大。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肿瘤基质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新型膜雌激素受体——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阳性细胞。研究表明,GPER可能是作用于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的多种重要传导因子之间的关键交叉点,GPER在CAFs中活化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种中药单体的抗乳腺癌作用也与其靶向激活CAFs中的GPER通路是相关的。现就GPER在CAFs中的活化机制及其对乳腺癌转移的作用、中药单体对该过程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拓展乳腺癌症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 信号转导 信号通路 肿瘤微环境 癌症转移 中药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与Gq蛋白的稳定细胞株的建立及功能鉴定
9
作者 石晶晶 张毅 +3 位作者 陈学军 朱思庆 王陈 李丽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0,共7页
建立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humanμ-opiatereceptor,hMOR,OPRM)与Gq蛋白的CHO-Flp In稳定细胞模型,并鉴定其药理学功能,可为体外高通量筛选靶向OPRM的药物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OPRM-pcDNA5/FRT,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脂质... 建立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humanμ-opiatereceptor,hMOR,OPRM)与Gq蛋白的CHO-Flp In稳定细胞模型,并鉴定其药理学功能,可为体外高通量筛选靶向OPRM的药物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OPRM-pcDNA5/FRT,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OPRM-pcDNA5/FRT、GqG66Di5-pIRES/puro3和FLP重组酶质粒POG44共转染CHO-Flp In细胞,经抗性加压和有限稀释法挑取耐药单克隆,采用FLIPR钙信号检测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株;最后,通过RT-q PCR对细胞中的OPRM和GqG66Di5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选用OPRM激动剂DAMGO和抑制剂Naloxone对稳定细胞株的药理学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经酶切确定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构建;通过重组质粒转染、抗生素加压筛选以及钙信号测定获得22个具有活性的克隆细胞株,其中15号细胞株的荧光信号值最高,命名为Gq-OPRM1-CHO;与对照组相比,Gq-OPRM1-CHO细胞组中OPRM与GqG66Di5基因m RNA水平分别升高约400倍和120倍;在Gq-OPRM1-CHO细胞中,FLIPR钙信号检测激动剂DAMGO的EC_(50)为0.02±0.002μmol/L,抑制剂Naloxone的IC_(50)为0.04±0.003μmol/L。该研究成功建立了OPRM与GqG66Di5蛋白稳定共表达的细胞模型Gq-OPRM1-CHO,该细胞株具有对OPRM激动剂和拮抗剂特异性反应的药理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钙离子 实时荧光检测分析系统 DAM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R1籍ERK信号通路参与酸性微环境致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万 周向东 +1 位作者 尤列.皮尔曼 维克多.科罗索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气道酸性微环境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以氯化氢创造细胞酸性环境(pH 6.4),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PD88059及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OGR1)si... 目的探讨气道酸性微环境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以氯化氢创造细胞酸性环境(pH 6.4),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PD88059及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OGR1)siRNA进行干预,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酸刺激组、酸刺激+转染OGR1 siRNA组、pH 7.4+OGR1siRNA组、酸刺激+阴性siRNA组、pH 7.4+阴性siRNA组、酸刺激+PD98059组、pH 7.4+PD98059组。采用RT-PCR、ELISA法分别观察细胞黏蛋白(MUC)5AC转录水平及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OGR1蛋白及p-ERK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酸刺激组内细胞MUC5AC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OGR1及p-ERK蛋白含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酸刺激+转染OGR1 siRNA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酸刺激组(P值均<0.05),其p-ERK含量亦明显降低。而pH 7.4+OGR1 siRNA组MUC5AC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较pH7.4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其p-ERK含量也变化不大。酸刺激+PD98059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酸刺激组(P值均<0.05),而pH 7.4+PD98059组较对照组MUC5AC mRNA转录及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OGR1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参与气道酸性微环境所致的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MUC5AC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酸性环境 卵巢癌g蛋白耦联受体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2-G_(i1α)融合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及M_2AChR特异性药物的鉴别
11
作者 张雪薇 郭政东 +2 位作者 白立川 姜爱民 孙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通过杆状病毒-Sf9细胞系统表达M2-Gi1α融合蛋白,并利用M2-Gi1α融合蛋白为工具筛选毒蕈碱性乙酰胆碱受体亚型2(M2AChR)特异性配体,探讨M2-Gi1α融合蛋白中两组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两步PCR反应建立M2AChR与Gi1α融合cDNAs,并... 目的通过杆状病毒-Sf9细胞系统表达M2-Gi1α融合蛋白,并利用M2-Gi1α融合蛋白为工具筛选毒蕈碱性乙酰胆碱受体亚型2(M2AChR)特异性配体,探讨M2-Gi1α融合蛋白中两组分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两步PCR反应建立M2AChR与Gi1α融合cDNAs,并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M2-Gi1α融合蛋白。通过[3H]羟苯二乙酸奎宁酯([3H]QNB)配体饱和结合实验及[35S]GTPγS竞争性替代结合实验,检测M2-Gi1α融合蛋白表达水平,并筛选M2AChR的特异性配体。结果 M2-Gi1α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为(8.44±0.39)nmol·g-1膜蛋白。不同配体使M2-Gi1α融合蛋白中Gi1α与GDP的亲和力发生变化,乙酰胆碱、氧化震颤素、槟榔碱、阿托品、fangchinoline、levitimide的IC50值分别为:21.35,23.86,11.91,0.13,1.05,1.75μmol·L-1,无配体存在时为2.50μmol·L-1。结论杆状病毒-Sf9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M2-Gi1α融合蛋白具备M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和组分间的耦联功能,通过检测GDP亲和力的大小有利于筛选和鉴别M2受体亚型特异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兴奋剂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3a受体第2胞外上174位硫化酪氨酸形成其配基结合位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硫化对补体第3成分片断a受体(C3aR)配基结合的意义。方法体外构建全长人野生型C3aR及其突变型的表达质粒,并测定开放读框序列。证实序列正确后,转染人肾胚胎上皮细胞(HEK)293T24h后用35S-蛋氨酸/半胱氨酸或35S-硫标记转染... 目的探讨酪氨酸硫化对补体第3成分片断a受体(C3aR)配基结合的意义。方法体外构建全长人野生型C3aR及其突变型的表达质粒,并测定开放读框序列。证实序列正确后,转染人肾胚胎上皮细胞(HEK)293T24h后用35S-蛋氨酸/半胱氨酸或35S-硫标记转染的HEK293T细胞,48h后再进行免疫沉降实验。转染的HEK293T细胞在24h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细胞转染后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的表达水平,另一部分用于碘-125标记配基结合实验。测定转染了C3aR及其突变体的犬胸腺上皮细胞(Cf2Th)在48h后钙离子细胞内流。结果突变型C3aR的表达较野生型降低;C3aR第2胞外环的5个酪氨酸翻译后被硫化修饰;将184、188、317和318位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即可阻断酪氨酸硫化,且不影响配基结合和钙离子细胞内流;但将174位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后,则配基和受体的结合完全被阻断,并可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结论证实了C3aR与配基的双位点结合模型,174位硫化的酪氨酸是其配基重要的结合位点。七次跨膜片断(7TMS)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胞外环区域的硫化酪氨酸对配基结合功能可能具有决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3a g蛋白耦联受体 酪氨酸 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40反义RNA对胰岛β细胞内Ca^(2+)浓度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13
作者 周一军 李瑷 +2 位作者 宋雨凌 李妍 周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应用反义RNA技术特异性下调胰岛β细胞G蛋白耦联受体(GPR40)的表达,观察其对胰岛β细胞内Ca2+浓度([Ca2+]i)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胰岛β细胞,将GPR40反义RNA表达载体pcDNA3.1(+)-GPR40(-)用脂质体体外瞬时转染胰... 目的应用反义RNA技术特异性下调胰岛β细胞G蛋白耦联受体(GPR40)的表达,观察其对胰岛β细胞内Ca2+浓度([Ca2+]i)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胰岛β细胞,将GPR40反义RNA表达载体pcDNA3.1(+)-GPR40(-)用脂质体体外瞬时转染胰岛细胞,Western blot检测GPR40蛋白的表达,将1.0 mmol/L游离脂肪酸(软脂酸∶油酸=2∶1)与胰岛细胞共培养10,30,60 min,进行高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利用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胰岛细胞[Ca2+]i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质粒转染组比较,GPR40反义RNA可显著降低细胞GPR40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在各作用时间点,GPR40反义RNA转染组[Ca2+]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GPR40反义RNA转染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R40介导游离脂肪酸刺激β细胞内[Ca2+]i升高和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40 反义RNA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分泌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提取物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的影响
14
作者 文俊凇 潘子威 +1 位作者 刘延庆 朱耀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0,共8页
目的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OE)对胃癌前病变(GPL)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缺刻基因1(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用复合模型复制法构建GPL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OE低、中、高剂量组[COE 12.5、25、50 mg/(kg·d)],干预4周后... 目的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OE)对胃癌前病变(GPL)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缺刻基因1(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用复合模型复制法构建GPL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OE低、中、高剂量组[COE 12.5、25、50 mg/(kg·d)],干预4周后取胃组织,免疫组化(IHC)检测黏蛋白(MUC2、MUC5AC和MUC6)、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及Notch-1的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上述黏蛋白的mRNA。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构建GPL细胞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COE低、中、高浓度组(COE 5、10、20μg/ml),相应干预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Notch-1和Lgr5的表达,免疫荧光(IF)检测Notch-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胃组织MUC2、Lgr5、Notch-1及Ki67表达升高(P<0.0001),MUC5AC和MUC6表达降低(P<0.0001);与模型组相比,COE各组的MUC2、Lgr5、Notch-1及Ki67表达降低(P<0.01),MUC5AC和MUC6表达增高(P<0.01)。相比对照组,GES-1模型组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间连接疏松且排列紊乱;而COE各组较模型组细胞形态更规则、排列更整齐;此外,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gr5和Notch-1表达升高(P<0.0001),而COE处理后,二者表达则降低(P<0.001)。结论COE能缓解GPL,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信号通路来改善胃黏膜黏液屏障功能及抑制胃黏膜干细胞异常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提取物 胃癌前病变 Notch-1信号通路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进化踪迹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突变活性(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香 柳树群 孙之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1-868,共8页
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也是研究治疗哮喘的关键药物受体靶标.采用进化踪迹(evolutionary trace,ET)方法分析肾上腺素受体家族跨膜区片段序... 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也是研究治疗哮喘的关键药物受体靶标.采用进化踪迹(evolutionary trace,ET)方法分析肾上腺素受体家族跨膜区片段序列,识别出了44个保守的残基,然后将β2肾上腺素受体以及受体D130N活性突变体、D79N失活突变体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试图找出与受体不同功能状态相关的结构动力学特征.发现受体DRY motif中的D130远离R131而转向K149残基这一结构特征与受体活性高度关联,此外,从残基相互作用的变化推断出了受体helix 2,4 and 6伴随着受体活化而发生的运动.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突变体的激活机制以及所诱发疾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组成性活性 进化踪迹方法 g蛋白耦联受体 同源模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C6A及其糖稳态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婧 包玉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GPRC6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可与多种配体如钙离子、碱性氨基酸、骨钙素、睾酮等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并参与机体的糖稳态调节。GPRC6A缺失可能引起糖代谢失衡。深入研究GPRC6A及其糖稳态调节作用...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GPRC6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可与多种配体如钙离子、碱性氨基酸、骨钙素、睾酮等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并参与机体的糖稳态调节。GPRC6A缺失可能引起糖代谢失衡。深入研究GPRC6A及其糖稳态调节作用可能为糖尿病提供一个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C6A 糖稳态 g蛋白耦联受体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GRD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建华 陈瑞 +1 位作者 李道生 段训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0-556,共7页
目的 探讨黏附G蛋白耦联受体D1(ADGRD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ADGRD1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NSCLC患者预... 目的 探讨黏附G蛋白耦联受体D1(ADGRD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ADGRD1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ADGRD1在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在不同的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或敲减ADGRD1后利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细胞克隆形成和迁移实验分别观察ADGRD1对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下游通路探究ADGRD1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DGRD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 <0.01);20例临床肺癌样本qPCR结果显示,ADGRD1mRNA水平较其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0.56±0.16 vs. 1.00±0.22,P <0.01);在A549和H1299细胞系中过表达ADGRD1后会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 <0.001)和迁移能力(P <0.01),而在H1975细胞中敲低ADGRD1后会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P <0.01)和迁移能力(P <0.001);其机制可能与AKT-mTOR通路密切相关。结论 ADGRD1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NSCLC的增殖和转移,可能成为NSCLC的新的预后诊断和治疗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g蛋白耦联受体D1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GR5缓解肾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纤维化损伤
18
作者 李蒙 隆罗莎 +4 位作者 梁柏恩 徐龙 赵晓朵 王蔚东 李春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激活胆汁酸受体TGR5在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uIRIx组及uIRIx+石胆酸(LCA)组,每组6只,使用uIRIx模型诱导肾脏纤... 【目的】探讨激活胆汁酸受体TGR5在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uIRIx组及uIRIx+石胆酸(LCA)组,每组6只,使用uIRIx模型诱导肾脏纤维化,通过血和尿生化指标评估肾脏功能,利用HE染色评估肾脏损伤程度,使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对肾脏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皮质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分别在TGR5+/+小鼠及TGR5-/-小鼠中设置Sham组及uIRIx组,每组6只,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肾脏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在人源肾上皮细胞系HK2细胞中给予TGF-β1诱导促纤维化反应,给予LCA进行药物干预,利用鬼笔环肽染色标记细胞骨架,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细胞内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与Sham组相比,uIRIx组小鼠血浆肌酐水平(P=0.007)及尿白蛋白/肌酐比(P=0.041)明显增加,肾脏皮质蛋白TGR5表达(P=0.002)下降,Fibronectin表达(P=0.020)及COL1A1表达(P<0.001)上升,同时伴有肾脏结构受损及胶原沉积加重,LCA干预有效改善肾脏功能,缓解肾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TGR5+/+小鼠与TGR5-/-小鼠相比,uIRIx诱导引起的Fibronectin表达(P<0.001)及COL1A1表达(P=0.001)增加。体外实验:TGF-β1诱导HK2细胞形态改变,细胞骨架解聚重组,促纤维化指标蛋白上调;LCA可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骨架解聚重组,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纤维化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结论】LCA缓解uIRIx模型诱导的肾脏纤维化,TGR5基因敲除加重uIRIx诱导的肾脏纤维化;在HK2细胞中,LCA缓解TGF-β1诱导的细胞促纤维化反应。研究结果提示激活TGR5缓解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纤维化损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eda g蛋白耦联受体5 单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对侧肾摘除 肾脏纤维化 石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通过GPR30和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成冬 郭磊 +5 位作者 姜天龙 周仁义 刘文博 罗鹏 梅润宏 杨旭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通过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GPR30)和PI3K/Akt途径抑制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GPR30抑制剂(G15)以及PI3K抑制剂处理ATDC5软骨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通过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GPR30)和PI3K/Akt途径抑制ATDC5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GPR30抑制剂(G15)以及PI3K抑制剂处理ATDC5软骨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TDC5软骨细胞中GPR30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TOM20、Hsp60、Akt、mTOR、P38和JNK等自噬标记蛋白和信号关键蛋白的活性改变。结果 ATDC5软骨细胞表达GPR30,且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GPR30的表达;10^(-8)mol/L和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减少ATDC5细胞中的自噬体,降低TOM20蛋白的活性;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体外培养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和活力;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强自噬标记蛋白Hsp60的活性,但抑制自噬蛋白LC3-Ⅱ的活性;10^(-7)mol/L的17β-雌二醇可以增加ATDC5软骨细胞中的信号关键蛋白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对P38和JNK的活性没有影响。结论 17β-雌二醇通过GPR30和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ATDC5软骨细胞免于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软骨细胞 线粒体自噬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ER激动剂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璐 刘红改 +3 位作者 于得水 李晶 刘慧 赵慧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26,34,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激动剂对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为阐明GPER和EGFR在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间情期小...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激动剂对卵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为阐明GPER和EGFR在卵巢功能维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取间情期小鼠,将其分为40,200,1 000ng/只G-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20只,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处理。注射G-1后,依次取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小鼠各5只,脱颈处死,迅速取出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剂量GPER激动剂G-1对发情周期小鼠卵巢EGFR分布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EGFR在小鼠卵巢的各级卵泡、黄体和间质中均有表达,且在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表达最明显,在黄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较微弱。同一发情时期卵巢中,EGFR的相对表达量随注射G-1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除发情后期外,其他3个时期以1 000ng/只G-1注射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则以200ng/只G-1注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发情周期小鼠卵巢中EGFR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与EGFR相对表达量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G-1对发情周期卵巢中EGFR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提示GPER可介导雌激素经EGFR信号级联参与卵巢周期性生殖活动和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发情周期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