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文跃 祁小飞 +6 位作者 鲍晨曦 易正辉 朱强 杨忠 魏英 马俊峰 陆忠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并检测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T基因型者治疗后的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及BMI增加较CC基因型者更明显(均P<0.01),携T等位基因(TT型+CT型)者治疗后的WGR及BMI增加较非携T等位基因(CC型)者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WGR≥7%者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布(CC型15.69%,CT型54.90%,TT型29.41%)与WGR<7%者(CC型38.46%,CT型43.59%,TT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GR≥7%者T等位基因频率(63.33%)高于WGR<7%者(39.7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TT基因型(以CC型为参照)影响奥氮平治疗后的体重变化(β=1.83,标准化β=0.29,P<0.0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的体重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奥氮平 体重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对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东宝 华琦 +2 位作者 皮林 许骥 刘荣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147例健康人和3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其中48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147例健康人和3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其中48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4周。结果1)高血压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中基因型频率(CC 28.7%、CT52.0%、TT 19.3%)、等位基因频率(C 54.7%、T 45.3%)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 27.2%、CT 46.9%、TT 25.9%)、等位基因频率(C 50.7%、T 4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C基因型的收缩压降低值〔(4.93±2.26)kPa(37.00±16.97)mmHg〕明显高于CT+TT基因型〔(2.99±1.41)kPa(22.40±10.60)mmHg〕(P<0.05)。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相关,而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单位 基因多态性 疗效 高血压 氨氯地平 C825T 降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宁 黄晓红 +3 位作者 宋燕 陈纪林 杨跃进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男性275例,年龄<55...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的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C等位基因和CT、CC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825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825TT基因型者早发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825T等位基因携带相对危险度=18,95%可信区间为1117~3040,P=0017;825TT基因型相对危险度=24,95%可信区间为1312~4254,P=0004),C等位基因和CC、CT基因型频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g蛋白β3单位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4
作者 金建 陈肖俊 +3 位作者 郑景晨 吴建波 林向阳 蔡文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62-2864,共3页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DN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DM组(P<0.01)。(2)微量蛋白尿组的TT基因型较DM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GNB3C825T等位基因与早期和中晚期DN均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2型DM患者发生肾病危险性的一个遗传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gTP结合蛋白质β单位 多态现象 遗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本富 陈明卫 +3 位作者 王佑民 周剑 胡红琳 时照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观察合肥地区 2型糖尿病患者G蛋白 β3 亚单位C82 5T (GNβ3 C82 5T)多态性 ,探讨其与 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来检测单纯T2DM患者 191例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 (HT)... 目的 观察合肥地区 2型糖尿病患者G蛋白 β3 亚单位C82 5T (GNβ3 C82 5T)多态性 ,探讨其与 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来检测单纯T2DM患者 191例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 (HT) 10 2例和对照人群 70例的GNβ3 C82 5T基因型 ,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CT、TT为 34 3%、5 0 %、15 7%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9%、4 1% ;T2DM组基因型频率CC、CT、TT为 32 5 %、4 9 7%、17 8%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7%、4 3% ;T2DM +HT组CC、CT、TT为 2 6 5 %、5 0 %、2 3 5 %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1%、4 9% ;三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 χ2 =2 6 88,P =0 6 11;三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χ2 =2 5 86 ,P =0 2 74 ,C82 5T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本人群中GNβ3 C82 5T多态性与T2DM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 C825T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鸿懿 孙宁玲 +1 位作者 高颖 苟淑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高血压人群中G蛋白 β3 亚单位 (GNB3)基因C82 5T多态性的分布及与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活性的关系。方法 :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4 0 8例作为试验组 ,14 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6 1例有高血压家...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高血压人群中G蛋白 β3 亚单位 (GNB3)基因C82 5T多态性的分布及与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活性的关系。方法 :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4 0 8例作为试验组 ,14 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6 1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成年人作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正常对照组。C/T多态性测定采用PCR -RFLP方法。结果 :各组GNB382 5T等位基因频率为 4 5 .6 %~ 5 6 .4 % ,各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T型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醛固酮水平和较低的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结论 :G蛋白β3 亚单位 82 5TT基因型的中国大陆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醛固酮水平和较低的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g蛋白 β3单位基因 C825T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调控蛋白B8AK41的外源表达、纯化及亚细胞定位
7
作者 卿冬进 卢柏亦 +8 位作者 彭宇婧 戴高兴 陈韦韦 李经成 周维永 黄所生 潘英华 黄娟 邓国富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外源表达获得B8AK41蛋白,并检测B8AK4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研究该蛋白在水稻抗褐飞虱上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对B8AK41蛋白序列进行跨膜区预测,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外源蛋白表达,纯化目标蛋白并鉴定蛋白多肽序列;构建... 【目的】外源表达获得B8AK41蛋白,并检测B8AK4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研究该蛋白在水稻抗褐飞虱上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对B8AK41蛋白序列进行跨膜区预测,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外源蛋白表达,纯化目标蛋白并鉴定蛋白多肽序列;构建双元表达载体并转入水稻原生质体检测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通过对B8AK41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第47~99位氨基酸区域可能存在跨膜结构域,因此选取第100~374位氨基酸进行外源表达蛋白片段。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外源表达的B8AK41蛋白,结果显示B8AK41蛋白在28℃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可纯化得到分子量在35~40 kD的His6-B8AK41-His6融合蛋白。通过质谱分析纯化得到的蛋白,其中有3条属于B8AK41蛋白的肽段,证明外源表达纯化的B8AK41蛋白完全正确。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B8AK41蛋白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上。【结论】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的正调控蛋白B8AK41的非跨膜区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融合蛋白His6-B8AK41-His6,后续可将B8AK41蛋白用于抗体制备。B8AK41蛋白定位在水稻细胞内质网上,为研究蛋白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Bph3基因 B8AK41蛋白 外源表达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及降压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东宝 华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9期692-695,共4页
G蛋白参与多种细胞信息传递 ,引发多种生物学效应。G蛋白 β3 亚单位基因 (GNB3)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而且可能与降压疗效的个体差异存在联系。
关键词 g蛋白β3单位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α上皮细胞钠通道基因和G蛋白β3亚基基因联合变异与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娟 杨文清 +2 位作者 王蕾 王笑峰 甘子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G1023A,α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基因G2139A和G蛋白β3亚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高血压组269例,正常血压组229例。用聚... 目的: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G1023A,α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基因G2139A和G蛋白β3亚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高血压组269例,正常血压组22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ADRB2基因G1023A基因型、ENaC基因G2139A基因型和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析其与与维尔族人群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的ADRB2基因型分布分别为GG:0.202、0.147;AG:0.266、0.339;AA:0.532、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ENaC基因型分布分别为GG:0.249、0.266;AG:0.472、0.476;AA:0.281、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GNB3基因型分布分别为CC:0.346、0.293;CT:0.394、0.437;TT:0.260、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胆红素之后,亦未发现三个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进一步分析未发现三个位点对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发病有交互作用(P=0.080)。结论:在新疆维吾尔人群中,未发现ADRB2基因G1023A、ENaC基因和GNB3基因多态性单独或联合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维吾尔族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α上皮细胞钠通道基因 g蛋白β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窦贵旺 綦岩 吴志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8-20,26,共4页
分析大规模日本人群的G蛋白β亚单位基因(GNB3,C825T-Gprotein β3 subunit 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采集日本同一个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830例,其中高血压组(HT:2,09... 分析大规模日本人群的G蛋白β亚单位基因(GNB3,C825T-Gprotein β3 subunit 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采集日本同一个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830例,其中高血压组(HT:2,092例),正常血压组(NT:2,738例)。对体检对象做: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和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的测量。并用Taqman—PCR化学分析方法对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进行分型检测。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规律。在HT与NT之间,CC、CT、TT遗传表型的频率为NT:24.8%,47.8%和27.4%;HT:22.9%,51.7%和25.4%。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NT:48.72%及HT:48.78%;C825T基因型在HT及NT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CC/CT+TT:P=0.027;OR:1.169;CI95%:1.019~1.34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C,T:P=0.001;OR:1.154;CI95%:1.064—1.252。CT+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EH病的危险性为CC基因型携带者的1.169倍(OR)。GNB3基因的C825T的T等位基因EH发病危险是C的1.154倍。GNB3的C825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日本人群EH的一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g蛋白β单位3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Ppp3cb和Ppm1g在NHE1基因敲除模型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马鹏飞 杨攀 +5 位作者 郑乾 张祥明 屠秋霞 张春林 叶兰 冯占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4-1253,共10页
目的通过NHE1基因敲除模型鼠的海马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并明确Ppp3cb和Ppm1g的表达特征。方法①选取6只2周龄NHE1基因敲除模型鼠作为模型组,同周龄野生型小鼠6只作为对照组,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基因型;应用旷场实验和强迫... 目的通过NHE1基因敲除模型鼠的海马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并明确Ppp3cb和Ppm1g的表达特征。方法①选取6只2周龄NHE1基因敲除模型鼠作为模型组,同周龄野生型小鼠6只作为对照组,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基因型;应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并按照Racine评分标准对模型鼠进行癫痫发作分级;②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对模型组和对照组的海马组织进行差异蛋白筛选,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Analysis,GO)分析差异蛋白并进行注释和富集,蛋白网络数据库(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esting genes,STRING)分析差异蛋白之间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③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p3cb和Ppm1g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其在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①模型组小鼠NHE1基因未见表达,旷场实验中模型鼠的运动总距离较对照组减少(P=0.0073),跨越的格子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01)。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模型鼠不动的时间明显延长(P<0.0001);②以表达倍数(FC)≥1.2倍且P<0.05为筛选标准,检测到海马组织中84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有9个蛋白表达上调,7个蛋白表达下调。其中Ppp3cb下调,Ppm1g上调。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NHE1敲除后,分子功能(MF)富集在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活性的差异最显著,细胞成分(CC)富集在质膜部分的差异蛋白数量最多,生物过程(BP)富集在负向调节生物过程、免疫系统过程的差异蛋白数量最多。STRIN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Ppp3cb和Slc9a1直接作用,Ppm1g通过Ppp3cb和Slc9a1间接作用,Ppp3cb和Ppm1g之间相互作用。③Ppp3cb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减少,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下降,而Ppm1g转录和翻译水平增加,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本研究确定了NHE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蛋白Ppp3cb表达下调,而Ppm1g表达上调,为进一步研究Ppp3cb和Ppm1g参与癫痫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E1基因敲除 癫痫 海马 蛋白质组学 Ppp3cb Ppm1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1233A/T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12
作者 何芳梅 任春晓 +2 位作者 宋春霞 高惠霞 王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SMA6)基因1233A/T(-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选择脑梗死患者211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201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SMA6)基因1233A/T(-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选择脑梗死患者211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201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PSMA6基因1233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两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053,P>0.05)。性别分层后,无论男性、女性,两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735,P>0.05)。结论PSMA6基因1233A/T位点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α6单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反义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4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陈兵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胞周期、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及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获得稳定表达正、反义基因的细胞系7901-S、7901-AS1和7901-AS2。7901-AS1和7901-AS2出现显著生长抑制现象,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异型性减小,G0/G1期细胞增加,S和G2M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小,软琼脂中无克隆形成,裸鼠体内成瘤消失。结论hTRT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部分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而非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提示hTRT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胃癌 端粒酶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组3型亚单位疫苗与基因靶向疫苗免疫小鼠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志云 蓝佳明 +5 位作者 金玉怀 李剑 刘贵霞 羡仙 张永红 王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2-885,899,共5页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VP1基因靶向核酸疫苗pcDNA3/C3d3-sVP1、重组腺病毒rAd/C3d3-sVP1和亚单位疫苗VP1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分别肌肉注射PBS、pcDNA3/C3d3-sVP1、rAd/C3d3-sVP1和VP1蛋白,除重组腺... 目的:观察柯萨奇病毒VP1基因靶向核酸疫苗pcDNA3/C3d3-sVP1、重组腺病毒rAd/C3d3-sVP1和亚单位疫苗VP1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分别肌肉注射PBS、pcDNA3/C3d3-sVP1、rAd/C3d3-sVP1和VP1蛋白,除重组腺病毒rAd/C3d3-sVP1组免疫2次,间隔2周外,其余3组均免疫3次,间隔3周。质粒每次每只接种100μg/100μl,腺病毒每次每只接种1.2×107pfu/100μl,蛋白每次每只接种50μg。分别用ELISA法和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CVB3 VP1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以致死量的CVB3病毒液感染已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中病毒滴度,观察存活情况以评价各种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各实验组小鼠的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末次免疫后,VP1蛋白组的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pcDNA3/C3d3-sVP1组和rAd/C3d3-sVP1组(P<0.05),但rAd/C3d3-sVP1组CTL杀伤活性高于pcDNA3/C3d3-sVP1组和VP1蛋白组;经致死量CVB3感染后,VP1蛋白组血中病毒滴度低于其他实验组,而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VP1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了小鼠的生存率,免疫效果优于靶向基因疫苗pcDNA3/C3d3-sVP1和rAd/C3d3-sV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靶向基因疫苗 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γ亚单位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本波 韩启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跨膜信息传递有关的G蛋白由α、β和γ亚单位所组成,受体激动后,引起GTP与α亚单位结合,导致Gα与Gβγ分离。近年来发现Gα、受体本身和许多效应分子如K+通道、Ca2+通道、磷脂酶Cβ、腺苷酸环化酶、酪氨酸、MAPK和受体激酶等都受Gβγ... 跨膜信息传递有关的G蛋白由α、β和γ亚单位所组成,受体激动后,引起GTP与α亚单位结合,导致Gα与Gβγ分离。近年来发现Gα、受体本身和许多效应分子如K+通道、Ca2+通道、磷脂酶Cβ、腺苷酸环化酶、酪氨酸、MAPK和受体激酶等都受Gβγ的调节,Gβγ同Gα一样均可引起效应蛋白的激活,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同样重要作用,共同介导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单位 受体 信号转导 效应分子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雨 杨林 +3 位作者 王传彬 董浩 杨天意 宋晓晖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40-45,共6页
通过优化α蛋白的密码子、去除蛋白信号肽、选择亲水性与抗原性较好的序列、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产气荚膜梭菌可溶性重组α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再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针... 通过优化α蛋白的密码子、去除蛋白信号肽、选择亲水性与抗原性较好的序列、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产气荚膜梭菌可溶性重组α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再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针对A型、B型、C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5%和90%,小鼠三免后7~14 d抗体效价达到峰值。该研究表达的α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进一步用于研制预防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α蛋白 可溶性表达与纯化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朊蛋白病诊断标志分子14-3-3Zeta基因亚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继龙 SG CHEN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 为了制备朊蛋白病特异性实验诊断的标志物及为探讨 14- 3 - 3在神经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创造条件。方法 根据 14- 3- 3Zeta亚型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扩增DNA片段 ,经酶切纯化后连接到pCYB3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菌株 ,用培... 目的 为了制备朊蛋白病特异性实验诊断的标志物及为探讨 14- 3 - 3在神经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创造条件。方法 根据 14- 3- 3Zeta亚型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扩增DNA片段 ,经酶切纯化后连接到pCYB3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菌株 ,用培养基筛选 ,经管状凝胶电泳纯化融合蛋白。结果与结论 获取了 14- 3- 3/pCYB3阳性重组体 ,经IPTG诱导及免疫印迹 -增强化学发光 (Westernblot-ECL)鉴定 ,表达出 14- 3- 3/intein -CBD融合蛋白 ,分子量为 82 7kD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蛋白 Zeta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3型ORF57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制备及免疫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舒亚 何汶璐 +6 位作者 陶雨 黄双慧 任永强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38-2148,共11页
旨在研究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囊膜蛋白ORF57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根据已经发表的鲤疱疹病毒3型全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为DQ657948.1),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克隆ORF57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 旨在研究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囊膜蛋白ORF57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根据已经发表的鲤疱疹病毒3型全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为DQ657948.1),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克隆ORF57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yHV-3-ORF57,大肠埃希菌体外表达获得重组蛋白ORF57。此外,对ORF57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进行研究。鲤鱼免疫4周后CyHV-3攻毒具有75%的存活率,ORF57亚单位疫苗组鲤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PBS和pET-32a(+)组。实验结果证明,重组ORF57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性,为免疫学临床的应用和CyHV-3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3 重组蛋白 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激生3号苗)
19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4,共1页
本成果是由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独立研制成功的,来源于本项研究主持人之一——南京农业大学杜念兴教授,于七五、八五期间主持农业部生物技术重点项目——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为了克服利用“
关键词 生长抑素基因工程 单位 激生3号苗 动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GC3基因缺失突变对CNE2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丽 贺修胜 +7 位作者 罗桥 张志伟 姚旭炯 陈苏琼 李春成 王莉莉 段蓉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为探讨鼻咽癌候选抑癌基因STGC3中层粘连蛋白G结构域(LG domain)对CNE2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该结构域缺失,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野生型及突变型STGC3稳定转染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检测其对CNE2细胞系表型的... 为探讨鼻咽癌候选抑癌基因STGC3中层粘连蛋白G结构域(LG domain)对CNE2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该结构域缺失,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野生型及突变型STGC3稳定转染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检测其对CNE2细胞系表型的影响,包括测定稳转细胞系的生长曲线、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研究发现,LGdomain的缺失明显降低了STGC3的肿瘤抑制活性,使受其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恶性度显著增强,提示该结构域在STGC3发挥肿瘤抑制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STgC3基因 抑癌基因 层粘连蛋白g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