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时变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1
作者 李垚 张栓 +3 位作者 邓月 倪高翔 方子帆 杜雪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轮输入转矩相对误差为0.96%,行星架输出角速度相对误差为0.06%,验证了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模糊函数和区间不确定性方法,表征关键传动构件的强度退化过程,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威布尔分布,建立减速器齿轮系统和轴承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探究强度退化和参数不确定性对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关键传动构件的时变可靠性和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失效风险图。结果表明:在关键构件服役5000 h后,摆线轮的可靠度(0.91)在服役过程中最低,是传动系统最薄弱的环节;系统服役时间越长,强度退化导致系统失效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强度退化 参数不确定性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数学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洪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3-33,共1页
综述了模糊数学在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内容包括急性缺氧反应综合评定,人机系统中的控制模型,通风服研制和鉴定以及人体。心脏功能评价等研究领域中模糊数学的应用方法和作用。其研究方法对于一般人机工程的建模和分... 综述了模糊数学在航天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内容包括急性缺氧反应综合评定,人机系统中的控制模型,通风服研制和鉴定以及人体。心脏功能评价等研究领域中模糊数学的应用方法和作用。其研究方法对于一般人机工程的建模和分析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数学模型 人机系统 环境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of discrete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 based on maximal overlapped-rules group 被引量:2
3
作者 Songtao Zhang Xiaowei Zhao Jiantong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The problems of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for the discrete Takagi-Sugeno(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 are investigated.By constructing a discrete piecewise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PLKF) in each maximal over... The problems of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for the discrete Takagi-Sugeno(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 are investigated.By constructing a discrete piecewise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PLKF) in each maximal overlapped-rules group(MORG),a new sufficient stability condition for the open-loop discrete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 is proposed and proved.Then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the fuzzy controller is investigated via the 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control scheme,and a new stabilization condition for the closed-loop discrete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 is proposed.The above two sufficient conditions only require finding common matrices in each MORG.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CLKF) approach and the fuzzy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FLKF) approach,these proposed sufficient conditions can not only overcome the defect of finding common matrices in the whole feasible region but also larg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to be solved.Finally,simulation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LKF approach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analysis maximal overlapped-rules group(MORG) Takagi-Sugeno(T-S)fuzzy model discrete time-delay system piecewise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PL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基于EBM-GML模型与fsQCA的双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衍平 李悦 陈会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52,共10页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是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协同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提升绿色转型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以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EBM-GML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框架...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是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协同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提升绿色转型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以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EBM-GML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框架探讨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发现:(1)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还未真正实现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有效融合;(2)单个因素均无法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3)存在环境主导型、自主创新型、全维度协同型三条驱动专利密集型制造业高绿色转型的路径,与非高绿色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4)知识产权保护是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研究为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 绿色转型 EBM-GML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TO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DEMATEL-超效率DEA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鹏 文淼 +3 位作者 董存 桑丙玉 王加浩 李克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6-2355,I0032,共11页
“双碳”目标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综合权衡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的综合效益对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deci... “双碳”目标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综合权衡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的综合效益对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估2个阶段。首先,利用三角直觉模糊数处理模糊评价信息,将其与DEMATEL相结合量化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基于指标间逻辑分析结果建立投入-产出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进行评估排序,结合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结果给出各方案的针对性改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选择和确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最后以某省10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提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并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和熵权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综合效益评估 投入-产出评估指标体系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 三角直觉模糊数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型服装企业柔性制造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君 鹿楠 +3 位作者 段佳佳 成玲 李衡 蒋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89,共7页
柔性制造是制造业实现飞速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服装制造的柔性水平却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得服装企业难以预估自身柔性制造的进展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针对这一现状,以S服装企业为例,以生产线平衡优化为切入点;从生产柔性、管理柔... 柔性制造是制造业实现飞速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服装制造的柔性水平却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得服装企业难以预估自身柔性制造的进展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针对这一现状,以S服装企业为例,以生产线平衡优化为切入点;从生产柔性、管理柔性以及产品柔性3个方面构建了服装柔性制造的三维评价模型;系统、全面地对S服装企业制造的柔性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服装企业的柔性制造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可以继续完善已有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其服装柔性制造水平。服装柔性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对S服装企业的实践为中小型服装企业的柔性制造进程以及行业标准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可借鉴的系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柔性制造 评价指标体系 仿真模型 柔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齿轮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童任远 龚俊杰 韦源源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0-1446,共7页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附加阻尼环6自由度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曲-扭转模型,利用石川公式计算出了柔性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比了有无阻尼环的齿轮系统的振动响应;然后,搭建了专门的齿轮传动系统测试设备,测试了不同转速下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加速度和噪声峰值;最后,设计了激光位移试验台,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下齿轮的微抖动,对柔性齿轮的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 r/min时,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最大加速度信号分别为35.58 m/s^(2)和20.37 m/s^(2);当齿轮转速为4000 r/min时,柔性齿轮的阻尼效果最佳,加速度峰值降低了45.23%,噪声峰值降低了39.06%;钢齿轮的微抖动幅值明显高于柔性齿轮,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柔性齿轮能有效抑制轮齿微抖动振幅曲线的不平滑、毛刺现象,从而增强了三缸发动机平衡轴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系统齿轮传动系统 轮系刚柔耦合模型 石川公式 橡胶圈 动力学分析 阻尼环 柔性齿轮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多生产线可重入制造系统的层次化鲁棒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阳 高庆 +2 位作者 吕金虎 陈巍 王健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7-2248,共12页
本文针对一类多生产线的可重入制造系统提出了一种层次化智能控制策略.基于层次化建模的技术,本文提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用以描述系统动态,并且设计了对应的鲁棒控制器用来实现制造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平稳运行的目标.该控制策略结合T-S模... 本文针对一类多生产线的可重入制造系统提出了一种层次化智能控制策略.基于层次化建模的技术,本文提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用以描述系统动态,并且设计了对应的鲁棒控制器用来实现制造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平稳运行的目标.该控制策略结合T-S模糊建模技术和滑模控制策略,在H∞指标下实现了闭环制造系统抑制系统中广泛存在的扰动.由于所提出的控制器具有无穷维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技术的数值计算方法用来高效求解控制器参数.最后,给出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产线可重入制造系统 连续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模型 层次化架构 鲁棒控制 基于模糊模型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分析和带遗忘因子的随机梯度的非线性系统Wiener模型辨识
9
作者 丁振宇 李峰 徐亮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2,208,共7页
实际工业过程往往呈现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在复杂工况下如何建立过程的高精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研究重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非线性系统Wiener模型辨识.Wiener非线性模型由动态线性子系统和静态非线性子系统串联组成,... 实际工业过程往往呈现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在复杂工况下如何建立过程的高精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研究重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非线性系统Wiener模型辨识.Wiener非线性模型由动态线性子系统和静态非线性子系统串联组成,利用时滞状态空间模型和神经模糊模型分别建立动态线性子系统和静态非线性子系统,并利用设计的组合信号实现Wiener非线性模型分离辨识.首先,利用后移算子的性质,将时滞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在高斯信号作用下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辨识动态线性子系统的参数,解决了Wiener模型中间变量不可测问题.其次,为了改善辨识模型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推导了带遗忘因子的递推随机梯度方法,得到静态非线性子系统的参数估计.将提出的非线性Wiener模型辨识方法运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Wiener模型辨识方法能够有效辨识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并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WIENER模型 神经模糊模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春艳 王佳洁 +1 位作者 王皓博 张文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针对智能制造系统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模型。从创新运用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思想和模糊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的角度对传统FMEA模型进行改进;基于逼近... 针对智能制造系统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模型。从创新运用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思想和模糊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的角度对传统FMEA模型进行改进;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思想得到专家权重,减少了专家团队对失效模式风险因子分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风险因子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减少了风险因子确定的主观性。最后,运用围绕中心点划分(PAM)聚类算法对改进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风险评估中,确定了智能制造系统中各失效模式的重要程度,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系统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模糊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 可靠性 风险评估 围绕中心点划分(PAM)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MEA的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倩 黄佳 +1 位作者 宋明顺 张月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2,112,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型用于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风险评估。首先基于文献法、专家访谈和鱼骨图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Hu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4M1E)五个... 提出一种改进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型用于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风险评估。首先基于文献法、专家访谈和鱼骨图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Hu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4M1E)五个方面识别智能制造运行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其次使用三角模糊数获取专家对失效模式的风险评估信息,风险因子权重由结构熵权法计算确定;最后运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划分失效模式的风险等级。此外,为了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用对比分析和蒙特卡洛仿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系统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可靠性风险评估 FC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企业消防救援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洪涛 赵开功 +2 位作者 张晓蕾 孔言言 王睿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5-211,共7页
为科学评估消防救援能力,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火灾风险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构建适用于煤化工企业特征的消防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 为科学评估消防救援能力,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火灾风险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构建适用于煤化工企业特征的消防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消防救援任务的范畴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在这种日新月异的环境中,消防应急救援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果断、准确、高效地应对,是当前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所用的模型方法可为煤化工相关企业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消防救援 能力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PPN的飞控系统故障传播路径分析方法
13
作者 张晓瑜 张凤琪 +1 位作者 郭润夏 吴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9-1841,共13页
针对飞控系统多冗余、多闭环的结构特性,结合有向图模型和模糊Petri网(FPN)模型,构建飞控系统故障传播模糊概率Petri网(FPPN)模型,以解决飞控系统特定结构下的故障传播路径问题。改进的FPPN模型包含飞控系统有向图模型、故障传播特性量... 针对飞控系统多冗余、多闭环的结构特性,结合有向图模型和模糊Petri网(FPN)模型,构建飞控系统故障传播模糊概率Petri网(FPPN)模型,以解决飞控系统特定结构下的故障传播路径问题。改进的FPPN模型包含飞控系统有向图模型、故障传播特性量化计算模型和故障传播FPPN模型3个部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飞控系统的功能行为和物理结构,综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系统故障传播有向图模型;引入Floyd算法,开展系统耦合关联分析,基于节点的度和边介数定义系统故障传播特性;在有向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结构映射规则,构建飞控系统故障传播FPPN模型,融合改进后的参数量化方法,设定2种推理算法对系统多冗余、闭环结构特性下的故障传播路径进行有效分析。通过数值分析与实例验证,获取飞控系统典型故障传播路径及路径上相关节点的状态值,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控系统 复杂网络理论 有向图模型 模糊概率Petri网模型 故障传播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娜 张斯华 +2 位作者 梁宝怡 文宝仪 杨文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本文围绕红色旅游活力、红色旅游精神价值和红色旅游竞争力构建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级差最大化组合权重赋权的视角,同时运用三角隶属函数构建评价模型,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实证检验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 本文围绕红色旅游活力、红色旅游精神价值和红色旅游竞争力构建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级差最大化组合权重赋权的视角,同时运用三角隶属函数构建评价模型,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实证检验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评价肇庆市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肇庆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处于一般水平,其存在以下问题:(1)红色旅游景点观光频率较低、红色产品的消费意愿较低;(2)社会情感价值输出效果较差;(3)服务人员素质较好,但解说效果、游客满意度一般;(4)交通条件、费用适宜度、生态环境条件和影响效果一般,住宿餐饭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 指标体系 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NFIS对静压箱热误差建模研究
15
作者 钱雨鲲 李岩舟 +3 位作者 杨正昊 秦承斌 王佳宁 吴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8-1785,共8页
为了减小静压箱排气孔温度不均匀对薄膜拉伸加工时的影响,通过建立热误差模型,来分析静压箱在不同输入参数下排气孔的温场情况。采用SOM-GRA相结合的综合算法得出最优测温点,以保证输入模型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将测温点数量由20降至3。利... 为了减小静压箱排气孔温度不均匀对薄膜拉伸加工时的影响,通过建立热误差模型,来分析静压箱在不同输入参数下排气孔的温场情况。采用SOM-GRA相结合的综合算法得出最优测温点,以保证输入模型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将测温点数量由20降至3。利用ANFIS模型建立静压箱的热误差模型,并通过RF算法优化ANFIS中隶属度函数数量参数,将实验验证过的数值模拟数据作为输入的训练数据。预测结果表明较原ANFIS模型、BP模型和RBF模型MAE值分别下降了22.43%、59.97%和49.87%,该优化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模型 自组织映射网络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协同交互型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安全控制
16
作者 黄鑫 畅晨旭 +1 位作者 肖舒怡 李小杭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87-2498,共12页
本文研究了柔性关节机械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在传感器测量和执行器输入受到网络攻击时的安全控制问题.首先,用T-S模糊模型描述柔性关节机械臂CPS,描述后的模型可能存在不可测量或可测量但受传感器攻击影响... 本文研究了柔性关节机械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在传感器测量和执行器输入受到网络攻击时的安全控制问题.首先,用T-S模糊模型描述柔性关节机械臂CPS,描述后的模型可能存在不可测量或可测量但受传感器攻击影响的前件变量(Premise variables,PVs),这些PVs直接用于构建模糊控制器会影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因此,提出一类模糊协同交互观测器来构造新的、可靠的、可利用的PVs.同时,该观测器能够与包含攻击估计误差(Attack estimation error,AEE)信息的辅助系统进行协同交互.与已有结果相比,所提出的观测器通过协同交互结构,充分利用了AEE信息,提高了攻击信号的重构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攻击补偿结构的安全控制方案,从而消除了传感器和执行器攻击对柔性关节机械臂CPS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安全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机械臂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网络攻击 T-S模糊模型 协同交互型观测器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柔性制造系统的混杂Petri网建模与调度 被引量:6
17
作者 廖伟志 古天龙 +1 位作者 李文敬 黄容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34-2141,共8页
对模糊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和调度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一种具有模糊区间速率的混杂Petri网模型,提出了模型的迁移使能和迁移引发语义,定义了弱使能迁移的模糊使能规则,给出了模型动态演变算法。建立了模糊柔性制造系统调度的模糊线性规划... 对模糊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和调度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一种具有模糊区间速率的混杂Petri网模型,提出了模型的迁移使能和迁移引发语义,定义了弱使能迁移的模糊使能规则,给出了模型动态演变算法。建立了模糊柔性制造系统调度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并对典型的工业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所定义的混杂Petri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和分析模糊柔性制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柔性制造系统 混杂PETRI网 模糊线性规划 建模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与决策问题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华中生 徐晓燕 石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7,共9页
以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为背景 ,总结了柔性制造 /装配系统各种柔性的定义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既取决于设备本身的性能 ,也取决于对驱动柔性制造 /装配系统自动化运行的指令的认识 ,提出了柔性与大M制造各个过程的决策问题的关系框... 以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为背景 ,总结了柔性制造 /装配系统各种柔性的定义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既取决于设备本身的性能 ,也取决于对驱动柔性制造 /装配系统自动化运行的指令的认识 ,提出了柔性与大M制造各个过程的决策问题的关系框架 .还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柔性制造系统生产能力规划与生产线设计的模型 ,并分析探讨了决策问题的求解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决策模型 启发式算法 FMS/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性理论的多状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柳剑 张根保 +2 位作者 李冬英 李岳 钱宝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针对传统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不足,将复杂系统脆性理论与多状态制造系统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脆性理论的多状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制造系统多态性的产生机理与脆性激发机理,从加工过程、人员、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 针对传统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不足,将复杂系统脆性理论与多状态制造系统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脆性理论的多状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制造系统多态性的产生机理与脆性激发机理,从加工过程、人员、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脆性激发因素集以及三方面因素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并给出各脆性激发因素风险度、耦合度与脆性度的量化方法;引入状态空间模型,描述了脆性效应作用下多状态制造系统的状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状态制造系统的状态演变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脆性效应的改进通用生成函数法,分别定义了多状态制造系统及其设备单元的生成函数,对多状态制造系统的工作性能状态与实际稳态可靠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以国内某制造企业的双缸体零件族制造系统为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系统 可靠性分析 脆性理论 多状态 状态空间模型 通用生成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85柔性制造系统预维修策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立斌 苏建 +1 位作者 陈熔 贾亚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结合CH-85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实际运行故障记录和以往维修经验,提出了制定预维修方案策略。建立了CH-85 FMS故障间隔时间的威布尔分布模型,通过对分布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制定预维修计划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预维修 故障间隔时间 分布模型 柔性制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