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玮炜 黄安斌 +4 位作者 杜戎 刘宇宏 宋优 沈凌汛 余立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狼疮性肾炎中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及16周龄雄性BXSB小鼠各6只,以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 目的观察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狼疮性肾炎中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及16周龄雄性BXSB小鼠各6只,以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oxp3在小鼠肾脏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肾组织Foxp3阳性表达,细胞呈深棕色着色,广泛分布于肾小管;8周龄及16周龄BXSB小鼠肾脏组织Foxp3弱阳性表达,细胞呈浅棕色着色,分布于肾小管。8、16周龄BXSB组小鼠肾组织内Foxp3mRNA表达水平[(0.55±0.06),(0.51±0.07)]均较正常对照组(1.02±0.0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6周龄BXSB组小鼠的Foxp3mRNA表达水平较8周龄BXSB组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XSB小鼠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的Foxp3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狼疮肾炎 调节性T细胞 BXS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苗赏 徐漫欢 +4 位作者 陈福将 李昌崇 张维溪 陈小芳 陈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设对照组(A组)、LPS组(B组)、LPS+抗TGF-β1mAb组(D),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台... 目的: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设对照组(A组)、LPS组(B组)、LPS+抗TGF-β1mAb组(D),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台盼蓝试验检测其活力,流式细胞术(FCM)鉴定其纯度。体外培养4h、3d及5d后,用FCM检测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RT-PCR法检测细胞中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结果:(1)光镜下观察分离的CD4+CD25-T细胞主要为小体积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核呈圆形,染色质致密。体外抗人CD3/CD28mAb刺激培养的CD4+CD25-T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质较丰富,电镜下观察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型,染色质较稀疏。(2)FCM检测CD4+CD25-T细胞纯度达91.5%~96%。台盼蓝试验检测分离前后活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3)FCM检测表明,B5d组为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为(55.99±1.42)%与A5d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D5d组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为(1.99±0.83)%与A5d组的阳性率(1.29±0.04)%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ELISA测定表明,培养液中TGF-β1的浓度,B3d组为(1.60±0.09)μg/L、B5d组为(1.83±0.14)μg/L,分别与A3d组为(0.35±0.04)μg/L、A5d组为(0.33±0.08)μg/L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3d、D5d组与A3d、A5d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5)RT-PCR检测表明,FOXP3mRNA的表达:以β-actin的A值作为内参照,B3d组为(0.84±0.07)、B5d组为(1.85±0.24)分别与A3d组(0.05±0.02)、A5d组(0.04±0.02)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与A组的各个组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6)LPS诱导的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GF-β1的水平与该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2,P<0.01)。结论: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活力及纯度较理想;LPS诱导的CD4+CD25-T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可能与TGF-β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型 转化生长因子 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酆孟洁 史菲 邱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哮喘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及激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5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和地塞米松组,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初步探讨哮喘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及激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5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和地塞米松组,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和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VA组BALF中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28.29±66.18)pg/ml vs(66.63±17.33)pg/ml,P<0.05],地塞米松组BALF中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或OV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IFN-γ无统计学差异。OVA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正常对照组的0.10倍(P<0.05);地塞米松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OVA组的3.75倍(P<0.05);正常对照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FOXP3mRNA无统计学差异。OVA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79倍(P<0.05);地塞米松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85倍(P<0.05);OVA组microRNA-31水平和地塞米松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9(P<0.05)。结论哮喘中microRNA-31和FOXP3 mRNA具有相关性。microRNA-31与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CD4+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T细胞 microRNA-31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莹 姚咏明 +2 位作者 董宁 刘峰 盛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BALB/c小鼠脾脏Treg。采用固相包被抗-CD3及可溶性CD28辅助活化,给予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经HMGB1刺激后的TregFoxp3蛋白表达于24~72h明显下调(P<0.05,P<0.01),其中以作用48、72h后表达下调尤为显著(P<0.01);给予不同剂量HMGB1刺激72h后,10、100、1000ng/ml的HMGB1均可诱导Foxp3表达减弱(P<0.05,P<0.01),其中HMGB1的浓度在1000ng/ml时Foxp3表达下调最明显。Foxp3mRNA表达呈现出与蛋白表达相同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HMGB1通过诱导TregFoxp3mRNA表达下调,进一步影响其蛋白产物合成,从而影响Treg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DC从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
5
作者 苏虹 王忱诚1 +1 位作者 王保龙 彭美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可行性及其表型和功能。方法收集G-CSF动员和未动员的BALB/c♀鼠的PBMC,采用磁活性标记的细胞分选法(MACS)分选BALB/c♀鼠的CD... 目的探讨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可行性及其表型和功能。方法收集G-CSF动员和未动员的BALB/c♀鼠的PBMC,采用磁活性标记的细胞分选法(MACS)分选BALB/c♀鼠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及C57BL/6♂鼠的CD11c+未成熟树突细胞(iDC),建立细胞培养体系,经iDC体外诱导G-CSF动员和未动员的CD4+CD25-T细胞转换为CD4+CD25+Treg细胞(iTreg)。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技术检测诱导后细胞的CD25、Foxp3的表达水平以及抑制功能,比较G-CSF动员与非动员组间iTreg的表型和抑制功能的差异。结果 iDC诱导G-CSF未动员和动员的组间CD25+分子表达率分别为(76.8±4.1)%和(90.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诱导产生的CD25+T细胞的Foxp3表达水平分别为(64.1±2.7)%和(59.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诱导G-CSF未动员和动员的外周血产生的iCD4+CD25+Treg均表现出免疫抑制功能,其中动员后诱导生成的iTreg的免疫抑制效应明显增强。结论应用iDC从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诱导产生的iCD4+CD25+Treg具有更强的体外抑制效应,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未成熟树突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在不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艳玲 徐漫飞 赵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检测不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在pPROM早产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病例及门诊正常体检病例共60例,其中pPROM患者(孕34~36周)30... 目的:检测不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在pPROM早产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病例及门诊正常体检病例共60例,其中pPROM患者(孕34~36周)30例(pPROM组),正常妊娠对照组30例(孕34~36周)。采每位受试对象抗凝外周血5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pPROM组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pPROM组中分娩发动≥48小时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高于分娩发动的时间<48小时者(P=0.0246);pPROM组中Apgar评分>7分者和≤7分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降低,参与pPROM的发病。pPROM患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高低与分娩发动时间有关,而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足月胎膜早破 调节性T细胞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流式细胞术 分娩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素杰 谭芹 +3 位作者 韦渊 王洁 范杰 岳二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阳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113例不同分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其中网纹型45例,充血型36例,糜烂型32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76例设为对照组。血清Ang-2和Foxp3+Treg水平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统计OLP患者临床体征评分、OLP网纹-萎缩-糜烂(RAE)病损评分和疾病活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Ang-2水平与Foxp3+Treg及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分型OLP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均升高(P<0.05);与网纹型相比,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与充血型相比,糜烂型患者血清Ang-2、Foxp3+Treg水平升高(P<0.05)。糜烂型和充血型患者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高于网纹型(P<0.05);与充血型患者相比,糜烂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升高(P<0.05)。OLP患者血清Ang-2水平与Foxp3+Treg、临床体征评分、RAE病损评分、疾病活动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48、0.554、0.528,P<0.001)。结论血清Ang-2水平在OLP患者体内异常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患者Foxp3+Treg水平、临床体征、病损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口腔扁平苔藓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调节性T细胞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