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Method with High Confidence for Valid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of Flight Systems 被引量:5
1
作者 Zhou XianminShanghai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412 Guil in Road, Shanghai 200233, 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4期43-52,共10页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may by used to gain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missile performance variability. Model va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test program for a missile system. Validation provides a basis 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may by used to gain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missile performance variability. Model va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test program for a missile system. Valid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confidence in the model's results and is a necessary step if the model is to be used to draw inference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real missile.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methods useful for valid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of missile systems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with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for valid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of missile systems. Some examples of the use of the new method in validating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validation model credibility Simulation modeling Syst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lidation method for simulation models with cross iteration
2
作者 FANG Ke ZHAO Kaibin ZHOU Yu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555-563,共9页
Cross iteration often exists in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especially for control models. There is a credibility defect tracing problem in the validation of models with cross iteration. In ord... Cross iteration often exists in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especially for control models. There is a credibility defect tracing problem in the validation of models with cross iteration.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after the problem formulation, a validation theorem on the cross iter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proof of the theorem is given under the cross iteration circumstance. Meanwhile, applying the proposed theorem, the credibility calculation algorithm is provided, and the solvent of the defect tracing is explained. Further, based on the validation theorem on the cross iteration, a validation method for simulation models with the cross iteration is proposed, which is illustrated by a flowchart step by step. Finally, a validation example of a sixdegree of freedom (DOF) flight vehicle model is provided, and the validation process i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validation method. The resul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to obtai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accomplish the defect tracing of the val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idation METHOD simulation model CROSS ITERATION validation THEOREM validation EXAM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VOF耦合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多相流动数值模拟
3
作者 闫红杰 黄正宗 +2 位作者 郝澳 夏韬 刘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20,共14页
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天然气-熔体或载气-熔体-煤粉构成的多相体系复杂行为与熔炼效率和系统产能紧密相关。本文基于DPM-VOF耦合模型,研究了工业尺度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分别以天然气和煤粉为还原剂的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多相流复杂行... 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天然气-熔体或载气-熔体-煤粉构成的多相体系复杂行为与熔炼效率和系统产能紧密相关。本文基于DPM-VOF耦合模型,研究了工业尺度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分别以天然气和煤粉为还原剂的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多相流复杂行为。结果表明:天然气作还原剂时,炉膛两端熔体流速平缓,喷枪区域流速剧烈,呈“脉冲状”分布;喷枪附近压力呈两侧大、中间小的“V”字形分布;喷枪区域压力波动剧烈,虽可强化气液搅拌过程但易造成喷枪损坏和熔体喷溅。采用煤粉作还原剂时,煤粉从喷枪喷出后最初分布在气团内部和气液交界面处,随后扩散至熔池中上部和烟气区域;熔池内煤粉分布在0.25~0.85 m深度范围;喷枪附近煤粉浓度相近,均未出现沉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还原炉 多相流 DPM-VOF模型 数值模拟 直接炼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智能跃迁
4
作者 吴建平 李冠洲 +1 位作者 赵帅 黄玲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9-1664,共16页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技术作为支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验证与商业落地的核心手段,在技术方法与应用场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真实道路测试因成本高昂、极端场景覆盖率低及效率瓶颈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日益迫切的高等级自动驾驶(L4级及以上)的安全验证需求。仿真测试技术应包含数学建模、虚拟场景、硬件在环(HIL)、混合现实与云仿真集群等多层次的验证体系。数学建模可加速算法开发,虚拟场景仿真提升了感知系统的鲁棒性,HIL测试保障了控制器可靠性,而云仿真集群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实现了场景覆盖的指数级扩展。FLOWSIM平台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在真实人类驾驶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因级”人类驾驶行为模型,保障了仿真测试场景中交通流环境的精确性。FLOWSIM-MR基于数字孪生实现了一种自动驾驶虚实结合的测试范式。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应的测试技术发展成熟,新技术如生成式AI与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仿真测试向更高精度与智能化演进,而国际标准(如ISO 34502)的制定与政产学研协同生态的构建,将成为突破“安全-成本-效率”三角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 虚实结合仿真 测试场景库构建 自动驾驶安全验证 驾驶行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
5
作者 王渝红 周奕辰 +3 位作者 高仕林 张巍 廖建权 郑宗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状态预测和戴维南等效的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中子模块的开关状态预测方法。其次,基于开关状态得到直流变压器桥臂的等效电路,并对其进行戴维南等效,得到桥臂的两节点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建立自耦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综合桥臂和自耦变压器等效电路,获得直流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据此建立直流变压器的节点电压方程。最后,基于高斯消元对方程进行降阶,实现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仿真模型的内节点收缩。算例分析表明,所提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与传统详细建模方法精度接近,仿真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戴维南等效 电磁暂态仿真 等效建模 开关状态预测 内节点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相平衡关联式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
6
作者 王宗廷 王丽丽 +3 位作者 孙晓岩 夏力 陶少辉 项曙光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3-1142,共10页
化工单元的准确快速模拟是化工数字孪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精馏塔作为最复杂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工单元之一,其高效准确求解对于实现化工装置数字孪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精馏塔模型则由于规模较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耗时等原因,形成了制约... 化工单元的准确快速模拟是化工数字孪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精馏塔作为最复杂和应用最广泛的化工单元之一,其高效准确求解对于实现化工装置数字孪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精馏塔模型则由于规模较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耗时等原因,形成了制约其数字孪生的瓶颈。为此,在简捷精馏塔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组分相平衡常数与温度间关联式,以简化相平衡计算,并基于此提出了烃类精馏塔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最后,通过实际工业中的精馏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效简捷精馏塔模型能有效减少计算耗时,为精馏塔的数字孪生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简化 过程系统 计算机模拟 数字孪生 简捷精馏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触刚度的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模型降维及修正
7
作者 高程明 何俊增 +4 位作者 刘家璇 姜东 卢愈 张大海 费庆国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74,共11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建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接触刚度的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模型降维及修正方法。分别建立航空发动机转子和机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薄层单元来模拟转子轮盘间的端齿接触... 针对航空发动机建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精确度和计算效率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接触刚度的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模型降维及修正方法。分别建立航空发动机转子和机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薄层单元来模拟转子轮盘间的端齿接触以及机匣间的螺栓接触界面;基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对模型进行降维处理,保留接触界面和支承位置处的关键主节点,分别得到转子和机匣的降维模型;运用灵敏度方法,结合转子模态试验和机匣模态试验的结果,对转子和机匣降维模型中的接触刚度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转子降维模型和机匣降维模型进行组装,得到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模型。开展模拟整机模态试验,将修正后的模拟整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前两阶弯曲模态频率误差控制在1.22%以内,且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平台,进行了五次迭代修正计算,平均每次计算时长仅为2.1 s,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研究结果为航空发动机建模及修正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在满足了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修正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模型修正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模拟整机 模型修正 薄层单元 降维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应变率范围内ZL104铝合金的J-C本构模型及高压状态方程
8
作者 齐方方 王成 郭宇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为研究ZL104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并获得其力学模型参数,基于万能试验机、霍普金森压杆、一级轻气炮实验系统在宽应变率范围内(10^(-3)~10^(4)s^(-1))进行了室温准静态拉伸、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压缩及平板撞击实验.实验结果表... 为研究ZL104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并获得其力学模型参数,基于万能试验机、霍普金森压杆、一级轻气炮实验系统在宽应变率范围内(10^(-3)~10^(4)s^(-1))进行了室温准静态拉伸、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压缩及平板撞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ZL104铝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应变率增强效应,层裂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基于Johnson Cook(J-C)本构模型、Gruneisen状态方程和实验结果对ZL104铝合金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其损伤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动态压缩和平板撞击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标定的J-C本构模型和Gruneisen状态方程参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4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状态方程 数值模拟 参数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式天然气冷却器性能仿真模型和验证
9
作者 密晓光 孙国刚 +1 位作者 程昊 张晓慧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26-434,共9页
针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建立了三维分布参数模型,采用三维数组来描绘换热器芯体并划分控制单元,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矩阵的流路描述手段。将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天然气侧与水侧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应用于仿真模型中... 针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建立了三维分布参数模型,采用三维数组来描绘换热器芯体并划分控制单元,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矩阵的流路描述手段。将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天然气侧与水侧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应用于仿真模型中。建立了模型的控制方程,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的能量方程快速迭代算法。利用该算法,完成了某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性能仿真,成功获取了换热器的换热负荷、流路压降等关键参数。通过与现场生产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显示,基于该仿真模型计算的换热器平均换热误差低于5%,天然气侧的平均压降误差也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分布参数模型 算法 计算机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向设计的产品改进策略分析
10
作者 吴玉广 董晋华 +3 位作者 樊朋煜 邓静 许晶 翟建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改进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产品改进。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及造成产品缺陷的原因,通过设计优化和建模仿真等正向设计的工具方法提出产品改进的方向及措施,通过仿真与实际验证并获得良好效果。结果表... 为改进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产品改进。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及造成产品缺陷的原因,通过设计优化和建模仿真等正向设计的工具方法提出产品改进的方向及措施,通过仿真与实际验证并获得良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除产品缺陷,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设计 系统工程 建模仿真 产品改进 制造工艺 降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量认可度影响煤电CCUS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沙盘推演
11
作者 蔡斌 陈绎弛 +3 位作者 谢诗泽 杨明煜 李铖炜 薛禹胜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收益,抑制了煤电CCUS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搭建了颗粒度精细至机组级的中长期电源结构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以年为时间步长,实现了CCUS煤电厂的发电量、排放量、捕集量、利用量、封存量、各类成本以及各类收益指标中长期时序轨迹的仿真推演,并据此量化分析了碳封存量与碳利用量的碳减排量认可度系数对煤电CCUS经济性的影响,实现了给定CCUS政策目标(如确保CCUS收支平衡)下的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认可度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CCUS碳减排量给予认可将能够改善煤电CCUS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的CCUS碳减排量认可度计算方法可根据政策目标、碳排放成本、CCUS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而动态更新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碳排放认可度标准,支撑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助力煤电CCUS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CCUS技术 混合仿真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减排量认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on drag reduction of oblique riblets 被引量:4
12
作者 GU Yun-qing FAN Tian-xing +2 位作者 MOU Jie-gang WU Deng-hao ZHENG Shui-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79-1386,共8页
This work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of oblique riblets. First, a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oblique riblets surface is established, and Reynolds stress model(RSM... This work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of oblique riblets. First, a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oblique riblets surface is established, and Reynolds stress model(RSM) turbulence model is us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oblique riblets flow field. Subsequently, the influence of inclination angle between flow direction and arrangement direction of riblets on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drag reduction rate is further analyz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hear stress, pressure stress and velocity in oblique riblets boundary layer, the oblique riblets drag reduction mechanism is finally revealed. Results show that, with increase of velocity and inclination angle, the pressure resistance increases obviously, along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viscous resistance distinctly. The maximum drag reduction rate of the oblique riblets is 7.33%. Moreover,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 increases, the wall shear stress reduces on oblique riblets surface; whi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creases at both sides of oblique riblets tips. In addition, when inclination angle is small, the secondary vortex at oblique riblets tips will disappear soon. New vortices will be formed inside the oblique riblets and cause the decrease of viscosity resistance. Thus, oblique riblets show a better drag reduction effect and have an effective control on boundary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 RIBLETS drag reduction 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 SECONDARY VORTEX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high pressure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 considering real gas effect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语溪 张彦军 +2 位作者 高玉宝 王宣银 徐志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253-2261,共9页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SER)uses a switch valve instead of the throttle valve to realiz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ressure reduction for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active pneumatic simula...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SER)uses a switch valve instead of the throttle valve to realiz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ressure reduction for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active pneumatic simul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setup of SER has been built.The mathematical model considers heat exchanges,source ai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variations.In addition,the compensation for real gas effect is used in the model building.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of SER indicates that,to compensate the real gas effect in high pressure discharging process,the thermal capacity of air supply container in simulation should be less than the actual value.The higher the pressure range,the greater the deviation.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in pressure reduction ratios ranging from 1.4 to 20 and output air mass flow rates ranging from 3.5 to 132 g/s,which verifies the high adaptability of SER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 pressure reduction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real gas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特征提取的仿真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宇成 张明恩 +2 位作者 刘飞 陆营波 叶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校核、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and accreditation,VV&A)是保证仿真模型可信度的关键手段,其中模型验证是核心环节。针对导弹飞行仿真模型结果验证存在的参考数据不可获得、参考数据来源多样、专家验证主观性强等问题,... 校核、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and accreditation,VV&A)是保证仿真模型可信度的关键手段,其中模型验证是核心环节。针对导弹飞行仿真模型结果验证存在的参考数据不可获得、参考数据来源多样、专家验证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段特征提取的导弹飞行仿真模型结果验证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时间序列分段线性方法,由基于二阶导数提取趋势边缘点的线性分段算法和基于极值点优化的Top-Down线性分段算法两部分组成,以实现对导弹飞行仿真数据和参考数据进行有效的线性分段表示。基于上述分段结果,对各段时间序列的均值、方差、斜率等特征进行提取,以辅助专家进行验证,从而降低验证中的主观性;或者直接利用TIC系数法、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等方法进行客观的相似性分析。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序列的分段特征,可实现各种情形下的导弹飞行仿真模型结果验证。通过一个导弹模型结果验证案例演示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飞行仿真模型结果验证 参考数据 客观验证 分段特征提取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无人集群发展及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中源 赵启兵 +3 位作者 葛友滨 朱晨帆 李兆辉 徐道铭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跨域联合的海上无人集群系统作为改变未来海洋战场的颠覆性技术装备,将加速推动作战模式的衍变,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和效费比。本文概括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集群的技术现状,总结了海上无人集群系统攻击、反潜、反水雷3种作战应用... 跨域联合的海上无人集群系统作为改变未来海洋战场的颠覆性技术装备,将加速推动作战模式的衍变,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和效费比。本文概括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集群的技术现状,总结了海上无人集群系统攻击、反潜、反水雷3种作战应用模式,梳理了跨域无人集群系统的研制关键技术,并对未来无人装备技术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无人集群 集群作战模式 跨域协同控制 仿真验证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76燃料骨架机理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禹进 周航 樊崇政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为开发出结构紧凑、高精度和包含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高碳燃料模型燃料机理并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提出了一种集成详细的C_(0)—C_(4)核心机理和骨架的C_(5)—Cn... 为开发出结构紧凑、高精度和包含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高碳燃料模型燃料机理并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提出了一种集成详细的C_(0)—C_(4)核心机理和骨架的C_(5)—Cn机理来发展高碳燃料骨架反应机理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为基础燃料分别为正十六烷(NC_(16)H_(34))、2,6,10-三甲基十二烷(C_(15)H_(32)-26X)和正丁基苯(C_(6)H_(5)C_(4)H_(9))的模型燃料构建相应的骨架反应机理。然后基于机理简化手段获得了包含164个组分和654个基元反应的骨架机理。利用激波管点火延迟时间、流动反应器氧化数据、层流火焰速度和熄火极限等基础燃烧数据对构建的机理进行验证。然后,将该骨架机理耦合到三维CFD喷雾模型中,来模拟定容喷雾燃烧室(constant volume spray combustion chamber,CVSCC)中的喷雾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喷雾燃烧特性的模拟值能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所构建骨架机理在燃烧CFD模拟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机理 机理简化 喷雾模型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虚实结合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技术
17
作者 王艳会 卢元杰 +2 位作者 伊文卿 于涛 宛旭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73,共5页
针对地面试验环境下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的多机联合运行、虚实结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虚实结合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技术。采用虚实结合技术进行试验验证环境架构设计,由半物理飞机(机载设备、少量辅助仿真模型)、核心机飞机(机载... 针对地面试验环境下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的多机联合运行、虚实结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虚实结合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技术。采用虚实结合技术进行试验验证环境架构设计,由半物理飞机(机载设备、少量辅助仿真模型)、核心机飞机(机载系统计算机类设备、补充仿真模型)、数字飞机(任务系统模型、飞行仿真模型)作为验证对象,通过“模型在环”和“以实补虚”的方式,采用鉴定性试验采信流程,结合虚实接口适配技术,克服机载设备或机载系统的缺失或功能不完善影响全系统综合试验开展困难,解决传统的接口级仿真无法在时序、功能逻辑上满足全系统综合试验的需求等问题。实现全流程快速仿真迭代验证,提前发现系统涌现性,给出系统设计优劣的决策判据,支撑系统设计的快速迭代优化,缩减研制周期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多机协同 鉴定性试验 模型在环 仿真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船舶微气泡减阻数值研究
18
作者 赵晓杰 宗智 +2 位作者 王加夏 洪智超 胡俊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8,共11页
为了研究船舶微气泡减阻规律,本文基于OpenFOAM中两相欧拉数值模型,对低速散货船进行微气泡减阻数值研究。对气液两相分别建立控制方程,考虑五种相间作用力及气泡聚合和破碎,采用考虑气泡影响的改进k-ε湍流模型,忽略自由面影响,采用叠... 为了研究船舶微气泡减阻规律,本文基于OpenFOAM中两相欧拉数值模型,对低速散货船进行微气泡减阻数值研究。对气液两相分别建立控制方程,考虑五种相间作用力及气泡聚合和破碎,采用考虑气泡影响的改进k-ε湍流模型,忽略自由面影响,采用叠模模型研究喷气量、气泡直径、航速及吃水等因素对船舶微气泡减阻的影响,分析气体体积分数、湍流粘度和气泡直径分布等。结果表明:微气泡可以同时减少船舶摩擦阻力、粘压阻力和总阻力;喷气量直接影响减阻率,喷气量越大,减阻率越高;较小气泡的平均气体体积分数较大且气体分布更均匀,同时湍流运动粘度较小,可以更有效减阻;气泡沿着流向会聚并,气泡越小聚并越剧烈;较高航速和小吃水更有利于减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欧拉模型 微气泡减阻 船舶 摩擦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生产多效蒸发器建模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二伟 彭庆收 王二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多效蒸发工序的设备较多、操作复杂,蒸发过程涉及到的变量众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复杂,给现场操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蒸发器蒸水量和汽水比(新蒸汽用量与蒸水量比值)是蒸发工序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 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多效蒸发工序的设备较多、操作复杂,蒸发过程涉及到的变量众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复杂,给现场操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蒸发器蒸水量和汽水比(新蒸汽用量与蒸水量比值)是蒸发工序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到蒸发工序操作成本。尤其在蒸汽不足时,蒸发效果直接影响到母液浓度,甚至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及产能,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调查发现,现场操作基本以经验为主,调整工艺参数未能到达预期目的,有时甚至出现相反效果,致使蒸发器潜能未能充分发挥,生产条件未能达到最优。基于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借助流程模拟软件,搭建氧化铝生产逆流多效蒸发工艺等效物理模型,对拜尔法氧化铝生产多效蒸发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蒸水量(汽耗)的影响规律,为蒸发工序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实现氧化铝生产节能、减排目的,助力氧化铝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仿真 氧化铝 拜耳法 多效蒸发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统计建模
20
作者 范颖霏 姜云木 刘章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5,145,共11页
工程上常将规范反应谱拟合的确定性取值作为地震动演变功率谱参数,这虽然便于工程应用,但同时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参数并非从实测强震记录中获得,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另一方面,确定性参数生成的地震动样本过于规则,且工程特性单一,无法... 工程上常将规范反应谱拟合的确定性取值作为地震动演变功率谱参数,这虽然便于工程应用,但同时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参数并非从实测强震记录中获得,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另一方面,确定性参数生成的地震动样本过于规则,且工程特性单一,无法全面地反映地震动的随机性。为了克服上述难题,从PEER的NGAGWest2地震动数据库中筛选1766条主轴方向的实测强震记录,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议的场地类别和聚类方法划分为15组;随后,识别实测强震记录的演变功率谱参数,并结合K-S检验和BIC信息准则,确定每个参数最优概率模型;最后,根据演变功率谱参数统计建模结果,结合降维方法,生成了Ⅱ类场地与Ⅲ类场地的代表性时程。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建议取值不同,研究参数来源于实测地震动,且具有随机性,避免地震动样本工程特性的单一化和规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全随机性地震动 实测记录 统计建模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