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场爆破粉尘运移规律的Fluent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1
作者 廖贤鑫 蒋仲安 +1 位作者 牛伟 袁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6,共4页
在对爆破烟尘源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西石门铁矿南二采区为研究背景,运用Fluent软件通过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爆破后粉尘的分布及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在现有条件下爆破粉尘的运移规律。采场爆破后很快产生大量粉尘且浓度较高,... 在对爆破烟尘源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西石门铁矿南二采区为研究背景,运用Fluent软件通过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爆破后粉尘的分布及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在现有条件下爆破粉尘的运移规律。采场爆破后很快产生大量粉尘且浓度较高,粉尘的运移受风流流场影响较为明显。在现有通风条件下,粉尘的净化主要靠重力沉降,而难以沉降的呼吸性粉尘的排出则需要较长时间。这不利于生产,亟须改善通风条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较快速降低爆破粉尘浓度。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爆破产尘量大,排尘耗时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爆破粉尘 气固两相流 fluent数值模拟 粉尘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高抽巷合理层位的FLUENT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2 位作者 索亮 黄猛 赵鹏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获取走向高抽巷抽采瓦斯的最佳位置,构建走向高抽巷条件下的采空区瓦斯运移模型.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高抽巷与回风巷不同平距,与煤层顶板不同垂距条件下,抽采瓦斯的效果.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抽巷布置在回风巷附近... 为获取走向高抽巷抽采瓦斯的最佳位置,构建走向高抽巷条件下的采空区瓦斯运移模型.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高抽巷与回风巷不同平距,与煤层顶板不同垂距条件下,抽采瓦斯的效果.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抽巷布置在回风巷附近,与倾向断裂线边界0.46倍带宽(回风巷侧裂隙带);且位于冒落带之上,与其边界垂高2.8倍采高时,效果最好,能有效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高抽巷 层流与湍流 质量守恒 动量守恒 fluent数值模拟 平距 垂距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高层建筑排烟方式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刚 游达 +2 位作者 汪小志 顾保虎 孙欣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以FLUENT模拟高层建筑单层消防排烟方式对火灾发生时温度以及烟气分布的影响。分别对三种火灾排烟工况进行模拟,对于每一种工况都截取了60s和180s时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自然排烟、正压排烟以及负压排烟三种排烟模式下,火灾发生1... 以FLUENT模拟高层建筑单层消防排烟方式对火灾发生时温度以及烟气分布的影响。分别对三种火灾排烟工况进行模拟,对于每一种工况都截取了60s和180s时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自然排烟、正压排烟以及负压排烟三种排烟模式下,火灾发生180s时温度最高分别达到820、752、769K,烟气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0.028、0.013、0.019,由此可以看出正压排烟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软件 数值模拟 排烟方式 网格划分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液舱横荡流体载荷的Fluent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书谊 段文洋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5期73-77,共5页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二维矩形液舱不同舱内水深、不同激振频率时的横荡进行数值计算,并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luent可以模拟自由面的翻卷和破碎运动现象,其对于距自由面较深点处流体载荷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合,...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二维矩形液舱不同舱内水深、不同激振频率时的横荡进行数值计算,并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luent可以模拟自由面的翻卷和破碎运动现象,其对于距自由面较深点处流体载荷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合,但对于自由面附近点,尤其是舱顶上点处的砰击载荷,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差别较大。因此,对大幅晃荡的数值模拟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荡 数值模拟 fluent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ent数值模拟重力坝坝基渗流场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永占 赵廷红 +2 位作者 张由素 蔡东成 王新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6,共4页
为探明程序中多孔介质模型求解重力坝坝基渗流场问题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坝基渗流场,以半无限深简单地下轮廓线的二维稳定有压渗流场为例,不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时,基于渗流理论,采用理论求解法计算渗流... 为探明程序中多孔介质模型求解重力坝坝基渗流场问题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luent数值模拟程序求解坝基渗流场,以半无限深简单地下轮廓线的二维稳定有压渗流场为例,不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时,基于渗流理论,采用理论求解法计算渗流场各测点表征量的精确解,并与Fluent后处理程序输出的相应测点同一表征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相比误差在3%以内,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坝基 渗流场 数值模拟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沼气池试验研究和Fluent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玲 邢世录 +2 位作者 田瑞 王丽颖 李嵩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88,共4页
为了寻找合适的研究太阳能加热沼气池系统的数值方法,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提供依据,作为基础性研究工作,建立了电加热沼气池实验台,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系统内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之前,通过计算热量平衡来分析试验数... 为了寻找合适的研究太阳能加热沼气池系统的数值方法,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提供依据,作为基础性研究工作,建立了电加热沼气池实验台,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系统内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之前,通过计算热量平衡来分析试验数据并对有偏差的数据予以修正,然后采用修正的试验数据,编写UDF表征动态边界条件,通过瑞利数的判断选用标准湍流模型,数值求解系统的非稳态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模拟过程基本反映了试验情况,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二者误差在1%以内。该数值模拟分析准确,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试验研究 fluen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混流泵水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入军 张友宝 陈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2,152,共5页
基于Fluent软件对混流泵转速、流量和表面粗糙度等不同情况下的内部流场、压力分布以及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叶片压力面、吸力面压力分布规律和速度分布情况,得到混流泵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力差与效率、扬程之间的内... 基于Fluent软件对混流泵转速、流量和表面粗糙度等不同情况下的内部流场、压力分布以及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叶片压力面、吸力面压力分布规律和速度分布情况,得到混流泵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力差与效率、扬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混流泵的水动力性能随着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而混流泵的力矩和功率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效率和扬程却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数值模拟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壁粗糙度对沿程阻力影响的FLUENT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雪蕾 袁成清 +1 位作者 付宜风 白秀琴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106,110,共7页
针对在海底管道的设计阶段准确获取沿程阻力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粘性流体在管道中的摩阻损失与管道内壁粗糙度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流态从水力光滑区到混合摩擦区间有一个过渡阶... 针对在海底管道的设计阶段准确获取沿程阻力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粘性流体在管道中的摩阻损失与管道内壁粗糙度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流态从水力光滑区到混合摩擦区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存在误差外,其余都吻合良好,证实输油管道的内壁粗糙度只在混合摩擦区对摩阻有较大影响,改善管壁面粗糙度可以减小阻力。若流态处于水力光滑区到混合摩擦区之间,计算摩阻系数仅靠经验公式是不合适的,应考虑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粗糙度 沿程阻力 fluen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离心泵内冰浆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志高 吴一鸣 +5 位作者 王彦芳 胡平放 朱娜 雷飞 徐连 罗振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90,共8页
针对冰浆两相流在离心泵的流动特性问题,基于欧拉法建立冰浆Mixture两相流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冰浆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离心泵内部压力场、速度场以及冰晶颗粒分布特性。多次数值计算,获得离心泵在输送含... 针对冰浆两相流在离心泵的流动特性问题,基于欧拉法建立冰浆Mixture两相流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冰浆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离心泵内部压力场、速度场以及冰晶颗粒分布特性。多次数值计算,获得离心泵在输送含冰率为10%的冰浆时的性能特性曲线,并与该离心泵在输送清水时的性能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设计流量工况下,叶轮末端和蜗壳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梯度,说明冲击损失大,效率较设计工况低。在小流量工况下,流动较紊乱,容易发生汽蚀。在设计流量工况下,冰晶颗粒浓度较小;在非设计工况下,冰晶颗粒浓度较大,会影响到离心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 离心泵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Fluent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会勇 刘永红 +1 位作者 李婷 于兴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10-3214,共5页
采用Fluent技术对25L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内气液两相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提升管直径(0.006m、0.009m、0.012m、0.015m、0.018m、0.021m)和反应器容积负荷[8.64kg COD/(m3·d)、10.08kg COD/(m3·d)、11.52kg COD/(... 采用Fluent技术对25L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内气液两相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提升管直径(0.006m、0.009m、0.012m、0.015m、0.018m、0.021m)和反应器容积负荷[8.64kg COD/(m3·d)、10.08kg COD/(m3·d)、11.52kg COD/(m3·d)、12.96kg COD/(m3·d)、14.40kg COD/(m3·d)、15.84kg COD/(m3·d)]变化对其内循环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1.52kg COD/(m3·d)、提升管直径为0.015m时,该反应器内循环量达到最大值0.0079m3/h;2当提升管直径为0.015m、容积负荷为12.96kg COD/(m3·d)时,该反应器内循环量增幅达到最大值9.28%,通过拟合获得了内循环量Y与产气量X间的经验关联式为Y=1.0514X+0.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数值模拟 内循环量 气液两相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的露天煤矿坑底粉尘浓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桂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0-84,共5页
露天煤矿粉尘已经严重制约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以露天煤矿坑底粉尘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坑底粉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CFD-Post后处理软件分析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受露天煤矿地形影响,坑内风速呈现内低外高的特... 露天煤矿粉尘已经严重制约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以露天煤矿坑底粉尘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坑底粉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CFD-Post后处理软件分析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受露天煤矿地形影响,坑内风速呈现内低外高的特征,且具有显著的水平环流和垂直环流现象;受旋涡效应影响,坑底大部分粉尘先聚集在水平环流区域,然后在垂直环流作用下向背风侧扩散,最终跟随背风侧直流风流扩散出矿坑。建议在形成环流位置处采取降尘措施,工作人员应减少在坑底靠近排土场一侧位置的暴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粉尘 扩散规律 时空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施工既有隧道变形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德春 宋涛 +2 位作者 林庆涛 孟旭 杜修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00,共16页
盾构施工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易导致既有线路变形过大,给地铁列车运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考虑盾构机与土体相互作用、衬砌‑注浆层‑土体相互作用,以及同步注浆硬化过程和压力消散等关键因素,发展了盾构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实际工... 盾构施工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易导致既有线路变形过大,给地铁列车运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考虑盾构机与土体相互作用、衬砌‑注浆层‑土体相互作用,以及同步注浆硬化过程和压力消散等关键因素,发展了盾构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获得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内力响应、围岩压力,及其周围地层应力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了既有隧道的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既有隧道在纵向上发生挠曲和扭转变形,挠曲变形呈现为中部沉降两端隆起的“V”形变形,断面扭转变形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形式,且随盾构掘进先逆时针扭转后顺时针扭转;对于隧道横断面,在x=-0.8D~0.8D隧道断面呈现侧向压扁、竖向伸长的变形模式,在x=±0.8D之外隧道断面呈现侧向伸长、竖向压扁的变形模式,x=-0.8D~0.8D隧道断面变形由盾构开挖引起的土体卸载引起,x=±0.8D之外的隧道断面变形由中间区域隧道断面扭转和沉降变形的传递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下穿施工 既有隧道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混合器内上浮颗粒悬浮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良超 赵国柱 +2 位作者 马国鹭 张磊 徐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4,162,共9页
对振动混合器内颗粒悬浮特性的深入了解,可为该类混合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应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对上浮颗粒在振动混合器内的悬浮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振动盘的... 对振动混合器内颗粒悬浮特性的深入了解,可为该类混合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借助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应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对上浮颗粒在振动混合器内的悬浮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振动盘的往复运动采用动网格技术进行处理.通过模拟得到了混合器内的流场和颗粒的动态悬浮特性,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振动混合器内流场的典型特征为在振动盘的上方和下方各形成一循环涡流,涡流强弱随振动盘往复运动周期变化,但涡流方向保持不变,颗粒在混合器内悬浮分别经历均匀性快速变好、略微变好和动态稳定悬浮3个阶段.提高频率和增大振幅均可以使颗粒更快达到稳定悬浮,且悬浮的均匀性更好,但增大振幅会使悬浮的均匀波动性有所变大.增大固含量可使颗粒悬浮的均匀性增加,波动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混合器 上浮颗粒 固液悬浮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稠油油藏冷驱热采不同驱替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洪毅 李关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存在地层压力低、油汽比低、常规注水补能易窜流等问题,以胜利油田C油藏为目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开展了冷驱热采可行性研究。首先对降黏剂、聚合物、氮气泡沫3种常温驱替介质机理进行数值模拟表征,然后...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存在地层压力低、油汽比低、常规注水补能易窜流等问题,以胜利油田C油藏为目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开展了冷驱热采可行性研究。首先对降黏剂、聚合物、氮气泡沫3种常温驱替介质机理进行数值模拟表征,然后再对其开采特征进行对比得出最优常温驱替介质,最后结合采出端复合吞吐效果明确冷驱热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比3种不同常温驱替介质的开发效果,聚合物驱投入产出比最高,为2.06;氮气泡沫驱累计增油量最高,为1884t,但是投入产出比仅为1.23;降黏剂驱累计增油量最低,仅为723t;综合考虑选择聚合物作为最优常温驱替介质。相比单一冷驱和单一热采,冷驱热采累计增油量分别增加7328和3034 t。采用冷驱热采开发技术后可有效降低水油流度比,延缓压力递减,延长吞吐周期,此外在压力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可适当提液增大生产压差,改善冷驱热采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蒸汽吞吐 冷驱热采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1 位作者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结构参数对压力旋流喷嘴雾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文锋 蔡泽萍 +1 位作者 王蓝婧 董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VOF(Volume of Fraction)两相流模型对某压力旋流喷嘴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旋流室锥角、旋流孔角度及喷嘴入口压力变化对雾化锥角、雾化粒径及分布、液滴速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锥角受旋流室... 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VOF(Volume of Fraction)两相流模型对某压力旋流喷嘴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旋流室锥角、旋流孔角度及喷嘴入口压力变化对雾化锥角、雾化粒径及分布、液滴速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锥角受旋流室锥角的影响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雾化粒径及分布受旋流室锥角影响不明显,当旋流室锥角为90°时雾化范围广且雾化稳定性好;雾化锥角随旋流孔角度增大先增后减,当角度为45°时雾化锥角最大,平均粒径及其分布更佳;当喷嘴入口压力逐渐增大时,雾化锥角与雾化粒径均逐渐减小,液滴速度区间逐渐缩小,当入口压力达到0.4 MPa时,Sauter粒径及液滴粒径分布趋于稳定,液滴速度分布最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旋流喷嘴 数值模拟 雾化特性 旋流室锥角 旋流孔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作用下主辅机共塔型空冷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高潮 赵强强 +7 位作者 万超 范烨 杨凯旋 荆涛 姚兆林 崔元永 肖文博 师进文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主辅机共塔间接空冷塔系统在夏季常规工况下不同环境风向、风速对机组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风速从4 m/s增至16 m/s,迎风扇段压力增加,两侧扇段则压力降低,背风扇段内侧压力升高形成高温区,并在风速大于8m/...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主辅机共塔间接空冷塔系统在夏季常规工况下不同环境风向、风速对机组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风速从4 m/s增至16 m/s,迎风扇段压力增加,两侧扇段则压力降低,背风扇段内侧压力升高形成高温区,并在风速大于8m/s时高温区会减少,外侧压力降低,迎风背风段的压力变化大于两侧扇段,主机扇段总换热量降低,辅机扇段缓慢增加且受环境风影响较小;在不同环境风向下,当风向角为0°和180°时被遮挡的塔换热量会大幅升高,风向角为45°和135°时,两塔之间的部分扇段被阻挡,被遮挡的塔换热量会相对小幅降低,主机扇段的换热量最大值出现在环境风被完全遮挡的方位,辅机扇段换热量最大值出现在环境风向角90°处,即正对辅机扇段的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系统 主辅机共塔 环境风速 环境风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排焚烧炉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丹 高天宇 +3 位作者 姜华伟 景玉博 曹海 吴玉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然而,在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掺烧城市生活垃圾和渗滤液污泥条件下炉排焚烧炉内的燃烧状态对实现焚烧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某700 t/d逆推式垃圾焚烧炉为对象,利用FLIC软件和FLUENT软件分别对炉排床层燃料燃烧和燃烧室气相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气体组分浓度场。通过与现场运行数据对比,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炉排移动速度和污泥质量分数进行了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研究发现,降低炉排移动速度可以改善燃烧状态,提高燃烧效率,而适量的污泥掺烧可以降低炉内局部高温,减轻后墙二次风喷口处由于烟温过高而造成的结焦。然而过量的污泥掺烧会导致干燥段延长,使燃烧室高温区域向后墙靠近,反而不利于焚烧炉的稳定运行。因此,建议炉排移动速度控制在3.56 m/h,污泥质量分数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炉排炉 城市生活垃圾 渗滤液污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矿物组分对CO_(2)地质捕获形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媛 岳高凡 宋胜华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934,共14页
【研究目的】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促使CO_(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实施势在必行。CO_(2)-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和过程不仅直接影响CO_(2)储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决定了CO_(2)的注入效率和储存量。【研究方法】基于中国首个全流程咸水层... 【研究目的】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促使CO_(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实施势在必行。CO_(2)-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和过程不仅直接影响CO_(2)储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决定了CO_(2)的注入效率和储存量。【研究方法】基于中国首个全流程咸水层CCS示范工程,采用TOUGHREACT ECO_(2)N构建内蒙古神华CCS储层长时间序列的水-CO_(2)-热-化学反应耦合模型,研究储集层原生矿物组分对CO_(2)不同捕获机制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咸水储层有利于CO_(2)的矿化封存,1000年时的矿化封存量达总注入量的64.02%。储集层中方解石、奥长石、钠长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生成蒙脱石、铁白云石和片钠铝石沉淀。铁白云石是主要的固碳矿物,水气两相区的封存量最大,最大可达15 kg/m^(3)。奥长石、钠长石和方解石的含量变化对气体和溶解封存的影响较小,对矿.化封存无影响。绿泥石的含量变化对3种封存形式影响较大,当绿泥石初始体积分数从1.9%升高到8.4%时,1000年时矿化封存量从7×10^(8) kg升高至1.6×10^(9) kg,变化量达到9×10^(8) kg。【结论】原生矿物组分种类和含量均会影响CO_(2)不同捕获机制的封存量。研究成果可作为优化现有CO_(2)封存工程设计和合理评价未来CO_(2)封存区选址的依据,助力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原生矿物组分 矿化封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类零件直孔道磨粒流加工的数值模拟与模型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渠晓刚 张旭鹏 +2 位作者 高杰 王长江 王麒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5-141,148,共8页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验证并进行极差分析,将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磨粒流加工参数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下对于加工效果的影响一致,最显著的为入口压力;在最优的正交试验参数组合下,内孔表面粗糙度降至0.312μm;在多个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中,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拟合优度达到0.969 2,预测误差在0.03%~5.6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阀类孔道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