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field simulation and establishment for mathematical models of flow area of spool valve with sloping U-shape notch mach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兆强 顾临怡 +2 位作者 冀宏 陈家旺 李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n the spool, such as mass flow rates, flow coefficients, effiux angles and steady state flow force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t la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on the spool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ifice area curve deriv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the test.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bottom arc of sloping U-shape notch (ABU) should not be omitted when it is required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orifice area of ABU.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flow area of plain bottom sloping U-shape notch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 simulated mass flow and experimental flow area of ABU are both larger than these of PBU at the same opening, while the simulated flow force of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rior to adapt the ABU when designing the spool with proportional char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ol valve flow field simulation flow area steady state flow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sloping U-shape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施工隧道增压通风系统相似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继红 商家旭 +4 位作者 罗占夫 王树刚 吴元金 蒋爽 刘祺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的低压缺氧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借鉴矿井增阻调节方法,提出一种高海拔施工隧道新型增压通风系统,提高工作区压力,使其满足舒适性海拔的供氧标准;推导相似准则数和相似比例,并依据雷诺数和欧拉数相似原理搭建施工隧道相似试验台;以相似试验方法验证增压通风系统的可行性,探究3 000~3 600 m海拔对风窗流通面积比的影响,将两者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经验公式,同时探究风量变化对增压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窗流通面积比为15.3%、风机频率为46.3 Hz时,增压通风系统能够使海拔3 500 m的隧道工作区氧分压提升至海拔2 500 m的氧分压水平。2)海拔3 000 m和3 600 m隧道对应风窗流通面积比分别为17.2%和15.1%;海拔越高,风窗流通面积比越小;当海拔增加至一定范围时,风窗流通面积比基本不再变化。3)海拔越高,风量增加引起的工作区增压值越大;同一海拔下,工作区增压值随着风量增加的变化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增压通风 相似试验 流通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健 李珂 +2 位作者 余浪 刘天 牟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40-452,共13页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多源数据的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旨在解决现有交通事故数据集稀缺且数据类型单一的问题。数据集整合了交通流量、检测器位置、交通事故详情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数据采...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多源数据的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旨在解决现有交通事故数据集稀缺且数据类型单一的问题。数据集整合了交通流量、检测器位置、交通事故详情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和匹配等步骤,共包含59,626,368条记录。数据集采集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运输部PeMS系统和美国国家气象局,涵盖萨克拉门托地区6条主要高速公路。数据预处理包括特征字段选择、重复值去除、缺失值填充和数值编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匹配则通过时间匹配、检测器匹配和特征融合,将事故记录与最近的检测器关联,并获取流量和天气信息。数据集具有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高质量的数据内容,适用性广,支持交通事故预测、交通流量预测和路网结构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向。其构建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类似数据集的开发提供参考框架,同时为国内研究人员在数据公开性和多样性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本地化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克拉门托地区 交通事故 交通流量 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脉动风对高速铁路路堑区域积雪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刘操 高广军 +3 位作者 陈光 李小白 张洁 王家斌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
针对铁路路堑区域风吹雪灾害问题,采用改进延迟分离涡湍流模型、合成涡方法及欧拉两相流模型,结合网格动态变形技术,实现路堑区域雪粒堆积外形的时程变化提取,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均匀来流和湍流来流2... 针对铁路路堑区域风吹雪灾害问题,采用改进延迟分离涡湍流模型、合成涡方法及欧拉两相流模型,结合网格动态变形技术,实现路堑区域雪粒堆积外形的时程变化提取,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均匀来流和湍流来流2种工况下路堑内流场结构、摩擦速度分布及积雪轮廓变化规律,研究湍流脉动风对高速铁路路堑区域积雪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来流条件下路堑区域迎风侧边坡积雪质量基本一致,但积雪质量增长速率与积雪分布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湍流来流延缓了路堑背风侧边坡区域大尺度涡系到涡对的转换,且在道床与背风侧边坡之间产生较强的侵蚀现象,进而降低了背风侧边坡和道床区域的积雪质量;相比于均匀来流工况,120 min时湍流来流工况下的路堑整体积雪质量降低24.8%,其中背风侧边坡区域积雪质量降低40.2%,道床区域积雪质量降低20.6%,迎风侧边坡区域积雪质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堑 湍流脉动风 积雪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排沙装置排沙效率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昱 王哲辉 +4 位作者 张宝泉 雒天峰 张晓龙 任伟龙 王玉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46,共8页
为提高水库中排沙洞的排沙效率,研发了一种新型旋流排沙装置。利用数值模拟试验和水工模型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旋流排沙装置中叶轮组合、旋流场的流速分布特征、旋流排沙装置对排沙洞口泥沙的冲淤特性和排沙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 为提高水库中排沙洞的排沙效率,研发了一种新型旋流排沙装置。利用数值模拟试验和水工模型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旋流排沙装置中叶轮组合、旋流场的流速分布特征、旋流排沙装置对排沙洞口泥沙的冲淤特性和排沙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旋流排沙装置中单叶轮的流场范围随转速的增大而扩大,但当叶轮转速增加至20r/s时流场范围不再增加;旋流排沙装置中组合旋流场范围取决于叶轮的转速及其布置方式,当以三角形方式布置时,组合流场范围也随叶轮转速的增加而扩大,但叶轮间距布置过小会导致能量耗散过高,叶轮间距布置过大则不能形成有效的组合流场,旋流排沙装置的最优运行状态为叶轮距离为70mm、转速为20r/s。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旋流排沙装置可有效增大排沙洞的排沙效率和冲淤范围,当库区水位较深形成冲沙漏斗时,旋流排沙装置可使排沙洞的排沙效率提高71.5%;当库区水位较浅形成冲沙廊道时,旋流排沙装置能使排沙洞的排沙量增加4.02kg,说明该装置对库区水深较浅的淤积泥沙具有较好的排出效果,对解决甘肃河西水少沙多型水库内的泥沙淤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工模型试验 库区排沙 旋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视角下资本下乡在乡村振兴中的风险防范研究
6
作者 张建成 李雯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04-207,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但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源条件有限、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老龄化”等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但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源条件有限、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需鼓励资本下乡,通过这种方式为农村引入稀缺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资本下乡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2个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乡村振兴 嵌入视角 农业现代化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洲滩植被生长动态及其对水流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胜琪 夏军强 +2 位作者 石希 周美蓉 辛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9页
以长江中游洲滩典型水生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淹水胁迫影响的芦苇生长模型及其生物量分层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芦苇生长动态的等效曼宁糙率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洪水淹没条件和不同芦苇生长过程对等效曼宁糙率的影响,并建立了非... 以长江中游洲滩典型水生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淹水胁迫影响的芦苇生长模型及其生物量分层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芦苇生长动态的等效曼宁糙率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洪水淹没条件和不同芦苇生长过程对等效曼宁糙率的影响,并建立了非淹没状态下等效曼宁糙率与芦苇地上生物量、相对淹没度的经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考虑淹水胁迫影响的芦苇生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芦苇地上生物量和形态参数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纳什效率系数为0.85~0.94;芦苇生物量和阻水面积有相似的垂向分布规律,以相对高度0.3为界限,芦苇茎阻水面积上小下大,叶阻水面积下小上大,在相对高度0.7以下芦苇总阻水面积和地上生物量近似呈均匀分布;最大等效曼宁糙率计算值约为0.300,淹水胁迫影响下芦苇地上生物量减少,导致同水深条件下等效曼宁糙率值减小10.0%~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生长 等效曼宁糙率 生物量 阻水面积 相对淹没度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OCTA的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的观察
8
作者 唐冲 计岩 +3 位作者 黄凡凡 史凯 胡蓉 万文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使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A)观察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并分析厚度与血流的相关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 目的:使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A)观察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特点,并分析厚度与血流的相关变化趋势。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屈光门诊就诊的18~36岁成年近视患者共138例138只右眼,所有患者检查屈光状态、眼轴(axial length,AL)等常规眼科项目,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将其分为低度近视组(-3D<SE≤-0.5D)、中度近视组(-6D<SE≤-3D)及高度近视组(SE≤-6D)。SS-OCTA用于检查量化黄斑部3 mm×3 mm范围内平均脉络膜厚度(mean choroidal thickness,MCT)、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灌注面积(choriocapillaris blood flow area,CBFA)、脉络膜血管容积(choroidal vessel volume,CVV),脉络膜血管指数(choroidal vessel index,CVI),比较不同程度近视组间黄斑区MCT及各血流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不同程度近视组间,黄斑中心凹、旁中心凹及整个黄斑区3 mm×3 mm范围内的MCT、CBFA、CVV及C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而降低(P<0.01);排除混杂因素后的偏相关性分析提示黄斑区MCT、CBFA、CVV及CVI与SE呈正相关性(r=0.457、0.434、0.395、0.401,均P=0.000),与AL呈负相关性(r=-0.470、-0.360、-0.465、-0.468,均P=0.000);逐步线性回归提示黄斑区MCT随着SE(t=2.459,P=0.015)及CVV的增加而变厚(t=8.632,P=0.000)。结论:成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呈不均一分布,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血流降低,脉络膜血流状况密切影响脉络膜厚度;脉络膜可能是近视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近视与脉络膜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灌注面积 脉络膜血管容积 络膜血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助力特性分析及优化
9
作者 张伟 李昊 +3 位作者 孙磊 赵文涛 王旭光 刘少鑫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转向器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关乎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而转阀作为转向器的关键部件,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研究转阀工作原理及其参数对助力特性的影响,对提升转向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以及直线行... 转向器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关乎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而转阀作为转向器的关键部件,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研究转阀工作原理及其参数对助力特性的影响,对提升转向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以及直线行驶和转向时的工作原理;其次,基于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搭建AMESim模型,研究扭杆刚度、发动机转速、短切口长度、预开间隙轴向长度、预开间隙宽度、阀口坡口宽度等参数对助力特性曲线的影响;最后,对优化后的转向器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转向器输入手力矩下降了15.5%,助力特性曲线整体向内偏移,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器 AMESIM 助力特性曲线 阀口过流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时空流图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方法
10
作者 曹安业 刘亚鹏 +2 位作者 汪子琨 杨旭 牛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2,共8页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煤矿冲击地压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机器学习的微震数据预测方法及可视化呈现是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存在无法有效预测危险区域移动轨迹、微震数据时空协同可视化困难、数据堆叠难以显示...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煤矿冲击地压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机器学习的微震数据预测方法及可视化呈现是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存在无法有效预测危险区域移动轨迹、微震数据时空协同可视化困难、数据堆叠难以显示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时空流图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方法。在该方法的数据预处理模块,采用二维核密度估计法将离散的微震数据进行连续表示,并构建核密度热力图反映微震数据空间聚集程度;在时空流图构建模块,改进引力模型以提取微震数据时空特征,采用箭头对时空流移动方向进行可视化效果呈现;在危险区域预测模块,利用K-means聚类算法优化可视化结果。采用内蒙古某矿2215工作面和陕西某矿4106工作面微震数据,分别针对断层和采空区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预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转移方向,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后微震时空流图中箭头数量优化率分别为77.27%,87.5%,可视化效果更加简洁、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危险区域预测 时空协同可视化 时空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槽试验的矿渣型泥石流启动特征研究:以栾川县康山金矿区为例
11
作者 刘向东 黄虹霖 +6 位作者 刘星宇 孙建伟 贾煦 赵兴志 张旭晃 程贤达 孙亚柯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14,共15页
矿渣型泥石流是一种以大规模的开采矿产资源产生的废石弃渣为主要物源演化形成的一种典型的人为泥石流,具有频发性、人为性、污染性、可控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探索底床坡度、冲水流量和颗粒级配等因子对泥石流启动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矿渣型泥石流是一种以大规模的开采矿产资源产生的废石弃渣为主要物源演化形成的一种典型的人为泥石流,具有频发性、人为性、污染性、可控性等特点。为进一步探索底床坡度、冲水流量和颗粒级配等因子对泥石流启动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及各因子间的关系,基于相似性原理,采用比尺结构,以河南省栾川县康山金矿区采矿产生的废石渣堆为主要物源进行水槽试验。通过传感器记录矿渣型泥石流形成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并用高清摄像机观测矿渣启动形成泥石流的现象。试验结果表明:①矿渣型泥石流主要以顶面侵蚀型、流态化型、顶面侵蚀+流态化型3种方式启动。②泥石流启动临界孔隙水压力与底床坡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细颗粒含量变化关系不明显。③级配、坡度一定时,随着冲水流量不断增大,泥石流启动临界水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并存在一个最有利于矿渣启动的冲水流量。④冲水流量、级配一定,坡度越大,矿渣越容易启动。⑤坡度、冲水流量一定,细颗粒含量为30.36%矿渣最容易启动。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矿渣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认识,可为矿渣型泥石流预警、防治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型泥石流 启动特征 水槽试验 康山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尺度对地铁站建成环境与客流关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源 赵瑾 姚轶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影响客流量,但行人集水区(pedestrian catchment area,PCA)大小尚未统一。本研究旨在验证PCA大小是否影响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值。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25个站点为例,选取居住人口、工作岗位、商... 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影响客流量,但行人集水区(pedestrian catchment area,PCA)大小尚未统一。本研究旨在验证PCA大小是否影响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值。以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25个站点为例,选取居住人口、工作岗位、商业设施等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站点实际乘客量作因变量。采用OLS回归模型,对比不同PCA半径变量下模型拟合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地铁站点PCA不同范围的数据收集,对客流量与建成环境关系研究结果存在影响。针对南宁市,其PCA的半径取值为600 m,在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相关性模型的拟合好于300 m和900 m。PCA范围会导致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关联研究结果不一致。未来相关研究需针对不同PCA半径进行模型分析,根据拟合效果确定适宜的PCA尺度,提高研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人集水区(PCA) 回归模型 建成环境 客流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Modflow在甘肃某矿区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庞国兴 李金轩 +2 位作者 杨强 李晓磊 朱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在分析甘肃某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国际的可视化标准软件Visual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区内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缓慢上升,地下水处于微弱正均衡状态,地下水位将以高于1m幅... 在分析甘肃某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国际的可视化标准软件Visual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区内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缓慢上升,地下水处于微弱正均衡状态,地下水位将以高于1m幅度升降,极限水位是1.6m,矿区地下水水位边界线将向东南侧(厂址范围)移动约214m,距离厂址范围边界最近287m,地下水水位上升后对拟建厂址范围内项目建设无安全影响,同时为今后研究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MODflow 地下水流 数值模拟 甘肃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FLOW和GIS技术的矿区地下水动态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彩梅 杨永刚 +2 位作者 秦作栋 邹松兵 李晋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9-367,共9页
矿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是山西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问题。针对山西矿区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等现状,通过分析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开采现状等监测数据资料,以FEFLOW模型和GIS技术为平台,构建山西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动态研... 矿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是山西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问题。针对山西矿区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等现状,通过分析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开采现状等监测数据资料,以FEFLOW模型和GIS技术为平台,构建山西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地下水动态研究,模拟并预测了4种不同情境下矿区地下水动态过程,从而定量分析采矿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揭示矿区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矿区开采强度提高10%、30%、50%时,地下水整体流场和运动趋势没有大的变化,但在矿区南部地下水流场发生突变,等值线形变,且在东南部形成一个水位变化剧烈的低水位带,迫使地下水流向发生偏转。水位分析表明采矿活动会造成地下水位整体下降,下降幅度与开采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地下水系统均衡分析表明,当开采强度保持现状或提高10%,地下水系统仍然处于正均衡,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当开采强度提高30%、50%时,系统转为负均衡状态,补给量小于排泄量,地下水水量大幅度减少。研究成果可为矿区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为有效遏制矿区水环境恶化、确保矿区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矿区 FEflow与GIS 地下水 水位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15
作者 徐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3,共8页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正积极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机制通过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的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三个维度促进区域内的数据...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正积极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机制通过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的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三个维度促进区域内的数据共享和利用,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因地制宜提升新质生产力方面,仍然面临技术基础设施不足、法律法规待完善、人才短缺、数字鸿沟等方面的关键挑战。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法规环境、创建公有数据及统一数据标准、培养数字人才等具体措施,可以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跨境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 政治经济学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暴雨频率下泥石流动力特征及影响范围对比分析
16
作者 唐颍 何朝阳 +3 位作者 罗尧晟 巨淑君 高志良 解明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6,共14页
为研究气候变迁导致的极端降雨情况对泥石流风险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暴雨频率下泥石流危险区划分。文中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张村沟泥石流为例,在收集历史灾情数据与现场调查基础上,分析张村沟泥石流工程地质特征,结合无人机测绘建立泥... 为研究气候变迁导致的极端降雨情况对泥石流风险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暴雨频率下泥石流危险区划分。文中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张村沟泥石流为例,在收集历史灾情数据与现场调查基础上,分析张村沟泥石流工程地质特征,结合无人机测绘建立泥石流区三维地质模型,运用ANSYS CFX对张村沟泥石流历史灾情反演与不同暴雨频率条件下预测对比。研究表明:张村沟沟道狭长、物源丰富、纵坡降大,沟口小型排导渠无法满足较大流量的泥石流顺利通过,导致泥石流向两侧居民区扩散。不同暴雨频率下的张村沟泥石流泛滥区随暴发频率变化,暴发频率越小,泥石流泛滥范围越大,范围主要向人工排导渠两侧以及转向外侧扩张,超过50 a一遇暴雨工况时,冲击堆积范围提升为26480.60~41625.64 m^(2)之间。张村沟泥石流的危险区随暴雨频率变化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张村沟泥石流监测预警及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数值模拟 泛滥区 多频率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深凹区东三段重力流沉积体系及分布模式
17
作者 张佼杨 朱华汇 +4 位作者 石倩茹 张明振 董越崎 任仕超 葛卫双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9,共13页
歧口凹陷深凹区东三段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重力流砂体连片发育,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可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以歧口凹陷深凹区东三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地震、测-录井、岩心及薄片等资料,分析了深湖背景下重力流成因机... 歧口凹陷深凹区东三段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重力流砂体连片发育,厘清其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可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以歧口凹陷深凹区东三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地震、测-录井、岩心及薄片等资料,分析了深湖背景下重力流成因机制,总结了歧口凹陷深凹区沉积体系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东三段沉积时期,受盆缘边界断层及盆内沉积坡折控制,自北东向南浅水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发生垮塌,在深凹区形成多期重力流沉积叠置连片。区内重力流沉积可细分为6种岩相,解释为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3类成因,砂体整体分选较好,杂基含量低,具有液化构造、撕裂状泥砾、漂砾等典型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特征,根据不同类型岩相组合分布特征,平面上重力流呈现砂质碎屑流-浊流-泥质碎屑流的展布特征。其中砂质碎屑流水道微相储层物性条件最好,是深凹区的有利储集相带;浊流沉积的砂岩储层物性较差。歧口凹陷深凹区受古气候、古水深和古地貌的共同控制,具有源远-沟长-坡宜的时空匹配关系的沉积模式,具备形成大规模重力流沉积砂体的潜力。研究成果可为深凹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深凹区 重力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模式 东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环境演化
18
作者 姚凤南 李华 +4 位作者 何幼斌 姜纯伟 何一鸣 吴吉泽 张显坤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88,共8页
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沉积演化及环境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通过对桌子山地区开展野外露头实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前人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1)桌子山地区共... 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沉积演化及环境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通过对桌子山地区开展野外露头实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前人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1)桌子山地区共划分出9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根据成因分析得出浅水台地沉积、等深流沉积、重力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4种主要沉积类型。2)桌子山组沉积时期,海平面最低,古盐度较低,气候干热;克里摩里组沉积时期,海平面持续上升,古盐度高,古水深大,气候湿热;乌拉力克组沉积时期,海平面趋于平稳,气候向干热转变,古盐度变低;拉什仲组沉积时期,海平面大幅下降,古盐度降低。3)桌子山组以浅水台地沉积为主,受高温、低海平面影响,发育了一套巨厚的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克里摩里组以等深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为主,部分发育重力流沉积,等深流水团因海平面和温度波动导致其驱动强度发生变化,发育了薄中层深灰色泥晶灰岩夹深黑色泥岩;乌拉力克组主要发育深水原地沉积,伴有碎屑流沉积,受高海平面影响,水体稳定,以细粒沉积为主;拉什仲组发育浊流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受海平面下降影响,重力流沿斜坡向下搬运物源并发育一套灰绿色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重力流 等深流 中—晚奥陶世 桌子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流塑网:高铁站区步行网络的分形发展模式
19
作者 张晨阳 史北祥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人的流动与集散是高铁站区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完善的步行网络意味着站区形成了连贯的空间体系、高效的功能开发和高频的站城交互。从人流和网络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分形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归纳出高铁站区步行网络渗流和漫延两种分形生... 人的流动与集散是高铁站区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完善的步行网络意味着站区形成了连贯的空间体系、高效的功能开发和高频的站城交互。从人流和网络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分形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归纳出高铁站区步行网络渗流和漫延两种分形生长机制,以及萌发期、连接期、融合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进而构建“以流塑网”的研究框架。以南京南站站区为例,追踪其2006~2022年步行网络的分形发展过程,与其他5个对照站区进行量化测度比较研究,探讨步行活力的制约因素和影响机制。发现高铁站区步行网络的发展受到用地面积破碎、快速交通干扰、功能支撑不足等多重因素限制,其分形特征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步行人流 城市网络 分形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湖泉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新 王现国 +6 位作者 李钊 卢桂海 李洪刚 李川 王誉龙 左伟 苏绘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117,共7页
长期的采矿行为已严重破坏幸福湖泉域地下水补径排过程。基于幸福湖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及采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数理统计、Paper三线图、Gibbs图等,分析了幸福湖泉域地下水在地下水流场改变后的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 长期的采矿行为已严重破坏幸福湖泉域地下水补径排过程。基于幸福湖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及采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数理统计、Paper三线图、Gibbs图等,分析了幸福湖泉域地下水在地下水流场改变后的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型为主;地下水溶质来源主要受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影响,硅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地下水中存在反向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使得Na^(+)、K^(+)含量降低而Ca^(2+)、Mg^(2+)含量升高;人类生活污水排放和工业生产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组分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地下水流场 水化学特征 演变机制 幸福湖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