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Fe^0-H_2O_2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广建 曹长青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9期21-23,共3页
提出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Fe0 -H2 O2 氧化法 ,并用高浓度苯酚 (5 0 0 0mg/L)和甲酚 (40 0 0mg/L)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Fe0 -H2 O2 氧化法在 330min后 ,DOC转化率达 80 % ,中和后污泥产生量少 ,而传统Fenton氧化法 ,同等实验条件下 ,DOC... 提出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Fe0 -H2 O2 氧化法 ,并用高浓度苯酚 (5 0 0 0mg/L)和甲酚 (40 0 0mg/L)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Fe0 -H2 O2 氧化法在 330min后 ,DOC转化率达 80 % ,中和后污泥产生量少 ,而传统Fenton氧化法 ,同等实验条件下 ,DOC转化率仅为 6 0 % ,而且后者再提高转化率 ,中和时伴随大量污泥产生 ,因此认为Fe0 -H2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h2o2 氧化法 转化率 有机废物 有机废液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H_2O_2不同温度浸润改性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砷(Ⅴ)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敏康 陈苹 +2 位作者 许建红 高乃云 肖爱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Fe(Ⅱ)-H2O2不同温度浸润改性活性炭是采用FeSO4·7H2O添加H2O2在温度100℃下纯浸润24 h(Fe(Ⅱ)-24 h)和高温蒸发15 min(Fe(Ⅱ)-15 min)制备.对2类材料进行SEM表征并对其吸附1.1 mg/L砷(Ⅴ)的性能进行比较.SEM显示Fe(... Fe(Ⅱ)-H2O2不同温度浸润改性活性炭是采用FeSO4·7H2O添加H2O2在温度100℃下纯浸润24 h(Fe(Ⅱ)-24 h)和高温蒸发15 min(Fe(Ⅱ)-15 min)制备.对2类材料进行SEM表征并对其吸附1.1 mg/L砷(Ⅴ)的性能进行比较.SEM显示Fe(Ⅱ)(0.485%)-24 h(0.485%为Fe(Ⅱ)-24 h的铁含量,下同)表面覆盖厚的棒状纳米羟基铁,Fe(Ⅱ)(1.35%)-15 min表面覆盖薄而烧结扭曲羟基铁;高温蒸发15 min有利于铁负载;Fe(Ⅱ)-24 h(108~142 mg/gFe)对砷(Ⅴ)吸附的铁效率是Fe(Ⅱ)-15 min(57~63 mg/gFe)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h2o2 吸附 铁效率 纳米羟基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Fe(Ⅱ)在[Bmim]BF_4-FeCl_3-H_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崔焱 华一新 +1 位作者 李艳 裴启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Ⅲ)/Fe(Ⅱ)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只观察到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观察到Fe(Ⅱ)/Fe的氧化还原;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扩散控制的...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Ⅲ)/Fe(Ⅱ)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只观察到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观察到Fe(Ⅱ)/Fe的氧化还原;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还原峰值电流随扫描速率增大而增大,并符合Randles-Sevcik方程。Fe(Ⅲ)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其扩散活化能为41.43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fe(Ⅱ)电对 电化学行为 [Bmim]BF4-feCl3-h2o 离子液体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0.8)Cu_(0.2)Fe_2O_4/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春芳 王婕 +1 位作者 孙洋洋 杨茜怡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177-118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埃洛石纳米管、硝酸铁、硝酸锰、氯化铜为原料,制备磁性埃洛石纳米管,并采用扫描电镜,对Mn0.8Cu0.2Fe2O4/埃洛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离子很好的负载...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埃洛石纳米管、硝酸铁、硝酸锰、氯化铜为原料,制备磁性埃洛石纳米管,并采用扫描电镜,对Mn0.8Cu0.2Fe2O4/埃洛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吸附次甲基蓝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离子很好的负载到埃洛石纳米管的表面,当投加量为0.1 g时,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去除率在90%以上,吸附量为11.61 mg/g,温度和浓度对磁性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及浓度的增大都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0. 8 Cu0. 2 fe2 o4 埃洛石纳米管 吸附 次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Li_(0.2)Mn_(0.4)Fe_(0.4)]O_2的表面包覆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洪 张伟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Mn0.4Fe0.4]O2,并对其表面进行Al2O3包覆。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Li[Li0.2Mn0.4Fe0.4]O2相比,包覆改性后的Li[Li0.2Mn0.4Fe0.4]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初...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Mn0.4Fe0.4]O2,并对其表面进行Al2O3包覆。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Li[Li0.2Mn0.4Fe0.4]O2相比,包覆改性后的Li[Li0.2Mn0.4Fe0.4]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初始放电容量未明显降低,而循环寿命大大提高,4.0%Al2O3包覆处理的富锂正极材料经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量在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表面包覆Li[Li0 2Mn0 4fe0 4]o2 富锂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0.2)Fe_(2.8)O_4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庆荣 方庆清 刘艳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0,共5页
用溶剂热法结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制备Co0.2Fe2.8O4多孔微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发现所制备的单分散Co0.2Fe2.8O4多孔微球是由许多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样品在不... 用溶剂热法结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制备Co0.2Fe2.8O4多孔微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发现所制备的单分散Co0.2Fe2.8O4多孔微球是由许多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性,发现其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先保持稳定后快速降低,而矫顽力随温度升高持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0 2fe2 8o4 多孔微球 制备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杀伤宫颈癌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春燕 安艳丽 张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 目的:通过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研究体外热化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来表征;检测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的释药水平及在交变磁场中的升温能力;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组、热疗组及热化疗组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结果:制备的复合纳米粒粒径为20~40 nm;复合纳米粒体外升温能达到肿瘤的有效治疗温度(41~46℃);释药缓慢,48 h释药为13.28%。在MTT实验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在凋亡率检测中,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联合磁流体热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纳米雄黄溶液组和Mn0.5Zn0.5Fe2O4联合交变磁场加热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化学沉淀-浸渍法可以成功制备As4S4/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体外实验证明该复合纳米粒联合交变磁场热疗对宫颈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4S4 Mn0 5Zn0 5fe2 o4 纳米 热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Li_(0.2)Mn_(0.4)Fe_(0.4)]O_2的表面包覆改性
8
作者 王洪 郭春泰 王大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0,69,共4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Mn0.4Fe0.3Al0.1]O2,并对其表面进行AlPO4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Li[Li0.2Mn0.4Fe0.4]O2相比,包覆改性后的Li[Li0....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Li[Li0.2Mn0.4Fe0.3Al0.1]O2,并对其表面进行AlPO4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Li[Li0.2Mn0.4Fe0.4]O2相比,包覆改性后的Li[Li0.2Mn0.4Fe0.4]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初始放电容量未明显降低,而循环寿命大大提高,经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量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表面包覆Li[Li0 2Mn0 4fe0 4]o2 富锂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Ba1-xSrxCo0.7Fe0.2Nb0.1O3-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飞 刘晓梅 +3 位作者 毕海林 张立军 裴力 苏文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3-1227,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x=0、0.1、0.2、0.3、0.4)阴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样品经1000℃,烧结10 h后... 采用固相法合成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x=0、0.1、0.2、0.3、0.4)阴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样品经1000℃,烧结10 h后形成了立方钙钛矿结构。从样品的电镜照片看出样品具有均匀的孔隙率,电解质(Ce0.85Sm0.15O1.925)-阴极(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Ba1-x Srx Co0.7Fe0.2Nb0.1O3-δ中掺入Sr可以明显地降低阴极的极化电阻,随着Sr含量的增多,阴极的界面极化电阻(RP)先减少后增大,当Sr的含量x为0.2时Rp值最小。以Ce0.85Sm0.15O1.925(SDC)电解质为支撑体,Ni0.9Cu0.1-SDC为阳极,Ba0.8Sr0.2Co0.7Fe0.2Nb0.1O3-δ为阴极的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在600℃时达到155 mW/cm2。实验结果表明Ba0.8Sr0.2Co0.7Fe0.2Nb0.1O3-δ材料是一种电化学性能较为优良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 Ba1-xSrxCo0 7fe0 2Nb0 1o3-δ 界面极化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o_(0.7)Fe_(0.2)Nb_(0.1)O_(3-δ)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强 甄强 +1 位作者 李榕 谭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51-7056,共6页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550℃以下时,电子电导起了决定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现为 P 型半导体特征;当温度在550~650℃时,由于晶格氧的脱附,消耗了自由电子,导致电子电导率略有下降,使得总电导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在550℃以下 BCFN 混合导体的电子电导的表观活化能为0.30 eV;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由于氧空位增加导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使得总电导率又呈现增加的趋势,计算得到氧离子迁移活化能为1.18 eV;O 2-TPD 研究结果证明了在550~650℃时存在明显的晶格氧的脱附峰,晶格氧的脱附显著影响了 BCFN 混合导体电子电导率和总电导率.当温度低于650℃以下时,电子的迁移数接近100%,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氧离子的迁移数迅速增大,900℃氧离子迁移数可达到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o0 7fe0 2Nb0 1o3-δ 总电导率 离子电导率 电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TD引发体系下TMP与MMA接枝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喜林 翟华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研究了Fe2+-H2O2-二氧化硫脲(TD)引发体系下热磨机械浆(TMP)浆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工艺。分析了在该引发体系下各反应条件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D的加入能有效地使接枝共聚得以顺利进行;适当... 研究了Fe2+-H2O2-二氧化硫脲(TD)引发体系下热磨机械浆(TMP)浆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工艺。分析了在该引发体系下各反应条件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D的加入能有效地使接枝共聚得以顺利进行;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单体浓度,控制合适的TD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并能在较短的时间成功接枝;接枝率一般维持在80%以上,适宜条件下能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h2o2-二氧化硫脲 TMP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AC脱除煤气中的Hg^0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国梁 蔡思敏 +5 位作者 毛德棋 王钧伟 张建利 秦伟 董彦杰 崔晓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5-1152,共8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煤气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焦(AC)负载Fe2O3催化剂(Fe2O3/AC)对气态Hg0的脱除,考察了Fe2O3负载、煅烧温度、空速、Hg0浓度、H2S等对Fe2O3/AC催化剂脱除Hg0的影响及Fe2O3/AC催化剂的再生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Fe...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煤气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焦(AC)负载Fe2O3催化剂(Fe2O3/AC)对气态Hg0的脱除,考察了Fe2O3负载、煅烧温度、空速、Hg0浓度、H2S等对Fe2O3/AC催化剂脱除Hg0的影响及Fe2O3/AC催化剂的再生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Fe2O3在Fe2O3/AC上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Fe2O3/AC具有较高的脱除Hg0能力,明显高于载体AC,主要缘于Fe2O3对Hg0的催化氧化作用.Fe2O3/AC催化剂上负载的活性组分Fe2O3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载体AC表面上,而是成块簇状分布状态.300℃煅烧温度下制备的Fe2O3/AC催化剂脱除Hg0的能力最高.在5000—15000 h-1的空速和21—200μg·m-3的Hg0浓度范围内,Fe2O3/A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除Hg0的能力.H2S与Hg0在Fe2O3活性位上存在竞争吸附、反应会降低Fe2O3/AC对Hg0的脱除能力,但H2S反应生成的单质S和FeSx又可促进Hg0的脱除.脱除Hg0后的Fe2O3/AC催化剂可进行再生,再生后Fe2O3/AC仍具有良好的脱除Hg0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AC Hg^0 煤气 H2S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0.2Ce0.8O2包覆LaNi0.6Fe0.4O3-δ阴极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任睿轩 黄波 +4 位作者 朱新坚 胡一星 丁小益 刘宗尧 刘烨彬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应用丝网印刷和共烧结制备LaNi0.6Fe0.4O3-δ/Sc0.1Zr0.9O1.95/LaNi0.6Fe0.4O3-δ对称电池.以硝酸铈和硝酸钆为原料,柠檬酸作燃料,燃烧合成Gd0.2Ce0.8O2(GDC)包覆的LaNi0.6Fe0.4O3-δ(LNF)阴极.实验表明,在750oC工作温度下,纯LaNi0.6Fe0... 应用丝网印刷和共烧结制备LaNi0.6Fe0.4O3-δ/Sc0.1Zr0.9O1.95/LaNi0.6Fe0.4O3-δ对称电池.以硝酸铈和硝酸钆为原料,柠檬酸作燃料,燃烧合成Gd0.2Ce0.8O2(GDC)包覆的LaNi0.6Fe0.4O3-δ(LNF)阴极.实验表明,在750oC工作温度下,纯LaNi0.6Fe0.4O3-δ阴极的极化电阻为0.70Ω.cm2,而21.3%(by mass,下同,如无特殊标注均为质量分数)GDC包覆的LNF-GDC复合阴极的极化电阻最小(0.13Ω.cm2),活化能最低(136.80 kJ.mol-1),故其阴极性能最佳.GDC的包覆加速了气体/阴极/电解质三相界面反应区的扩散过程,降低了阴极极化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aNi0 6fe0 4o3-δ阴极 Gd0 2Ce0 8o2包覆 极化电阻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Ru-La/γ-Al_2O_3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机理(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永利 韦朝海 +2 位作者 史册 黄泽城 苏晓银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7-1469,共13页
采用等量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过渡金属Cu和Fe、贵金属Ru、稀土金属La的复合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CWAO反应机理进行探讨:权衡催化... 采用等量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过渡金属Cu和Fe、贵金属Ru、稀土金属La的复合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CWAO反应机理进行探讨:权衡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的组分质量配比和焙烧温度分别为Cu∶Fe∶Ru∶La=1∶1∶1∶3、450℃。对催化剂进行XRD、XPS、孔结构、FT-IR、TG-DTA、SEM、TEM表征,结果表明:焙烧使催化剂组成物质分解为氧化物,元素Cu、Fe、Ru、La分别以CuO、Fe2O3、RuO2、La2O3形式存在;焙烧温度升高,晶粒长大结晶趋于完整,催化剂孔容孔径增大但比表面积减小,晶粒尺寸分布在5~20 nm;Cu-Fe-Ru-La/γ-Al2O3催化剂使用前后结构无明显变化且反应后溶出的金属浓度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Ru-La Γ-AL2o3 湿式氧化 催化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Fe_2O_3-ATP及零价汞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玉 吴飞 +3 位作者 张秋香 马海波 陆洪彬 许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408,416,共5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特殊网状结构的氧化铁改性凹凸棒土催化剂(Fe_2O_3-ATP),在模拟烟气条件下考察了100~260℃催化剂的Hg^0氧化性能。结果表明,220℃下,Fe_2O_3-ATP的Hg^0氧化效率为90.30%。此外,烟气成分对于Hg^0氧化影响较大,Cl2是促进Hg^... 采用熔盐法合成特殊网状结构的氧化铁改性凹凸棒土催化剂(Fe_2O_3-ATP),在模拟烟气条件下考察了100~260℃催化剂的Hg^0氧化性能。结果表明,220℃下,Fe_2O_3-ATP的Hg^0氧化效率为90.30%。此外,烟气成分对于Hg^0氧化影响较大,Cl2是促进Hg^0氧化最有效的烟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fe2o3-ATP Hg0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选择性氧化催化剂Au/Fe_2O_3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春涛 史鹏飞 张菊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u/Fe2O3催化剂对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40~80℃时对CO的转化率在94%以上,选择性在65%以上。在8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并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u/Fe2O3催化剂对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40~80℃时对CO的转化率在94%以上,选择性在65%以上。在80℃时连续反应300h,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XRD、XPS和BET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性能与单质Au的粒径有关,粒径越小,催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氢气体 C0选择性氧化 Au/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诱导H_2O_2-O_3氧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迪 雷蕾 +1 位作者 夏东升 曾庆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4,共4页
采用Fe2+诱导H2O2-O3,进行了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Fe2+的存在消除了H2O2对臭氧的抑制作用,并使得H2O2-O3对DMP的氧化作用提高了31.75个百分点。当溶液DMP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温度为60℃、初... 采用Fe2+诱导H2O2-O3,进行了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Fe2+的存在消除了H2O2对臭氧的抑制作用,并使得H2O2-O3对DMP的氧化作用提高了31.75个百分点。当溶液DMP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温度为60℃、初始pH为10、H2O2投加量为49 mmol.L-1、O3投加量为1.82 g.h-1、Fe2+投加量为0.72 mmol.L-1时,反应45 min的条件下,Fe2+-H2O2-O3对DMP的去除率可达到7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诱导 fe2+-h2o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anol Oxidation on Supported H4PMo11VO40 Catalysts
18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4-67,共4页
MethanolOxidationonSupportedH4PMo11VO40CatalystsCaoGuangwei(Fushu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andPetrochemic... MethanolOxidationonSupportedH4PMo11VO40CatalystsCaoGuangwei(Fushu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andPetrochemicals,Fushun113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oxidation HETERoPoLY acid γ fe 2o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iagram of CaCl_2-Ca(OH)_2-H_2O system
19
作者 刘卫平 徐徽 +2 位作者 杨喜云 石西昌 陈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51-2754,共4页
The lg c-pH diagram of the CaCl2-Ca(OH)2-H2O system and its two subsystems at 298.15 K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lubility of ... The lg c-pH diagram of the CaCl2-Ca(OH)2-H2O system and its two subsystems at 298.15 K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lubility of CaCl2 and Ca(OH)e can be found out from the diagrams. CaCl26H2O (s), Ca(OH)2(s) and solution coexist when the pH value of solution is about 10.8. CaC12 with the minimum solubility of 1 682.4 g/L is in equilibrium with solution when the pH value is lower than 9.4, and Ca(OH)2 with the minimum solubility of 2.749 g/L is in equilibrium with solution at the pH value over 12.1,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use of calcium chloride mother liquor for collocating lime cream which is the precipitant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magnesium hydr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2-Ca(oH)2-h2o system SoLUBILITY lgc-pH diagram thermodynam0ic equilibrium magnesium hydr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 被引量:13
20
作者 戴剑锋 路瑞娥 +1 位作者 付比 张新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19,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的结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550~950℃热处理3 h后均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钴锌铁氧体;在2000 r/min转速下收集的复合纤维形貌最佳,直径约300 nm;经750℃热处理后纤维直径约为70 nm,室温下测得饱和磁化强度为66.1 A.m2/kg,矫顽力达到最大值6.6 A/m,表明钴锌尖晶石型铁氧体单畴临界尺寸约为44 nm.与CoFe2O4相比,CZFO的饱和磁化强度升高,矫顽力下降,并且CZFO的纤维与粉末的磁特性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Co0 8Zn0 2fe2o4 定向排列 纳米纤维 单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