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移植后外周血FK506结合蛋白1A基因的表达
1
作者 许秀芳 李温斌 +5 位作者 孟旭 李文 刘艳霞 刘舒 周健 黄益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PCR(DD PCR)技术检测心脏移植后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RPL2 3基因移植后有波动 ,排斥发生时表达增强 ;FK5 0 6结合蛋白 1A基因移植后表达较弱 ,排斥发生时明显增强。提示 :外周血DD PCR检测白细胞基因的...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PCR(DD PCR)技术检测心脏移植后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RPL2 3基因移植后有波动 ,排斥发生时表达增强 ;FK5 0 6结合蛋白 1A基因移植后表达较弱 ,排斥发生时明显增强。提示 :外周血DD PCR检测白细胞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研究排斥反应机制及进行移植排斥反应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外周血 fk506结合蛋白1a基因 免疫排斥 荧光差异显示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与FK506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
2
作者 杨传玺 王小宁 +7 位作者 朱青 薛岩 刘琳 刘永林 谢康 陈栋 孙好芬 王炜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9-1669,共11页
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作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p-NP degradation products,p-NP-DPs)与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5)结合形成p-NP-... 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作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对硝基苯酚降解产物(p-NP degradation products,p-NP-DPs)与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5)结合形成p-NP-DPs-FKBP5加合物是p-NP-DPs产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的主要机制.然而,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的分子水平机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计算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和结合面积.结果表明,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结合面积顺序为213Å^(2)(4-硝基邻苯二酚)>200Å^(2)(p-NP)>184Å^(2)(邻苯二酚)>175Å^(2)(对苯二酚)>173Å^(2)(苯酚)>171Å^(2)(对苯醌),结合能顺序为−3.69 kcal·mol^(−1)(4-硝基邻苯二酚)>−3.76 kcal·mol^(−1)(p-NP)>−3.81 kcal·mol^(−1)(对苯二酚/邻苯二酚)>−3.83 kcal·mol^(−1)(对苯醌)>−3.91 kcal·mol^(−1)(苯酚),高频氨基酸残基为Pro221、Gly224、Glu227、Ala228、Gly282、Lys283、Tyr284、Met285和Gln286,p-NP-DPs药效团主要包括氢键供体(—OH)、氢键受体(—NO_(2)和C=O)、芳香中心(苯环)和疏水中心(C原子).p-NP-DPs理化性质对p-NP-DPs与FKBP5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拓扑极表面积(100%)、氢键受体数量(75%)、密度(50%)和闪点(25%).本研究对认识水环境中p-NP-DPs分子水平健康效应和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fk506 结合蛋白 分子对接 药效团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龙熙 赵久刚 郭宗义 《畜禽业》 2016年第6期18-20,共3页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是一种具有多种结构域,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免疫大分子,在机体免疫、类固醇激素的调节、癌症的发生和治疗以及抑郁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畜禽研究中发现该基因是免疫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文章对FKBP51基因的结...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是一种具有多种结构域,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免疫大分子,在机体免疫、类固醇激素的调节、癌症的发生和治疗以及抑郁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畜禽研究中发现该基因是免疫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文章对FKBP51基因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结合蛋白51 结构 分布 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FK506结合蛋白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栗若兰 赵峰 +7 位作者 徐岩 王欣荣 郑海州 苟小军 路新华 张雪霞 褚以文 郑智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发现新的FKBP52抑制剂类药物,建立以人FKBP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FKBP52蛋白,并进行纯化。基于FKBP52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的活性特性... 目的发现新的FKBP52抑制剂类药物,建立以人FKBP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FKBP52蛋白,并进行纯化。基于FKBP52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的活性特性,建立FKBP52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对本公司化合物库中的31558个放线菌及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进行筛选。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菌株BL21(rosetta)/pET-30a/FKBP52。纯化后的重组表达人FKBP52蛋白纯度大于90%,并具有很好的PPIase活性。阳性药FK506能剂量依赖地抑制FKBP52活性,IC50为12.035ng/m L。筛选得到121个抑制率大于80%的样品,其中11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FK506,6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FK520,7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雷帕霉素。对随机抽取的100块96孔板筛选数据进行统计,模型的信号/本底比平均值为2.35±0.26,Z'因子平均值为0.78±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FKBP52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该方法具有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新FKBP52抑制剂的筛选,还可以实现对FKBP52已知抑制剂如FK506、FK520和雷帕霉素等产生菌的定向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结合蛋白52 fk506 fk520 雷帕霉素 高通量筛选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FK506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小宁 李芬 +2 位作者 赵文博 朱燕 赵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FK506结合蛋白基因的作用和探索调控棉铃虫CYP6B6的表达机制,基于单酵母杂杂交结果采用RT-PCR的方法从棉铃虫的中肠cDNA中扩增得到了FK506结合蛋白基因,将测序正确的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 为了深入了解FK506结合蛋白基因的作用和探索调控棉铃虫CYP6B6的表达机制,基于单酵母杂杂交结果采用RT-PCR的方法从棉铃虫的中肠cDNA中扩增得到了FK506结合蛋白基因,将测序正确的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通过镍柱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结果,并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目的基因大小为327 bp,编码10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是11.78 kD和7.87。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且没有信号肽。重组质粒pET32a-FKBP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纯化的目的蛋白大小正确且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fk506结合蛋白基因 单酵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免疫制备鼠抗棉铃虫FK506结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燕 张富春 +2 位作者 马纪 黄丽娜 刘小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利用电注射基因导入法制备小鼠抗棉铃虫FK506结合蛋白(FKBP12)的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FKBP12并测序验证序列的正确性,利用基因导入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FKBP12注射到小鼠体内... 利用电注射基因导入法制备小鼠抗棉铃虫FK506结合蛋白(FKBP12)的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FKBP12并测序验证序列的正确性,利用基因导入法将重组质粒pc DNA3-FKBP12注射到小鼠体内,免疫4次后用ELISA检测法确定抗体的效价,并对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小鼠抗FK506结合蛋白血清的效价达到1∶25 6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此抗血清能与融合蛋白His-FKBP12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棉铃虫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FKBP12均有表达。说明电注射基因导入法制备的小鼠抗FK506结合蛋白的抗体在滴度和特异性结合方面都达到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fk506结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结合蛋白对钙释放通道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俊辉 朱培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细胞内自由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广泛地参与细胞生理功能调控 .胞内钙库 (内质网系和肌浆网系 )对调节细胞内自由钙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库膜上的钙释放通道 (ryanodine受体和三磷酸肌醇受体 )受许多因素调控 ,其中之一就是新近... 细胞内自由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广泛地参与细胞生理功能调控 .胞内钙库 (内质网系和肌浆网系 )对调节细胞内自由钙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库膜上的钙释放通道 (ryanodine受体和三磷酸肌醇受体 )受许多因素调控 ,其中之一就是新近研究得相当多的FK50 6结合蛋白 .免疫抑制剂FK50 6能特异地结合钙库上一种分子质量为 1 2ku左右的蛋白 ,这种FK50 6结合蛋白与钙释放通道形成一种紧密连接的复合体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对钙释放通道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结合蛋白 钙释放通道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结合蛋白FKBP52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野 李贝贝 +4 位作者 李霜 农向群 张泽华 刘廷辉 王广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5,共9页
为了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FKBP52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龄期中肠中的表达量;克隆并表达了FKBP52基因,纯化获得目的蛋... 为了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FKBP52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龄期中肠中的表达量;克隆并表达了FKBP52基因,纯化获得目的蛋白;测定了FKBP52蛋白对金龟子绿僵菌IMI330189侵染东亚飞蝗及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KBP52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龄期的中肠中,以卵期和成虫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FKBP52基因全长1242 bp,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6 kDa。生测及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IMI330189与FKBP52混合处理时,东亚飞蝗第10天累计死亡率显著提高到93.33%,东亚飞蝗体内的保护酶活力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FKBP52基因能够通过抑制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活性,促进金龟子绿僵菌IMI330189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fk506结合蛋白 金龟子绿僵菌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廷钦 宋锦宁 +5 位作者 李宇 胡明军 赵雅慧 刘晓斌 郭小叶 郑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研究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神经丝蛋白200(NF200)、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90只SD成年雄... 目的研究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神经丝蛋白200(NF200)、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9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AI模型组、FK506干预组(各组又分为6h、1d、7d亚组,各组n=10);各组于预定时间点采用mNSS法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DAPK1、NF200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GAP-43的表达变化、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记录,使用统计学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FK506干预组较DAI组损伤后的NF200标记轴索病理改变显示,形成轴索肿胀、轴索球数目明显降低;FK506干预组较DAI组各时间点DAPK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GAP-43、NF20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FK506能够在DAI后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与轴索病理改变,减轻神经组织损伤;FK506能够加速神经元再生,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丝蛋白200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 细胞凋亡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RyR调控蛋白FKBP基因克隆及其时空表达谱
10
作者 张万里 葛天成 +4 位作者 陈琦椿 彭争科 肖勇 李振宇 尹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23-3032,共10页
【目的】明确FK506结合蛋白(FKBP)基因在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筛选出起主要作用的关键FKBP基因,为阐明小菜蛾抗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分子机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和敏感种群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采用浸... 【目的】明确FK506结合蛋白(FKBP)基因在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筛选出起主要作用的关键FKBP基因,为阐明小菜蛾抗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分子机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和敏感种群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叶法测定不同种群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差异;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3个FKBP基因(FKBP8、FKBP12和FKBP52)的全长序列,并通过GSDS 2.0、CDD和MEME在线分析软件分析其基因结构与蛋白保守结构域和Motif;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抗性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和敏感、抗性种群4龄幼虫不同组织FKBP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生物测定结果显示,抗性种群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为122.67倍,属于高水平抗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抗性种群小菜蛾体内3个FK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P<0.05,下同),其中FKBP8基因的表达差异最显著,是敏感种群的968倍。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FKBP52、FKBP8和FKBP12基因的全长序列,长度分别为1473、1525和649 bp,分别编码423、307和108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均为亲水蛋白。FKBP52、FKBP8和FKBP12基因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FKBP52和FKBP12蛋白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FkpA,而FKBP8蛋白具有2个不同的保守结构域。抗性种群小菜蛾4龄幼虫体内3个FKBP基因表达量均高于蛹期,其中FKBP12和FKBP8基因在4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期和蛹期。FKBP8基因在抗性种群小菜蛾中肠和表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分别是敏感种群的3.2和3.7倍。【结论】FKBP52、FKBP8和FKBP12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种群小菜蛾中均过量表达,其中FKBP8基因在高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小菜蛾的中肠高表达,表明其可能通过过量表达参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结合蛋白 fkBP基因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时空表达特性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酯调控SMAD2/FKBP1A/NF-κB轴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运锋 韩小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酯(Sal)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al组(建模4周后隔天腹腔注射40 mg·kg^(-1) S...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酯(Sal)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al组(建模4周后隔天腹腔注射40 mg·kg^(-1) Sal,共4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体外实验,采用30μg·L^(-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100μg·L^(-1)核因子κB(NF-κB)配体(RANKL)诱导骨髓巨噬细胞(BMMs)分化,细胞分为对照组、RANKL组、RANKL+Sal组(10 mg·L^(-1)Sal)、RANKL+Sal+空载体(vector)组(10 mg·L^(-1) Sal和2 mg·L^(-1) vector)、RANKL+Sal+LV-FKBP1A组[10 mg·L^(-1) Sal和2 mg·L^(-1)慢病毒介导的FKBP1A过表达载体(LV-FKBP1A)]、RANKL+Sal+LV-FKBP1A+QNZ组(10 mg·L^(-1) Sal、2 mg·L^(-1) LV-FKBP1A和10 nmol·L-1NF-κB抑制剂QNZ),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o-IP实验验证SMAD2和FKBP1A的相互作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各组细胞中SMAD家族蛋白2(SMAD2)、FK506结合蛋白1A(FKBP1A)和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各组细胞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各组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TSK)和降钙素受体(CTR)mRNA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Sal组大鼠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大鼠股骨BMD和最大负载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TRAP5b水平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中SMAD2及FKBP1A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o-IP实验结果证实SMAD2与FKBP1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体外实验,与RANKL组比较,RANKL+Sal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RANKL+Sal+vector组比较,RANKL+Sal+LV-FKBP1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RANKL+Sal+LVFKBP1A组比较,RANKL+Sal+LV-FKBP1A+QNZ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Sal通过调控SMAD2和FKBP1A蛋白的相互作用,抑制NF-κB活化,缓解大鼠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丹参多酚酸酯 SMAD家族蛋白2 fk506结合蛋白1a 破骨细胞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FK50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海波 李卫 +1 位作者 姜霞 裴永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88-2493,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FK50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FK506(0、10、50、100、200、400μg/L)处理HCT116和SW480细胞,采用MTT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将HCT116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0...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FK50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FK506(0、10、50、100、200、400μg/L)处理HCT116和SW480细胞,采用MTT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将HCT116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0μg/L FK506处理)、FK506组1(100μg/L FK506处理)和FK506组2(200μg/L FK506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测定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水平。结果:HCT116和SW480细胞经不同浓度FK506处理后24 h,与对照组比较,FK506浓度≤50μg/L时对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FK506浓度>50μg/L时对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FK506组1和FK506组2 HCT116和SW480细胞G0/G1期升高(P<0.05),HCT116和SW480细胞G2/M期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Cyclin D1、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FK506组1比较,FK506组2 HCT116和SW480细胞G0/G1期升高(P<0.05),HCT116和SW480细胞G2/M期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Cyclin D1、MMP2、MMP9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FK50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fk506 结直肠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蛋白FKBP38病理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画雨 夏志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8,共7页
FKBP38亦称FKBP8,在诸多方面均体现其为FK506结合蛋白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仅FKBP38具有对钙调蛋白的调节活性。FKBP38活化还可通过抑制抗凋亡Bcl-2参与凋亡信号传导。研究表明,除在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外,FKBP38还发挥对诸多差异显... FKBP38亦称FKBP8,在诸多方面均体现其为FK506结合蛋白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仅FKBP38具有对钙调蛋白的调节活性。FKBP38活化还可通过抑制抗凋亡Bcl-2参与凋亡信号传导。研究表明,除在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外,FKBP38还发挥对诸多差异显著的细胞过程的调控作用,而这些过程不完全依赖其FKBP结构域。FKBP38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蛋白激酶mTOR、介导线粒体自噬、调节细胞缺氧反应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因此,FKBP38的药理学靶向作用研究极可能是一种有效干预对FKBP38不同依赖性过程(如癌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结合蛋白38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凋亡 线粒体自噬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重复性离心运动诱导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仕桥 邓豪 +5 位作者 李梦雨 张舵 杨天爱 马穰桂 夏志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3-483,共11页
目的:探讨重复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及自噬的影响,分析FK506结合蛋白8(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周安静对照组(2C组,n=8)、4周安静... 目的:探讨重复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及自噬的影响,分析FK506结合蛋白8(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周安静对照组(2C组,n=8)、4周安静对照组(4C组,n=8)、2周运动组(2E组,n=8)和4周运动组(4E组,n=8)。2E组和4E组大鼠分别运动2周和4周,均采取持续性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 m/min,每天运动90 min,每周5天。在末次离心运动训练结束后休息24 h,对所有大鼠施加一次性力竭运动,分别在力竭运动之前及之后通过尾静脉测定其血乳酸值,并记录完成力竭运动的距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目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亚基B(SDH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MTCO1)、FKBP8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蛋白表达;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比目鱼肌FKBP8与LC3、LC3与线粒体膜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Ⅳ(COXⅣ)、COXⅣ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共定位的量。结果:(1)2E组大鼠完成一次力竭运动的距离和运动之前、之后血乳酸值均明显高于2C组与4E组(P<0.05或P<0.01),4E组力竭运动距离亦显著高于4C组(P<0.01),但4E组大鼠力竭运动之前、之后血乳酸值与4C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2)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均出现明显肿胀、肌膜下积聚等超微结构异常变化,有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形成,同时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4E组比目鱼肌线粒体损伤程度较2E组更为严重。(3)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SDHB和MTCO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同期2C组与4C组,且4E组显著低于2E组(P<0.05或P<0.01)。(4)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FKBP8和LC3蛋白表达,以及FKBP8与LC3、LC3与COXⅣ、COXⅣ与LAMP2共定位的量均明显高于同期2C组与4C组,且4E组显著高于2E组(P<0.05或P<0.01)。结论:重复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数量和功能受损,同时FKBP8信号激活介导线粒体自噬发生,但仍可能不足以降解清除受损的线粒体,从而导致大鼠骨骼肌损伤及其运动能力先升高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fk506结合蛋白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抑制SW480细胞系生长增殖的相关蛋白质分子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其辉 邱青朝 +4 位作者 贺修胜 胡波 罗桥 李常应 刘阳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应用前期比较蛋白质组学筛出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与鉴定。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DADS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0 mg.L-1DADS对SW480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运用Western b... 目的应用前期比较蛋白质组学筛出的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与鉴定。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DADS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0 mg.L-1DADS对SW480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50 mg.L-1DADS处理SW480细胞系后泛肽和FKBP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显示,DADS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系生长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W480细胞系经不同浓度DADS处理后,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减慢。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50 mg.L-1DADS将SW480细胞阻滞在G2/M期。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50 mg.L-1DADS处理SW480细胞48 h,泛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而FKBP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为2倍以上。结论DADS抑制SW480细胞系生长增殖,可能与泛肽表达上调,FKBP表达下调,将细胞阻滞在G2/M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结肠癌 SW480细胞 泛肽 fk506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高产菌株与野生菌株中FKBP25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纯 林风 +2 位作者 黄捷 陈崇宏 程元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 对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吸水链霉菌R2 7、R388、R4 4 1和野生菌株———吸水链霉菌ATCC 36 7817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FKBP2 5含量的差异 ,探讨FKBP2 5与西罗莫司产量的可能关系。方法 制备、分离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菌... 目的 对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吸水链霉菌R2 7、R388、R4 4 1和野生菌株———吸水链霉菌ATCC 36 7817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FKBP2 5含量的差异 ,探讨FKBP2 5与西罗莫司产量的可能关系。方法 制备、分离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菌体蛋白质并进行PPIase活性测定 ,比较 3株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PPI ase酶活性。结果 西罗莫司低产的野生菌株的FKBP2 5含量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高。结论 初步认为在吸水链霉菌中西罗莫司的产量与FKB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吸水链霉菌 高产突变菌株 野生菌株 fkBP25含量 蛋白质电泳图谱 产量 菌体蛋白 免疫抑制剂 fk506结合蛋白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盐藻FKBP cDNA的克隆及其在鞭毛解组装中的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芳 石科 +2 位作者 李靓 张楠楠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FK506结合蛋白(FKBP)的cDNA片段并探讨其与鞭毛微管解组装的联系。方法:提取杜氏盐藻总RNA,根据已知盐藻FKBPcDNA3’端序列,用5’RACE方法扩增该cDNA的5’端序列,拼接得到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秋水仙碱处理对数生...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FK506结合蛋白(FKBP)的cDNA片段并探讨其与鞭毛微管解组装的联系。方法:提取杜氏盐藻总RNA,根据已知盐藻FKBPcDNA3’端序列,用5’RACE方法扩增该cDNA的5’端序列,拼接得到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秋水仙碱处理对数生长期杜氏盐藻,处理0、20、40、60、80、100、120、140和160min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KB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5’RACE得到681bp的FKBPcDNA片段,拼接后得到的cDNA全长1075bp,序列分析显示其开放阅读框为762bp,编码253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其氨基酸序列具有FKBP家族特有的功能结构域,与莱茵衣藻、团藻、小球藻、大麦及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1%、54%、47%、48%和51%。杜氏盐藻细胞FKBPmRNA表达量在秋水仙碱处理后20~40min明显升高,而在40~100min时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组间=32.580,P<0.001;F时间=5.543,P=0.001;F交互=237.306,P<0.001)。结论:得到了杜氏盐藻的FKBPcDNA全长序列;FKBP参与了杜氏盐藻微管解组装过程,可能参与了细胞通过鞭毛对外界应激反应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fk506结合蛋白 鞭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诺碱受体及其亚型2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玉明 姬广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8-417,共10页
阿诺碱受体(RyR)是心肌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中重要的Ca2+释放受体,在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理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yR存在3个亚型,每个亚型都是由4个单体组成的四聚体,后者构成Ca2+释放通道.RyR的结构中有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一些... 阿诺碱受体(RyR)是心肌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中重要的Ca2+释放受体,在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理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yR存在3个亚型,每个亚型都是由4个单体组成的四聚体,后者构成Ca2+释放通道.RyR的结构中有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一些内源性调控因子可影响RyR的构型和Ca2+释放.结合作者的研究,就RyR的结构功能、RyR2的一些重要内源性调控因子及其调控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碱受体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 fk506结合蛋白 烟碱酸腺嘌呤二核苷酸 钙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障碍中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的负反馈调节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蕾 包爱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心境障碍的一个主要亚型,心境障碍的另外一个重要亚型是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也称单相抑郁。BD具有躁狂和抑郁两大症候群,并呈现周期性循环。和MDD一样,BD也是严重损害人类精...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心境障碍的一个主要亚型,心境障碍的另外一个重要亚型是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也称单相抑郁。BD具有躁狂和抑郁两大症候群,并呈现周期性循环。和MDD一样,BD也是严重损害人类精神健康的重大疾病。体内应激反应系统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活性紊乱已经大量研究证实是心境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但是,目前还缺乏系统地针对BD患者HPA轴活性的研究。现有的大部分研究仅仅关注BD患者血浆水平或者唾液皮质醇水平的改变,并且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DEX/CRH)抑制试验的结果却比较一致:皮质醇抑制显著减弱,这个结论表明BD患者中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功能发生异常。HPA轴的负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和免疫亲和素家族蛋白之一,FK506结合蛋白51(FK 506 binding protein 51,FKBP51)是2个重要的分子。一方面,G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被认为与BD发病相关。另一方面,童年期创伤经历导致BD发病风险增加的机制被推测是通过影响HPA轴敏感性实现的,而在这一过程中,GR和FKBP51参与了对HPA轴敏感性的调节。本综述将对近年来针对BD患者HPA轴活性异常的研究及其和GR和FKBP51导致的HPA轴负反馈调节紊乱的研究总结分析,旨在为BD与应激反应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 fk506结合蛋白51 负反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