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大黄炭制前后改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物质基础
1
作者 翟婷 卢利涛 +3 位作者 何江伟 郭亚菲 郭玫 朱昕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63-2171,共9页
目的筛选大黄炭制前后改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差异性分析。以LPS诱导HUVECs损伤模型,检测NO、MDA水平及SOD活性。灰色关联度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考察... 目的筛选大黄炭制前后改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差异性分析。以LPS诱导HUVECs损伤模型,检测NO、MDA水平及SOD活性。灰色关联度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考察谱效关系,筛选活性成分。结果17批生品、炭制品指纹图谱中分别有22、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主要差异成分有12种,其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儿茶素、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糖糖苷、番泻苷A被鉴定出。炭制品改善HUVECs损伤的作用强于生品。生品、炭制品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关联度均大于0.5,峰3、5、11、12、15、19、23对其药效有显著影响(VIP值>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明确大黄及其炭制品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大黄炭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物质基础 HPLC指纹图谱 止血作用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小芸 薛雪峰 +1 位作者 李锋 赵静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慢性肾功能不全综合征,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单位的丢失、炎症反应、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较高,全球10%~13%的人口罹患慢性肾病,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黄葵胶囊为国家药监局...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慢性肾功能不全综合征,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单位的丢失、炎症反应、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较高,全球10%~13%的人口罹患慢性肾病,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黄葵胶囊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一种中成药,由黄蜀葵花植物药组成,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脏相关疾病。研究表明,黄葵胶囊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肾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而发挥慢性肾脏病治疗作用。然而目前仍缺乏黄葵胶囊改善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数据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挖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黄蜀葵花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药效物质基础评价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可动烃富集因素与古龙页岩油勘探潜力评价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文智 卞从胜 +9 位作者 李永新 张金友 何坤 刘伟 张斌 雷征东 刘畅 张婧雅 关铭 刘诗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467,共13页
通过对中国主要中高熟页岩油探区的地质特征和生产实践分析,结合分析化验结果,提出陆相页岩油能否投入规模开发需要兼备3个条件:初始产量有经济性、单井累计采油量有经济性与经试采证实的可动用储量有规模,明确了可动烃数量与品质是决... 通过对中国主要中高熟页岩油探区的地质特征和生产实践分析,结合分析化验结果,提出陆相页岩油能否投入规模开发需要兼备3个条件:初始产量有经济性、单井累计采油量有经济性与经试采证实的可动用储量有规模,明确了可动烃数量与品质是决定页岩油能否经济开发的关键,也是页岩油富集区/段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提出可动烃富集评价指标包括:(1)形成滞留烃的物质基础,以TOC>2%为必要条件,3%~4%最好,母质类型为Ⅰ—Ⅱ1型;(2)滞留烃流动性,与烃组分构成及其中轻/重烃组分流动特征密切相关,可从热成熟度(R_(o))、气油比(GOR)、原油密度、烃组分构成品质、保存条件等方面评价;(3)工程关联要素,包括孔喉主分布区、储集物性(含裂缝)、页理特征与成岩阶段。据此建立3类13项评价指标及参考值,评价认为古龙页岩油轻质油带可动烃富集条件最有利,其次为稀油带和黑油带,其中R_(o)>1.2%、压力系数大于1.4、有效孔隙度大于6%、原油密度小于0.82 g/cm^(3)与GOR>100m^(3)/m^(3)的轻质油资源量20.8×10^(8)t。古龙页岩油可依据页岩油流动特征,按资源甜点、工程甜点和致密油型甜点分类勘探开发,是中国最具希望实现规模突破和建产的陆相页岩油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凹陷 陆相页岩油 可动烃富集因素 富集区/段评价 物质基础 烃组分流动 工程关联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效整合分析思路”探讨有毒中药附子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39
4
作者 熊亮 彭成 +3 位作者 缪璐琳 何育霖 蒙春旺 苏海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568-2578,2584,共12页
中药的毒与效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药效显著的大毒中药中,毒和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毒与效的物质基础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附子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不仅药效显著,而且毒性明显,一直是研究热点。虽然目前已从附... 中药的毒与效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药效显著的大毒中药中,毒和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毒与效的物质基础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附子是著名的有毒中药,不仅药效显著,而且毒性明显,一直是研究热点。虽然目前已从附子中获得90余个化学成分,但附子起效和致毒的根本原因仍然有待进一步揭示。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附子的毒与效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附子既可以强心,也可以导致心脏毒性;既有镇痛效果,又会产生神经毒性。而且同一组分、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挥完全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剂量因素、模型因素、炮制因素、配伍因素、使用方法因素、代谢因素等。本文将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对附子的研究结果以及文献报道,从附子化学成分、附子化学成分的药效和毒理、附子毒-效作用的转化方面进行毒-效整合分析,探讨附子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物质基础 毒效整合分析 化学成分 毒-效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运动干预项目——提升大众体育行为的新途径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婷 李宇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82,共6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正大量出现。为了介绍目前国外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内容及评估其有效性,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检索2001年至今在Medline和Sciencedirect两大数据库收录的线上运动干预项... 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正大量出现。为了介绍目前国外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内容及评估其有效性,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检索2001年至今在Medline和Sciencedirect两大数据库收录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文献,筛选出23篇研究报告进行综述。健康信念模型、跨理论模型及社会认知理论是线上运动干预项目最常见的理论模型;主流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大多包括自我运动行为监控、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及建议、小组讨论、运动提醒和相关健康知识推送等内容。现有研究支持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对促进体育行为的短期效果,但其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运动干预项目 理论依据 内容构成 有效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和药用功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凌霞 王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当归、川芎两味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比当归和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异同,探讨其药用功效异同的化学成分依据.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特别是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异同是造成当归、川芎化学性质异同的化学物...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当归、川芎两味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比当归和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异同,探讨其药用功效异同的化学成分依据.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特别是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异同是造成当归、川芎化学性质异同的化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川芎 挥发油 成分 功效 化学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结构表征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4 位作者 林霞 王永华 王振华 刘孟安 王斌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72-275,279,共5页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虚证候的发生规律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推证结果与临床数据分析结论相互印证,来揭示证候的结构特征,建立起了中医证候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挖掘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在证候基础研究上体现出中医理论的自身规律与临床诊疗特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结构表征 证候判定规范 证候疗效评价 证候物质基础 方剂配伍规律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医用材料床垫清洗消毒干燥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亭亭 孙惠惠 +3 位作者 李涛 张流波 班海群 李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医用材料床垫清洗消毒干燥效果。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医用清洗剂卫生要求(报批稿)》,建立医用床垫材料清洗消毒干燥效果评价试验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测定法判定清洗效果,细菌计数法判定消毒效果,... 目的评价新型医用材料床垫清洗消毒干燥效果。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医用清洗剂卫生要求(报批稿)》,建立医用床垫材料清洗消毒干燥效果评价试验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测定法判定清洗效果,细菌计数法判定消毒效果,称重法判定干燥效果。结果该床垫载体通过特定流程后,采用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测定法判定清洗效果,其合格率均为100%,清洗后的床垫载体无变形;污染床垫载体在两种消毒剂中浸泡15min,消毒效果合格且无变形;带水床垫载体悬挂晾干1.5h后,水分残留率为0.24%。结论该新型材料床垫可初步满足整体清洗消毒干燥的要求,为医用床垫的清洗消毒开辟新途径;但其现场清洗消毒效果、材料耐洗程度、成本效益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床垫 床垫材料 清洗消毒 干燥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云涛 晏华 +1 位作者 余荣升 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139,148,共6页
复合相变材料性能优异,如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关系到相变材料的发展和相变领域的开拓。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选取相变潜热、包覆率、导热系数、热稳定性、热效率、质量损失... 复合相变材料性能优异,如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关系到相变材料的发展和相变领域的开拓。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选取相变潜热、包覆率、导热系数、热稳定性、热效率、质量损失率和活化能为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以二十五烷/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为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说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功能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 综合性能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修平 钟章锋 +3 位作者 徐曾涛 燕茹 李澎涛 王一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了一些中药和复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假说,但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与评述了中药药动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药...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了一些中药和复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假说,但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与评述了中药药动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药动学的概念、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特点与难点,从而提出了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动学研究模式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与莪术活血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谯明鸣 熊亮 +3 位作者 刘宇 郭力 刘菲 彭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1-2539,共9页
目的基于姜黄与莪术的物质基础,考察两者不同成分群对血小板聚集影响和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探讨两者传统活血功效差异。方法通过聚酰胺色谱初步分离姜黄和莪术醇提物,并用TLC检测和UPLC-Q/TOF-MS技术确定姜黄和莪术的不同成分... 目的基于姜黄与莪术的物质基础,考察两者不同成分群对血小板聚集影响和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探讨两者传统活血功效差异。方法通过聚酰胺色谱初步分离姜黄和莪术醇提物,并用TLC检测和UPLC-Q/TOF-MS技术确定姜黄和莪术的不同成分群;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和舒张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试验,比较姜黄莪术不同成分群活性差异。结果姜黄和莪术中姜黄素类成分群活性无明显差异,但萜类成分群差异显著。莪术-萜类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P<0.01),而姜黄-萜类无明显作用(P>0.05);姜黄和莪术萜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舒张KCl预收的血管环,但姜黄-萜类的舒张作用(EC50=31.2μg/mL)强于莪术-萜类(EC50=90.8μg/mL)。结论姜黄与莪术中萜类成分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为两者主要活性成分群,且姜黄和莪术活血功效差异与其萜类成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莪术 活血功效差异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野葛、粉葛解热和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于钦辉 杜以晴 +2 位作者 孙启慧 容蓉 杨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4,共6页
"野葛"与"粉葛"在临床都常作为葛根入药,二者虽都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可用于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的治疗,但现代研究证实二者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药效都存在较大差异。对近十几年来有关野葛、粉葛的物质基... "野葛"与"粉葛"在临床都常作为葛根入药,二者虽都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可用于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的治疗,但现代研究证实二者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药效都存在较大差异。对近十几年来有关野葛、粉葛的物质基础以及在解热和抗病毒作用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为二味中药今后在临床的正确使用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 粉葛 物质基础 功效 解热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气味的化学成分检测及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三妹 吴梅 +1 位作者 吴飞 冯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感官指标,与中药品质及药效作用直接相关。一些常用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也是其鉴别和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从化学物质基础角度来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导致了不同中药气味的异同。研究中药气味的化学物质...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感官指标,与中药品质及药效作用直接相关。一些常用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也是其鉴别和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从化学物质基础角度来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导致了不同中药气味的异同。研究中药气味的化学物质基础对中药的综合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辅助、科学内涵解释等中药现代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阶段对中药气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的成分、制剂工艺和药理作用方面,以及使用感官分析设备对中药气味进行现代表征和区分,而对中药气味的分类和化学物质基础尚未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和介绍。本文从中药气味检测技术、气味的感官分类、气味的化学物质基础和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气味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对此主题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气味 化学物质基础 感官评价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刺及其护肤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燕强 赵颖 杨立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1-1953,共13页
青刺(Prinsepia utilis)为滇西北多民族地区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被该地区的社区群众广泛使用于传统文化、医药、食用等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刺及相关的传统知识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探讨该地区青刺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保... 青刺(Prinsepia utilis)为滇西北多民族地区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被该地区的社区群众广泛使用于传统文化、医药、食用等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刺及相关的传统知识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探讨该地区青刺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该文基于民族植物学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天然药物化学与药理活性测试的方法,对青刺主要传统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护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滇西北多民族聚居区,青刺被广泛用于围栏防护或防风固土、皮肤外伤的治疗、食用等多种传统用途;(2)从青刺不同部位的提取物中检测到没食子酸、槲皮素等10个有护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3)青刺嫩叶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其发酵产物和青刺果提取物;(4)传统利用频率最高的青刺果油呈现出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不同产地和工艺之间抗氧化活性有差异。该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青刺传统护肤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相关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为青刺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及深度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 传统护肤知识 功效验证 民族植物学研究 护肤活性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效异标”的大黄质量评价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琬卿 刘嘉灏 +4 位作者 解秋凤 张凤琴 夏从龙 李杨 张海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53,I0025,共7页
中药的质量评价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制约中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现有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以化学成分检测为核心,在结合临床功用方面略显不足。以多基源、多炮制品、多功效的中药材大黄为例,从不同功效出发,探讨了化... 中药的质量评价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制约中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现有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以化学成分检测为核心,在结合临床功用方面略显不足。以多基源、多炮制品、多功效的中药材大黄为例,从不同功效出发,探讨了化学组成和药理活性的差别,提出建立以“异效异标”为核心的中药材品质评价新模式,以期促进结合临床使用功效的大黄药材质量评价的全面提升,同时为其他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药效物质基础 质量评价 思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半夏及其效应成分对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
16
作者 许艳青 王欣之 +6 位作者 崔小兵 谷雨欣 陈蒨淋 陈盛君 李松 吴皓 郁红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055-1065,共11页
目的探究清半夏及其效应成分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ALI为整体动物模型,以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总蛋白浓度、炎性细胞数,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肺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究清半夏及其效应成分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ALI为整体动物模型,以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总蛋白浓度、炎性细胞数,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为指标;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以胞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 mRNA水平为指标;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硅胶柱层析法,对清半夏治疗ALI的效应部位及成分进行分离和筛选。质谱分析效应部位成分组成,测定效应部位中环二肽类成分的含量,并体外验证环二肽的抗炎活性。结果清半夏水提醇沉上清液萃取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简称乙酸乙酯部位)对ALI小鼠炎症反应有显著改善作用,并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胞内TNF-α、IL-1β、IL-6 mRNA水平。乙酸乙酯部位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的Fr.1部位具有体外抗炎作用。质谱测定Fr.1部位中2种主要环二肽类成分cyclo-(Pro-Phe)、cyclo-(Pro-Val)的含量,将这2种环二肽成分按在Fr.1部位中的摩尔比例混合后体外给药,结果表明,这2种环二肽成分的组合物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结论环二肽类成分是清半夏主要起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类别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半夏 急性肺损伤 抗炎作用 效应物质基础 多肽 环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